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04|回复: 3

犯“摞眼”这种小儿科知识,只消读杜甫秋兴八首就明白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9 19: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8-8-10 07:40 编辑

犯“摞眼”这种小儿科知识,只消读杜甫秋兴八首就明白
之五:二三四联犯(第五字)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之六:二三联犯(第五字)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之七:二三联犯(第五字)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之八:二三联犯(第三字)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9 19: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长,撷腰病者,每句第三字撷上下两字,故曰撷腰,若无解镫相间,则是长撷腰病也。
------------
撷上下两字,故曰撷腰,七言则不管是前五字撷上下两字,还是后五字撷上下两字,原理上都是撷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10 07: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要从原理上把撷腰(摞眼)、解镫的含义弄清楚,不要只去找古人是怎么说的。眼,字眼也,这个字眼撷一句中的上下两字,你不管它是五言还是七言。这个字眼不能上下联处于相同重合位置。重合了即为上下摞在一起。解镫,专指一句中的最后三字句的最后一个字处于单义的情况下而言的。芙蓉水,薜荔墙,这水和墙都是独立成义,这个单义字不能上下联处于相同的尾字位置,重合了即叫长解镫,不管它是五言句或七言句的尾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10 09: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潭兄参考:
绿搅寒芜出,红争暖树归。
鱼吹塘水动,雁拂塞垣飞。
宿鸟惊沙净,晴云漏昼稀。
绿搅寒芜出,红争暖树归。
王安石《宿雨》
清人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一评之曰:“余意人生好眼,只须两只,何必尽作大悲相乎?此诗曰揽、曰争、曰吹、曰拂,曰惊、曰漏,未免太多。”清人是把五言第二字用动词之首二联重位也称为摞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5 09: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