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刚刚

唐诗宋词不是用‘平水韵’写成的 王树昌

[复制链接]

165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80
贡献
22229
金钱
2917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08: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27 08:37
狮子长得有些像老虎,老虎长得有些像豹子,豹子长得有些像狼,狼长得有些像狗。因此狗长得像狮子。
狗会像 ...

懂得什么叫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么?你就是这样,把核心部分被你抽了,所以推导出怪胎

点评

看来小时调皮,常常被老师打板子,打成了一个傻瓜  发表于 2018-9-27 08: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27 08: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9-27 08:41
懂得什么叫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么?你就是这样,把核心部分被你抽了,所以推导出怪胎 ...

对极了,把核心部分被你抽了,所以推导出怪胎,你上面就是这样去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80
贡献
22229
金钱
2917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08: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8-9-27 08:41
争这些干嘛?你管我用什么韵?只要读起来韵律美即可。
所以,要搞清楚押韵的目的,押韵干嘛?搞清楚这一点 ...

话说得不错,但不是这里的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80
贡献
22229
金钱
2917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08: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27 08:43
对极了,把核心部分被你抽了,所以推导出怪胎,你上面就是这样去怼的

今天又开始歇斯底地了,发泄吧,秀你的各个方面都行。观众们坐好,不要喧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27 08: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9-27 08:47
今天又开始歇斯底地了,发泄吧,秀你的各个方面都行。观众们坐好,不要喧哗。 ...

笑死人了,你以为抓住了根稻草,没想到抓了个肥皂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8
贡献
3142
金钱
4584
发表于 2018-9-27 08:50: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水韵是依据唐人用韵习惯编制而成,当然可以对照唐诗。把唐诗说成依平水韵写,是故意说浑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8
贡献
3142
金钱
4584
发表于 2018-9-27 08:58: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己清楚地表达了当今主流语音确非唐宋时期语音,从韵书上证明了。当今语音与唐宋时期语音有变化。变化多大没法证明。其实今人听古语如听鸟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30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27 09: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对历代韵书的变化论述得比较清晰,但对同时代人的用韵分析则并不正确。例如唐人的用韵并不是从《切韵》中分出什么字合用,唐人的用韵并不去依《切韵》并进行合用,而是依永明体的押韵习惯承袭下来,这在唐许敬宗未奏折合用之前就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80
贡献
22229
金钱
2917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09: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9-27 09:00
此文对历代韵书的变化论述得比较清晰,但对同时代人的用韵分析则并不正确。例如唐人的用韵并不是从《切韵》 ...

赞同。这点,钓叟的帖子中也有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27 09: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9-27 09:00
此文对历代韵书的变化论述得比较清晰,但对同时代人的用韵分析则并不正确。例如唐人的用韵并不是从《切韵》 ...

《切韵》,也有合并使用的韵部!或两韵,或三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80
贡献
22229
金钱
2917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09: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18-9-27 08:50
平水韵是依据唐人用韵习惯编制而成,当然可以对照唐诗。把唐诗说成依平水韵写,是故意说浑话 ...

平水韵是依据唐人用韵习惯编制而成,当然可以对照唐诗。把唐诗说成依平水韵写,是故意说浑话-----------------------非常正确。语言要准确,意思要清楚。别像病人说胡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80
贡献
22229
金钱
2917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09: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18-9-27 08:58
此文己清楚地表达了当今主流语音确非唐宋时期语音,从韵书上证明了。当今语音与唐宋时期语音有变化。变化多 ...

心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27 09: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9-27 09:00
此文对历代韵书的变化论述得比较清晰,但对同时代人的用韵分析则并不正确。例如唐人的用韵并不是从《切韵》 ...

许敬宗奏折合用之后呢

点评

许敬宗为隋人。他的奏请同用独用的根据是依永明体的用韵承袭的,并非是唐人的发明。而永明体的用韵则是沈约等人的实际口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27 0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8
贡献
3142
金钱
4584
发表于 2018-9-27 09:07: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语无非就是字和,字是从画图开始,再加创造,音呢?音从何来,汉字只是一个图,无音的,音从何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8
贡献
3142
金钱
4584
发表于 2018-9-27 09:16: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语音在古诗词的地方有多大?是有文字先,还是有诗先,古时不知字可知诗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80
贡献
22229
金钱
2917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09: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18-9-27 09:07
汉语无非就是字和,字是从画图开始,再加创造,音呢?音从何来,汉字只是一个图,无音的,音从何来? ...

小学老师告诉你,汉字是音形义为一体的,怎么没有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27 09: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9-27 09:04
《切韵》,也有合并使用的韵部!或两韵,或三韵。

这个需要依据或推导,《广韵》依《切韵》,《广韵》诸版保留得比较完好,是有同用、独用的疏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30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27 09: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27 09:07
许敬宗奏折合用之后呢

许敬宗为隋人。他的奏请同用独用的根据是依永明体的用韵承袭的,并非是唐人的发明。而永明体的用韵则是沈约等人的实际口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27 09: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9-27 09:23
许敬宗为隋人。他的奏请同用独用的根据是依永明体的用韵承袭的,并非是唐人的发明。而永明体的用韵则是沈 ...

许敬宗为隋生人,初唐为官,武则天时奏请同用、独用没错吧

奏请之后呢,不是后来礼部韵略的依据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8
贡献
3142
金钱
4584
发表于 2018-9-27 09:26: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人定了音,并且告诉你了,你才会知道,摆个汉字给从不见过汉字的英国人看看,他会不会读出声来,无论对否,你再随便连一串英文字母,试试有没有声。汉语拼音也一样,只给拼音,不给字,有没有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8
贡献
3142
金钱
4584
发表于 2018-9-27 09:2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造一个汉字,不给音,谁能读,不是造字者定的音,别人读出来也不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27 09: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9-27 09:05
平水韵是依据唐人用韵习惯编制而成,当然可以对照唐诗。把唐诗说成依平水韵写,是故意说浑话------------ ...

由此看来,若说唐宋诗人用韵是依照《平水韵》的,虽然在历史上说不过去,而在韵部上却大致不差。

能推出个什么结果来呢,推个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27 09: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9-27 09:23
许敬宗为隋人。他的奏请同用独用的根据是依永明体的用韵承袭的,并非是唐人的发明。而永明体的用韵则是沈 ...

【永明体的用韵则是沈约等人的实际口音】,这是瞎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27 09: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9-27 09:45 编辑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27 09:21
这个需要依据或推导,《广韵》依《切韵》,《广韵》诸版保留得比较完好,是有同用、独用的疏注的 ...

陆法言《切韵·序》

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颜外史之推、卢武阳思道、李常侍若、萧国子该、辛咨议德源、薛吏部道衡、魏著作彦渊等八人,同诣法言门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以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涉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又支脂、鱼虞,共为一韵;先仙、尤侯,俱论是切。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吕静《韵集》、夏侯咏《韵略》、阳休之《韵略》、周思言《音韵》、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颜外史萧国子多所决定。魏著作谓法言曰“向来问难,疑处悉尽,何为不随手记之?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法言即烛下握笔,略记纲纪。后博问英辩,殆得精华。于是更涉余学,兼从薄宦,十数年间,不遑修集。今返初服,私训诸弟子,凡有文藻,即须明声韵。屏居山野,交游阻绝,疑惑之所,质问无从。亡者则生死路殊,空怀可作之叹;存者则贵贱礼隔,以报绝交之旨。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定为《切韵》五卷。剖析毫厘,分为黍累,何烦泣玉,未得悬金。藏之名山,昔怪马迁之言大;持以盖酱,今叹扬雄之口吃。非是小子专辄,乃述群贤遗意。宁敢施行人世,直欲不出户庭。于时岁次辛酉,大隋仁寿元年也。


唐诗为证,【鱼·虞】两韵的通用,是天经地义的

卷:327李隆基【赐道士邓紫阳】
太乙三门诀
元君六甲符(上平七虞)
下传金版术
上刻玉清书(上平六鱼)
有美探真士
囊中得秘书(上平六鱼)
自知三醮后
翊我灭残胡(上平七虞)

卷:2236杜甫【客从】
客从南溟来
遗我泉客珠(上平七虞)
珠中有隐字
欲辨不成书(上平六鱼)
缄之箧笥久
以俟公家须(上平七虞)
开视化为血
哀今征敛无(上平七虞)

卷:3905李贺【示弟】
别弟三年后
还家一日余(上平六鱼)
醁醽今夕酒
缃帙去时书(上平六鱼)
病骨犹能在
人间底事无(上平七虞)
何须问牛马
抛掷任枭卢(上平七虞)

卷:82047皎然【哀教】
本师不得已
强为我著书(上平六鱼)
知尽百虑遣
名存万象拘(上平七虞)
如何工言子
终日论虚无(上平七虞)
伊人独冥冥
时人以为愚(上平七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27 09: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9-27 09:39
【永明体的用韵则是沈约等人的实际口音】,这是瞎掰!

也不能说是瞎掰,永明时期的诗律押韵如果说有韵书的话是阳休之的韵略,阳休之的韵略据后人论影响较大,有‘天下从之’的说法,阳休之的韵略应是依江左音,陆法言等就是不满悉取江左音而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而制切韵,这是切韵不同于前代韵书之所在

点评

永明时期的诗律押韵如果说有韵书的话是阳休之的韵略,阳休之的韵略据后人论影响较大,有‘天下从之’的说法,阳休之的韵略应是依江左音,陆法言等就是不满悉取江左音而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而制切韵,这是切韵不同于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27 10:09
对,不是瞎掰。从实际得来  发表于 2018-9-27 09: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80
贡献
22229
金钱
2917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09: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27 09:37
由此看来,若说唐宋诗人用韵是依照《平水韵》的,虽然在历史上说不过去,而在韵部上却大致不差。

能推出 ...

我没犯精神病,不做无谓的研究。你喜欢歇斯底地,就继续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27 09: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9-27 09:44
陆法言《切韵·序》

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颜外史之推、卢武阳思道、李常侍若、萧国子该、辛咨议德源、 ...

三羊结合前后文意领会一下,陆法言的‘以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涉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又支脂、鱼虞,共为一韵;先仙、尤侯,俱论是切。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这一段话是指其前人文用方面的,但陆是音韵学家,音韵学的角度须细析其音,不能含糊,故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27 10: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9-27 10:01 编辑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27 09:51
也不能说是瞎掰,永明时期的诗律押韵如果说有韵书的话是阳休之的韵略,阳休之的韵略据后人论影响较大,有 ...

【阳休之的韵略应是依江左音】!
请问:
【吕静《韵集》、夏侯咏《韵略》、阳休之《韵略》、周思言《音韵》、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各是什么音?
据说,六朝时期的韵书有108种之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27 10: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9-27 09:54
我没犯精神病,不做无谓的研究。你喜欢歇斯底地,就继续吧

因为你根本就是在病,简单的东西都想混成一团

点评

哦,你犯的是简单思维病,那是精神病的一种  发表于 2018-9-27 10: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27 10: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9-27 10:00
【阳休之的韵略应是依江左音】!
请问:
【吕静《韵集》、夏侯咏《韵略》、阳休之《韵略》、周思言《音韵 ...

除阳休之的外,其余无历史资料,后人也极少论及这方面,无法回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7 14: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