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金筑子

为什么古人不发展所谓的“仄韵”律诗?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6: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19 15:14
你到底懂不懂押韵?

三羊不懂会把“策”和“歌”押韵?照三羊的懂,“羊”和“牛”也可押韵了?

点评

金筑子,你举例的11永明体,7首不是永明体! 江总:春夜山庭 春夜芳时晚,幽庭野气深。山疑刻削裔,树接纵横阴。 户对忘忧草,池惊旅浴禽。樽中良得性,物外知余心。 萧悫:上之回 发轫域西畤,回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12: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6: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主题是:为什么古人不发展所谓的“仄韵”律诗?
三羊偏要扯他最懂什么是押韵!

点评

金筑子,你如果知道押韵的原理,你就不会说仄韵不是近体诗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9:17
你不是说押韵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9 18: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19 18: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12-19 16:41
我的主题是:为什么古人不发展所谓的“仄韵”律诗?
三羊偏要扯他最懂什么是押韵! ...

你不是说押韵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0-12-19 21: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0-12-19 21:53 编辑

古风押韵,针叶林先生有专论。
不押韵算不了诗。鲁迅评史记:无韵之离骚。
律诗一韵到底,格诗可邻近韵通押
古风亦押韵,但可转韵。多平仄转韵,转韵韵部无限制,各押各的。如长恨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4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5
贡献
28949
金钱
3577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19 21: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池長老這個問題提得好,但是答案未必有說服力。

其實,仄韻七律從唐以降,曆朝歷代都有,數量少是事實,但從來不曾間斷過。比如《西遊記》里面就有很多仄韻近體詩,其實《西遊記》開篇就算是一首仄韻七律: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点评

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春风扇微和》唐朝试律近体诗10首 十首飘红十三句,秋谷如何说正误? 10——01★陈九流 喜见阳和至。遥知橐籥功。迟迟散南陌。褭褭逐东风。 暗入芳园里。潜吹草木中。兰荪才有緑。桃杏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2 06:29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 从这一句看并不对仗,也可以视为古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8: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0-12-19 21: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恨歌摘录
汉皇重色思倾国,◆国【十三职入声】
御宇多年求不得。◆得【十三职入声】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识【十三职入声】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侧【十三职入声】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色【十三职入声】
上八句押十三职
春寒赐浴华清池,◆池【四支平声】       
温泉水滑洗凝脂。◆脂【四支平声】       
待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时【四支平声】
上四句转押四支平声
云鬓花颜金步摇,◆摇【二萧平声】         
芙蓉帐暖度春宵。◆宵【二萧平声】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朝【二萧平声】
上四句押转押二萧平声
承欢侍宴无闲暇,◆暇【二十二祃去声】       
春从春游夜专夜。◆夜【二十二祃去声】       
上二句押转押二十二祃去声
后宫佳丽三千人,◆人【十一真平声】       
三千宠爱在一身。◆身【十一真平声】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春【十一真平声】
上四句押转押十一真平       
姊妹弟兄皆列土,◆土【七麌上声】
可怜光彩生门户。◆户【七麌上声】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女【六语上声】  
上四句押七麌六语上声
骊宫高处入青云,◆云【十二文平声】       
仙乐风飘处处闻。◆闻【十二文平声】  
上二句转押十二文平声
缓歌慢舞凝丝竹,◆竹【一屋入声】       
尽日君王看不足。◆足【二沃入声】
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曲【一屋入声】  ◆曲【二沃入声】
上四句转押一屋二沃入声
九重城阙烟尘生,◆生【八庚平声】
千乘万骑西南行。◆行【八庚平声】  
上二句转押八庚平声
翠华摇摇行复止,◆止【四纸上声】
西出都门百馀里。◆里【四纸上声】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死【四纸上声】
上四句转押四纸上声
花钿委地无人收,◆收【十一尤平声】  】
翠翘金雀玉搔头。◆头【十一尤平声】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流【十一尤平声】
上四句转押十一尤平声
黄埃散漫风萧索,◆索【十药入声】
云栈萦纡登剑阁。◆阁【十药入声】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薄【十药入声】
上四句转押十药入声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0-12-19 22: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韵诗白句脚最好四声伿递
仄韵诗同样可以做到四声伿递。
如押去声韵
白字脚可安排下列几式
去平上入
去平入上

去上平入
去上入平

去入平上
去入上平
但因明贯珠载仄韵谱,今人多作
仄平平平
平平平平
王力诗论提倡
仄平仄平戓
平仄仄平
仄韵诗白句脚远比平韵花样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08: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12-20 08:43 编辑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0-12-19 21:35
金池長老這個問題提得好,但是答案未必有說服力。

其實,仄韻七律從唐以降,曆朝歷代都有,數量少是事實, ...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
从这一句看并不对仗,也可以视为古风。押仄韵的律诗式写法,在特定的环境下当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点评

金筑子,三羊明确告诉你: 即便明朝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押韵依旧是【平上去入】四声的各自押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12:04
律诗不律诗,与对仗没有任何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9:17
律诗通常颈联对仗工整即可。这首颔联从表达的意思来看近似流水对。看待律诗,不能太死板。《唐诗三百首》所选律诗就类似此标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8: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4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5
贡献
28949
金钱
3577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0 08:54: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12-20 08:40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
从这一句看并不对仗,也可以视为古风。押仄韵的律诗式 ...

律诗通常颈联对仗工整即可。这首颔联从表达的意思来看近似流水对。看待律诗,不能太死板。《唐诗三百首》所选律诗就类似此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20 0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12-19 16:41
我的主题是:为什么古人不发展所谓的“仄韵”律诗?
三羊偏要扯他最懂什么是押韵! ...

金筑子,你如果知道押韵的原理,你就不会说仄韵不是近体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20 09: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12-20 08:40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
从这一句看并不对仗,也可以视为古风。押仄韵的律诗式 ...

律诗不律诗,与对仗没有任何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4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5
贡献
28949
金钱
3577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0 09: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巧了,最近俺也寫了兩首仄韻律詩,一首仄韻去聲,一首仄聲入聲。俺個人的感受,用仄韻也沒啥。因為俺是北方人,用仄聲韻比較仔細一些,其餘的也就與用平聲韻並無二致。




天道褻玩神鬼怒,不曾感格終成誤。這般小劫已收人,如此大災空易墓。
類異無非黑白黃,心同總是慈悲妒。世間魔障幾時消,螻蟻死生安足數。

浙江·淳安县·千岛湖·状元祠
祠馆云藏兼地僻,满阶落叶无人迹。湖光胜览出迎门,竹籁耽听延入宅。
陪侍商公尽状元,共鸣文曲皆游客。春闱及第好儿孙,若个功名劳护惜。


古人時常有雅聚分韻作詩,分到仄聲韻的一樣寫。俺覺得古人之所以對仄聲韻有些冷淡,並不在技巧上或者難度上,可能與會試提倡有關,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文風的引領,也許與當時文壇領袖之偏好有關。

点评

怒 天道褻玩神鬼怒,不曾感格終成誤。這般小劫已收人,如此大災空易墓。 類異無非黑白黃,心同總是慈悲妒。世間魔障幾時消,螻蟻死生安足數。 浙江·淳安县·千岛湖·状元祠 祠馆云藏兼地僻,满阶落叶无人迹。湖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9: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09: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0-12-20 09:23
也是巧了,最近俺也寫了兩首仄韻律詩,一首仄韻去聲,一首仄聲入聲。俺個人的感受,用仄韻也沒啥。因為俺是 ...


天道褻玩神鬼怒,不曾感格終成誤。這般小劫已收人,如此大災空易墓。
類異無非黑白黃,心同總是慈悲妒。世間魔障幾時消,螻蟻死生安足數。

浙江·淳安县·千岛湖·状元祠
祠馆云藏兼地僻,满阶落叶无人迹。湖光胜览出迎门,竹籁耽听延入宅。
陪侍商公尽状元,共鸣文曲皆游客。春闱及第好儿孙,若个功名劳护惜。

-------------
近体诗是讲究声律的。四声使用除了平仄相对外,还在乎四声的多寡。先生的两首诗:第一首句尾只有平、去两声;第二首句尾只有平、入两声。比起押平脚律诗来是缺少四声变化的。

点评

祠馆云藏兼地僻,满阶落叶无人迹。湖光胜览出迎门,竹籁耽听延入宅。 陪侍商公尽状元,共鸣文曲皆游客。春闱及第好儿孙,若个功名劳护惜。 金池長老看法不敢苟同。藍色那些字位置上,並未規定一定是平聲字也可以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09: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4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5
贡献
28949
金钱
3577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0 09: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九门提督 于 2020-12-20 09:56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12-20 09:45

天道褻玩神鬼怒,不曾感格終成誤。這般小劫已收人,如此大災空易墓。
類異無非黑白黃,心同總是慈悲妒 ...

祠馆云藏兼地,满阶落叶无人。湖光胜览出迎,竹籁耽听延入
陪侍商公尽状,共鸣文曲皆游。春闱及第好儿,若个功名劳护


金池長老看法不敢苟同。藍色那些字位置上,並未規定一定是平聲字也可以是仄聲字,如此以來,何來四聲不全?俺這麼處理僅僅是個人喜好,並無特殊含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4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5
贡献
28949
金钱
3577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0 10: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祠馆云藏兼地,满阶落叶无人。湖光胜览出迎,竹籁耽听延入
陪侍商公尽状,共鸣文曲皆游。春闱及第好儿,若个功名劳护


我們再細說一下。比如第三句、第七句,蠻可以變換為 平平仄仄平平仄 既然如此,那麼何來四聲不全之論哉?


点评

九门说的道理,我的帖子已提及。这里我还没有找到一首上句尾具备平上去入的诗,只好暂时空谈一下: 律诗是四声二元化而生平仄律的基楚上产生的,因此它的押韵基础也须是句尾上仄下平相对。即上仄可以上去入仄声,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1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10: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12-20 10:33 编辑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0-12-20 10:04
祠馆云藏兼地僻,满阶落叶无人迹。湖光胜览出迎门,竹籁耽听延入宅。
陪侍商公尽状元,共鸣文曲皆游客。春 ...

九门说的道理,我的帖子已提及。这里我还没有找到一首上句尾具备平上去入的诗,只好暂时空谈一下:
律诗是四声二元化而生平仄律的基楚上产生的,因此它的押韵基础也须是句尾上仄下平相对。即上仄可以上去入仄声,下押平声。假如写押上声诗,则无论上句尾用平上去入声,还是单用平声,它的声律效果都只是一个平声对上声,其余虽然是去对上加入对上(上对上为入韵)皆是仄声对仄声,仍然只有一个平声对仄声实现了平仄律,有三联则违反平仄律。----我认为这就是仄韵律诗不成气候的原因。

点评

正是这样! 五门如果将句尾的蓝字的平声,改为仄声,已经是不符合格律---即出律了。已没有令其为四声排列的余地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1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7
贡献
3598
金钱
5026
发表于 2020-12-20 10: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0-12-20 10:56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12-20 10:30
九门说的道理,我的帖子已提及。这里我还没有找到一首上句尾具备平上去入的诗,只好暂时空谈一下:
律诗是 ...

正是这样!
五门如果将句尾的蓝字的平声--必须是平声字,改为仄声,已经是不符合格律---即出律了。已没有令其为四声排列的余地了。

点评

〇平〇〇上,〇入〇〇上。 〇仄〇〇平,〇平〇〇上。 〇平〇〇去,〇入〇〇上。 〇去〇〇入,〇平〇〇上。 首句押韵,第1357句尾,才可以四声俱全。 同理,押平韵,首句不押韵,依据第1357句尾,依旧不能四声俱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11:29
俺是具體指的是其三句、第七句,這兩句也不行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1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4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5
贡献
28949
金钱
3577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0 11: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0-12-20 10:49
正是这样!
五门如果将句尾的蓝字的平声--必须是平声字,改为仄声,已经是不符合格律---即出律了。已没有 ...

俺是具體指的是其三句、第七句,這兩句也不行嗎?

点评

唐朝科举试律诗,既可以仄韵,也可以折腰! 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科举试律《冬日可爱》庾元亮进士帖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踈照逾逺。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寛。覉情就如失。 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12:00
律诗是在平仄律的基楚上产生的。二四六论平仄;白脚和押韵也论平仄。先生的两首,只是将白脚和押韵变成了上平下仄,名曰仄韵律诗。但二四六的平仄仍不变。假如将兰字处改为仄声,那就变成了上仄对下仄。只能用四声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11:39
晚唐·陆龟蒙五言诗: 平韵诗45首,仄韵诗55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1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20 11: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0-12-20 10:49
正是这样!
五门如果将句尾的蓝字的平声--必须是平声字,改为仄声,已经是不符合格律---即出律了。已没有 ...
〇平〇〇上,〇入〇〇上。
〇仄〇〇平,〇平〇〇上。
〇平〇〇去,〇入〇〇上。
〇去〇〇入,〇平〇〇上。

首句押韵,第1357句尾,才可以四声俱全。
同理,押平韵,首句不押韵,依据第1357句尾,依旧不能四声俱全!

点评

羊兄所看到的現象,與俺理解差不多。俺不是完全否定金池長老,而是覺得其中歷史真實原因不是我們今人感覺的那個樣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1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20 11: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0-12-20 11:24
俺是具體指的是其三句、第七句,這兩句也不行嗎?

晚唐·陆龟蒙五言诗:
平韵诗45首,仄韵诗55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11: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0-12-20 11:24
俺是具體指的是其三句、第七句,這兩句也不行嗎?

律诗是在平仄律的基楚上产生的。二四六论平仄;白脚和押韵也论平仄。先生的两首,只是将白脚和押韵变成了上平下仄,名曰仄韵律诗。但二四六的平仄仍不变。假如将兰字处改为仄声,那就变成了上仄对下仄。只能用四声来区分上下相对。试问:二四六平仄相对,上句尾与押韵尾则使用四声相对,这已经不是近体诗的二元化平仄律了。

点评

唐朝近体诗的律句,是25四声律,不是24平仄律! 金筑子,你硬说是24平仄律,你就是空手套白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12:02
俺只是說,近體詩現在這個樣子,不是其本身問題,也不是四聲全與不全所能解釋的,而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我國古典詩詞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奇怪且難以理解的現象,比如最初的四言詩為什麼沒有演化成六言詩、八言詩占主導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11: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4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5
贡献
28949
金钱
3577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0 11: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學者研究指出:“……永明體的律聯格式複雜多樣,其中平韻五言詩的律聯有四大類十六式,仄韻五言詩的律聯格式則達八大類三十二式之多。……”(何偉棠)因此,永明體是粘對律、粘式律、對式律並存之局面。用今天的視角來看,近體詩格律最終形成,走的是一條逐漸簡化之路。從廣義上來看,近體詩嚴格的格律,不過是詞牌子,簡明且容易推廣,不用死記硬背。隔句用韻,加上用平聲韻,就進一步簡化,因此簡單的容易普及流行。由於自隋唐以降,北方仄聲已經不全且逐漸消亡,但平聲韻南北東西很是穩定且差異不大,故而也對格律詩形成與簡化提供了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4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5
贡献
28949
金钱
3577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0 11: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12-20 11:39
律诗是在平仄律的基楚上产生的。二四六论平仄;白脚和押韵也论平仄。先生的两首,只是将白脚和押韵变成了 ...

俺只是說,近體詩現在這個樣子,不是其本身問題,也不是四聲全與不全所能解釋的,而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我國古典詩詞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奇怪且難以理解的現象,比如最初的四言詩為什麼沒有演化成六言詩、八言詩占主導的局面,且儘獨鐘于五言、七言?

点评

所谓仄韵律诗这个称谓并不溎确,一首诗不可能同时上去入(仄声)互押,只是上韵律诗或去韵律诗或入韵律诗。按律诗平仄律,只能上句尾平下句尾押上(或押去或押入)。这势必造成一首诗句尾只存在两声(平上、或平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12: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4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5
贡献
28949
金钱
3577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0 11: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20 11:29
〇平〇〇上,〇入〇〇上。
〇仄〇〇平,〇平〇〇上。
〇平〇〇去,〇入〇〇上。

羊兄所看到的現象,與俺理解差不多。俺不是完全否定金池長老,而是覺得其中歷史真實原因不是我們今人感覺的那個樣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20 12: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0-12-20 11:24
俺是具體指的是其三句、第七句,這兩句也不行嗎?

唐朝科举试律诗,既可以仄韵,也可以折腰!

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科举试律《冬日可爱》庾元亮进士帖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踈照逾逺。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寛。覉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倾心傥知期。良愿自兹毕。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平入。平去仄平上。平平仄平入。
仄上平平去。仄平平平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入。
平平仄仄上。上上仄平入。平平仄平平。平去仄平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20 12: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12-20 11:39
律诗是在平仄律的基楚上产生的。二四六论平仄;白脚和押韵也论平仄。先生的两首,只是将白脚和押韵变成了 ...

唐朝近体诗的律句,是25四声律,不是24平仄律!
金筑子,你硬说是24平仄律,你就是空手套白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4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65
贡献
28949
金钱
3577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0 12: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池長老這句立論基礎是偏頗的:“律诗是在平仄律的基楚上产生的。”永明體孕育了近體詩,但永明體那時候講究的卻是四聲論,四聲論並不等價於後來的“平仄律”,這一點要注意的。

点评

我的主帖举例就有多首永明体五言八句押仄韵的诗。但为什么唐人只继承发展平韵诗?就是我说的那个道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12: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20 12: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12-20 08:40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
从这一句看并不对仗,也可以视为古风。押仄韵的律诗式 ...

金筑子,三羊明确告诉你:
即便明朝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押韵依旧是【平上去入】四声的各自押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12: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12-20 12:17 编辑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0-12-20 11:52
俺只是說,近體詩現在這個樣子,不是其本身問題,也不是四聲全與不全所能解釋的,而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我 ...

所谓仄韵律诗这个称谓并不准确,一首诗不可能同时上去入(仄声)互押,只是上韵律诗或去韵律诗或入韵律诗。按律诗平仄律,只能上句尾平下句尾押上(或押去或押入)。这势必造成一首诗句尾只存在两声(平上、或平去、或平入)。如上句尾用平上去入,那又是只有第一联合平仄律,其余三联皆为仄对仄,违反了平仄律。

点评

當然,仄韻詩盡是一個概略稱呼,其實就是上聲仄韻、去聲仄韻,入聲仄韻,三者之簡稱,這不是問題。首先,四聲論是針對一句而言,且最初僅限於五言詩句——就是沈約那句著名“一簡之內音韻盡殊”。用韻採用了仄聲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12:42
近体诗的律句,是平仄律的依据在哪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0 12: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9 13: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