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晓客

诗词炼句的探索

[复制链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昌龄的“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长信秋词》)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永是位言情的高手,当时之所以能“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与许多情词中的名句有极大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其代表作之一《雨霖铃》中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皆是经过锻炼的名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雨霖铃》以冷落的秋景作为陪衬,集中而缠绵地表现了词人与心爱的人分别时的情景与心境。当然,词人对人生道路坎坷和前途渺茫的伤感,也在这难以割舍的离愁中暗暗地流露了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念去去”三句是抒别时之情,“今宵酒醒”三句是写别后之思;前者是不忍别,后者是忍不住的相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炼句上“念去去”三字就颇具匠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来说,诗词中用“别去”、“去也”、“去了”较多,如小令《忆江南》:“人去也,音讯隔湘江。行客四方征羁旅,月儿照此绿纱窗。常忆旧曾双。”词人叠用两个“去”字,置于去声字“念”之后,读时一字一顿,越发显出去路茫茫,缈无归期,将别离之情抒发的更加浓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千里烟波”不仅点出路途之遥,今后相见之难,而且“烟波”与沉沉“暮霭”也构成灰暗的色调,与离别的氛围和心情相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今宵酒醒”三句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熙载在《艺概》中就将此三句作为词作“点染”之间密不可分的典型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俞文豹《吹剑录》,有次苏东坡与门客论词,说你们看我的词与柳永相比如何?有个善歌的门客打趣说:“柳中郎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词乃艳科”,“以婉约为宗”,是不能让关东大汉唱的。从门客的调侃中,我们也能看出柳永此词在时人心目中的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乐府中还有首《公无渡河》,语言直白,感情却是异常的痛楚:“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这首古乐曲,据说是朝鲜艄公霍里子高的妻子丽玉所作。一天早晨,霍里子高去撑船摆渡,望见一个披发狂夫向着河边狂奔。他的妻子在后面追赶不及,这位披发狂夫被淹死。他的妻子面对遗体悲吟着《公无渡河》,其声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霍里子高回到家,把那歌声向妻子丽玉作了描绘,丽玉弹拔箜篌把歌声写了下来,成为一首有名的《箜篌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诗四句,每句四字,但前三句每句都有“渡河”二字,占全部字数的三分之一还强,另外,对丈夫的呼喊“公”字也出现在三句之中,听起来,似乎是一片呼喊声和渡河声,既声情并茂地再现披发狂夫强行渡河和妻子劝阻渡河的场景,也更为强烈地抒发了妻子追劝不及,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丈夫溺水而死,内心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是难以言喻的,只能反复呼喊着丈夫。所以这首小诗表面上直白简单,但内涵却异常丰富,这与字句的锻炼关系极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3、炼情景句

在古典诗歌中,单纯的景句或情句并不多,更多的是情景的交融,或是景中寓情,或是情中寓景,或是借景抒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诗经》小雅中《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王夫之誉为“以乐景衬哀情”的典范(《姜斋诗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更是托物咏志,借景抒情: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思肖在南宋未年一大批爱国诗人中特别引人注目。他能诗能画,尤工墨竹墨兰。宋亡前后,他的诗画都以表达民族气节为主题,甚至连名字也为此而改:“忆翁”、“所南”,即不忘故国,心向南方赵宋朝廷之意,“思肖”亦即思赵(因赵字从走从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亡后的四十多年间,他终身不娶,矢志复国,坐着和睡觉,头面绝不向北。一听到有人讲北方话,捂着耳朵就跑,与元蒙政权格格不入。郑思肖的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咏歌菊花,实际上是宋亡后志士仁人民族气节的再现。因为是写在宋亡之后,所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就不是一般的高风亮节的自我勉励,而是在沉痛悼念故国的情感中,突出地强调了誓为故国而殉节的忠勇烈士精神。这两句诗不仅成了诗人烈士性格的代表,也成了激励民族气节,咏歌忠烈精神的千古名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还有首《菊花歌》,与这首诗立意相同,但用语却更明白:太极之髓日之精,生出天地秋风身。万木摇落百草死,正色与秋争光明。背时独立抱寂寞,心香贞烈透寥廓。至死不变英气多,举头南山高嵯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昂着不屈的头,眼望着南山(指赵宋),身虽寂寞,心却贞烈,这是一幅何等令人肃然起敬的烈士殉难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最后两个警句给我们留下的极为强烈的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欧阳修是宋代文坛领袖,也是庆历新政的积极推行者。我们读他的《与高司谏书》,是何等的一腔正气、义正词严;读他的《醉翁亭记》,又感受到他的旷达和潇洒,但我们读过他的词作后,才感受到他还有似水的柔情,而且是通过一些情景交融的名句表现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这首表现羁旅愁思的《踏莎行》: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词人通过“侯馆”、“溪桥”、“征辔”等地点的变换,暗示是在离别的路上;“梅残”、“柳细”、“草熏风暖”则点明季节时令。在古典诗词中,梅、草尤其是柳,常用来表现离愁,而且都暗藏许多典故。词人选择这三样景物,正是实景虚用,用以表达深深的愁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渐远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则是个精心锻炼的名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它从李煜的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中脱胎而来,但两者又有所不同:李词之愁是静态的,只是强调愁的无处不在;欧词则是动态的,离家越远而愁思越重——“渐远渐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词人又把李煜以水言愁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也挽合进来,改造成“迢迢不断如春水”,从而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这就是江西派所说的“夺胎换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的下片仍写离思别愁,但主人公和时空皆则作了转换:由旅途上的行人转换为闺中的思妇;由“侯馆”、“溪桥”转换为“高楼”、“危栏”。唐代诗人李商隐有首著名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其中两句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上句写自己悬想情人此刻的情景,下句则转换主人公和时空,设想情人悬想自己的情形。诗家把此称为“代拟法”,认为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欧词的下片显然也是才采用“代拟法”,只是他已将李商隐的两句变成整个下片。这样使词变得更加婉转曲折,词人要表达的情感也更进了一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8万

帖子

5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173
贡献
186354
金钱
20752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27 20: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是对上句“楼高莫近危栏倚”的交代回复,它使思念之情、也使画面无尽地得到拓展,一向为评论家所激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2: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