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蓝心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桃组第一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91

帖子

6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7
贡献
168
金钱
245
发表于 2015-8-10 07: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君惜竹 于 2015-8-10 07:44 编辑

古风学院七期第一讲桃组作业:
桃16--君惜竹作业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有人把对联叫做动人两行字,说的很形象。
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文字的艺术,对联虽然多是短句,但却有着深刻的内涵,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东西。
对联不仅上下句要对仗,而且还要关联。对联其实就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自题联 姜宸英
优游乐闲静;
平平仄平仄
恬淡养清虚。
仄仄仄平平

大明湖小沧浪亭 刘凤诰
四面荷花三面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城山色半城湖。
仄平平仄仄平平

放鹤亭 林则徐
世无遗草真能隐;
仄平平仄平平仄
山有名花转不孤。
平仄平平仄仄平

湖心亭 陶 澍
野烟千叠石在水;
仄平平仄仄仄仄
渔唱一声人过桥。
平仄仄平平仄平

拂水山庄 柳如是
浅深流水琴中听;
仄平平仄平平仄
远近青山画里看。
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它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


点评

君惜竹同学好!作业很认真,继续努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2 1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389

帖子

6556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绝十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57
贡献
1808
金钱
2445
发表于 2015-8-10 13: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复提交的, 请自己删除. 发表前记得预览, 位置跑掉的自己编辑调整好.
有高级模式可以编辑. 希望大家赶紧熟练论坛的操作!

评阅老师们尽量评语简短精要, 有需要特别讨论的, 带到小组群评阅群或是大群里.
评阅尽量用点评的功能, 不要用回复.

还有同学们引用网络数据要消化过做摘要, 不可直接复制. 这里是交作业的地方,
不是来做分享. 楼太高对大家都不方便. 要用自己的语言整理出来, 才是你自己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3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7
贡献
83
金钱
130
发表于 2015-8-10 14: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苑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桃副组-明月几时有

一、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曰: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文字的艺术,虽短小而精悍,以最少的文字表达出最为丰富的内涵。所谓对联,就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既要对仗,还要关联。

二、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1、金顶寺    师范

月华侵枕淡;
仄仄仄平平

山气入秋深。
平仄仄平平

2、自题联    董诰

窗横竹叶清如许?
平平入仄平平仄

人比梅花瘦几分?
平仄平平仄仄平

3、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入平平仄仄

梅瘦雪添肥。
平仄入平平

4、陶然亭   沈朝初

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
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

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风清。
平平仄仄   仄仄平入仄平平

5、平湖秋月    前人

胜地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杨荫里;
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

清游自昔,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
平平仄入    通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3、4,自己课下了解和阅读。

点评

明月同学好:月华侵枕淡:仄平平仄仄,下次要认真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2 1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5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8
贡献
14
金钱
22
发表于 2015-8-10 20:32: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桃25.林郁天香第一讲作业 什么是对联 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我国民间,对联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过年时家门上贴春联,商店开业时门上挂对联,以及娱乐时的对对联游戏。 对联的长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长的则可达几百个字。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对联的特点 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义,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具体来讲,一副好的对联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一、 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联形式工整的前提。 二、 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即上联的一个字对应下联的一个字,上联的一个词对应下联的一个词,上联的一个短语对应下联的一个短语。同时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应具有相同的词性。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等。 三、 语义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含义要相互关联,上下联内容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 四、 仄起平落,平仄相合。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用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用平声。除此以外,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字要尽可能平仄相反,使得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优美动听。   27、陶然亭 沈朝初 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28、云山阁 贺君召 供桑梓讴吟,几处亭台成小筑。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快春秋游览,一隅丘壑是新开。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9、挽郑成功 玄 烨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0、韩愈祠 彭定球 进学解成,闲官一席曾三仕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起衰力任,钜制千秋本六经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1、海云居联 许贺来 花因好客常含笑; 平平仄仄仄平平 鸟亦骄人似解吟。 仄仄平平仄仄平。 32、古藤书屋 倪国琏 一庭芳草围新绿; 仄平平仄平仄仄 十亩藤花落古香。 仄仄平平仄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5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8
贡献
14
金钱
22
发表于 2015-8-10 20: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桃25.林郁天香第一讲作业
什么是对联
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我国民间,对联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过年时家门上贴春联,商店开业时门上挂对联,以及娱乐时的对对联游戏。
对联的长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长的则可达几百个字。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对联的特点
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义,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具体来讲,一副好的对联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一、 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联形式工整的前提。
二、 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即上联的一个字对应下联的一个字,上联的一个词对应下联的一个词,上联的一个短语对应下联的一个短语。同时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应具有相同的词性。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等。
三、 语义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含义要相互关联,上下联内容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
四、 仄起平落,平仄相合。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用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用平声。除此以外,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字要尽可能平仄相反,使得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优美动听。

27、陶然亭 沈朝初
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28、云山阁 贺君召
供桑梓讴吟,几处亭台成小筑。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快春秋游览,一隅丘壑是新开。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9、挽郑成功 玄 烨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0、韩愈祠 彭定球
进学解成,闲官一席曾三仕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起衰力任,钜制千秋本六经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1、海云居联 许贺来
花因好客常含笑;
平平仄仄仄平平
鸟亦骄人似解吟。
仄仄平平仄仄平。
32、古藤书屋 倪国琏
一庭芳草围新绿;
仄平平仄平仄仄
十亩藤花落古香。
仄仄平平仄仄平。

点评

天香同学好!花因好客常含笑:平平仄仄平平仄。下次要认真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2 1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

帖子

2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7
贡献
49
金钱
76
发表于 2015-8-10 21:54: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桃23冬天的作业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 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 完整的文学。2、浅深流水琴中听; 仄平平仄平平仄 远近青山画里看。 仄仄平平仄仄平  九曲初通三岛近;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万山遥拜一峰尊。 仄平平仄仄平平  清风有意难留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  鹤舞关河动; 仄仄平平仄 云飞楚塞长。 平平仄仄平  真读书人天下少;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不如意事古今多。 仄平仄仄仄平平 4,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点评

朵朵同学好,第一题写的很认真,怎么没看见下一题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2 1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04

帖子

25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676
金钱
924
发表于 2015-8-10 22: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素心若兰 发表于 2015-8-9 20:37
古风学院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桃组,桃13-墨香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问好同学,欲求富贵,须从伏案下功夫。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不完整哈
荷尽已无擎雨盖;仄仄仄平平仄仄    荷是平            
菊残犹有傲霜枝。仄平平仄仄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04

帖子

25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676
金钱
924
发表于 2015-8-10 23: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几时有 发表于 2015-8-9 21:56
明月几时有代交作业。

作业:桃02—淡墨青衫

问好同学 宵市楼头一草堂  宵是平哈。作业认真赞一个
仄仄平平仄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04

帖子

25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676
金钱
924
发表于 2015-8-10 23: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心飞扬 发表于 2015-8-9 22:05
古风七期第一讲作业

桃09我心飞扬

  望重不宜居闹市;不是仄 应该
仄仄平平平仄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04

帖子

25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676
金钱
924
发表于 2015-8-10 23: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夏雨 发表于 2015-8-9 22:08
作业:桃028—夏雨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 ...

茶烟梧月书声。 平平仄仄平平  梧是平     不如意事古今多。  仄平仄仄仄平  少了一个字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04

帖子

25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676
金钱
924
发表于 2015-8-10 23: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梦迦陵 发表于 2015-8-9 22:37
代交作业:桃组长雁归来古风第一讲作
作业:

浅深流水琴中听;听是仄
仄平平仄平平平
远近青山画里看。看是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

点评

看 听 望 是几个常用的平仄两读, 意思不变的字, 看句中声律的需要可平可仄, 在这里则如木木老师说言.  发表于 2015-8-15 08: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04

帖子

25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676
金钱
924
发表于 2015-8-10 23: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心飞扬 发表于 2015-8-9 22:48
代交作业

作业:桃11平安是福

遥闻爆竹知更岁  竹是古仄更是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
偶见梅花觉已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
狂到世人皆欲杀  狂是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1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9
贡献
38
金钱
57
发表于 2015-8-11 16: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桃22—笑笑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题园圃联 冯 钤
         为恤民艰看菜色;
        仄仄平平平仄仄
        欲知宦况问梅花。
       仄平仄仄仄平平

八十自寿 袁 枚
         桑榆晚景休嫌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日落红霞尚满天。
       仄仄平平仄仄平
自题联 梁同书
        能受苦方为志士;
       平仄仄平平仄仄
        肯吃亏不是痴人。
        仄平平仄仄平平


小孤山 曾国藩
放眼瀛台小;
仄仄平平仄
置身天地孤。
仄平平仄平

望湖亭 前  人
五夜楼船,曾上孤亭听鼓角;
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一樽浊酒,重来此地看湖山。
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点评

作业认真,平仄无误,基础不错,继续加油哦  发表于 2015-8-14 06: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5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0
贡献
189
金钱
272
发表于 2015-8-11 16: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梦迦陵
前天 22:39
代交作业:桃组1-月朗风清作业

问好月朗风清同学!作业很认真的,赞!


15# 梦迦陵
前天 22:44
代交作业:古风学院楹联七期桃组作业:桃30-青山


问好青山同学,作业很认真的。

3,4题不必作卷上了,共同学习哈!


16# 我心飞扬
前天 22:48
本帖最后由 我心飞扬 于 2015-8-9 23:23 编辑

代交作业

作业:桃11平安是福

问好平安是福同学,

|、什么是对联?答的不完整哈!对联既相对又相联,一联中平仄交替,上下联中词性相对,意境相关。
2、竹是入声字应仄,


17# 梦迦陵
前天 22:54
本帖最后由 梦迦陵 于 2015-8-9 22:59 编辑

桃副组-梦迦陵古风第一讲作业

问好梦迦陵同学!

一应平吧?雨应仄

作业认真,赞!


18# 蝶舞
前天 22:57

桃15蝶舞第一讲作业

问好蝶舞同学,作业很认真,赞!

共同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

帖子

2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2
贡献
75
金钱
107
发表于 2015-8-11 20: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桃08莫问天第一讲作业: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1)、贺毛稺黄迁居 前 人
望重不宜居闹市;
仄仄仄平平仄仄
书成恰似入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

2)、贺张之鼐夫妇双寿 前 人
月圆人共圆,看双影今宵,清光并照;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客满樽俱满,羡齐眉此日,秋色平分。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3)、拂水山庄 柳如是
浅深流水琴中听;
仄平平仄平平仄
远近青山画里看。
仄仄平平仄仄平

4)、湘西草堂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无心自照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

5)、题黄鹤楼 顾景星
鹤舞关河动;
仄仄平平仄
云飞楚塞长。
平平仄仄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 (已预习)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从哲学上说,对联起源于先秦时期《周易》中的“阴、阳”学说,即对立统一;从文学上说,起源于“对偶修辞”;从历史应用上来说,则是起源于古代民俗中的“桃符”。
我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就有对联的雏形产生;唐代已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出现;宋元时期得到初步发展;明朝已相当繁荣;清朝进入全盛;民国时期进一步发展,开始进入课堂。但文化大革命年代却受到严重的摧残。改革开放后开始复兴,1984年国家楹联学会成立,各省市楹联组织相继成立,各地征联活动如火如荼。

2007年国家楹联学会《制定联律通则》,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现在对联已进入鼎盛时期,超过以往任何时代。

点评

柒米老师很认真, 有劳了!  发表于 2015-8-15 08:54
其余都很好,看出基础不错,加油!  发表于 2015-8-14 06:18
客满樽俱满,俱是平声字,这个字很特殊,是今仄古平字。  发表于 2015-8-14 06:16
不好意思啊,评的楼下的怎么跑到楼上来了,你的第一题正确的。  发表于 2015-8-14 06:10
第一题对联的定义稍微简单了点,不够全面。  发表于 2015-8-14 06: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1

帖子

6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7
贡献
168
金钱
245
发表于 2015-8-11 22: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 待交作业


古风学苑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桃12-玉樽轻酌

一、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曰: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文字的艺术,虽短小而精悍,以最少的文字表达出最为丰富的内涵。所谓对联,就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既要对仗,还要关联。

二、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1.月华侵枕淡;
   仄平平仄仄
   山气入秋深。
   平仄仄平平

2.竹疏烟补密;
  入平平仄仄
  梅瘦雪添肥。
  平仄入平平

3.窗横竹叶清如许
   平平仄仄平平仄
   人比梅花瘦几分
   平仄平平仄仄平

4.休萦俗事催霜鬓;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且制新歌付雪儿
   仄仄平平仄仄平

5.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水归器内,各显方圆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点评

第二题平仄无误,基础不错,继续加油哦  发表于 2015-8-14 06:21
第一题对联定义稍微简单了点,  发表于 2015-8-14 06: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8

帖子

7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9
贡献
197
金钱
286
发表于 2015-8-12 12:1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蝶舞 发表于 2015-8-9 22:59
桃15蝶舞第一讲
作业:


蝶舞好!作业很认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8

帖子

7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9
贡献
197
金钱
286
发表于 2015-8-12 12:27: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君惜竹 发表于 2015-8-10 07:43
古风学院七期第一讲桃组作业:
桃16--君惜竹作业


君惜竹同学好!作业很认真,继续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8

帖子

7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9
贡献
197
金钱
286
发表于 2015-8-12 12:35: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几时有 发表于 2015-8-10 14:19
古风学苑楹联七期第一讲作业    桃副组-明月几时有

一、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明月同学好:月华侵枕淡:仄平平仄仄,下次要认真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8

帖子

7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9
贡献
197
金钱
286
发表于 2015-8-12 12:41: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郁天香 发表于 2015-8-10 20:34
桃25.林郁天香第一讲作业
什么是对联
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 ...

天香同学好!花因好客常含笑:平平仄仄平平仄。下次要认真哦!

点评

谢谢老师的辛苦点评,下次我会注意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6 21: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8

帖子

7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9
贡献
197
金钱
286
发表于 2015-8-12 12:52: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天桃朵朵 发表于 2015-8-10 21:54
桃23冬天的作业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 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 ...

朵朵同学好,第一题写的很认真,怎么没看见下一题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16
贡献
18
金钱
34
发表于 2015-8-12 14: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七期第一讲作业:

桃组     桃21    薇儿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文字的艺术,对联虽然多是短句,但是却有着深刻的内涵,短小却精悍,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东西,对联有着特殊的文体形式,不仅要求对仗,还要上下句互相关联。
2:在清联三百首中
找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1夜壑泉归,渥洼能至千岩雨。
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
晓堂龙出,崖石皆为一片云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2真读书人天下少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不如意事古今多
仄平仄仄仄平平
3休萦俗事催霜鬓
平平 仄仄平平仄
  且制新歌付雪儿
  仄仄平平仄仄平
4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水归器内,各显方圆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5竹雨松风琴韵
  仄仄平平平仄
  茶烟梧月书声
  平平平仄平平

点评

希望你能把作业做完  发表于 2015-8-13 23:06
薇儿好,作业完成很好,可见基础很好,加油,祝你学业有成。  发表于 2015-8-13 23: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4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0
贡献
34
金钱
54
发表于 2015-8-13 22: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第一讲作业:
桃-10慎独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联是由两个工整的对偶语句构成的独立篇章。其基本特征是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语义相关。对联,言简意深,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1)晋祠云陶洞 傅山
         竹雨松风琴韵
古音:仄仄平平平仄
今音:平仄平平平仄
         茶烟梧月书声
古音:平平平仄平平(今音相同)

(2)无 题 冒 襄
          风流顾曲情如绪
古音:平平仄仄平平仄(今音相同)
          寥廓横空鉴若华
古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今音相同)

(3)湘西草堂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古音:平平仄仄平平仄(今音相同)     
          明月无心自照人
古音:平仄平平仄仄平(今音相同)

(4)沧浪亭 
         共知心似水
古音:仄平平仄仄 (今音相同)
          安见我非鱼
古音:平仄仄平平(今音相同)


(5)陶然亭 沈朝初
         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
古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今音相同)
         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
古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今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3、课后预习笠翁对韵:已读

4: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答:始于桃符源对应,
       兴于北宋盛于明。
       至清涓流汇江海,
       民国绵延到如今。
此四句大可概括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相传对联起源于桃符。此说的根据是,《宋史•蜀世家》有如下记载:“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置寝门左右。末年,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梁章钜在《楹联丛话》卷一写道:“尝闻纪文达师言: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楹联始于桃符”这一论断,由于出自清代大学者纪晓岚之口,他的弟子梁章钜又大力宣扬和肯定,使得这一论点盛行几百年而不衰,时至今日,此论点仍处于统治地位。话说孟昶的这幅对联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他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受到先秦至隋唐诸多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语句的熏陶,启迪而创作出来,故也有持“对联起源于偶文。对联起源于骈文、律诗。”一说。
      对联发展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孕育阶段:先秦
先秦时期,先民创造了文字,偶文充分发展,为对联的产生准备了基本的条件。
2、产生阶段:汉代
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的文字,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汉代,偶文充分发展,产生了对联,形成对联、赋、五古诗并存的局面。
3、成长阶段:魏晋
魏晋期间,文人之间交往,以接续作诗或联句为雅兴,对对子算是一种高雅的“清谈”,这促使文人勤于对句。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明确地提倡音韵的协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这为对联声律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对联在此期间得以正常成长。
4、成熟阶段:南北朝至唐
南朝齐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对语言对偶中涉及的词义方面的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都做了理论上的解说和例述。南朝另一位文学家沈约提出的“四声八病”说,很好地解决了对联的对仗、声韵等理论问题,这就为对联走向成熟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对联的格律逐渐形成,对联作品的质量也得到提高和完善。
5、推广阶段:宋元
宋元两代,对联的种类、应用范围有了增加和扩大。北宋时,春联得到了推广和普及,王安石的《元日》诗描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6、繁荣阶段:明代
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歌颂太平盛世,稳定民心,大力提倡和普及对联,而且身体力行,推动了全国的对联大普及,在对联发展史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此时期对联的形式更加灵活自由。对联的句式,打破四六言、五七言的模式,大胆创新,根据内容的要求,灵活运用长短句,而且出现了长联。
7、鼎盛阶段:清代
对联经发展、繁荣至清代,进入联史上第一个鼎盛阶段,对联成为有清一代格律文学的主流文体,使清联得以与秦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相提并论,享誉文坛。
8,低谷阶段:近代
民国以后,由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教育制度、教学内容的变革,对课取消,对联创作的群众基础开始削弱。对联创作跌入谷底。
9、复兴阶段:建国以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历史进入到一个伟大的新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从此开始。对联的发展与时代同步,进入到复兴阶段。

点评

不是代交,我的慎独号登录不上去就用沙粒号教作业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22 20:22
是代交作业, 还是名字没统一? 古音今音都标注了, 很认真. 以后标古音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15-8-15 08:56
梧是平,你对了,真棒  发表于 2015-8-13 23:02
慎独你好,作业完成很好条理清晰,梧平仄在斟酌  发表于 2015-8-13 2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5

帖子

10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1
贡献
254
金钱
376
发表于 2015-8-14 10: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风铃 发表于 2015-8-9 11:19
桃19-紫风铃作业:

1: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谢谢柒米老师指点!☕一直把“寥当仄了。至于那个“不字,有人说可平可仄需要诗平时就平需要读仄里时就仄,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也得不到很好的解释。希望老师能说说,遇到 不 我应该自怎么去区分平仄!辛苦老师了,手机回复时不太好操作,打错的地方见谅!

点评

谢谢风清扬老师这么详细的讲解,学生记住了,给您敬茶☕,祝您周末愉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6 00:59
不应该, 不同, 不会, 不谢, 不屑; 不对,基本上后面接平声或去声的时候, 不音平. 不是, 不好, 不可, 不看, 不哭, 后面接上音入音的发仄音. 请参考!  发表于 2015-8-15 09:06
寂"寥" liao二声, 暸liao三声.  发表于 2015-8-15 08: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3

帖子

7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4
贡献
187
金钱
293
发表于 2015-8-14 21: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凤舞闲云 发表于 2015-8-9 11:57
桃03凤舞闲云古风第一讲作业
一,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对联是一种文字的艺术,有深刻内涵的文学的表 ...

柒米老师你好送,谢谢你的点评。辛苦了。我以后一定细致检查,争取无错误。

点评

经常关注回复自己的帖子是好习惯, 这样老师辛苦也值得!  发表于 2015-8-15 09: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5

帖子

10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1
贡献
254
金钱
376
发表于 2015-8-16 00: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风铃 发表于 2015-8-14 10:34
谢谢柒米老师指点!☕一直把“寥当仄了。至于那个“不字,有人说可平可仄需要诗平时就平需要读仄里时就仄 ...

谢谢风清扬老师这么详细的讲解,学生记住了,给您敬茶☕,祝您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主题

492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威望
1019
贡献
5241
金钱
1535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8-16 11: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5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8
贡献
14
金钱
22
发表于 2015-8-16 21: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宫踏舞 发表于 2015-8-12 12:41
天香同学好!花因好客常含笑:平平仄仄平平仄。下次要认真哦!

谢谢老师的辛苦点评,下次我会注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4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0
贡献
34
金钱
54
发表于 2015-8-22 20: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沙粒 发表于 2015-8-13 22:08
古风第一讲作业:
桃-10慎独

不是代交,我的慎独号登录不上去就用沙粒号教作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4 10: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