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归天涯 于 2014-12-10 11:06 编辑
“中华古韵”2014年11月5日至12月5日精华帖集 《诗词曲赋》 鹧鸪天.无题
心海之旅
身在寻常百姓家,今生最少是浮华。有缘结与云中鹤,无欲淘得浪里花。
听蝉语,话桑麻,且由风起乱窗纱。杯杯老酒携新醉,野渡轻舟落日霞。 踏莎行.中秋夜与夫登高
心海之旅
桂影轻舒,山泉低诉,边城灯火连天路。高楼遍布旧时台,凭栏望尽经行处。
念月垂怜,谢天眷顾,许卿相伴殷殷护。但求守得两同心,来生不问谁同度。 捣练子.重阳夜雨遣怀
心海之旅
秋雨瘦,夜风凉,梦与流云论短长。忍把利名都散去,只留清韵过重阳。 青玉案.夜无眠
心海之旅
飞鸿已远情难遏,兀自守、三更月。反复沉吟词半阕,愁心轻扫,窗花凝结,印满双飞蝶。
星移斗转街灯灭,催梦羊群也归列。浅睡未成风又咽,乱掀心事,旧城残阙,俱已成长别。 阮郎归 · 秋凉 花解语 依稀梦里老街初,青苔石径疏。轻风漫卷掩茶炉,秋深雁影孤。 归鸟倦,暮云虚,苍烟煮一壶。捡枚枫叶做琴图,能消寂寞无? 《钦定词谱》李煜范词 清平乐 文/吴新文 窗前凋柳,窗内阑珊酒。笑指青衿皆湿透。几个狐朋狗友。 谁期万里青云,云封两撇篱门。饮罢何须清扫,风来自扫黄昏。 临江仙二阕 遥寄苏醒 东山明月 (一) 初识皆因文字,至今未见尊容。清风正气自圆融。三生应有幸,雅意竟相通。
方慕才高八斗,又闻语似春风。侠肝义胆气如虹。知君贻锦苑,催我育葱茏。
(二)
厚谊全托文网,几番相遇屏前。无心却是有机缘。平明闻召唤,午夜沐灵泉。
叹我如今何幸,蒙君青眼相看。冰霜掸去莫生寒。浮埃难蔽月,沧海有耕田。
浣溪沙四首 文/丁若水 (一) 乘兴君前三两杯,等闲歌舞醉楼台。冰弦欲遣唤春回。 雨打梨花花莫去,风吹杨柳柳须来。小园今夜共徘徊。 (二) 微雨池塘双燕过,拂风杨柳舞婆娑。阑干迤逦弄清波。 冷韵偏佳怜翠色,芬芳悠远醉新荷,诗心谁恨雨云多。 (三) 岁去年来多病身,寻常风月易销魂。那堪秋雨助风频。 雁过寒潭空照影,菊开南圃亦伤春。黄花莫似眼前人。 (四) 岁岁新年感物华,暗香疏影透轻纱,小窗风月寄梅花。 欲度香腮枝上雪,将匀粉面枕边霞。碧阑干外夕阳斜。 八声甘州 青 青 望江南江北叶飘零,不忍送飞鸿。叹篱边菊老,门前柳瘦,怎敌西风。回首百般滋味,挥泪葬残红。人在天涯角,愁聚帘栊。 记得那年初遇,玉笛梅花弄,爱意千重。即题诗赠帕,团扇掩芙蓉。漫思吟,金樽月下,问因何,总是不相逢。昏昏睡,似曾梦里,凤落梧桐。 念奴娇 遥寄苏醒 东山明月 扶搖振翼,見天高水遠,千山飛遍。萬里長空如箭射,骨健羽豐堪羨。夜半魂牽,家山北望,獨對清樽滿。江湖笑傲,任他風雨冷暖。
夢裡碧草牛羊,何時重現?未免偷興嘆。鐵骨錚錚擔道義,豈令鄉思糾纏。偉岸剛直,俠肝亮膽,豪氣凌霄漢。沖天長嘯,一朝宏願酬展! 菩萨蛮 五首 九天飞鸿 黄楼诗友一行十人重阳同游金龙湖及珠山宕瀑公园 一 疏狂谁似山人我?登高欲觅长生果。绮梦醉无凭,销魂写不成。 天涯心上月,忍照髪如雪?来世续前缘,只吟那朵莲。 二 芳华销尽晨霜浅,重阳菊灿鸿声远。曲径叠成诗,云烟缱绻时。 抱琴枫下醉,胜赴神仙会。凌笔叹江郎,坡公笑我狂。 三 浮生惬意秋声软,初霜悄染梧桐浅。野鹤自天来,丹枫怜我怀。 流连风日好,酩酊催人老。宕瀑溅如飞,沾衣不思归。 四 金风飒飒芦菰锁,青山应笑多情我。一叶可知秋,岚烟揣梦游。 斯湖垂钓好,鸥鹭悠无扰。锦绣落云笺,心祈月更圆。 五 临屏欲写龙湖赋,多情又被迷离误。湾水透清寒,芦花听雨眠。 淑真幽梦织,漱玉词笺湿。潭月镜中缘,相思不看莲。 朝中措 · 深秋暮归步赵长卿韵即咏 草斋风凉 轻寒横岭渚烟斜,曲水敛平沙。驿外几分霜色,天边一抹余霞。 闲舟倚岸,疏林向远,薄雾沉纱。借问波心凝月,今宵朗彻谁家。 【中吕·迎仙客】《金秋饮》 楚鄢闲人
邀夕阳,饮流光,恩爱壶中无数尝。苦酸甜,风雨霜,半世情长,尽在凝眸望。
一品香,九回肠,岁月鎏金收满仓。种相思,获米粮,目许心藏,晴醉红霞酿。 翠楼吟·重到浙江黄岩 渔语樵言 树发新枝,莺鸣雅调,重来又是三载。当年游冶处,物人两非终难再。山笼青黛,正落絮飘零,扬花飞快。南门外,一塘风色,藕翻罗盖。 怎奈,空抱闲情,旧事随流水,渐宽衣带。趁羊毫未涸,且还了天台诗债。清樽犹在,便放目楼头,凭阑岑埭。更何待,满天星月,好将愁解。 定风波 秋柳 浪中行吟 蔽日池荷渐失擎,疏桐夜雨亦无声。堪暖诗肠惟老柳,虽瘦,垂丝时见旧娉婷。 一任寒霜凋叶尽,无恨。残阳孤立影如生。月下犹能扶客醉,相媚,炎凉肯解世间情? 少年游十四韵 拜山 枯枝牡丹 少年游 一
夕阳小径落花红,一捧寄江东。去年君去,残香露滴,伴我伫西风。
晚烟漠漠留无计,嵌梦小诗中。不说蹉跎,不言惆怅,只问月谁同?
少年游 二
春光又照旧书窗,枝上燕双双。桃花初绽,海棠正睡,蜂蝶为谁忙?
未知远处谁鸣笛,断我俗人肠。昨日长歌,今朝折柳,对镜懒梳妆。
少年游 三
湖边闲步柳如丝,犹似故人姿。斜阳影里,绿荫树下,正挂钓钩迟。
轻帆一棹遥千里,不复理蓑衣。归雁无凭,春深依旧,新月上弯眉。
少年游 四
春深柳绿叶扶疏,风物似当初。池塘清浅,水波潋滟,鸥鹭正相呼。
而今故旧尚余几?对景觉身孤。杏子林中,碧纱灯下,怜我独倾壶。
少年游 五
清风今日巧安排,斜月挂书斋。虫声先透,竹音又递,催我作诗哉。
纷纭世事皆虚幻,对景已忘怀。采朵新荷,折枝绿柳,梦里笑盈腮。
少年游 六
窗前看雨又黄昏,远树渐无痕。诗中邂逅,湖边牵挽,今隔几重门?
情怀已老繁华处,落笔未成文。案上清茶,枕旁残卷,相伴度红尘。
少年游 七
小村清晓鹊声喧,对镜挽云鬟。眉痕轻展,心花暗放,渡口待君还。
从前虚度而今约,此后共余闲。春赏李桃,秋听风雨,醉卧水云间。
少年游 八
风吹黄叶落溪桥,几让旅魂消。悠悠河畔,青青石上,应是旧痕凋。
经年岁月磨双鬓,谁记女儿娇。漫取红笺,闲吟心事,句句是无聊。
少年游 九
春归无处不笙歌,心内自扬波。莺声清亮,燕声娇软,缱绻正相和。
同游陌上风光好,岁月莫蹉跎。蜜意花前,柔情树下,双影共婆娑。
少年游 十
一樽清酒对黄花,日影正西斜。流年浅醉,光阴慵挽,远处笼烟纱。
再邀篱侧邻翁饮,闲话种桑麻。诗里养蚕,文中织锦,终老此生涯。
少年游 十一
诗中待晓日初明,我欲伴君行。窗前有我,篱边是你,真个若无情。
三年曾作樽前共,此后各飘零。园里枯荷,庭中落叶,听过雁悲鸣。
少年游 十二
晨阳唤我懒回头,薄雾远难收。千门晓色,万檐滴露,我自解帘钩。
梦中欲把当初找,邀约再同游。陌上风萧,天边云墨,诗侣不相酬。
少年游 十三
拟将往事付微吟,残梦莫相寻。清风一缕,白云三片,陪我入枫林。
未曾叶上题小字,堪惜是如今。先逐斜阳,再迎朗月,归后拨桐琴。
少年游 十四
卧龙昨日出江南,瑞气逐山岚。潇湘云动,沧浪波涌,诗酒兴犹酣。
蛙居井隅心潮起,续末敢无惭。句里唐风,词中宋韵,许我共承担。 渔家傲·水澈枫彤秋正漫
闲心若水
水澈枫彤秋正漫,花呈别意畦呈灿。闻得雁声天际啭,风静婉,薄云嵌在苍山半。
万壑千丘装束换,空蒙雨雾迎人面。月渐早悬晨渐晚,江两岸,渔家喜设丰收宴。
渔家傲·露重霜寒擎日晓
闲心若水
露重霜寒擎日晓,秋风到处槐花老。星汉泻辉弦月好,千年调,朝花夕拾容颜姣。
碧透山川枫色闹,遥闻雁语云中袅。但取月华穿帘曜,幽练皎,人间此季生生俏。 山花子·梅
杨胜利
记得伊开小院中,凭栏向日慢摇红。学士先生来拜访,不相从。
一缕芳心春约住,万般诗韵雪沟通。欲晓香魂何处在,问东风。 无题闲吟·浣溪沙十章 山水秋实 一. 五秩中年兴正浓,论坛漫步感诗风。几回百度韵重重。 才看江南金菊艳,又观塞北雪梅红。曲水流觞醉颜容。 二. 酒酿千番香味浓,不嗟过往雨和风。但将好梦枕边重。 犹念昌龄塞外曲,还思武穆满江红。樽前谈笑自从容。 三. 苍发渐疏早失浓,莫嫌庭冷刮凄风。蓬飘涛险浪千重。 不计霜烟堤上白,还观天日岭头红。春颜忘却写秋容。 四. 贯看窗前蟾月浓,竹摇帘动几丝风。蛩鸣蛙鼓碧波重。 酒旨茶馨提韵雅,香宣青墨映灯红。慢将秃笔写清容。 五. 历尽沧桑入梦浓,云心一点自清风。任凭尘世是非重。 少小偏怜杨柳绿,老年犹爱夕阳红。勿须对镜叹衰容。 六. 小院春来草色浓,花移日影竹生风。檐前燕唧耳听重。 鸟鹊争鸣桃李艳,蝶蜂缠绕海棠红。夜光杯底酒中容。 七. 槐树门前夏荫浓,手摇羽扇纳凉风。一池荷芰叶重重。 雏燕黄莺争翠绿,新醅香茗照酡红。行人过往笑痴容。 八. 草木深深秋意浓,飞鸿离岸苇生风。烟回雾笼影重重。 雨滴檐前庭韵雅,霜侵枫叶满山红。登高一望远愁容。 九. 斟句练章吟韵浓,读完八兴感萧风。才疏墨浅字洇重。 午后乍寒醇酒暖,深更夜静蜡灯红。莫教惆怅瘦形容。 十. 苍发何叹疏与浓,扶筇拄杖对西风。慢经尘海浪千重。 春暖才知杨柳绿,秋寒应看石榴红。松迎霜雪见真容。 江城子 四题 九天飞鸿 怀苏子 步东坡别徐州韵 坡公词笔韵无穷。每相逢,又行匆。如对佳人,犹忆那残红。汴泗萦回披笠影,诗赋事,几人同? 黄楼脉脉月溶溶。看孤鸿,没云中。最是寻常,黎庶意相通。千古圣贤如逝水,谁共我,吊江东。
前韵 对屏独坐 对屏独坐意难穷,盼相逢,怕匆匆。星火阑珊,零落几多红?一点灵犀浑不识,明月在,与谁同? 清辉铺地任溶溶。念飞鸿,九天中。银汉无言,耘键与心通。最是宵深风寄语;魂梦约,小桥东。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壁观鱼,竹萧疏,掩荒庐。烟雨红尘,惟有半床书。任是天风吹不去,情自醉,欲何如? 浮名余事付云锄。写春凫,品秋图。与子执手,何祈觅冰壶。愧报林泉唐宋客,吾老矣,醉狂无。
竹林赊酒 竹林赊酒买青山,映池看,鬓成斑。枫落桃繁,倥偬一偷闲。莫待梦醒嗟已晚,追往事,几时安? 蕙兰可佩菊可餐。义山弦,使君禅。素墨淋漓,宵试易安笺。月下且随姮女舞,云梦泽,隐渔竿。
水调歌头:丙戌年春登蓬莱阁观渤海 饮马黄河 初春寒意峭, 蓬岛访诸仙。海天空阔万里,波涌浪涛翻。 一剑天涯羁旅, 更仗书生意气, 揽遍旧山川。 醉骑鲸驰海, 笑看鹭飞天。
望故乡, 追旅思, 怅流年! 浮生若梦逝去, 弹指一挥间。 回首少年心事,细算都成残梦, 犹自空留连。今夕月升起, 可照故人眠?
注:蓬岛:指蓬莱仙岛。 诸仙:指八仙,分别是吕洞宾、张果老、铁拐李、汉钟离、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
万 楼 鹤霞闲人 岳色涵青浦,群楼矗水隈。
台基轻浪拥,檐角锦云堆。
举业乘时势,扬名待范崔。
倚栏三楚尽,鸟踏夕阳回。 郊 游 王绍龙 南溪宿柳潭,山静水安恬。 且谢应酬事,漫观鳞羽潜。 蝉鸣盈耳脆,鸟语沁心甜。 吐纳均匀甚,白云时入帘。
橘子洲 浦 湘 淅沥秋声动,来游橘子洲。 烟岚弥浩漭,舟楫泛潮头。 击水人何在?涵辉日正浮。 滔滔抟灏气,独立忆雄讴。 五律 寄意 浪中行吟 寂落亲孤月,宵长心易劳。 窗前惊柳梦,枕底走松涛。 客掩江村久,云浮雁语高。 堪怜闲论酒,醉亦染霜毛。 五言律再三首(新韵)
文:苏 醒
(契阔) 新沏茶涩苦,旧忆酒香甜。 人老为孤鹤,心闲坐小船。 言行失契阔,意气不关联。 浪处风头上,身呈世味间。
(情关) 何去感流光,三千白发长。 金樽少酒寂,曲径有幽香。 抱月思幽女,分鸳恨负郎。 人间事但看,几许不荒唐?
(俊飞) 春温何缓送,寂冷叹迟归。 煮雪蟾宫桂,吟诗邓尉梅。 神高上皎月,心动下翠微。 临阙听风雨,途穷仍俊飞。
荷塘静思 王国祥 又是霜秋几段残,满塘弃扇有谁怜? 欲寻往日依香客,瘦水难留淡月欢。 咏秋柳 文/陈为习 何故年年怨晚秋?晓风残月去难留。 千言万语无从说,只作旁观暗点头。
七绝·文人情结 颜静 卧影吴牛恐日光,客骚无语话秋凉。 汗融墨砚深如井,酝就童山月桂香。
神州雁序驭天风,诗笔营群啸灏空。 平仄一坛陈桂洒,香飘总在广寒宫。
墨客吟怀多古愁,飘红渌水日东流。 兰亭醉了春风月,却唱天凉好个秋。
墨海高标越俗尘。涂鸦一片道阳春。 黄婆不识诗仙面。诃问奴才何许人。
今日立冬 吴一凡 素山高耸雁低飞,梅未抽芽菊巳颓。 路过霜风春在唤,瞒人不道看花回。 时闻官员坠楼有感 雨 火
巡视组来惊秽尘,几多官命不如民。
凌空一跃非明志,怎比当年金谷人。 七绝两首 流星雨 (一)无题
山高不见水流长,谷底风寒骨里凉。
总有阴晴无定数,一朝霞彩一朝霜。
(二)春
好风携得山花醉,细雨浇开万木春。
最是江天无限意,波光点点洒均匀。 山中绝句二首 吴明远 (其一) 树树桃花不染尘,白云做友鹤为邻。 水酒一杯能醉客,诗书半解未萦心。 (其二) 冻苗醒处听风暖,酸杏黄时看雨新。 久居物外田园里,陇上闲村散淡人。 集 趣(新韵) 云归天涯 若知耳顺便失聪,山镇集逢数杖翁。 低调青茶高调酒,会心一笑各西东。 夢吳廬主人絕句自選 穿越梅岭 1)次衢州作 微雨乍來洗遠塵,雲峰還隔幾家村?
衢江可繫萍蹤住,喚取佳人覓舊痕。
2)颱風尤特來粵堆一個絕
蔌蔌驚塵尤特來, 惱人暑氣一時開。
秋聲也怕添惆悵, 半入珠江半入腮。
3)寒螀
高吟終夜亦勤渠,力竭猶然拾唾餘。
最恨秋風留不住,一生枉費幾吹噓。
4)聞深圳下月起公廁尿歪罰一百油一個
規章制度知多少,撒尿於今切莫歪。
不問蒼生問鳥事,區區一百入官懷。
5)詠老油條
巧手妝成學細腰,浮沉不愧老油條。
幾回問鼎寧知味,滾滾殘渣那得消?
6)雨中過嘉陵江作
細雨紛紛冷滿城,嘉陵江上幾橋橫?
行人不用從頭數,數盡千帆黯客程。
7)余姚鞋哥(餘姚鎮干部視察災情時怕弄濕高檔鞋要村支書背 )
山呼領導進村來,未恤災情先恤鞋。
今日與民同一體,心心相印好和諧。
8) 松
隱隱紋章作價殊,躋身君子貌如孤。
因何一樣披霜色,獨向秦皇拜大夫。
9)見人題《雲巢畫》步韻一個
誰持白練拂嵯峨,天雨泠泠落葉多。
七十二峰人不見,灘聲早已出長河。
10)初一霧霾、於兄家近眺茅山不得得句。
幾處春聲隔遠霾,靑山不肯逐人來。
塵襟欲乞展公洗,為有迷茫費我猜。
高辛氏時人展上公修煉於句曲山伏龍地(今茅山玉晨村)
七绝 ·伤秋(次韵苏醒兄)(新韵) 子 虞 菊瘦香残一抹灰,狂风何故恁相摧? 霜浓露冷斜阳远,谁遣春红各自飞? 七绝三首 文/丁若水 流年
转眼山河一片红,由来花事太匆匆。
芭蕉昨夜曾听雨,莲子今朝已作蓬。
无题
平芜碧色上高楼,望眼春山几许愁。
却看从前佳丽地,曾经垂柳拂人头。
无眠
剪恨裁愁梦未成,吴山楚水雨云轻。
芭蕉窗外催残漏,铁马檐前夜渐明。
锈蚀门环之随想 苇 笛 漏得阳光一缕斜,铁环生锈是谁家。 都猜发迹人成各,敢想孤亡命有差? 陋巷原曾招远客,穿堂也许奉新茶。 陈年店舍声终寂,竟遣悲来又一些。 步丁若水版主《虞山闲韵》之韵 吴一凡 接过初冬送晚秋,寒凝大地不言愁。 菊辞白眼霜无色,梅着红妆雪带羞。 蝶入庄周更漏梦,笔还宣帝画冠楼。 坚冰已化春江水,独立潮头试钓钩。 七律·无题 三秋之晨 家贫方晓人情薄,白首从来感慨多。 莫对云山叹市井,且施笔墨点烟蓑。 梦中常伴村翁醉,耳畔犹闻渔者歌。 闲钓江湾一轮月,听风听水枕清波。
闲吟上平十五韵 秋思 一东
江河个性水朝东,日月潮流雨走红。
欲钓涟漪延画里,常收锦绣入诗中。
龙门未锁清源涌,岔路难行正本通。
国梦神州须作大,心怀世界岂能穷!
二冬
雷雨交加月隐踪,云霓变幻石烟浓。
难闻低调灵溪水,可叹高风绝壁松。
怀向大山赊气度,梦教小我觅仙容。
摛章搦管舒诗眼,酒吻干唇疗闷胸。
三江
剥吏多消振国邦,裁员茂盛达三江。
鬼神勿走阳关道,风雨推开旧日窗。
乐在花前吟绝唱,怯听台上耍官腔。
流连追梦冠于世,返璞归真不可降。
四支
率皆天下振雄词,习尽平生报国诗。
北斗星边携月色,昆仑山上唤风姿。
千秋大梦藏勾践,一抱长缨学润芝。
古道流芳有人脉,先河泊日弄潮儿。
五微
九州故事敞心扉,精彩文章大笔挥。
明月出山裁锦绣,群星入夜蕴珠玑。
红船缩影潮头立,青史烟云陌上飞。
阵阵清风催国梦,声声雷令唤春归。
六鱼
高楼久驻忆当初,过尽繁华想草庐。
恰是庭前笼中鸟,无由江上浪尖鱼。
创新岁月人才变,怀旧经年尘要除。
换换脑筋多梦幻,调调活法即真如。
七虞
苦辣酸甜纳满炉,春秋冬夏我庖厨。
生抽往往当陈醋,“傻样”声声骂老夫。
肝胆两枚别乱炖,情肠九曲统一烀。
和风日历天堂挂,举案齐眉夜斗壶。
八齐
锋芒宦海露端倪,一脉岐山百里奚。
故纵欲擒无镇静。威声先入有招携。
冲云覆雨翻天脸,去浊还清破国题。
腐将殃民时落马,蛀虫遗梦遽归西。
九佳
桑榆未老性情乖,墨灌诗畦萦我怀。
以景驭文方得象,绝韦画易不容霾。
红尘有韵开前站,小月无边亮底牌。
一枕春熙流入梦,三分净土筑心涯。
十灰
心湖潋滟浣莲台,次第云山意境开。
烈日炎炎风带往,繁花美美蝶迎来。
妙言竟被先生占,活水还须后浪推。
一本人文没看够,无痕岁月倒轮回。
十一真
日落长河梦一轮,云升绝顶抱天真。
沉浮得失不由命,富贵贫寒自主身。
欲是刀郎能刮月,贪如土匪最伤民。
囚门过往谁前往,人堕风尘步后尘。
十二文
七彩霓虹破夕曛。六街宝马闯缤纷。
一杯热烈牛三口,四步温柔羊一群。
春夏秋冬声色梦,风花雪月水天云。
门前褴褛伸双手,豁达香罗舍几文!
十三元
几番热浪脑昏昏,频启空调降体温。
气爽方知肠百结,心诚不怕墨无痕。
春秋上演美人脸,山水拈来壮鹿门。
大梦三生酬沃土,清风两袖寄儿孙。
十四寒
楼观久居人简单,门头常遇不相干。
百家姓里求平等,三字经中著六官。
香梦独尝休炫富,裘皮自赏念悲寒。
有缘有爱尧天景,邻比亲和舜地宽。
十五删
不忍炎凉常闭关,何堪寂寞久居山。
入湖风月催慷慨,向榭花都莫等闲。
韵律打开新世界,笔锋直破小人寰。
祖荫庇国千秋梦,官路条条十八弯。 八仙体 世事如棋局局新 文/陈为习 (一) 世事如棋局局新,几番成败不由人。 怀仁孔子嗟乱世,落魄文姬怨胡尘。 东 进秋风才飒飒,南飞鸿雁又频频。 沉浮试问谁能主?又被虚名困此身。 (二) 凄风苦雨黯红尘,世事如棋局局新。 面壁几回能破壁?怀仁卅载未成仁。 书生秃笔随人老,志士雄心与日泯。 我悔前番曾作茧,何时赎得自由身? (三) 生涯恰似围城堡,郁郁无欢双鬓皓。 世事如棋局局新,秋心共我天天老。 潜龙蛰伏盼惊雷,卧虎安眠输跳蚤。 自料红尘苦难多,求仙道是蓬莱好。 (四) 豪气消磨为病贫,只今潦倒卧红尘。 诗情似梦天天减,世事如棋局局新。 岭上黄花开有意,心中彼岸渡无轮。 繁华过眼真飘渺,我是繁华局外人。 (五) 旧梦前尘俱忘却,病魂应被秋千索。 心期鸿雁九霄飞,身似昆虫三寸跃。 世事如棋局局新,舞台有幕天天落。 一年明月几回圆?谁共花间相对酌? (六) 与人交恶为求真,故旧稀疏笑我贫。 赌局谁开财路阔?舞厅路过噪音频。 容颜对镜朝朝老,世事如棋局局新。 大梦醒时天不醒,临轩独坐到清晨。 (七) 近来何事愁难了?淅沥敲窗秋雨扰。 东去长河雾霭迷,南飞大雁行踪杳。 已闻月殿桂花开,又报天宫仙曲绕。 世事如棋局局新,我偏沉醉乾坤小。 (八) 翠岭重重谁瘦身?梧桐夜雨听真真。 清秋料得多萧瑟,盛世何曾乏病贫。 时近重阳犹似客,身居陋巷亦沾尘。 我闻喧笑唯嗟叹:世事如棋局局新。 七律·步彩平《虞山闲韵》
湖南 颜静
苍茫历尽写春秋,一纸空寒些许愁。
日望天山虚景艳,夜忧草舍素餐羞。
放舟帆落霜鸦渡,跌志冰封烟雨楼。
向晚闲心知可钓,清宵梦里月如钩。
流光漫漂鬓边秋,弦管清吹断晚愁。
壁有烟尘非觉暗,门无柳径不言羞。
营身力避亡羊路,吟袖风生吊脚楼。
月上中天溶宿墨,涂鸦纸版画吴钩。
诗人毛润之 王绍龙 笔走龙蛇世所殊,文章妙造字如珠。
运筹帷幄将千将,挥斥方遒枢万枢。
两弹强军开伟业,一星振国起宏图。 诗坛鹤立风骚主,纬地经天大丈夫。 【题解】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开国元首,诗人,书法家。其历史功过,今人难有确评,留待后人评说。 七律·步韵答远山青 三秋之晨 风烟惨淡几多秋,常种新愁入旧愁。 一洗尘襟应不晚,重温俗梦已堪羞。 抚琴可坐泉边石,醉月须登江上楼。 莫叹名微霜染鬓,何妨濡墨写银钩。 七律·秋怀 天边散步的云
绿又南归不必哀,蓬莱梦里醉千回。
难言岁月遭人戏,惬意金风送雁来。
六秩沧桑融爱旅,一生坎坷赋瑶台。
黄花馥路愁新雅,浊酒还乡入旧怀。 七律·虞山闲韵(一)
文/江彩平
虞山镇里度春秋, 喜燕归来去雁愁.
那日花开花又冷, 今宵月满月还羞.
常吟莫计高低处, 暂住无争上下楼.
得意风光闲可钓, 聊将秃笔系鱼钩. 游向家洞水库 冯恩泽 沧波渺渺碧岑川,此地风光别有天。 湾坝闲舟摩玉镜,峰头征雁入青烟。 近松林处涛声悦,至榭廊时石色玄。 一段悠扬谁拔起,宛然那首《月牙泉》。 九张机 芦花今又舞成诗 枯枝牡丹
一张机,芦花那日舞成诗。闲鸥水畔双双起。眼中飞絮,心头思绪。欲诉倩谁知。
两张机,滩涂兴尽夕阳西。华灯邀约初心会。清吟阁内,放怀墨外。邻座有人痴。
三张机,填成小字又迟疑。锦笺未敢托鸿递。芸窗无寐,中宵独立。冷月上弯眉。
四张机,年关将近试新衣。憔颜镜里惊相视。问君知否,韶光老矣。心痛忽如斯。
五张机,一行数字动相思。接通却是语难启。檐边归燕,花间蜂蝶。笑我许多时。
六张机,闲来重读小山词。落花微雨风流子。当时明月,今宵何在。未肯作稍离。
七张机,深心难付总相违。凭谁问讯莲开未?茶无滋味,书无余味。日日守空扉。
八张机,秋深常共月徘徊。恍然我正陪君醉。青衫温雅,青丝妩媚。情韵绕深杯。
九张机,流年偷换遣谁媒。群中戏句说双鲤。兰舟欲解,锦笺重寄。何日是佳期。 回文织就九张机,堪惜人间儿女痴。何用郊原芳草绿,梅开也可约佳期。
古风九章 文:苏 醒
古风第一 知己百千寻,俗尘无好音。 静夜听天籁,明月见霜神。 交人不在众,肝胆共相存。 迁客一挥手,揖别红恋心。
古风第二 鲲鹏未鼓翼,栖在荒榛里。 落配不如鸡,鸣声堪惕厉。 世人不识珍,投石击其体。 昏鸦也相欺,无端遭讥戏。 有志在昆冈,一鸣冲天起。 奋翮凌风云,扶摇九万里。
古风第三 吾为谁所忧,谁在比轻狂。 黄金打头阵,皆为名利忙。 真知一旁落,悖理当寻常。 人境多风雨,江湖感炎凉。 莫若寄山岳,四极到八荒。 回首藐人世,富贵浮云扬。
古风第四 月向苍山落,暮霭四合围。 仰首观星斗,天地连尘灰。 我虽歌白雪,不如锱铢飞。 悠悠千万事,三叹落江梅。 交人知却少,真诚有几回?
古风第五 小丑跳梁舞,却能卷风云。 正气失天下,珠玉落风尘。 君子何坦坦,小人常逡逡。 骄奢无才子,淫逸陷美人。 我哀向天问,大雅何沉沦? 诗人不绝笔,一生未获麟。 谁来行大道,开成境界纯?
古风第六 横海无鹏摇,扑荡尽鸡毛。 燕雀不自量,却笑老鹰高。 云云还尔尔,戚戚亦嘈嘈。 大言惑天地,三字作离骚。 无香徒饰玉,有意效颦娇。 在世非俗眼,凡事有推敲。 我食难果腹,神惫亦心焦。 冷观沧桑境,风雪又飘飘。
古风第七 春雨弄芳菲,东水不西回。 荣华去如电,流光难复追。 吹箫远黄鹤,浮云暗紫微。 朱门食酒肉,座上笑逐飞。 试问金玉质,何时再回归?
古风第八 鹏翼沧海杳,澄心无蓬岛。 如今之世界,生存变狭小。 江水缩如线,肥田长蒿草。 竞以金银重,沦德不常葆。 天雷有时震,滋泽终是少。 报喜不报忧,不好也说好。 虚假误世人,谁来清平扫?
古风第九 大道沉沦久,百年遭蚕食。 自身不争气,引来虎狼师。 民生落涂炭,圣器遭凌迟。 度日当如年,悲哀无尽时。 如此谁之罪?应以痛鞭笞。 罹祸成常见,麻木人失知。 兄弟阋于墙,耻辱自家思。 应常反思索,振此千年姿。 只有奋成强,列辟安可施?
【中华古韵诗词大赛】“秋之韵”171号参赛作品
步蟾宫 忆
寒秋送远清江畔,长亭外、丹枫烂漫。
山衔斜日聚苍岚,凝眸处、几人肠断?
一从离别思千转,廿载后、容颜暗换。
凭栏独伫盼征鸿,待寄去、轻吟浅叹。 【中华古韵诗词大赛】“秋之韵”209号参赛作品
秋夜偶题
落叶浮金井,云泥掩月舟。
耳边风瑟瑟,抖擞一身秋。 【中华古韵诗词大赛】“秋之韵”170号参赛作品
浣溪沙 中秋忆友
燕雀无情不肯留,灵岩一叶已知秋。伤怀一醉忘烦忧。
冷月推窗惊宿睡,寒箫碎梦诉哀愁。相思遥寄玉蟾楼。 【中华古韵诗词大赛】“秋之韵”142号参赛作品
画 菊
树渐清癯野顿空,黄花独秀小园东。
芳心只恐谁偷去,便把西风题画中。 【中华古韵诗词大赛】“秋之韵”198号参赛作品
七律 秋叹
秋经白露未添凉,菡萏香消落野塘。
蝉奏离歌牵老树,雁排人字送斜阳。
半庭月色诗痕浅,一缕相思夜梦长。
纵有桂花扶醉影,焉能解得玉人殇? 【中华古韵诗词大赛】“秋之韵”183号参赛作品
赤枣子·秋韵
星灿灿,夜沉沉。银屏斜倚酒初斟。云外雁禽三五只,数声和月过枫林。 【中华古韵诗词大赛】“秋之韵”182号参赛作品
喝火令·农竹庄园采风
翠苑匡峰下,青园绮陌旁。酒帘摇曳弄幽篁,人语鸟鸣蝉唱,蘋末午阴凉。
席上鲈鱼脍,樽前锦绣章。醉颜遮老任飞觞。更向高秋,更向这斜阳。更向此怡情处,遍地木樨香。
《方寸之间》 放下便是 苏醒
放下便是
《古调新弹》 诗词与生活
明镜非台
某天,我坐在咖啡馆里,听着小野丽莎的歌,悠闲地品着蓝山,隔着玻璃,看着外面熙熙攘攘,那里有卖炭翁,还有新安吏,更有小两口才结婚的,男人就要去当兵在那拥抱告别。但我不想写他们,只想听着小野丽莎写点我自己想写的东西,因为我的兴趣和关注点不在那上面。
这时候邻坐的朋友告诉我,你这叫小资,要割资本主义尾巴。你得走出门去,体验卖炭翁怎么烧炭的,再数数他口袋里有几个钱,够不够过冬,我说我自己够过冬了就行了,管不了也没有能力管别人那么多。那人便说那是没了解民间疾苦,没有深入生活。
我问为什么这么说,他说,因为诗词是服务于生活的,严重脱离自己这个时代或所处生活的,即使写出来也是垃圾。
对这个观点,我持保留意见,并说说我的看法。
古来搞诗词的人,固然有与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的现实派,致力于以诗词为工具,对所处社会及环境进行褒贬,也有忧国忧民的好作品,但很大一部分所创作的作品,与自己的生活基本没关系,但作品一样流芳百世。
我不知道“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和一个终身落魄潦倒的温飞卿有啥关系,也不知道写“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前,苏轼先生是不是真跑天上去和嫦娥会了一遭得出的灵感,更不知道生于1655年的纳兰性德写出来的东西,为啥和600年前的晏几道如此相似,又受花间词及南唐后主的影响那么大,按照诗词应该服务生活的理论,他怎么也应该把盆底鞋、旗头之类的元素融入作品,将满汉一家亲的政治思想融入作品吧,但大家看他的作品里,有么?
古来,便有咏史、咏人之作,所咏之人,多是几百年前,与自己生活隔着“小重山”那么远,所写的事,亦是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事。
我曾记得我写过一首《解连环》,说阴丽华的,一苇首版还给作了个评,贴去某个论坛,有人居然问,写这个有啥意义,为什么要写。虽然我没回帖,但当时我很想问他,苏轼写小乔初嫁了,周公瑾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是为啥写,有啥意义,宋人写三国事,有谱没谱。
何况,还有宫词系列,顾况、张祜、薛逢……这些人都跑去找皇后妃子宫女们作了现场实地采访了?显然不可能,那深宫也不是他们可以随便去开恳谈会的。
因此,我得出一个结论,所谓诗词可以融入生活,但不是必须融入生活。而坚持强调后者方为正统的,完全是一番谬论。
诗词人,本就应富有想象的翅膀,就如花间词人写闺情,豪放词人写战争一样,前者不一定都跑女人闺阁里去体验”和泪拭严妆“,后者也未必经历过”五十弦翻塞外声“,至于你想不想得出来,那是你的事,而没有必要自己想不出来,而说人家的葡萄是酸的。
本人以词为主,没事也弄几篇作为消遣娱乐,词这种文体,到宋末基本已经无后继者了,纳兰几百年后,复词之先古,这几百年,社会在变,生活在变,人文也在便,而他以一己之追求,没有写光头长辫子,没有写花翎贝勒,咱们看看他写的什么。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清朝的时候酒杯还称樽么?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清朝的纺织工艺,大概已经是丝衣,锦衣了吧,穿羽衣么?
蜀弦秦柱不关情,尽日掩云屏。——蜀弦秦柱,怕已经不是他那时代的东西了吧。
他的作品,包括所用元素,全是古来的东西,从中看不出一点清朝的影子在里面,按有些人的说法,那是严重脱离了所生活的时代和所处的生活,都应该划入”垃圾“之列,那么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词还能传到现在。
纳兰,可以承袭数百年前之古意,而被视为正统,这还是过了数百年,为何今人之词作,凡是承袭古意的,都被划为”垃圾“呢?
再来看李清照,最出名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那是他的原创么?
韩偓在《秋千》一作中早就写过: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韩偓和李清照一个唐,一个宋,差多少年?中间隔着五代十国那么远呢,而且后者一竿子支南宋去了。
我在诗校讲课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易安只是将前人的场景进行了演化,在意境中加以提升,弄得更好了而已。所以韩偓的那首没出名,李清照的却出了名。所以嚼古人之蜡,未必无建树,袭古人之文,未必炒剩饭。现在在大谈诗词创新的那些人,应当思考一下,是否先能如易安那般,把古人的蜡嚼透,嚼好,有这水平了,创出来的东西,也才有价值,否则底子不稳,即使是勉强去创,弄出来的也是鸡肋。
本人此生,以未能为周邦彦斟茶,无缘找苏东坡下棋为憾事,但并不妨碍我去研究他们并无限制地接近他们。
如我们这种业余爱好者,终其一生,也达不到纳兰性德那种复六百年唐人之古风的高度,但至少,我们得向这个方向去努力,而不是没学走就学跑。
所谓创新,谁也不拦着,所谓源于生活,各人自有各人的生活。
我昨晚梦见和柳三变一起看“杨柳岸晓风残月”了,你还不准我写一写啊?难道还拦着我和美成一起去教坊听了一曲因而填了首词?
所谓的迎合时代,切入生活,可以不?当然是可以的。那是作者自己的自由,我们管不着。
坛子里都是熟读诗词的朋友,我们反过来看一看,古来传下的词,有多少是哭着喊着当今社会如何如何的?
咱们去数一数,是凸显人性、共性的多,还是凸显时事新闻的多?
我虽然读得还不够多,但在有限的阅读中,见了不少的离愁、闺怨、抒怀、豪情、惆怅、咏古、咏人……却少见今天金兵又占了哪个郡,明天天朝又执行了个什么好政策,后天又出了个大明星说要不停生孩子之类的作品。不敢说绝对没有,但有,也是极少数。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人性,始终是永恒的主题,共性,始终是不变的话题。而时事,只是阶段性的主题,太有时代感的东西,是传不下来的。
有人批判姜夔,说他的扬州慢,说到金兵“自胡马窥江去后……”,表现了一种淡漠,因此这词境界不高。好吧,就算境界不高,那也不碍着人流传千古,真是写到个“人神共愤”的地步,反倒流传不下来了。即使人淡漠,也是人的自由,你还不准人淡漠还是怎么着?
话说回来,那些批判所谓诗词不切生活的朋友们,你没这想象力,那是你的事,若你写教坊,写秦楼,写闺怨,写离愁,甚至写逍遥游,写你所贬的那种“浮华奢靡”,能写得比我好而不浮华奢靡,那么我向你学习,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如果以后谁再问我为啥写作品不贴近生活,境界不高之类的话,我就让他去问纳兰性德为啥不写“留头不留发”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4FB.tmp.png
【如有遗漏或差错请诗友跟帖说明,以便补、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