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2
注册时间2016-5-8
威望2657
金钱26624
贡献20946
论坛元老
 
威望- 2657 点
贡献- 20946 次
金钱- 26624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8-10-28 15: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辫子的科举制度,的确是【诗必平水,一韵到底】的!两年双四等,该死十三元。就不必三羊饶舌了!
《汉语诗律学·序》:
除了一般常识之外,还有比较高深的知识;这是前人研究的成果,不是作者自己研究的成果。但是,一般人是不知道汉语诗律有那么多的讲究的。举例来说,在没有看见董文涣的声调四谱图说以前,我自己就不知道诗律中有所谓“拗救”(更正确地说,我从前只知有“拗”而不知有“救”),有所谓“上尾”等等。而“拗救”之类正是前人所研究的出来的可靠的诗律。再说,常识和非常识之间也很难划清界限。记得我在童年的时候,我的舅父教我做诗不要“犯孤平”。他是一个老童生,可见避免“孤平”是科举时代的一般常识。而现在呢,许多喜欢做旧诗的人也犯起孤平来了。本书所介绍的这一类“非常识”的东西要比一般常识多得多,可以说是书中的一个主要部分。
王力的舅父,清朝科举的老童生。【孤平三平三仄尾】,都是大辫子的清规戒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