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8-2-20
威望934
金钱3452
贡献2281
金牌会员
 
威望- 934 点
贡献- 2281 次
金钱- 3452 枚
|
发表于 2018-4-17 13:42: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4-17 13:43 编辑
科学概念和文学概念是一致的,概念和概念只是概念,这样说是可以的。科学的东西是客观的,是自然规律的,自然现象的。文学对事物的解释也是客观的,只有通过作者在文学语境中去落实,才能发生文学感性的作用,目的是表达人的情感和审美认知。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有了前两句的客观铺垫,才能做后两句的想象浪漫生发。
对文学有认识的人,就知道残月通常指黎明时褪去的月亮,这还有什么好解释的。先说残月的残,残怎么解释,就是将尽的意思。比如王湾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残夜的残,就是将尽的意思。残夜,夜将要过去。残月,月将要消失。古代人、现代人,都这么解释,古人也很科学、也很客观。
傍晚的月亮刚刚出现,用残字合乎汉语逻辑吗,合乎人的逻辑吗,逻辑关系不是文学的修饰、夸张、拟人,即使修饰、夸张、拟人也要符合逻辑关系。描写傍晚出现的月亮,宁可不去修饰,也不能用残。再来举例韩愈诗句: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这里的残年就是衰退的晚年,残字不能去解释傍晚新生的月亮。
不能乱用修饰,还有黄梅雨的黄梅,也是乱用修饰,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锦上添乱。。。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