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6-12-9
威望326
金钱1862
贡献1306
金牌会员
 
威望- 326 点
贡献- 1306 次
金钱- 1862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8-11-4 18: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大流回复常红根:
常红根 发表于 2018-11-3 16:17
很有道理
多谢常红根老师临帖交流!
入凡老师的指导意见很好,但我对这句仍将信将疑:“诗的优劣不在于用了什么韵。”
吟者等人认为:
一般而言,若是泛泛而论,当然可以这么说。但是,若具体到格律诗或曰近体诗,就不能简单地这么说了。为什么呢?因为就声韵而言,格律诗有别于其它诗体的核心属性或曰本质属性,乃在其无与伦比的音乐美。资深诗友都知道,几年前,中华诗词论坛曾被当时的百家论坛前常管学堂窝人先生发专贴进一步定义为中华格律诗词论坛。从创作实践来看,也的的确确到处都是格律诗词。那么,既然早已无人能够确读中古平水韵了,时下依托唐宋正音的格律诗词的音乐美,又何以体现呢?
吟者先生认可时下的平水韵作品也有佳作之说,但否认有好的格律诗,因为连作者自己都无法确读,又何言基于洛阳读书音的平水韵诗作独到的音乐美呢?那不是中古平水韵。吟者先生说,若是标明采用了吴语韵、粤语韵、湘语韵、赣语韵、温州话韵、客家话韵等等,有些时人作品仍可称为好诗,否则基本属于文字游戏或诗八股。吟者先生强调,欣赏、借鉴、诵读古人作品与时人创作,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吟者先生断言,在是否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这一关系到诗者基本诚信的小儿科问题上态度暧昧甚至瞪着眼睛说瞎话者,无一例外地都是基本诚信丧失殆尽甚或了无诚信,然则谁敢相信他们的所谓诗词作品都是由衷的呢?这就与诗乃心声这一基本诗理发生矛盾了不是。
随大溜知道入凡先生很忙,未及就这个问题进一步阐明,便在此顺便请教一下,未知常红根老师有何观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