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2|回复: 4

4月7日复习作业

[复制链接]

156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695
贡献
12454
金钱
1995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3-30 23: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也。这段话出自哪里,什么意思。(课堂没讲过,扩展作业,请自己查询)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这段是谁和孔子辩论时说的话,表达了什么思想。

9

主题

460

帖子

2766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39
贡献
660
金钱
1168
发表于 2015-3-31 09: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1;这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出自《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由此看来,“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历代学者都认为,这是孔门传授的“切要之言”,是一种紧要的、切实的修养方法,然而对于“克己复礼”的含义却有不同的阐释——这里的“克”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克制”的意思,也有“战胜”的意思。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礼”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实也无非天理,所以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2;这是孔子的学生宰予跟孔子辩论时说的一段话。“宰予问孔子:父母死了要守丧三年,从上古行到现在,很古老了。三年什么都不能动,结果什么都坏了,像稻谷一样,旧的割掉了,新的又长起来,钻燧改火,时令也改变了,岁月换了,我看守丧一年就够了。孔子说,父母死了,你认为过了一年就可以去听歌跳舞,你觉得心里安吗?宰予说,安啊!孔子说,你心安,你就照你的办法去做吧!一个君子,父母死了居丧,内心思念的悲愁,吃饭都没有味道,听到音乐也不快乐,睡觉都睡不好,所以三年之中,没有礼乐。我现在问你一年能不能心安,你说能心安,那你去做好了,不必要提倡改为一年。于是孔子告诉其他同学,宰予这个人一点良心都没有。他说,小孩子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三年之丧,就是对于父母怀抱了我们三年,把我们抚养长大了的一点点还报。这是天下人类都一样的。宰予没有三年怀念父母的心情!这段话表达了礼乐思想的腐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443

帖子

2705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78
贡献
688
金钱
1018
发表于 2015-4-6 12: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1、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也。这段话出自哪里,什么意思。(课堂没讲过,扩展作业,请自己查询)
2、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这段是谁和孔子辩论时说的话,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
1、“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段话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其意为:
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2、“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这段是孔子的学生宰予和孔子辩论时说的话,。孔子最大的主张,是回复礼乐,当时他认为礼坏乐崩是社会的毛病。宰予,就去问孔子,说老师,父母死了,为啥要守孝三年呢?一年不行么?孔子说,那是礼法。如果三年穿孝,不能行礼,也不能为乐,那么礼必坏,乐必崩,这不就礼坏乐崩了么?咱们不是主张恢复礼乐的么?于是这问题,孔子也答不上来,只能说一句,汝自为之。宰予走后,孔子说他不仁。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也就是说,一个人,出生三年,到三岁,父母才能不抱他,为父母守孝三年,相当于还了父母的怀抱之恩,但这么个解释,还是没有回答宰予的关于礼坏乐崩的问题,因此,孔子的学说,实际是不严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138

帖子

7901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15
贡献
1874
金钱
3044
发表于 2015-4-12 20: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4.7作业
    1.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段话出自哪里,什么意思。(课堂没讲过,扩展作业,请自己查询)
    2.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这段是谁和孔子辩论时说的话,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1.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段话出自《论语》,翻译过来就是: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
          2.“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这是宰予和孔子辩论时说的话,意思是说,“君子三年不行礼仪,礼仪就会败坏;三年不奏乐,乐器及奏乐的礼仪就会崩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55

帖子

1788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5
贡献
475
金钱
668
发表于 2015-4-12 22: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也。这段话出自哪里,什么意思。(课堂没讲过,扩展作业,请自己查询)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这段是谁和孔子辩论时说的话,表达了什么思想。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也。”这段话出自《论语·颜渊》。颜回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这段是宰予和孔子辩论时说的话。孔子最大的主张,是回复礼乐当时他认为礼坏乐崩是社会的毛病那么,有个学生,叫宰予的就去问孔子说老师,父母死了,为啥要守孝三年呢一年不行么孔子说,那是礼法如果三年穿孝不能行礼,也不能为乐那么礼必坏,乐必崩这不就礼坏乐崩了么咱们不是主张恢复礼乐的么于是这问题,孔子也答不上来只能说一句,汝自为之。也就是,你觉得这样好你就自己去做嘛宰予走后孔子说他不仁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也就是说,一个人,出生三年,到三岁,父母才能不抱他为父母守孝三年,相当于还了父母的怀抱之恩但这么个解释,还是没有回答宰予的关于礼坏乐崩的问题因此,孔子的学说,实际是不严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12: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