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80|回复: 56

唐代科举试诗格律的宽严

[复制链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8-23 11:07: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山钓者 于 2016-8-23 12:37 编辑

以往有个错误认识,以为唐代科举试律诗的格律是最严的,有声病便一票否决,所以可以从唐代试律诗来考察唐代律诗格律。三羊先生有志于此道,几年如一日研究,发现了与今天格律不符情况,一个是有平平仄平仄句,不符二四分明,此外三羊还发现了出韵,失粘现象,他命名为换头体,折腰体,并试图用四声二五法来解释(即永明体蜂腰病)
       事实上唐代日常律诗创作与科举试律诗的格律都经历了一个由宽到严的过程,并非初盛中晚一成不变。初唐仍延续齐梁体诗,沈宋变为律诗后,盛唐并不完全遵守格律,崔颢《黄鹤楼》七律就是代表,中晚唐以后律诗格律才渐趋严守。
      与此风气相应,试律诗格律也有个从宽到严的变化,据专家统计,初唐无试律诗留存,盛唐留存17首试律诗,有4首失粘失对,比例23.5%,中唐留存158首试律诗,22首失粘失对,比例13.9%,晚唐留存14首试律诗,只有1首失粘失对,比例7.1%。大历八年(773年)甚至出现了一首孤平试律诗,周存《禁中春松》
几岁含贞节,青青紫禁中。日华留偃盖,雉尾转春风。
不为繁霜改,那将众木同。千条攒翠色,百尺澹晴空。
影密金茎近,花明凤沼通。安知幽涧侧,独与散樗丛。
其中那将众木同句,仄平仄仄平,孤平句。

香港学者邝健行在《唐代省试诗体式叙论》一文总结到:
  总而言之,唐代省试诗虽以六韵五言律诗为主,其间实有相当多的例外,可以是四韵或八韵,可以是七言,可以是齐梁体或非律体……同场考试,体式有时也不做绝对硬性的规定.,而考官取舍,也不见得过分注重举子遵守体式这一因素,跟后世相比,唐代考试规矩显得宽松灵活些。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23 11: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捧场:北山说得有道理。对于试律诗,人们向来是不屑提及的。一般认为它与明、清八股文类同,不过是唐、宋文人进仕谋官的敲门砖,毫无文学艺术价值。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 终南望余雪)
此为历代试律诗中最为独特的一篇作品。仅有2韵。不符合考试要求,却广为流传,足以说明试律诗之贬值。即使这四句,还有大拗句和三平尾句。但仅凭这违规的四句诗祖咏却中了进士。可见唐代并不死守声律,更重诗意。三羊以试律诗定格律,方向性错误~

点评

捧场!精神可嘉! 碰脚碰屁股,可就是反作用了!【反作用】,是否就是所谓的【负能量】,在下不知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3:08
祖咏写《终南望余雪作》,要求六韵,只写二韵,当年未及第,次年才中进士,诗题是《七月流火》。应试诗艺术水平较高的是钱起 的《湘灵鼓瑟诗》,代表了试律诗的的最高水平: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8-23 12: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言哉 于 2016-8-23 12:05 编辑

不为繁霜改,那将众木同。那用的平声。
客耳那堪不忍闻...辛弃疾 《鹧鸪天·一片归心拟乱云》
玉骨那愁瘴雾...苏轼《西江月·梅花》三市海巡那惜夜...吴潜《浣溪沙》
得似旧时那(平韵)...李清照《满庭芳·芳草池塘》

点评

看来这个孤平句存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3 12:04: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山钓者 于 2016-8-23 12:15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23 11:37
捧场:北山说得有道理。对于试律诗,人们向来是不屑提及的。一般认为它与明、清八股文类同,不过是唐、宋文 ...


祖咏写《终南望余雪作》,要求六韵,只写二韵,当年未及第,次年才中进士,诗题是《七月流火》。
    应试诗艺术水平较高的是钱起的《湘灵鼓瑟诗》,代表了试律诗的的最高水平: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王世贞《艺苑卮言》对其有很高的评价:“凡省试诗类鲜佳者,如钱起《湘灵》之诗,亿不得一。

点评

谢谢指正。但“终南望余雪”却成了祖咏的代表作之一。由此可反思什么是好诗?真正有感而发才是好诗,八股文绝凑不出好诗。 由此我想到目前网上律诗海量,为什么名诗名家甚少?因多数像流水线加工的产品,凑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2: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3 12:18: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8-23 12:01
不为繁霜改,那将众木同。那用的平声。
客耳那堪不忍闻...辛弃疾 《鹧鸪天·一片归心拟乱云》
玉骨那愁瘴雾 ...

看来这个孤平句存疑。

点评

孤平不孤平,还有存疑不存疑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5:15
根据字义,不是存疑是肯定平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2: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23 12: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23 12:04
祖咏写《终南望余雪作》,要求六韵,只写二韵,当年未及第,次年才中进士,诗题是《七月流火》。
    应 ...

谢谢指正。但“终南望余雪”却成了祖咏的代表作之一。由此可反思什么是好诗?真正有感而发才是好诗,八股文绝凑不出好诗。
由此我想到目前网上律诗海量,为什么名诗名家甚少?因多数像流水线加工的产品,凑也~~~~~~~~~~~~~~~~~

点评

也不确定,香港学者邝健行就认为祖咏当年以此二韵诗中进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3:23
你的一句【谢谢指正】,就大事完结了。可是,你嘲讽三羊的帖子咋办呢? 捧场:北山说得有道理。对于试律诗,人们向来是不屑提及的。一般认为它与明、清八股文类同,不过是唐、宋文人进仕谋官的敲门砖,毫无文学艺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3: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8-23 12: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往有个错误认识,以为唐代科举试律诗的格律是最严的,有声病便一票否决,所以可以从唐代试律诗来考察唐代律诗格律。三羊先生有志于此道,几年如一日研究,发现了与今来格律不符情况,一个是有平平仄平仄句,不符二四分明,此外三羊还发现了出韵,失粘现象,他命名为换头体,折腰体,并试图用四声二五法来解释(即永明体蜂腰病)
三羊回复:
思维混乱,条理不清。在下三羊,不厌其烦的再次领教:北山你心目中的【今来格律】究竟是什么?为何如此吝啬,三羊元兢讨教过多次了。【此外三羊还发现了出韵,失粘现象,他命名为换头体,折腰体,并试图用四声二五法来解释(即永明体蜂腰病)】,这一段话,不知楼主北山所云。

    事实上唐代日常律诗创作与科举试律诗的格律都经历了一个由宽到严的过程,并非初盛中晚一成不变。初唐仍延续齐梁体诗,沈宋变为律诗后,盛唐并不完全遵守格律,崔颢《黄鹤楼》七律就是代表,中晚唐以后律诗格律才渐趋严守。
三羊回复:
【初唐仍延续齐梁体诗】,三羊领教【齐梁体诗】的声律是什么?
半推半就,犹抱琵琶半遮面。崔颢《黄鹤楼》七律,不完善的地方何在?如何才能叫做完善呢?

    与此风气相应,试律诗格律也有个从宽到严的变化,据专家统计,初唐无试律诗留存,盛唐留存17首试律诗,有4首失粘失对,比例23.5%,中唐留存158首试律诗,22首失粘失对,比例13.9%,晚唐留存14首试律诗,只有1首失粘失对,比例7.1%。大历八年(773年)甚至出现了一首孤平试律诗,周存《禁中春松》

几岁含贞节,青青紫禁中。日华留偃盖,雉尾转春风。
不为繁霜改,那将众木同。千条攒翠色,百尺澹晴空。
影密金茎近,花明凤沼通。安知幽涧侧,独与散樗丛。
其中那将众木同句,仄平仄仄平,孤平句。

三羊回复:
唐朝试律诗的依据现存文献资料可知,189首不足总数的一半!如此专家怕是【传
】的太深奥了。那将众木同,不是【仄平仄仄平】,而是【平平仄仄平】。虽然三羊,没有反对所谓孤平的唐人依据!

香港学者在《唐代省试诗体式叙论》一文说到:
    总而言之,唐代省试诗虽以六韵五言律诗为主,其间实有相当多的例外,可以是四韵或八韵,可以是七言,可以是齐梁体或非律体……同场考试,体式有时也不做绝对硬性的规定,而考官取舍,也不见得过分注重举子遵守体式这一因素,跟后世相比,唐代考试规矩显得宽松灵活些。

三羊回复:
不知香港学者的所谓【齐梁体】和【非律体】,是什么样的东东!唐朝试律,针对诗赋两种文体。假如,【非律体】就是不讲声调的文体,科举试律不会试【非律体】的!科考试律,【齐梁体】的声律是什么理论体系?假如没有声律理论体系,科举同样也不会试【齐梁体】的!

点评

在下三羊,不厌其烦的再次领教:北山你心目中的【今来格律】究竟是什么? …… 这个三羊,不论理,专挑错,今来格律是什么意思?你不明白,我也不明白,明明是今天格律之误,可见不是个踏做学问,喜刁蛮玩权术之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3:38
香港邝健行所说齐梁体,指开成三年省试霓裳羽衣曲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宴罢水殿空,辇馀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3: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8-23 12: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23 12:18
看来这个孤平句存疑。

根据字义,不是存疑是肯定平声。

点评

声律问题,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8-23 13: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3 13:05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23 12:20
谢谢指正。但“终南望余雪”却成了祖咏的代表作之一。由此可反思什么是好诗?真正有感而发才是好诗,八股 ...

你的一句【谢谢指正】,就大事完结了。可是,你嘲讽三羊的帖子咋办呢?在下三羊,先将你丑化三羊是丑话臭话,放在这里,以备小人发赖!
说话说,不知为不知,不可不知为知之!




11
主题
164
帖子
604
积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威望2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贡献17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钱211
沙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1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捧场:北山说得有道理。对于试律诗,人们向来是不屑提及的。一般认为它与明、清八股文类同,不过是唐、宋文人进仕谋官的敲门砖,毫无文学艺术价值。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 终南望余雪)
此为历代试律诗中最为独特的一篇作品。仅有2韵。不符合考试要求,却广为流传,足以说明试律诗之贬值。即使这四句,还有大拗句和三平尾句。但仅凭这违规的四句诗祖咏却中了进士。可见唐代并不死守声律,更重诗意。
三羊以试律诗定格律,方向性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8-23 13: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23 11:37
捧场:北山说得有道理。对于试律诗,人们向来是不屑提及的。一般认为它与明、清八股文类同,不过是唐、宋文 ...

捧场!精神可嘉!
碰脚碰屁股,可就是反作用了!【反作用】,是否就是所谓的【负能量】,在下不知啊!

点评

三羊先生:我说你方向性错误,意思是你研究格律只以留存下来的不多试帖诗为样本是不行的。 因为格律是个统计规律,必须以大样本为准,所以你的着眼点应是唐代至今的全部律诗才行。在这个诗的海洋里,试律诗只是很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4: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8-23 13: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此风气相应,试律诗格律也有个从宽到严的变化,据专家统计,初唐无试律诗留存,盛唐留存17首试律诗,有4首失粘失对,比例23.5%,中唐留存158首试律诗,22首失粘失对,比例13.9%,晚唐留存14首试律诗,只有1首失粘失对,比例7.1%。
三羊回复:
失粘失对,是【失粘】和【失对】两个概念,笼统的说法,容易逻辑混乱。失粘的,是折腰近体诗;失对的,就不是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3 13:2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3 12:31
以往有个错误认识,以为唐代科举试律诗的格律是最严的,有声病便一票否决,所以可以从唐代试律诗来考察 ...

香港邝健行所说齐梁体,指开成三年省试霓裳羽衣曲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宴罢水殿空,辇馀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所说非律体,指开成元年之前类似齐梁体者,《赋得冬日可爱》
庾承宣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疏照逾远,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宽,羁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倾心倘知期,良愿自兹毕。

点评

香港邝健行所说齐梁体,指开成三年省试霓裳羽衣曲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宴罢水殿空,辇馀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3: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3 13:23: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23 12:20
谢谢指正。但“终南望余雪”却成了祖咏的代表作之一。由此可反思什么是好诗?真正有感而发才是好诗,八股 ...

也不确定,香港学者邝健行就认为祖咏当年以此二韵诗中进士。

点评

我就怀疑以此中进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30 17:35
如此看来,北山的所谓专家,看来也是似是而非的二皮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3: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8-23 13: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3 13:31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23 13:21
香港邝健行所说齐梁体,指开成三年省试霓裳羽衣曲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宴罢水殿空,辇馀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所说非律体,指开成元年之前类似齐梁体者,《赋得冬日可爱》
庾承宣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疏照逾远,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宽,羁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倾心倘知期,良愿自兹毕。

是否是押仄韵的,就是齐梁体?如果真是这样定义的话,虽有不当也无大碍。因为仅仅一个名称而已。
不知还有其他条件?!

点评

这两首,虽都不合律诗声律的齐梁体,但还有声调区别,你分析一下平仄,我看你能不能得出邝健行一样的结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3: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8-23 13: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23 13:23
也不确定,香港学者邝健行就认为祖咏当年以此二韵诗中进士。

如此看来,北山的所谓专家,看来也是似是而非的二皮脸

点评

好几个专家之间的话,自然有矛盾,但人家博士教授课题,总比你我研究深入,你这愚木脑袋啥时能开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3: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3 13:3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3 12:31
以往有个错误认识,以为唐代科举试律诗的格律是最严的,有声病便一票否决,所以可以从唐代试律诗来考察 ...

在下三羊,不厌其烦的再次领教:北山你心目中的【今来格律】究竟是什么?

……
这个三羊,不论理,专挑错,今来格律是什么意思?你不明白,我也不明白,明明是今天格律之误,可见不是个踏做学问,喜刁蛮玩权术之人。
       今天的格律观是什么?你三羊不活在今天?不会去看看王力诗词格律?至于齐梁体的格律,齐梁体并未形成格律,讲四声八病,但并不能严守,对齐梁体的认识,初唐人主要从辞藻艳丽的风格来定义,中晚唐以后主要从声律来看,讲对偶,平仄不同于近体,也不同于古体,单句大多是律句,联间不讲粘对。

点评

在下三羊,不厌其烦的再次领教:北山你心目中的【今来格律】究竟是什么? …… 这个三羊,不论理,专挑错,今来格律是什么意思?你不明白,我也不明白,明明是今天格律之误,可见不是个踏做学问,喜刁蛮玩权术之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4: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3 13:42: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3 13:29
如此看来,北山的所谓专家,看来也是似是而非的二皮脸

好几个专家之间的话,自然有矛盾,但人家博士教授课题,总比你我研究深入,你这愚木脑袋啥时能开窃?

点评

术业有专攻 自卑是迂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5:18
大人物说错话,犯大错;小人物说错话,犯小错。 各有千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4: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3 13:5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3 13:26
是否是押仄韵的,就是齐梁体?如果真是这样定义的话,虽有不当也无大碍。因为仅仅一个名称而已。
不知还有 ...

这两首,虽都不合律诗声律的齐梁体,但还有声调区别,你分析一下平仄,我看你能不能得出邝健行一样的结论?

点评

唐开成二年(837)李肱 状元帖《省试霓裳羽衣曲》——近体折腰律诗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统摇曳。宴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4: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076

帖子

8558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诗词论坛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83
贡献
2494
金钱
3022
发表于 2016-8-23 14: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不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076

帖子

8558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诗词论坛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83
贡献
2494
金钱
3022
发表于 2016-8-23 14: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终南望余雪作》这个记得牢。祖永的其他的没记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8-23 14: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3 15:19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23 13:38
在下三羊,不厌其烦的再次领教:北山你心目中的【今来格律】究竟是什么?

……

在下三羊,不厌其烦的再次领教:北山你心目中的【今来格律】究竟是什么?
……
这个三羊,不论理,专挑错,今来格律是什么意思?你不明白,我也不明白,明明是今天格律之误,可见不是个踏做学问,喜刁蛮玩权术之人。
三羊回复:挑错,就是论理。见错不挑,才是不论理。三羊虽【不是个踏做学问】,但也不是【喜刁蛮玩权术之人】,因为三羊没有【喜刁蛮玩权术】的资质!


    今天的格律观是什么?你三羊不活在今天?不会去看看王力诗词格律?至于齐梁体的格律,齐梁体并未形成格律,讲四声八病,但并不能严守,对齐梁体的认识,初唐人主要从辞藻艳丽的风格来定义,中晚唐以后主要从声律来看,讲对偶,平仄不同于近体,也不同于古体,单句大多是律句,联间不讲粘对。
三羊回复:
1、
王力的声律,三羊当然知道。但是,今天王力的声律,不是大唐的声律,因为,用王力的声律论理,是不能解读大唐科举近体诗的!
2、
这就说明,古今人的所谓【齐梁体】,不是依照声律分类,而是一种风格的分类。或者说所谓【齐梁体】,并无一定的声律论理,更形不成一套相对完整的论理体系。如果真是这样这样的话,《省试霓裳羽衣曲》和《赋得冬日可爱》,则不属于如上情况了。因为这两首试律诗,是属于折腰近体声律系列。折腰,也即所谓是联间不粘或不完全粘连。单句必是律句,而非【单句大多是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8-23 14: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23 13:42
好几个专家之间的话,自然有矛盾,但人家博士教授课题,总比你我研究深入,你这愚木脑袋啥时能开窃? ...

大人物说错话,犯大错;小人物说错话,犯小错。
各有千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23 14: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3 13:08
捧场!精神可嘉!
碰脚碰屁股,可就是反作用了!【反作用】,是否就是所谓的【负能量】,在下不知啊! ...

三羊先生:我说你方向性错误,意思是你研究格律只以留存下来的不多试帖诗为样本是不行的。
因为格律是个统计规律,必须以大样本为准,所以你的着眼点应是唐代至今的全部律诗才行。在这个诗的海洋里,试律诗只是很少的,而且其文学价值总体来说并不高。

点评

三羊回复: 三羊不是傻瓜,三羊不会傻到那样的!即便傻那份,也不用你指路。你也没有能力提供【唐代至今的全部律诗】大样本!退一步讲,即便你能提供出来,也是废纸一堆。道理在于你不知道他是的声律论理是什么!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5: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8-23 14: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23 13:50
这两首,虽都不合律诗声律的齐梁体,但还有声调区别,你分析一下平仄,我看你能不能得出邝健行一样的结论 ...

唐开成二年(837)李肱 状元帖《省试霓裳羽衣曲》——近体折腰律诗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统摇曳。宴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平平仄平平?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上?仄上平平去?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去?
平平仄仄上?平入平平去?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去?

【开元太平时,平平仄平平】======================不合真空24分明
【霞衣统摇曳,平平仄平去】======================不合真空24分明
【宴罢水殿空,仄仄仄仄平】======================不合真空24分明



《赋得冬日可爱》庾承宣  贞元八年(790)============近体折腰律诗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疏照逾远,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宽,羁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倾心倘知期,良愿自兹毕。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平入?平去仄平上?平平仄平入?
仄上平平去?仄平平平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入?
平平仄仄上?仄上仄平入?平平仄平平?平去仄平入?

【寒郊见初日。平平仄平入】======================不合真空24分明
【冰轻影微出。平平仄平入】======================不合真空24分明
【暂忘玄冬律。仄平平平入】======================不合真空24分明
【愁抱望自宽,平仄平仄平】======================不合真空24分明
【羁情就如失。平平仄平入】======================不合真空24分明
【倾心倘知期,平平仄平平】======================不合真空24分明

两首近体折腰律诗,前3后6总计9个,折9个平仄24同声句,虽不符合真空平仄24法,却是元兢四声25法的家族成员。
三羊狂言,三羊的解读不会与【邝健行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8-23 15: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23 14:45
三羊先生:我说你方向性错误,意思是你研究格律只以留存下来的不多试帖诗为样本是不行的。
因为格律是个 ...

三羊回复:
三羊不是傻瓜,三羊不会傻到那样的!即便傻那份,也不用你指路。你也没有能力提供【唐代至今的全部律诗】大样本!退一步讲,即便你能提供出来,也是废纸一堆。道理在于你不知道他是的声律论理是什么!唐朝的声律,并非就是王力的声律!这一点,你至今还是不明白!王力的声律论理是错误的,作为一个王力的追尾者,也是无济于事的。记得网上有一段王力关于自己声律论理错误的说法,【错误是存在的,但我年事已高,已经无力去纠正,遗憾只好留给后人了】。这是大致意思,原话三羊已经记不清了。网络挂贴时间,大约一年左右,王力的这段话就被删除了,三羊后悔,没有复制下来!至于是哪个名人透漏的,三羊也已模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8-23 15: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23 12:18
看来这个孤平句存疑。

孤平不孤平,还有存疑不存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8-23 15: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23 13:42
好几个专家之间的话,自然有矛盾,但人家博士教授课题,总比你我研究深入,你这愚木脑袋啥时能开窃? ...

术业有专攻
自卑是迂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8-23 15: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3 15:51 编辑

唐开成二年(837)李肱 状元帖《省试霓裳羽衣曲》——近体折腰律诗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统摇曳。宴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平平仄平平?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上?仄上平平去?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去?
平平仄仄上?平入平平去?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去?

【开元太平时,平平仄平平】======================不合真空24分明
【霞衣统摇曳,平平仄平去】======================不合真空24分明
【宴罢水殿空,仄仄仄仄平】======================不合真空24分明



《赋得冬日可爱》庾承宣  贞元八年(790)============近体折腰律诗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疏照逾远,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宽,羁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倾心倘知期,良愿自兹毕。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平入?平去仄平上?平平仄平入?
仄上平平去?仄平平平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入?
平平仄仄上?仄上仄平入?平平仄平平?平去仄平入?

【寒郊见初日。平平仄平入】======================不合真空24分明
【冰轻影微出。平平仄平入】======================不合真空24分明
【暂忘玄冬律。仄平平平入】======================不合真空24分明
【愁抱望自宽,平仄平仄平】======================不合真空24分明
【羁情就如失。平平仄平入】======================不合真空24分明
【倾心倘知期,平平仄平平】======================不合真空24分明

从以上两首近体律诗是韵脚与白脚来看:

第一首的声调关系,是【去与非去】,不是【去与平】。
第二首的声调东西,是【入与非入】,不是【仄与平】。
这就充分说明,声律不是平仄关系,而是四声关系。至少能不完全是平仄关系。所谓【至少能不完全是平仄关系】,是基于换头是平仄关系。换头,包括换联头和换句头。完全换联头的是近体换头律诗,不换头或不完全换头的是近体折腰律诗。

点评

唐开成二年(837)李肱 状元帖《省试霓裳羽衣曲》——近体折腰律诗 …… 你这个人实在没法对话,开成二年皇帝下诏要求考齐梁体格,你非要说是近体折腰律诗,这怎么交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6: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3 16:23: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3 15:48
唐开成二年(837)李肱 状元帖《省试霓裳羽衣曲》——近体折腰律诗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 ...

唐开成二年(837)李肱 状元帖《省试霓裳羽衣曲》——近体折腰律诗

……
你这个人实在没法对话,开成二年皇帝下诏要求考齐梁体格,你非要说是近体折腰律诗,这怎么交流?

点评

唐开成二年(837)李肱 状元帖《省试霓裳羽衣曲》——近体折腰律诗 …… 你这个人实在没法对话,开成二年皇帝下诏要求考齐梁体格,你非要说是近体折腰律诗,这怎么交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6: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8-23 16: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3 16:41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23 16:23
唐开成二年(837)李肱 状元帖《省试霓裳羽衣曲》——近体折腰律诗
……
你这个人实在没法对话,开成二年皇帝下诏要求考齐梁体格,你非要说是近体折腰律诗,这怎么交流?

三羊认为,这只是一个概念名称不同的问题。律诗,律诗的声律,才是分辨是否律诗的唯一标准。
【皇帝下诏要求考齐梁体格】,我们无法否认这是律诗。
科考试律包括【律诗】和【律赋】,科考诗,不是律诗,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不但过去有,现代也有。将永明体,叫做齐梁体的,也是大有人在!
反过来,将齐梁体叫做永明体的,也是不在少数。
再如,律绝,实际就是两韵律诗的别称。但是,有人硬是不说是律诗,是律句。
小律,实际就是三韵律诗。
三羊可以用元稹编辑的《白氏文集》为证,
《白氏文集第十八卷 律诗,五言,七言,自两韵至三十韵,凡一百首》


点评

乱弹琴,你再多看看资抖吧,你对唐代试贴诗的了解还太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16: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2 02: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