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龙家小院

转载《毛泽东诗论管窥》---(百度搜索,仅供参考)

[复制链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人有的欣赏婉约派作品的辞情蕴藉、柔婉绮丽、清新华美,有的欣赏豪放派作品的气象磅礴、雄词高唱、慷慨激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则主张两者各有兴会,同时就他个人的喜好和看法而言,他则更倾向“偏于豪放,不废婉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纵观毛泽东的诗词作品,的确也既有像《沁园春·雪》和《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许多气象阔大、雄视千古、豪情万丈的壮美篇章,也有像《贺新郎·别友》和《虞美人·枕上》那类一往情深、一唱三叹、读之令人荡气回肠的柔婉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毛泽东的这一观点,笔者认为无论是从贯彻“百花齐放”这一党的繁荣文艺事业的方针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实际满足不同人的不同审美爱好和满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精神需求来讲,或是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人民从总体上对当代诗词的要求来讲,也都是值得重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毛泽东对传统诗词自身的评价和看法
      毛泽东关于传统诗词(他一般仍广义地称之为旧诗、旧体诗词或格律诗词,目前诗词界则多把今人写作的传统诗词称之为当代诗词或当代中华诗词)的论述很多,笔者认为,就毛泽东对传统诗词自身的态度而言,他主要有这样两大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一方面他确实认为,“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因为旧体诗词有许多讲究,很不易学,又容易束缚人们的思想,不如新诗那样自由,不能充分表达现代生活所要求的那些思想,所以他一向不主张青年人花偌大精力去搞[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方面,他也认为,“旧体诗词源远流长”,很多人都喜欢,“一万年也打不倒”,“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可以兴观群怨嘛,怨而不伤,温柔敦厚嘛”,因而“写不了新诗写旧诗也是可以的”,“求新并非弃旧”[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还认为旧体诗词在经过长期发展,在形式上得以定型之后,“同样的形式,千百年来,真是名诗代出,佳作如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固定的形式并没有妨碍诗歌艺术的发展”[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从他长期坚持旧体诗词的写作,下很大工夫修改自己的诗词作品,反复请人对自己的诗词作品提出修改意见和多次同意公开发表自己的诗词作品,从他多次鼓励周谷城、周世钊等人写作诗词和多次帮助陈毅、胡乔木等人修改诗词等来看,毛泽东对传统诗词在新时代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及其艺术价值,显然也是给予充分肯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是毛泽东一方面认为,写作传统诗词必须注意遵守其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格律,说:“不论平仄,不讲叶韵,还算什么格律诗词?掌握了格律,就觉得有自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另一方面,毛泽东也认为,“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革”[2]。但怎么改革、怎么发展、怎么解决,毛泽东谈得很少、很谨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们从毛泽东为数不多的言论和他的创作实践中也还是可以看出他的态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他在一次给蒋竹如的信中说过:“律诗是一种少数人吟赏的艺术,难于普及,不宜提倡。惟用民间言语七字成句,有韵的非律的诗,即兄所指民间歌谣体裁,尚是很有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从这些话来看,是不是意味着毛泽东赞成写当代诗词者如写不好律诗等格律森严的近体诗,也可以下工夫写些确有内容和特色的新古体诗或类似民间歌谣体的那种齐言体诗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毛泽东似乎不止一次地谈过应当编一本《新诗韵》即一本“用韵较宽的韵书”,尤其是他在自己的诗词创作中虽然基本上遵守格律,然而却又不完全拘泥于格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毛泽东的诗词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平仄方面有因不以词害意而不拘平仄甚至多处失对、失粘的,如“七百里驱十五日”、“乱云飞渡仍从容”以及他的《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有因民谣或成语而不拘平仄的,如“离天三尺三”、“子在川上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有因人名、物名或数据等而不拘平仄的,如“成吉思汗”、“吴刚捧出桂花酒”、“坐地日行八万里”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押韵方面,有按其湖南方言押韵的,如《西江月·井冈山》一词按照韵书规定,其所押之韵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韵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有因不以词害意而有意未按韵书规定押韵的,如《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词,毛泽东本人在自注中也说,这首词“上下(阕)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在毛泽东诗词中,有些显然突破了原来不能通押的规定,而采用了邻韵通押或今韵通押(个别甚至明显出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以上这些,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毛泽东在当代诗词的创作中,是赞成在认真学和熟悉掌握旧体诗词格律的基础上,在基本遵守格律的同时,也可以在平仄和音韵方面适当有所突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认为,恐怕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十、认为中国诗歌“将来的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收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多次指出:“新诗太散漫……应该精炼,大体整齐,押大致相同的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应该在古典诗歌、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要继承优良诗歌的传统;另一方面,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以求得新诗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他提出:“诗当然应该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所以,中国诗歌的出路应当是“民歌与古典诗的统一,以外国诗作参考”[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6 04: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