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其他] 通俗未必皆好诗,雅俗共赏乃正道

  [复制链接]

160

主题

1489

帖子

6787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43
贡献
1723
金钱
2464

中坚诗友勋章

发表于 2017-2-27 14: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7-2-24 10:09
诗与小说      作者:格那丁  

所有已经被认知的真理都是常理,未被认知的真理尚且沦为异端邪说。如格老所言,常理都是正确的废话,那么真理也都是正确的废话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到如今也是正确的废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591

帖子

341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07
贡献
709
金钱
1250
QQ
发表于 2017-2-28 09: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不读书,怪别人写诗深奥,诚可笑。
列位说通俗易懂的 也就是中小学课本那寥寥几首吧?哪些都是神品,岂是尔等单纯说通俗的人能追求到的境界?
沧浪诗社学社旗手 QQ群:沧浪诗社3:白马非马 222750719切慕先贤,以文会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591

帖子

341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07
贡献
709
金钱
1250
QQ
发表于 2017-2-28 09: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7-2-24 10:45
注:关注“诗品诗论”栏目很久了,发现一个现象:论诗的多,品诗(诗评)的却很少。不揣粗陋,毛遂自荐将诗 ...

这是好诗?看他用字多么幼稚。出,起,生。没炼字,无逻辑,格律就不要说了。
沧浪诗社学社旗手 QQ群:沧浪诗社3:白马非马 222750719切慕先贤,以文会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84

主题

1972

帖子

778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61
贡献
2226
金钱
2757
发表于 2017-3-3 21: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94

帖子

8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5
贡献
188
金钱
331
发表于 2017-3-4 08: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俗不伤雅,雅不避俗。
持高深一说或是持通俗一说,跟争论诗词要按平仄写或不要按平仄写一样,都是错的。
这么简单的道理,不明白为何要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230

帖子

53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41
贡献
1050
金钱
2145
发表于 2017-3-5 07: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留旧体诗的平仄格律又要以口语入诗,称之为实验体,不是在今天才有人尝试,早在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开始,便有人这样做了。一百年的实验表明,这样的诗没有生命力,诗的发展仍依旧体诗和新体诗两种轨道。现在再来讨论也无必要,更用不着动肝火了。

点评

这句是很有道理的。类似写法其实早就存在而并没有成功。但作为小范围试验田,自留地,或者说小众欣赏,是应该可以有一定的生存和保留价值。 所谓雅俗共赏,其实往往只是一个妥协和折中而已。对于雅人和俗人来说,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7 09: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3-7 09: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3-7 09:21 编辑
风叶如笛 发表于 2017-3-5 07:11
保留旧体诗的平仄格律又要以口语入诗,称之为实验体,不是在今天才有人尝试,早在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开始, ...

这句是很有道理的。类似写法其实早就存在而并没有成功。但作为小范围试验田,自留地,或者说小众欣赏,是应该可以有一定的生存和保留价值。
所谓雅俗共赏,其实往往只是一个妥协和折中而已。对于雅人和俗人来说,可能都只是选择了一个最大公约数的及格产品。并谈不上特别喜爱。更常见的结果,往往是两面不讨好。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6
贡献
13
金钱
20
发表于 2017-3-12 20: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古体诗历来争议很多。雅也好,俗也罢,只是诗者自己不要迷失心性,精神上受到一些评家的束缚。窃以为文言是国诗的根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217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辞赋骈文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33
贡献
2937
金钱
400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3-13 09: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者山,仁者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6

主题

7286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673
贡献
7246
金钱
11318
发表于 2017-3-15 20: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7-2-26 22:20
10.
顺便谈谈我的另外一些切身体会:
诗词的对象,应首先明确对象是哪一宝塔层次。

非常赞同。

点评

晚上好,咱们互相学习,互相指点乐悠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5 2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65

主题

5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3830
贡献
56817
金钱
64162

功勋诗友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3-15 20: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好,咱们互相学习,互相指点乐悠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2 12: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