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精华1
注册时间2016-2-22
威望2497
金钱14232
贡献10500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威望- 2497 点
贡献- 10500 次
金钱- 14232 枚
 
|
发表于 2019-3-10 20: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海长孺 于 2019-3-10 22:52 编辑
“风和日丽百花开,激(邀)请亲朋江岸来”——本诗起联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气侯环境(风和日丽)、时间(“百花开”即春天)、人物(作者与亲朋)、地点(江岸)。
“共赏春光观美景,同栖草地作兰台”——承联交代了所发生事情(观美景、栖草地)。
“吟诗联对尽欢乐,漫舞轻歌似儍呆”——转联接着上联“兰台”的比喻,再续写人物的活动(吟诗联对、漫舞轻歌)及心情(欢乐、儍呆)。
“红鸟西沉方晓晚,彩霞照映送家回”——以“红鸟西沉”“彩霞照映”才回家作结。
《踏春》交代了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里与亲朋到江岸赏春光,一直到红日西沉回家的全过程,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作为一位学诗不久初上《山水摇篮》的诗词联爱好者来说,已非常了不起了!
不过,通观全诗,仍存在许多美中不足之处。
若能将1、2、3句合为二句成为起联,将4、5、6句合为二句成为承联;再增转联转到由上面的“观春色”引出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内容就更丰富些,也可以由转联中多转出些与众不同的新意来。
结联给了“踏春”整个过程一个完整的结尾。若能不离主题又能从主题中跳出来,使主题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就更好了。——不过,这样的要求对一般的诗词爱好者来说是太高了……
——结合《踏春》一诗谈谈本人尚未成熟的一些看法。 仅供先生参考,并希望能以此引起大家讨论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