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苑版主
精华142
注册时间2016-6-23
威望6047
金钱48527
贡献40008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威望- 6047 点
贡献- 40008 次
金钱- 48527 枚
|
成联写事件注意几点
知秋一叶/文
1.不浪费笔墨去讲故事。
2.写事件的笔调最宜用议论。要有鲜明的观点,是褒是贬,是好是坏要明确,不要模棱两可。
3.注意论点与事件是否相衬,立意的拓展也要掌握一个度和范围。
4.起句的力度。起句怎么起,一种是先铺垫大环境,然后引出事件,一种是直接高度概括事件,然后发表观点,像老农那个,一的感触,评论,认知,你总结成一句话,这句话就是起句。
每种起各有特点
第一种铺垫引入适合写长,
第二种不宜写长,言语要精炼,信息量要足,
第三种是起高调,对后续的要求比较高
第一种是循序渐进的写法,高潮在结句
第二种求短小精干,不能有迂回
第三种是先声夺人,对立意的要求和联句的呼应要求比较高,易写难工
题孟晚舟事件
知秋一叶/文
非国强不足制之,谬妄此遭逢,勿疑商战如兵战;
余洋媚未能醒尔,安宁孰守护,岂忍民资作敌资。
我这个联就是先声夺人的起法
先一顶大帽子扣下来,然后很套路的,二分用事件去补充,一来是切入事件,二来支撑起句的观点,一个二分的支撑肯定是不够的,所以结句就是在二分的基础上,扩大事件的影响性
商战提到战争的高度,才能呼应起句的论点,必须得国强
下联从事件本身进行扩展,从一件事扩到一个现象
还有崇洋媚外的人没醒悟
二分又是一个补充,没醒悟什么
是谁在守护自己的安宁生活
然后又提升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
民资变敌资
下联的结又是呼应上联结的,因为上联结的战,才能更落实下联结的敌
这点是很多同学在提立意的时候,缺乏考虑的点
比如我这个没有上联,下联的敌只能意会,显得空泛,但有上联的商战如兵战,下联的敌就有落实的地方,不会变成口号
不是一定要上下回扣,而是立意的提升得有根本,不要只喊口号
这些东西听起来挺复杂,其实玩多了,都是套路,什么样的起法,该怎么接,到怎么结,都是有些规律的
写完要有自查的习惯
看看话说明白没有,用语是否,,,,,,,,合适,分句衔接是否紧凑,立意过了还是不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