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0-7-26 16:28 编辑
王士祯律诗定体析 2020.07.24 《律诗定体》全一卷 先文简公手定 新城家塾传本 【1】五言仄起不入韵 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如单句依字拗用仄,则双句爽字必拗用平。) 雨梦按:这一段阐明“仄仄平平仄”(粉署依丹禁)句式,若单句(出句,白脚句)第三字应平拗用仄了,即单句拗为:“仄仄仄平仄”,那么双句(对句,偶句,韵句)第三字本应仄必拗用平为:“平平平仄平”来救上句单平。这就是漁洋先生指出在平仄收的句式须“平不令单”。 漁洋先生強调双句必救是旗帜鲜明的,而王力先生认为“仄仄仄平仄”不是孤平句式,(此句式不光双平音节令单,而全句也只有一个平声,名副其实的单平音节单平句)而是小拗,言可救可不救。 王力先生说:后来看书多了,他的这个说法和古人诗论“稍有出入”,可救可不救无典籍支持其误论。 。。。 好风天上至,(如上字拗用平,则第三字必用仄救之。古人第三字拗用者多,若第四句则不可。) 雨梦按:好风天上至,如上字拗用平,即“中平/平/仄仄”句式第四字拗用平成:“中平/平/平仄”,即第三音节犯孤仄,也非小拗,必将第三字由平拗仄为:“中平/仄/平仄”来救孤仄。 这就是四拗三救的理论根据。因为四拗后,“中平/平/平仄”是非律句。救后句式不合二四不同的基本条件,但是他是由拗救造成,且从唐至今,诗人的广泛运用,成为平平平仄仄句式系列的第三大句式,至清末,含有四拗三救句式的诗仍占15%以上。 此句式有人理解成三拗四救句,即“平平平仄仄”句式三字拗平为仄,成为三仄尾句,故拗四救之。 雨梦不支持这种理论: 1. 前人诗论已明确定为四拗三救句,不救则为非律句; 2. 三仄尾句一不犯孤平,二不犯孤仄,三不犯二四不同,属小拗句,可救可不救; 3. 调声术之相承术明确表明,并附有诗例证明,三仄尾可用三平尾相救。 由于此句式的不合二四不同的基础理论,王力先生命为特定拗句。王力于此句还声明:五言特拗句第一字不再可平可仄,而必须平。为什么呢?他解释不清,因为原因并不合他孤平的唯一论。 “中平/平/仄仄”句式实为孤平天救句,请注意不是孤平拗救句,因为第三字本来就是平,用不着拗就天然地救了首音节之孤平。 而特拗句将第三字拗平为仄去救第三音节孤仄,也就不能救第一音节孤平了。这一点充分体现王力先生的孤平论之狭獈性。 。。。 凉雨晚来过。翠岛浮香霭,瑶池澹绿波。九重閒视草,时复幸鸾坡。(注乃单拗,双拗之法。) 雨梦按: 单拗法为本句自救,前面谈的四拗三救法即单拗法; 双拗法为他句补救,联中句拗,须由其对句补救,文中诗例为上句拗,下句救。 平作○,仄作●,必不可易者作○○、●●,平可换仄者作☉,仄可换平者作□,凡可不论者勿论。(二四定式止作○●。)作◎。 【龙文按:因为电脑输入的问题,无法在每个字下面注以符号,乃将此首平仄列出如次:】 □●‥○●,‥○●●○。◎○‥●●,◎●●○○。□●‥○●,○○●●○。◎○‥●●,◎●●○○。 。。。 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这(雨梦按,搜韵文“这”字误,应为“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两字相连,不可令单也。 雨梦按:双句二四应平仄者指“平平/仄仄/平”句式。第一字不可为仄成:“仄平/仄仄/平”句式,这就是王力先生唯一认定的孤平句式。漁洋先生主张双平音节不可令单。这个句式没有争议。 。。。 其二四应仄平者,(雨梦按:指双句仄仄仄平平句式)第一字平仄皆可用,(雨梦按:可定作中仄仄平平)以仄仄仄三字相连,换以平字无妨也。(这一条特制值得商讨,仄仄仄平平句式第一字可换平,是因为三仄相联,第一字拗仄为平,第一音节成单(孤)仄,但第三字本为仄声,天然相救,不犯孤仄病也) 大约仄可换平,(雨梦按:指平仄仄平平)平断不可换仄,(雨梦按:指仄平仄仄平) 第三字同此。 1. 雨梦按:渔洋于此讨论的是双句,若仄仄仄平平句式第三字仄可换平,即成仄仄平平平,渔洋先生支持三平尾合律?(但漁洋先生于谱上标明第三字必不可换) 2. 双句第二种形式为:平平仄仄平,第三字仄可换平,成:平平平仄平,属小拗句。 。。。 若单句第一字,可勿论。 雨梦按:漁洋先生主张单句第一字可平可仄: 1. 仄仄平平仄可写成平仄平平仄‘ 2. 平平平仄仄可写成仄平平仄仄 。。。。。。 【2】五言仄起入韵 夏过日初长,(第三字用仄声,馀与不入韵者同。)连朝雨送凉。捲帘书帙静,开户燕泥香。赐果来东阁,分冰近玉床。小臣刀侍从,屡得被恩光。 □●…○○,‥○●●○。◎○‥●●,◎●●○○。□●‥○●,○○●●○。◎○‥●●,◎●●○○。 【3】五言平起不入韵 桂枝家共折,鸡树代相传。忝向鸾台下,仍看雁影连。夜间方步月,漏尽欲朝天。知去丹墀近,明王许荐贤。 ◎○‥●●,◎●…○○。○●○○●,‥○●●○。◎○‥●●,◎●…○○。☉●‥○●,‥○●●○。 凡第三字俱以平仄平仄联下,与仄起不入韵者相同。 【4】五言平起入韵(平起入韵者,可与仄起入韵同。) 花枝暖欲舒,粉署夜方初。世职推传盛,春刑是减除。芸香能护字,铅椠喜呈书。此地从头白,经年望稚车。 ‥○●●○,◎●…○○。○●‥○●,‥○●●○。◎○○●●,◎●●○○。☉●‥○●,‥○●●○。 雨梦按:以上列出五律四谱。 ,,, 【5】七言平起不入韵 振衣直上江天阁,(直字可平,凡仄可使单。) 雨梦按:允许单仄 怀古仍(此字关系。)登海岳楼。 雨梦按:強调不可单平 三楚风涛杯底合,九江云物坐中收。石牌落照翻孤影,玉带山(此字关系。)门访旧游。 雨梦按:強调不可单平 我醉吟诗最高(二字本宜平仄,而最高二字系仄平,此谓单句第六字拗用平,则第五字必用仄以救之,与五言三四字一例。)顶, 雨梦按:五言为四拗三救,七言则为六拗五救。 蛟龙惊起暮潮秋。 。。。 凡七言第一字俱无论。 雨梦按:漁洋持七言第一字平仄不拘 第三字与五言第一字同例。 雨梦按:七言第三字相当于五言第一字 凡双句第三字应仄声者可拗平声, 雨梦按:七言双句第三字应仄声者,即平平仄仄仄平平可写成平平平仄仄平平 应平声者不可拗仄声。 雨梦按:七言双句第三字应平声者,即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可写成仄仄仄平仄。 □□☉●‥○●,◎●‥○●●○。◎●◎○○●●,◎○○●●○○。◎○●●‥○●,◎●‥○●●○。◎●‥○●☉●,◎○◎●●○○。 【6】七言平起入韵 轻阴小雨夜连晨,中使传呼散紫辰。天气薰蒸疑作暑,风光回转欲留春。班分辇道花迎佩,仗出宫墙柳映人。独喜联镳归去早,六街消尽马蹄尘。 ◎○◎●…○○,◎●‥○●●○。◎●◎○○●●,◎○○●●○○。◎○●●‥○●,◎●‥○●●○。◎●◎○○●●,◎○○●…○○。 【7】七言仄起入韵 待旦金(此字必平,凡平不可令单。此字关系。起句比三,五,七句。)门漏未稀,鸡鸣月落露霏霏。珠玑灿列星文动,剑佩森(此字关系。)严彩仗飞。十二凤楼开瑞色,三千凫舄庆垂衣。太平有道凝毓日,万国风(关系)云护紫微。 雨梦按:渔洋先生注明(此字关系。)(关系)者,均提醒双句包括单句(首句入韵者)仄平句脚者双平音节不可令单。 ◎●‥○●●○,◎○◎●●○○。◎○●●‥○●,◎●‥○●●○。◎●◎○○●●,◎○◎●●○○。◎○◎●●‥○●,◎●‥○●●○。 【8】七言仄起不入韵 不见闭门陈正字,岭云江树五年馀。秋风欲下华阳馆,粤客才通尺素书。蒲涧红泉应不改,罗浮翠羽梦全疏。天南耋旧今头白,珍重新诗独起予。 ◎●◎○○●●,◎○◎●●○○。◎○◎●‥○●,◎●‥○●●○。◎●◎○○●●,◎○◎●●○○。◎○◎●●‥○●,◎●○○●●○。 雨梦按:上列为七律四谱。 。。。 小结: 王士祯先生【律诗定体】一书是由其家人及门生收集先生诗论的一部诗话。 诗话首先提出单平为病之说:即“平不令单”。 律句拗称为拗律句。 拗有几种形式: 1. 双平音节拗单:如 1.1. 仄仄/仄平/仄 1.2. 仄平/仄仄/平 1.3. 仄平/平/仄仄 1.4. 仄仄/仄/仄平 其中“仄平/平/仄仄”句式虽犯单平,但第三字天然补救外,其它三种单平都做了详细阐述。 仄仄/仄平/仄;上句三字拗,下句三字必救。(双拗法) 仄平/仄仄/平;双平音节拗,本句三字必救。(单拗法) 仄仄/仄/仄平:双平音节拗,本句三字必救。(单拗法,四拗三救法) 七言“平平/仄仄/仄/仄平”同五言,称六拗五救法。 王力先生仅认可“仄平/仄仄/平”为孤平句,其它都称作拗句。其实所有不合正格句均可称为拗句,包括王力式孤平句及非律句。 拗句中为律诗中所能接受的称为拗律句,反之为非律句。 。。。 2. 双仄音节拗单:如 2.1. 平仄/平平/仄 2.2. 平平/平仄/平 2.3. 平平/平/平仄 2.4. 平仄/仄/平平 其中 “平平/平/平仄”句式犯单仄,成四连平非律句 “平仄/仄/平平”句式虽犯单仄,但第三字天然补救,属准律句。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此两句式均为小拗,可救可不救 3. 单音节拗平仄:如 3.1. 单平音节拗仄为:平平/仄/仄仄 3.2. 单仄音节拗平为:仄仄/平/平平 唐律是允许三仄尾及三平尾句的。属小拗,可救可不救。王力先生不认可三平尾句,视为非律句。 4. 综合拗:句内两犯拗者。如 4.1. 拗极句四式 仄平仄仄仄 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 4.2. 双拗句 平仄平仄仄/江敛洲渚出--单仄、单平、失替句 仄仄平仄仄/远送从此别--单平、失替句 。。。 拗句主要的表现为单平和单仄,有律以来诗人为诗多尽量避免单平。 拗与救远不只此数种,漁洋先生门生收集不全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