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金筑子

发一首江南口音押韵诗

[复制链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8-7 19: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7 19:18
在中国,可是大部分地区的方言中都还保留着入声的。其实在北方保留入声的也不少。 ...

南方的入声其实也有舒化现象。不要到族外找原因,不在那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7 19: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8-7 19:16
非也非也,你还不懂。鲜卑人数量如此大,也未能消灭入声,何况后来的少量融合? ...

没有入声,是普通话中不予标注造成的。——而这却是满人学汉话时没有学会入声造成的。在方言中,中国还是大多数人会讲入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7 19: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8-7 19:22
南方的入声其实也有舒化现象。不要到族外找原因,不在那里。

只要普通话越来越强化,方言最后也会被消失的。——现在的孩子连方言都不会讲了,还讲什么入声?最后也只能被消失吧。

点评

普通话强化最近的事,南方入声舒化早就有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7 19: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8-7 19: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7 19:24
只要普通话越来越强化,方言最后也会被消失的。——现在的孩子连方言都不会讲了,还讲什么入声?最后也只 ...

普通话强化最近的事,南方入声舒化早就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7 19: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8-7 19:26
普通话强化最近的事,南方入声舒化早就有了。

我今年54岁。最起码我讲吴语方言的入声还没有舒化。听说苏州话中的入声在上世纪70年代后,都舒化了。其实也是普通话强化的结果。毕竟这个趋势不不能改变的。入声的舒化也是语言环境使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7 19: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8-7 19:26
普通话强化最近的事,南方入声舒化早就有了。

呵呵。普通话的强化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

点评

效果是最近爆发的,有个曲线理论。推动普通话只是认为加快了变化,而非改变变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7 19: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8-7 19: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7 19:32
呵呵。普通话的强化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

效果是最近爆发的,有个曲线理论。推动普通话只是人为加快了变化,而非改变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8-7 19: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7 18:25
呵呵。你还有没看过的哦。也是王力的:蒸锓韵归为特例邻韵。所谓特例,不就是近韵吗?从这个上去理解吧。 ...

是你没看懂王力的表述,再你细琢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8-7 19: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7 18:23
我一直主张严守平仄,押韵可由诗人自主,只要自己读来是押韵的即可,不必去翻韵书。
...

赞成此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7 1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8-7 19:34
效果是最近爆发的,有个曲线理论。推动普通话只是认为加快了变化,而非改变变化。 ...

不能这么说的。满人讲的汉话,是被当作官话传于各方的。又上世纪50年代开始强化普通话,在各公共环境中交流一律用普通话。这个对地方语系入声音等影响是致命的。我的孩子就连本地方言都听不懂。还会懂有入声音?显然不会了。哎,所谓的入声音,也恐怕传不了多长时间了。就让语言学家他们考虑去吧。

点评

过于担忧了,入声是不会消灭的。起码,在共产主义还未有实现之前。 晓风轻送 先生是那个地区的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7 1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7 19: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8-7 19:34
效果是最近爆发的,有个曲线理论。推动普通话只是人为加快了变化,而非改变变化。 ...

我讲的入声字非常短促。我称之为促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7 19: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8-7 19:38
是你没看懂王力的表述,再你细琢磨


问题是这个知识点,你看到过了没有。何为特例?

点评

已.发旧文可参看。而且自信比你看得早。而且比你看诗明白。 王力此段叙说是解释什么叫邻韵。邻韵是因为它们在切韵书上排在一起,故称邻韵。但是象江阳,蒸侵韵隔得很远,但音韵相近,是种不相邻又称为 邻韵的特殊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7 2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7
贡献
3598
金钱
5026
发表于 2016-8-7 19: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7 19:41
不能这么说的。满人讲的汉话,是被当作官话传于各方的。又上世纪50年代开始强化普通话,在各公共环境中交 ...

过于担忧了,入声是不会消灭的。起码,在共产主义还未有实现之前。
晓风轻送 先生是那个地区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7 19: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8-7 19:48
过于担忧了,入声是不会消灭的。起码,在共产主义还未有实现之前。
晓风轻送 先生是那个地区的人? ...

我是浙江开化人,县城是讲吴语方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8-7 21: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6-8-7 21:13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7 19:45
问题是这个知识点,你看到过了没有。何为特例?

已.发旧文可参看。而且自信比你看得早。而且比你看得明白。
王力此段叙说是解释什么叫邻韵。邻韵是因为它们在切韵书上排在一起,故称邻韵。但是象江阳,蒸侵韵隔得很远,但音韵相近,是种不相邻又称为
邻韵的特殊例子。即江与阳,蒸与侵是邻韵而非近韵。
王力先生很多表述是矛盾的,如蒸侵一会说是独用,绝不可与其它韵相通,一会又说蒸侵韵是邻韵。
王力诗论称近体必需一韵到底,只承认律诗首句可采用邻韵,并称之衬韵,从未著文认同近韵作借韵用。
你对王力这段表述理解是错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7 21: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8-7 21:12
已.发旧文可参看。而且自信比你看得早。而且比你看得明白。
王力此段叙说是解释什么叫邻韵。邻韵是因为它 ...

江阳可说邻韵。但蒸侵只能是近韵——看韵尾音吧。

点评

王力是把江阳与蒸侵并列说事的。即江阳与蒸使这种邻韵在韵书上并非相邻,故称特例。 至于蒸侵是否属邻韵,王力说法是不个统一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7 2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8-7 21: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7 21:21
江阳可说邻韵。但蒸侵只能是近韵——看韵尾音吧。

王力是把江阳与蒸侵并列说事的。即江阳与蒸使这种邻韵在韵书上并非相邻,故称特例。
至于蒸侵是否属邻韵,王力说法是不个统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7 21: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8-7 21:35
王力是把江阳与蒸侵并列说事的。即江阳与蒸使这种邻韵在韵书上并非相邻,故称特例。
至于蒸侵是否属邻韵 ...

呵呵。到诗中去找合理之处吧。王力怎么说,不要紧,但毕竟给出了这个事实。我个人的看法是,要更多的从这个事实中去理解问题,而不必纠结于他是怎么说的。
王力也讲拗救,我就不认同。还有人要我去看看王力的,笑话,我最开始学的格律就是王力的诗词格律。
合理的,我们吸收;不合理的,我们没有责任要当作圣律。

点评

附:几句说清拗救论 诗律中,多有讲拗救的。何为拗?如何救?就以五言律句来说吧: 在五言律句中,只有以下四种基本句式及其特定变式,为律句。 ①平平仄仄平,特定变式:仄平平仄平;(本句拗救) ②平平平仄仄,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7 22: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7 22: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7 22:33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7 21:53
呵呵。到诗中去找合理之处吧。王力怎么说,不要紧,但毕竟给出了这个事实。我个人的看法是,要更多的从这个事实中去理解问题,而不必纠结于他是怎么说的。
王力也讲拗救,我就不认同。还有人要我去看看王力的,笑话,我最开始学的格律就是王力的诗词格律。
合理的,我们吸收;不合理的,我们没有责任要当作圣律。
你的一下发言,难道不是当作【圣律】吗?

附:几句说清拗救论
诗律中,多有讲拗救的。何为拗?如何救?就以五言律句来说吧:
在五言律句中,只有以下四种基本句式及其特定变式,为律句。
①平平仄仄平,特定变式:仄平平仄平;(本句拗救)
②平平平仄仄,特定变式:仄平平仄仄;
③仄仄仄平平,特定变式:平仄仄平平;
④仄仄平平仄,特定变式:平仄平平仄。
非以上四种句式的,则统称之为拗句。在五言拗句中,有一种句式:平平仄平仄。因在唐宋律诗中常见,故人们称之特拗句。在律诗中,特拗句是作为准律句的。
所以,五言律诗中,合律的句式只有以上的五种。
在律诗中,最禁忌的是孤平句“仄平仄仄平”及三平调句“中仄平平平”。(注:有人统计过,在唐人诗中,犯孤平、三平调者占同类句式的比例不到千分之二)
其它拗句,若犯小拗,则是可救可不救的。
若犯大拗(特拗除外),则需对句拗救。即出句在该平的地方用了仄字,则在对句的相应位置补上一个平字。如出句:中仄中仄仄,则对句:中平平仄平。
注:七言律句,则是在五言律句前加两字,其中第一个字可平仄不论,后五字必需严格按五言律句式。知道这点即可,不需再展开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7 22: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7 22:24
附:几句说清拗救论
诗律中,多有讲拗救的。何为拗?如何救?就以五言律句来说吧:
在五言律句中,只有以 ...

这是拗救论。我可是讲清了,然我是不认可的。
因为小拗(孤平及三连平属禁忌外),本就有救有不救的,这不是屁话吗?这是一
至于大拗“中仄中仄仄”,在唐时就有不救的,那还需谈什么拗救啊。所谓的救也是屁话了。这是二
综合以上两点,拗救论就是屁话。
我是学了拗救论,才予以否定的。——不知拗救论,又有什么资格去否定?!

点评

你学的还是不精啊! 特拗句平平仄平仄和大拗句〇仄〇仄仄,为什么是律句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7 2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7 22: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7 22:43
这是拗救论。我可是讲清了,然我是不认可的。
因为小拗(孤平及三连平属禁忌外),本就有救有不救的,这不 ...

你学的还是不精啊!
特拗句平平仄平仄和大拗句〇仄〇仄仄,为什么是律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7 22: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7 22:47
你学的还是不精啊!
特拗句平平仄平仄和大拗句〇仄〇仄仄,为什么是律句呢? ...

这个不需要你来讲的。关于格律,要知道我绝不会差于你。

点评

不一定吧! 说说你的理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7 2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7 22: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7 22:53
这个不需要你来讲的。关于格律,要知道我绝不会差于你。

不一定吧!
说说你的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7 23: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7 22:55
不一定吧!
说说你的理由!

这个很化时间的。如元曲,我就将同一曲牌的先是选出三十多首来,后来经过比较选十五首左右结果也是差不多的。故后来都只选择十五首左右来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相对宽泛的曲谱来。

点评

几句话就可以说完的,看来你真的不懂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7 23: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7 23: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7 23:04
这个很化时间的。如元曲,我就将同一曲牌的先是选出三十多首来,后来经过比较选十五首左右结果也是差不多 ...

几句话就可以说完的,看来你真的不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7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7 23:07
几句话就可以说完的,看来你真的不懂啊!

你懂好了。一个理论,没有人采纳,不就是自言自语吗?!
我的理论,毕竟可以用那些虽选入律诗,但也不怎么合平仄的律诗来进行解释。

点评

这不是三羊的理论,是唐朝元兢的理论。 采纳与不采纳,是一回事。 正确与不正确,是一回事。 你也竟敢自吹你的理论,你的理论无非就是别人嚼过的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7 23: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7 23: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7 23:14
你懂好了。一个理论,没有人采纳,不就是自言自语吗?!
我的理论,毕竟可以用那些虽选入律诗,但也不怎 ...

这不是三羊的理论,是唐朝元兢的理论。
采纳与不采纳,是一回事。
正确与不正确,是一回事。

你也竟敢自吹你的理论,你的理论无非就是别人嚼过的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7 23: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7 23:23
这不是三羊的理论,是唐朝元兢的理论。
采纳与不采纳,是一回事。
正确与不正确,是一回事。

后人不能吸收前人的理论吗。吸收一点,舍弃一些。就是自己理解的。
哎,没几个人认同,你推广不力哦。

点评

我不推广,但是不等于不知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7 23: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7 23: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7 23:27
后人不能吸收前人的理论吗。吸收一点,舍弃一些。就是自己理解的。
哎,没几个人认同,你推广不力哦。 ...

我不推广,但是不等于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7 23: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7 23:34
我不推广,但是不等于不知道

人们知道,都不予采纳,说明这个理论还是有问题的。
看看到底问题出在哪,纠正后或许就是新理论了。

点评

因为,你懒惰,不愿意去探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7 23: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2 19: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