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3|回复: 4

一位资深平水韵诗友的困惑

[复制链接]

230

主题

1439

帖子

525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26
贡献
1306
金钱
1862
发表于 2018-11-2 21: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征服 于 2018-11-2 22:12 编辑

【转引者按】
这是刚在小中华燕赵风骨版块看到的一帖,征服虽为新声韵倡导者,
也不禁为之动容。新韵吟坛列位朋友也别袖手,何不为其指点迷津?

困惑
                                      ——向燕赵风骨版块各位老师讨教

尊敬的燕赵风骨版块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是一个老牌诗词爱好者,也是河北人。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随大溜心理支配下,挤上了平水韵这条船。经过不懈的努力,平水韵表我早就可以倒背如流,根本不用临时抱佛脚去查,自是得心应手。可是,自从2012年开始跟踪吟者先生系列声韵讲座帖以后,思想上逐渐发生动摇,及至今日,可以说对平水韵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我的基本情况是:采用平水韵写诗多年,出过三套平水韵诗集,多次荣获各级各类诗词大赛一二三等奖,还有一次特等奖。令人郁闷的是,我县诗词学会已于前年明确倡导采用新声韵,现在我身边的平水韵诗友都改用新韵了,只剩我一个人在勉力坚持。有谁知道这种坚持有多难呢?各位老师知道吗?中国诗词学会知道吗?唉,实在是太难了。

      如前所述,我当年是随大溜采用平水韵的,在圈内也博得了不小的诗名,如果改用新声韵,那又算怎么回事呢?我原来的作品还是不是诗呀?原来的诗名诗词界还承不承认呀?吟者先生等人说的固然有道理,甚至可以说头头是道,然而大可不必急在一时嘛,为啥就不考虑一下像我这样的平水韵诗友们的切身感受,为什么非得在二〇一九年五月四日之前,完成新声旧韵的实质性更迭呢?

      我常常想,反正我也老大不小了,诗词界高层若能想方设法强力干预这一新旧更迭进程,待我去见马克思之后,再在全国范围内改用新声韵该有多好,那样我们不就可以全身而退了吗?我深深地知道,业内持我这种心理的朋友不在少数,包括一些高官诗者,这也关系到他们的尊严与政绩嘛。

      直到看到一个署名为征服、题为“
难倒当今诗词界的一个小儿科问题
”的著名论帖,并多次暗地里反躬自问之后,我的心理防线才彻底崩溃,再也不好意思严守“诗必平水”了。在那帖中,征服先生在做了必要的铺垫——主要是宣讲“韵乃声韵”这一基本韵理之后,便这样单刀直入:

     好了,铺垫基本到位,笔者也想向大家真诚讨教的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是:

      请问诸位先生:你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吗?

      直接答“能”或“不能”即可,其他答案无效。谢谢合作!

      当时,面对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众多资深平水韵诗友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好不尴尬。在征服先生再三追问之下,连某大诗词论坛号称诗无敌版块的版主们也全都选择保持沉默,或插科打诨借以解嘲。这个问题的刁钻之处在于:你答能也不是,答不能也不是。有炸着胆子答能的,结果在进一步追问之下更为狼狈,居然无法下台。尽管只是作为旁观者,我脸上也感到火烧火燎的,因为我也被彻底征服了,我也实在是既读不出又听不懂啊!若答不能吧,那就更尴尬了,那不分明是自打嘴巴吗?

      真是佩服格那丁先生,作为资深平水韵诗友,格那丁居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格那丁答帖一】

      搞得我晚节不保,你要承担民事责任。

      【格那丁答帖二】

      你读得出听得懂中古音?谁裁判的?沈约、陆法言还是刘禹锡、柳宗元?胡扯。
      【格那丁答帖三】
      网上一群人成天就中古音中古音的,还煞有介事读来读去,简直无聊!即使你能通过域外汉音、韵书、方言、汉字规律恢复部分中古音,也不可能全部恢复。最最重要的是,汉语不仅仅是声母韵母问题,还有节奏、语调、基调等等问题。
      【格那丁答帖四】
      听过老外说汉语吗?即使字音准确也不是那味,因为他没有掌握汉语的节奏、语调等。说什么中古音,还读啊说啊!你读啊说啊?那叫鸟语。

      更没想到因而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面对格那丁的答帖,征服先生竟然给出了这样的评语:

      “值得提及的是,面对同样的问题,格那丁先生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大智大勇。尽管他也没敢直接回答“能”或“不能”,但从以上答帖中,应该不难看出他的潜台词儿。”非但如此,征服先生居然还非常慷慨大方地认定格那丁为“讲求诚信”那一类平水韵诗友。

      说实话,这件事对我触动极大,真可谓感慨良多啊!从此以后,我也试着学写新韵诗词,诗词学会的朋友们也很认同,可我终究是割舍不下多年来平水韵给予我的名誉和地位,故此仍然时不时地写些平水韵诗作,想不到却因此经常被人背后指指戳戳。有知心朋友偷偷告诉我,说我在我县顽固坚持采用平水韵一事,已经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诗友们的不屑之情溢于言表。

      此时此刻,我的困惑之情实在难以言表,唯有这几句自嘲大致可以描摹:

自嘲
几度欲亨平仄歌,谁怜未长宋唐舌。
聊将土语充风雅,不意竟成茶后嗑。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我究竟应该怎么办?请燕赵风骨版块的各位同省老师不吝赐教为盼!给大家敬酒了,谢谢各位老师!  

86

主题

552

帖子

21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531
金钱
774
发表于 2018-11-3 01: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燕赵风骨前首版入凡先生沙发点评随大溜原帖:
"本帖最后由 入凡 于 2018-11-2 23:40 编辑

首先声明我不是什么老师,我只是想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你过去用平水韵写的诗当然是诗,你所取得的成就当然会被诗界认可。唐代颁布了《唐韵》,唐人用唐韵写诗,并没有人否定诗经、楚辞、汉魏六朝;宋代颁布了《礼部韵略》,宋人用宋韵写诗,并没有人否定唐诗;元代颁布了《中原音韵》、清代有了《词林正韵》,没有人去否定宋词、元曲。作为历史的定格,没有人会去否认前人,也根本否认不了。即便再过十年你仍然坚持用平水韵写诗,只要写得好,照样会被人认可,——诗的优劣不在于用了什么韵。二、用新韵写诗并没有什么难处。你平时跟人用普通话交流,现在写诗用普通话写,这不是自然而然吗?新韵是把平水韵中同韵母的字合并到了一个韵部,这样岂不是更宽泛、更少了约束吗?新韵把平水韵中同一韵部的一些字今天读起来并不押韵的那一部分放到了它该在的韵部,这样写诗不是更加流畅、更加音节明朗了吗?新韵是把平水韵中一些在今天读起来已经发生了变化的字做了调整,这样交流起来不是更减少了异议吗?
三、音韵改革是必须的,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谁也挡不住的。一个全国人民说普通话的国度(包括那些用平水韵写诗的人),却有一些人用古语写诗,这是为了让人看着别扭?还是在跟时代和大众过不去?任何脱离了时代、脱离了大众的东西,都会被时代和大众所逐渐抛弃!所谓的坚守只能被人看成是因循守旧、食古不化。——清代男人梳辫子,是流行;民国时期男人梳辫子,是余孽;今天男人梳辫子,很可能就是另类了。"
正诗乃心声之本,清韵乃声韵之源,明无味不成诗之理,告诗有别悟非关学也之诫,去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1439

帖子

525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26
贡献
1306
金钱
186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2: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位随大溜还真是可爱得紧,竟如此认真地回了入凡先生这样一帖:

入凡 发表于 2018-11-2 22:50
首先声明我不是什么老师,我只是想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你过去用平水韵写的诗当然是诗,你所取得的成就 ...


非常感谢入凡老师悉心指导!真诚地谢谢你!昨天也是借着一股酒劲儿,一咬牙、一跺脚,终于说出了多年来想说却一直不敢说的话,反而轻松多了。为什么呢?因为别处有多个专帖阐明:普天之下没人真懂中古平水韵,是否承认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关乎诗者基本诚信,坦承读不出听不懂中古平水韵是匠人重塑诚信的不二选择,当下平水韵诗者综合素质疑似堪忧......仔细揣摩帖中内容,起码就我个人而言,还真是没有哪怕是一丁点儿底气反驳人家。不过,以前我一直是心服口不服,人多势众时,逮着机会也跟新声韵倡导者怼上几句。现在看这架势,若是还像以前那样扯着脖子愣犟,继续打肿脸充胖子,只能是自取其辱,最后没法儿收场,吃亏的不还是自己吗?莫如干脆承认既读不出又听不懂算了,以免连基本诚信都遭到质疑。老朽我毕竟学诗多年,若因死守连我自己都读不出听不懂的平水韵,致使连基本诚信都受到质疑,孰重孰轻我心里还是有数的,诚信毕竟关系到立身之本啊!现在,我终于可以大声地对任何人说:我随大溜也是讲求诚信的人!
下面,我想就就老师的指导意见也简单谈一下我个人的粗浅理解:

一、您说:“你过去用平水韵写的诗当然是诗,你所取得的成就当然会被诗界认可。”
说实话,我对这个非常在意,不过,随大溜对此还是存疑的。本坛某大板块首席版主曾亲口对我说过“平水韵其实是圈内人玩的。”多位新声韵倡导者也这么说,而且更有甚者,说什么“在是否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这个小儿科问题上,瞻前顾后不敢作答者,甚或瞪着眼睛说瞎话者,谁敢相信他/她那些所谓作品都是由衷的呢?谁又能证明他/她那些胡拼乱凑的东西不是诗八股和文字游戏呢?唉,借入凡老师吉言吧。
二、老师的意思是倾向于让我改用新声韵吗?
我算是读过书,但学历不高,由于当时家庭困难,勉强读到初中毕业就上不起学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考个中专,还是因为家庭拖累,没能去念。后来家乡教师扩招,就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你知道,在我这个年龄段的人中,当时初中毕业就算高学历了。改革开放后,诗词界兴起复古之风,当时我快退休了,教学负担也不重,就随大溜跨入古典诗词之门,都说平水韵高雅,就迷上平水韵了。毕竟用了这么久,早就习惯了,当然是能不改就不改呗。关键是改过以后,自己这么多年闯出的平水韵诗人名头,会不会打折扣呀?
三、入凡老师说:“音韵改革是必须的,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谁也挡不住的。”
对你这话我没意见,完全同意,关键是何必急在一时呢?我知道,像我这样的“老资格”,圈内还有不少,包括一些政府高官。前些年,毕竟是我们这些老同志共同撑起了中国当代格律诗词这一片天啊!他们怎么能说改就改,等我们到马克思那儿报到之后再改,难道就不行吗?自从那个不可理喻的什么吟者2012年在本坛疯狂掀起韵改之风后,这才几年功夫呀,这说着说着新声旧韵怎么就要易帜了呢?他们也有父母,也有兄弟姊妹,料想也老大不小了,怎就不知道爱屋及乌,也顾及一下我们这张老脸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1439

帖子

525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26
贡献
1306
金钱
186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3: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步斋主板凳点评:
赞成入凡版主的回复。言语不多道理深!对推行新韵有什么“困惑”的,“随大流”走就行了。

随大溜回复学步斋主:
谢过学步斋主老师!看头像,应该是位老哥吧?
我当初就是在随大溜心理支配下上了平水韵这条船,现在是既想随大溜——法不责众,又不想随大溜——怕又随错了,实在是进退两难啊!我想,这种进退维谷心理并非只我一个人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1439

帖子

525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26
贡献
1306
金钱
186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梦回360度地板点评:
啥平水韵,新声韵的?诗词只是‘优雅’草根们,闲暇时的一种情操陶冶,我手舒我心,怎么表达更好,就怎么来,诗词不能当饭吃····

随大溜回复】
谢过梦回360度老师!看头像,应该是位老妹吧?
探讨一下,诗词的确不能当饭吃,但终究是一种文化吧?另外,你这句话是否有点儿自降身份呢:“诗词只是‘优雅’草根们,闲暇时的一种情操陶冶”。草根们当然可以如此优雅,可在圈内有些身份地位的朋友怎么办呢?在圈内圈外都有些身份地位的朋友又该怎么办呢?你想过没有?他们怎么就不能为我们这些人想想呢?又让我们如何进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6 03: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