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80|回复: 89

探索研究唐朝声律,三羊如观正反双方辩论会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9-24 09: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探索研究唐朝声律,三羊如观正反双方辩论会


正方:三羊。
反方:如观。


焦点:唐朝时期近体诗的律句,是否是【25四声律】。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09: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9-24 10:34 编辑

元兢《诗髓脑》四、蜂腰。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
    诗曰:“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君”与“甘”非为病;“独”与“饰”是病。所以然者,如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此病轻于上尾、鹤膝,均于平头,重于四病,清都师皆避之。已下四病,但须知之,不必须避。


正方三羊认为,唐朝近体诗的律句,应是【25四声律】!三羊的理论依据,就是元兢《诗髓脑》!

点评

14亿人说不是,唯一三羊说是,山羊好伟大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7 19: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9664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85
贡献
10692
金钱
13547
发表于 2020-9-24 11: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
------同声究竟是啥?我不太懂。是平仄相同,还是读音相同?

点评

五言诗句,二五俩字,可以同平,不看同上、同去、同入声。以此理论,近体律句,可有4类: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 〇平〇〇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4 1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1: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9-24 11:19 编辑
小子规 发表于 2020-9-24 11:09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
------同声究竟是啥?我不太懂。是平仄相同,还是读 ...

三羊所谓的【25四声律】也即:
五言诗句,二五俩字,可以同平,不看同上、同去、同入声。

以此理论,近体律句,可有4类: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
〇平〇〇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9-24 13: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兢说的是永明体,不是狭义律体。

点评

沈约是律诗的鼻祖,近体律诗继承了永明律诗的【蜂腰】和【上尾】两项声律规则!元兢只有拈二理论,也就是一联之间【换句头】,两联之间【换联头】。 怎么形成近体声律的完整体系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4 13: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9-24 13: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平仄仄平
这句如何二五异声?上平与下平之间也算是异声?

点评

不是【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4 13: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3: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9-24 13:04
元兢说的是永明体,不是狭义律体。

沈约是律诗的鼻祖,近体律诗继承了永明律诗的【蜂腰】和【上尾】两项声律规则!元兢只有拈二理论,也就是一联之间【换句头】,两联之间【换联头】。
怎么形成近体声律的完整体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3: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9-24 13:13
平平仄仄平
这句如何二五异声?上平与下平之间也算是异声?

不是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吗?!

点评

那是永明体的规则。正是因为永明体太繁琐才要废除创了近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4 14: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9-24 14: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9-24 13:49
不是【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吗?!

那是永明体的规则。正是因为永明体太繁琐才要废除创了近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5: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9-24 14:18
那是永明体的规则。正是因为永明体太繁琐才要废除创了近体。

正方问反方:近体诗什么声律呢?

点评

近体是二四平仄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4 16: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9-24 16: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9-24 15:02
正方问反方:近体诗什么声律呢?

近体是二四平仄律。

点评

【近体是二四平仄律】,元兢所列举的近体诗范例,[/backcolor] 怎么不是二四平仄律?这个有点说不过去吧![/backcolor] 元兢诗:[/backcolor]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4 20:52
三羊问反方:近体是二四平仄律的依据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4 16: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6: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9-24 16:05
近体是二四平仄律。

三羊问反方:近体是二四平仄律的依据是什么?

点评

沈宋是创始人,有大量的诗例。清有科考律正格式,为官方钦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4 16: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9-24 16: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9-24 16:08
三羊问反方:近体是二四平仄律的依据是什么?

沈宋是创始人,有大量的诗例。清有科考律正格式,为官方钦定。

点评

近体诗的声律定型,是定型于声律理论,而不是律诗作品。 探索唐朝的声律,不是搜寻符合律诗的作品,而是探索符合律诗的理论!假定,依据作品来认定近体律诗的定型, 那么,近体律诗的定型,应该是六朝,而不是沈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4 17: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9-24 17:51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20-9-24 16:19
沈宋是创始人,有大量的诗例。清有科考律正格式,为官方钦定。

近体诗的定型,是理论的定型,而不是作品的定型!
探索唐朝的声律,不是搜寻符合声律的作品,而是探索符合声律的理论!


假定,依据作品来认定近体律诗的定型,
那么,近体律诗的定型,应该是六朝,而不是沈宋!


点评

边实践、边总结。 平声韵尾、粘对都是沈宋创造的。有代表性。 没有理论书籍就靠诗例来推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4 2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9-24 20: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9-24 17:26
近体诗的定型,是理论的定型,而不是作品的定型!
探索唐朝的声律,不是搜寻符合声律的作品,而是探索符合 ...

边实践、边总结。

平声韵尾、粘对都是沈宋创造的。有代表性。

没有理论书籍就靠诗例来推测。

点评

【粘对都是沈宋创造的】?元兢的《诗髓脑》算怎么一回事呢?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云: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此篇第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4 20:56
【平声韵尾】,是什么意思? 这个概念在下三羊真不懂,领教一下如版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4 20:42
【没有理论书籍就靠诗例来推测】? 你能推测一下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4 20:33
依照你的说法,假定有人要说: 近体律诗沈满愿创造的,你该如何回答吗??? 彩毫怨(沈满愿,沈约之孙女,540年前后在世)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冀北书。书中无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4 2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20: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9-24 20:11
边实践、边总结。

平声韵尾、粘对都是沈宋创造的。有代表性。

依照你的说法,假定有人要说:
近体律诗沈满愿创造的,你该如何吗??


彩毫怨(沈满愿,沈约之孙女,540年前后在世)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冀北书。书中无别意,帏帐久离居。
仄去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上。仄去仄平平。
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去。平去仄平平。

点评

我们看看,三羊居然能把沈约孙女的诗贴出来,可见他研究的多细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6 11:21
近体用平仄标格律,不用平上去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4 2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20: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9-24 20:11
边实践、边总结。

平声韵尾、粘对都是沈宋创造的。有代表性。

【没有理论书籍就靠诗例来推测】?
你能推测一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9-24 20:11
边实践、边总结。

平声韵尾、粘对都是沈宋创造的。有代表性。

【平声韵尾】,是什么意思?
这个概念在下三羊真不懂,领教一下如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20: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9-24 16:05
近体是二四平仄律。

【近体是二四平仄律】,元兢所列举的近体诗范例,
怎么不是二四平仄律?这个有点说不过去吧!
元兢诗:
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庾信诗:
今日小园中,桃花数树红。欣酒,细酌对春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2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9-24 20:11
边实践、边总结。

平声韵尾、粘对都是沈宋创造的。有代表性。

【粘对都是沈宋创造的】?元兢的《诗髓脑》算怎么一回事呢?

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云: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又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平。如此轮转,自初以终篇,名为双换头,是最善也。若不可得如此,即如篇首第二字是平,下句第二字是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平。如此轮转终篇,唯换第二字,其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用平不妨,此亦名为换头,然不及双换。又不得句头第一字是去上入,次句头用去上入,则声不调也。可不慎欤!此换头,或名拈二。拈二者,谓平声为一字,上去入为一字。第一句第二字若安上去入声,第二、第三句第二字皆须平声。第四、第五句第二字还须上去入声,第六、第七句第二字安平声,以次避之。如庾信诗云:“今日小园中,桃花数树红。欣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日”与“酌”同入声。只如此体,词合宫商,又复流美,此为佳妙。

点评

元兢的诗论还没有摆脱永明体的框架。凡是用平上去入标注格律的均非近体诗论。 近体是一个全面的变革,平韵尾,粘对。这是初步成型。平仄两两交替是二次成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5 07: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9-24 22: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9-24 20:29
依照你的说法,假定有人要说:
近体律诗沈满愿创造的,你该如何回答吗???

近体用平仄标格律,不用平上去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23: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9-24 22:21
近体用平仄标格律,不用平上去入。

三羊所谓的【25四声律】也即:
五言诗句,二五俩字,可以同平,不看同上、同去、同入声。

以此理论,近体律句,可有4类: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
〇平〇〇平。

红色句子,不用四声怎么区别6个律句呢
〇上〇〇去。〇上〇〇入。
〇去〇〇上。〇去〇〇入。
〇入〇〇上。〇入〇〇去。

点评

近休诗都是用平仄标注格律的,历史上从来没有用平上去入标注的。 你的这个是臆想,不存在的。 近体格律是每个字的平仄都要规范,并不是只规范二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5 07: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5 01: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360截图16411201486469.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9-25 07: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9-24 23:33
三羊所谓的【25四声律】也即:
五言诗句,二五俩字,可以同平,不看同上、同去、同入声。

近休诗都是用平仄标注格律的,历史上从来没有用平上去入标注的。

你的这个是臆想,不存在的。

近体格律是每个字的平仄都要规范,并不是只规范二五。

点评

你【近休诗都是用平仄标注格律的】之说,仅仅适用于平韵诗,使用于仄韵是诗,则是万万不行的! 例如,下面白居易的去声近体律诗,只是标注仄声,犯上尾如何体现呢? 白居易 新晴夏景好,复此池边地。平平仄仄上,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5 1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9-25 07: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9-24 20:56
【粘对都是沈宋创造的】?元兢的《诗髓脑》算怎么一回事呢?

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云:

元兢的诗论还没有摆脱永明体的框架。凡是用平上去入标注格律的均非近体诗论。

近体是一个全面的变革,平韵尾,粘对。这是初步成型。平仄两两交替是二次成型。

点评

【平仄两两交替】的说法,什么时候都是不存在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5 11:17
声律的历史,是继承发展的历史。 说【摆脱】,远远不及说【继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5 1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5 11: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9-25 07:21
近休诗都是用平仄标注格律的,历史上从来没有用平上去入标注的。

你的这个是臆想,不存在的。
你【近休诗都是用平仄标注格律的】之说,
仅仅适用于平韵诗,使用于仄韵是诗,则是万万不行的!
例如,下面白居易的去声近体律诗,只是标注仄声,犯上尾如何体现呢?
白居易
新晴夏景好,复此池边地。平平仄仄上,仄仄平平去。
烟树绿含滋,水风清有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去。
便成林下隐,都忘门前事。仄平平仄上,平仄平平去。
骑吏引归轩,始知身富贵。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5 11: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9-25 07:29
元兢的诗论还没有摆脱永明体的框架。凡是用平上去入标注格律的均非近体诗论。

近体是一个全面的变革,平 ...

声律的历史,是继承发展的历史。
说【摆脱】,远远不及说【继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5 11: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9-25 11:21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20-9-25 07:29
元兢的诗论还没有摆脱永明体的框架。凡是用平上去入标注格律的均非近体诗论。

近体是一个全面的变革,平 ...
什么是【平仄两两交替】?你能举例详细说明一下吗?

在下三羊,网上领教若干人次,至今未果!

点评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五言七言为奇数,泛指两两交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5 13: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9-25 13: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9-25 11:17
什么是【平仄两两交替】?你能举例详细说明一下吗?

在下三羊,网上领教若干人次,至今未果!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五言七言为奇数,泛指两两交替。

点评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backcolor] 谁和谁【平仄两两交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5 14: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5 14: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9-25 13:05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五言七言为奇数,泛指两两交替。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谁和谁【平仄两两交替】?

点评

两个平与两个仄交替,使诗产生节奏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6 11:23
两平两仄两两交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5 15: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9 18: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