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亢龙有悔

谈谈“反切”

[复制链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0-12 16: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亢龙有悔 发表于 2020-10-12 13:49
说反切初见于汉代能够证实吗?我不能证实,同样不能证伪。
对古籍中的某些说法,一般的态度是:证实的采 ...

反切最早在汉朝称为反语。反切汉代已经发展成熟并非魏晋时期受到外来佛教影响,梵语只是字母并无反切之功能,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云:“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孙炎,字叔然,名炎)陆德明《经典释文》也说:“孙炎始为反语,魏朝以降渐繁。”事实上,孙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东汉服虔注《汉书》“惴,音章瑞反”。孙炎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以上文章明确表示了反切是汉朝时期产生的。---------百度上的这段已经可以说明反切的起源问题了

点评

这就是了,有了根据就可以认定了。反切产生在汉末,是孙叔然发明的。 林金健兄的说法是正确的。为行吟兄的求真求实的态度点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12 18: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493

帖子

2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555
金钱
70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2 18: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493

帖子

2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555
金钱
70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2 18: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8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39
贡献
13799
金钱
19044
发表于 2020-10-12 22: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0-13 09: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10-13 09:35 编辑
亢龙有悔 发表于 2020-10-9 13:15
《唐韵》、《集韵》东字,一个是德红切,一个是都笼切。德与都两字的声母
都是d,红与笼两字的韵母都是ong ...

反切字上字的声调决定被切字的音,下字的声调决定被切字的调。倒如“德红”切,德取其声,红取其韵,切出的音是“东”。又如“多动”切,多取其声,动取其韵,切出的音是“董”。东的反切下字红为平声,被切字东就读平声。董的反切下字动为上声,被切字董就读上声。
-----------------
再加上“调”的辅助-----好像是不需要调的辅助的。当然,用什么方法认识反切上下字(好比用不用“调”的辅助),那又是另一回事。

点评

比如“元”字,《韵集》:“魂元别”,“吻”字“隐吻同”,“队”字“”队代别” 上引三个字,如果没有调的辅助,是很难为这三个字定音的。 “东”字,阴平声,是四声的起始声不用调的辅助也能够定音。可实验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13 1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493

帖子

2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555
金钱
70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10: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493

帖子

2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555
金钱
70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11: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0-13 11: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亢龙有悔 发表于 2020-10-13 11:05
“东”字,阴平声,下字为红或笼,两字都为阳平声。
“董”字上声,切下字“动”去声,所以,这就是“下 ...

动,在切韵里为上声。是不是又读去声,待查。

点评

百度:广韵上声,平水韵上声去声,中原音韵去声,洪武正韵,上声去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13 1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0-13 11: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亢龙有悔 发表于 2020-10-13 10:09
比如“元”字,《韵集》:“魂元别”,“吻”字“隐吻同”,“队”字“”队代别”
上引三个字,如果没有 ...

元,语袁切,魂,户昆切。下字都可定调。

点评

是的,正是在“调”的辅助下,才能给一个字定音。 汉字是无调不成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13 11: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493

帖子

2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555
金钱
70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11: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493

帖子

2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555
金钱
70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11: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0-13 15: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亢龙有悔 发表于 2020-10-13 11:55
是的,正是在“调”的辅助下,才能给一个字定音。
汉字是无调不成音。


譬如荫,广韵是於禁切,因为禁字有平去两读,所以於禁切能切出平、去两音来,但是,广韵后面有个注‘音廕’,所以这个於禁切才能只认同去声;而集韵的於金切却不同,因为金字只有平声读,故於金切切出来的只能是平声读--无论其后附不附注‘音阴’它都只能读平声。

简言之,反切下字是平声的所切出来的音便是平声读,余同理,反切下字是上声的所切出来的音便是上声读、反切下字是去声的所切出来的音便是去声读、反切下字是入声的所切出来的音便是入声读

点评

所论合于切下字取韵定调的规律。 把平声使用到诗词里,无论是阴平、阳平都算平声,不违平仄。 如果要认字,如“东”字,就是德红或都笼切,下字红、笼都是阳平声, 按下字定调的规律,东字应读阳平声,汉字里好像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13 18: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493

帖子

2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555
金钱
70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18: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0-13 18: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亢龙有悔 发表于 2020-10-13 18:08
所论合于切下字取韵定调的规律。
把平声使用到诗词里,无论是阴平、阳平都算平声,不违平仄。
如果要认字 ...

中古韵书并不分什么阴阳,所以扯上阴阳是没有意义的

点评

你屡屡提及中古,不妨界定一下。 就算中古韵书不分阴阳,你先把我帖子的意思搞明白了再说话。 认字,我说的是认字,中古的说话音一定会有阴平和阳平之分的。 如若不然,怎么会有东字,红字的音呢? 我国古代的韵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13 18: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493

帖子

2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555
金钱
70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18: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0-13 19: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行吟诗草 于 2020-10-13 20:04 编辑
亢龙有悔 发表于 2020-10-13 18:37
你屡屡提及中古,不妨界定一下。
就算中古韵书不分阴阳,你先把我帖子的意思搞明白了再说话。
认字,我说 ...

就算是认字,中古、近古韵书、字书除用于北曲的中原音韵外都未见有分阴阳的【方言音韵除外】,没有的事最好就不要去说吧

至于中古的说话音有或没有分阴阳也不关字书、韵书的事,更不在这帖的讨论范围

国语平声分阴阳也是始于民国时候的事情,民国字典或新华字典分阴阳也管不到前代的字书和韵书,何苦以今音去度古音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0-13 19: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行吟诗草 于 2020-10-13 19:53 编辑
亢龙有悔 发表于 2020-10-13 18:37
你屡屡提及中古,不妨界定一下。
就算中古韵书不分阴阳,你先把我帖子的意思搞明白了再说话。
认字,我说 ...

按文史或音韵学史的分野,一般以汉代到宋代为中古,元明清三代为近古或近代,民国至今为现代,汉之前为上古

音韵学上因切韵以前的韵书尽失,所以说中古韵音都是从切韵的隋代到宋代,格律诗也在这个时候形成,所用的诗韵也是从这个时代的韵书中简略出来的【清朝科考仍延用平水韵的编排,并不因时代的语音流变而另编排诗韵】,所以在古诗韵上去谈什么平分阴阳的均是无稽之谈【言新韵者除外】

点评

你对我帖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根本没弄懂,就急匆匆地发表意见。 说一些和帖子内容关系不大或完全没有关系的观点。,所以你的 辩论缺少逻辑性和针对性,是不是这样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13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493

帖子

2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555
金钱
70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20: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0-13 20: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亢龙有悔 发表于 2020-10-13 20:09
官话即读书音是从说话音归纳总结出来的。韵书不分阴平阳平,不等于没有
阴平、阳平的分别。东、红两个字该 ...

‘’东红两字古音今音都是一样的,一个读阴平声,一个读阳平声。‘’,请举证在中古韵书、字书中平分阴阳的证据。
诗韵用平水韵,中原音韵是诗韵吗?中原音韵干平水韵何事?

点评

谁规定诗韵必须用平水韵,习惯并不等于规定,坛子里的诗有不少使用 新韵写成的。我本人就是用新韵写,平水韵查起来麻烦。有的诗友干脆 用“普韵”即普通话韵写诗,我看这应该是一个方向。 中原音韵对平水来说,是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13 20: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493

帖子

2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555
金钱
70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20: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0-13 20: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亢龙有悔 发表于 2020-10-13 20:38
古今同体的字太多了,兄,先,阴平声;余,元,阳平声;保,侃。上声;
佃,兑,去声等。这些个字古今音是 ...

说这些能证明唐宋官韵中平分阴阳?以今音套古音当然能套出什么阴平阳平来,以方言更能套出什么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等等出来,许多许多诗友的博白话多达11个调以上,恐怕连中上、中去、中入都套得出来。。。

点评

告诉你,这几个字来源于海天出版社的《上古汉语词典》。你不妨和你所谓 的中古音的韵书、字典对照一下,看看有无变化。 “不”字,从上古到现在它的读音、词性、词义都没有变化,我早就说过吧。 汉字和它的读音是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13 2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493

帖子

2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555
金钱
70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20: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0-13 20: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亢龙有悔 发表于 2020-10-13 20:51
谁规定诗韵必须用平水韵,习惯并不等于规定,坛子里的诗有不少使用
新韵写成的。我本人就是用新韵写,平 ...

诗韵必须用平水韵是科考规定
新韵自然除外
用中原音韵作诗韵,你腻害

点评

孩子气呀行吟兄。怎么连“科考”规定都鼓捣出来了。 诗是一种韵文,要押韵,只要押上韵了,用什么韵系都是可以的, 都能写出好诗来。用中原音韵有何不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13 21: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493

帖子

2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555
金钱
70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21: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493

帖子

2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555
金钱
70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21: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0-13 21: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亢龙有悔 发表于 2020-10-13 21:09
告诉你,这几个字来源于海天出版社的《上古汉语词典》。你不妨和你所谓
的中古音的韵书、字典对照一下, ...

这里是在讨论汉字来源问题吗?

请举证在中古韵书、字书中平分阴阳的证据

所谓无据不立论,如不能在中古官韵中找到平分阴阳的证据最好就别随意扯上阴阳,这是忠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0-13 21: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行吟诗草 于 2020-10-13 21:29 编辑
亢龙有悔 发表于 2020-10-13 21:17
孩子气呀行吟兄。怎么连“科考”规定都鼓捣出来了。
诗是一种韵文,要押韵,只要押上韵了,用什么韵系都 ...

你腻害,见过历史上谁用中原音韵作诗的?
不押韵也可以的啊,譬如废话体,又没谁说你不可以写废话体的


最好不要歪楼了,这帖是在讨论反切,有中古韵书、字书的反切注明分阴阳的就请提供,没有也就算了,到此为止,免伤和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493

帖子

2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555
金钱
70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21: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493

帖子

2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555
金钱
70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21: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4 04: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