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来少A 于 2025-9-1 11:40 编辑
“诗词党”最猖獗!舆论居然一面倒啊!太猖獗了!比邺下某某、梓某等人还要猖獗百倍啊!
哦,姑且再度略过56楼以下“联袂围攻质疑者”丑剧不提,不妨再跳跃一下,直接跳到76楼。
那么,76楼又是什么内容呢?原来是《题驴磨图》作者廖某华先生的“夹枪带棒”式自辩状:
廖某华76楼: 一首群里题图的即笔,本不值一提,写过即弃。但不意各位就此展开讨论,各抒己见,遍读之,颇有受益。就主要意见在立意用字的自洽和工稳说说,是与不是,劳烦诸位一读。诗是题驴磨图 :蒙眼长行路不迷,甘将岁月碾成泥。 都云天性生来犟,肯到黔山奋一蹄。起承两句认为"甘" 字欠洽,但既已蒙眼,不甘又奈何?甘字者,状其忍受苦劳也。转句有论用"犟"误,其实转结是一整句,转句是设线,话没说完,只说了世人(省略主语)都说你天生犟脾气,结句才顺势而出,肯不肯如驴的老祖宗在黔山向虎奋蹄(这个黔之驴总非杜撰罢)?其实诗摆在那,逻辑能否自洽,懂的人一读就明白,不懂的怎么解释也还是不懂。至于诗的好孬是另一回事,此不讨论。 |
很显然,还是在说刨根问底、一鹗飞二位先生没读懂。77楼更狠啊!
廖某华77楼:
“诗的用字是与散文有别,有些偏能省略两字词的前冠否定字,如,忍,可以理解为不忍,肯,可以理解为肯不肯。如果这还要死扣字面,那就是最低层次的技术问题了。[size=17.3333px]”[size=17.3333px]
[size=17.3333px]瞧瞧,分明在指斥刨根问底、一鹗飞二位先生连“最低层次”的技术问题都不懂嘛![size=17.3333px]
[size=17.3333px]哦,还有个79楼。
廖某华79楼:
蒙眼后本来啥都看不见,偏又不迷路。岂必明说"转圏"才算不隔?
最滑稽的还是邺下某某。一看乃师亲自现身说法,舍身护徒,那邺下某某顿时神气活现,同时铆足了力气倒打一耙!
邺下某某81楼: “廖老好。先生的解释无疑等于证明吟者煞有介事说这个字隔、那个字与那个字无关联云云,其实就是没有读懂诗意。 我本也不愿参与其中,更不愿指明吟者等人没有读懂诗。这是伤人自尊的话。但吟者一再在这里哗众取宠,不得不点明其皇帝新衣。
不想点明后,其恼羞状毕现,逼我释义。我当然读懂了,也可以给他们解释诗意。但我想先听听吟者到底如何解释这四句,故一直不讲。现在您既然讲了,我也就不用给吟者解释了。不过,他未必听得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