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潭州雨梦

全唐诗大拗也可不救【转载应化雨先生文】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20 17: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20 16:42
救了则不拗,救了仍算拗律,救它作甚?

我是从拗教论地自相矛盾及不能自圆其说上否定拗教的,但考虑到某些人还是执着于调声说上(如吟者),那就给予一定的理解吧。就如三羊说的,我和稀泥又如何?但比竟能解释了大拗不救的问题:对大拗的容忍度上理解。——古人比我们有肚量呢。sha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7: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0 16:41
符合这种最高境界的唐诗是有的,可惜都是古风:
如“愁因‖薄暮‖起”,“潭烟‖飞‖溶溶”等~~~ ...

针某闹大笑话了,真是想不到,想不到!
第一句三仄尾,第二句五连平。律句需两两相替,再好好去温习功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0 17: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20 17:12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20 17:02
腰间羽箭久凋零【零:九青】 押韵
太息燕然未勒铭【铭:九青】 押韵
老子犹堪绝大漠一一绝字拗,应平,三 ...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入仄仄上?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依照以上排版,纵向的是平仄对立,横向的是四声对立。
五言是元兢的四声24法,七言则是四声247法。
哪里存在【四声不交替】的?五言25同平不为病,七言则是47同平不为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7: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6-9-20 17:15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0 16:28
诗谱何在,唐朝的吗?

作文大体所记诗谱算不算?但绝不是卖国贼所说的日本货。

点评

不算,因为他处处自身矛盾! 理论,不吻合诗谱! 诗谱,不吻合诗例! 诗例,不吻合理论! 理论,不吻合诗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7: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20 17: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20 16:59
我一般不破律,因为有那么多汉字供选择,觉得够用了,也不反对别人破律,因为出于粗心、思维的局限、脑子不 ...

唐人律诗中就有大拗不救的,那大拗必救说岂能服人?故我换个思路来解释这个问题。即对大拗句的容忍度上理解。而这个,前人也有对绝句的判断法:偶有一句拗的,因律句多,还是可以看作近体绝句的,不要认作古绝。向学堂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0 17: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算,因为他处处自身矛盾!
理论,不吻合诗谱!
诗谱,不吻合诗例!
诗例,不吻合理论!
理论,不吻合诗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20 17: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20 18:53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20 17:02
腰间羽箭久凋零【零:九青】 押韵
太息燕然未勒铭【铭:九青】 押韵
老子犹堪绝大漠一一绝字拗,应平,三 ...

对于律诗,我之看法是中间二联至少有一联对仗的。我们不凡将律诗的概念不要狭隘化为近体之一格,那么,以律诗的增联为排律的,会允许通首不对吗?显然不会允许。又那些失粘格诗如折腰体也作律诗看时,会能通首不对吗?也不会有。再从唐人律诗中看,被选入而通首不对者不会超过百分之二三,原因在于将律狭隘化后,认为只要平仄粘对合律了就是近体造成的。况且当今还有谁还会去写通首不对的律诗来?一个理论如果不值得效仿,那要它何用?!将通首不对者排除在外,即能将近体、拗律、失粘格以及排律,都纳入到这个律诗的大概念中,显然要好些的。就算委曲了那少量的几首通首不对者,也是值得的。毕竟,理论需要严谨!需要能够让人效仿!

点评

你学物理还是不精! 判定近体诗与古诗的标准,唯有声律。判定永明体与近体诗的标准也是唯有声律! 近体诗、永明体、五七古,都有对仗!所以,判定近体诗的标准与是否对仗无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7: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7: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言绝句略颂曰:发自他声,平声可准知之。  
  他他平平他,平平他他平。[以上发句韵]
  平平平他他,他他他平平。[以上落句韵]
上选作文大体诗谱。其中部分

点评

依据《作文大体》的理论,不会得出如此的平仄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8: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0 17: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0 17:22
对于律诗,我之看法是中间二联至少有一联对仗的。我们不凡将律诗的概念不要狭隘化为近体之一格,那么,以 ...

你学物理还是不精!
判定近体诗与古诗的标准,唯有声律。判定永明体与近体诗的标准也是唯有声律!
近体诗、永明体、五七古,都有对仗!所以,判定近体诗的标准与是否对仗无关!

点评

对仗为修辞手法,与律无关。多部典藉都说了:律诗有全不对者。再无讨论必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7: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92

帖子

5799

积分

栏目顾问

一壶诗梦版主兼诗词交流专版首席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957
贡献
1215
金钱
2368
发表于 2016-9-20 17: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字不在青韵?

点评

这是吾爱网检查判定,它是根据流行简化版的平水韵,收字较少,指明韵书未录此字,或有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7: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7: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0 17:26
你学物理还是不精!
判定近体诗与古诗的标准,唯有声律。判定永明体与近体诗的标准也是唯有声律!
近体诗 ...

对仗为修辞手法,与律无关。多部典藉都说了:律诗有全不对者。再无讨论必要。

点评

三羊试论日本《作文大体》,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4544&extra=page%3D1 或许有点参考价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7: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92

帖子

5799

积分

栏目顾问

一壶诗梦版主兼诗词交流专版首席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957
贡献
1215
金钱
2368
发表于 2016-9-20 17: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好热闹,路过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0 17: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20 17:37
对仗为修辞手法,与律无关。多部典藉都说了:律诗有全不对者。再无讨论必要。 ...

三羊试论日本《作文大体》,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 ... &extra=page%3D1

或许有点参考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7: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吾爱网检查判定,它是根据流行简化版的平水韵,收字较少,指明韵书未录此字,或有误。

点评

查佩文韵府,汀收在九青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8: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0 18: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20 17:25
五言绝句略颂曰:发自他声,平声可准知之。  
  他他平平他,平平他他平。[以上发句韵]
  平平平他他 ...

依据《作文大体》的理论,不会得出如此的平仄谱!

点评

上句平声,下句上去入;上句上去入,下句平声。以次平声,以次又上去入;以次上去入,以次又平声。如此轮回用之,直至于尾。两头管上去入相近,是诗律也。 作文大体不违此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8: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8: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20 17:57
这是吾爱网检查判定,它是根据流行简化版的平水韵,收字较少,指明韵书未录此字,或有误。 ...

查佩文韵府,汀收在九青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20 18: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20 18:49
查佩文韵府,汀收在九青内。

是的。唐诗看得多,雨梦是行家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8: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0 18:14
依据《作文大体》的理论,不会得出如此的平仄谱!

上句平声,下句上去入;上句上去入,下句平声。以次平声,以次又上去入;以次上去入,以次又平声。如此轮回用之,直至于尾。两头管上去入相近,是诗律也。
作文大体不违此论。

点评

《作文大全》,没有元兢的这种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9: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0 19: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20 18:57
上句平声,下句上去入;上句上去入,下句平声。以次平声,以次又上去入;以次上去入,以次又平声。如此轮 ...

《作文大全》,没有元兢的这种理论!

点评

诗谱却体现这种理论。只是表述不同也。表述各取所喜,元竞换头论,亦即八病的平头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9: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9: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调声之术,其例有三:一曰换头,二曰护腰,三曰相承。

一,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曰:

飘摇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又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平:如此轮转,自初以终篇,名为双换头,是最善也。若不可得如此,则如篇首第二字是平,下句第二字是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平:如此轮转终篇,唯换第二字,其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用平不妨,此亦名为换头,然不及双换。又不得句头第一字是去上入,次句头用去上入,则声不调也。可不慎欤!

二,护腰者,腰,谓五字之中第三字也;护者,上句之腰不宜与下句之腰同声。然同去上入则不可用,平声无妨也。

庾信诗曰:谁言气盖代,晨起帐中歌。

“气”是第三字,上句之腰也;“帐”亦第三字,是下句之腰:此为不调。宜护其腰,慎勿如此。
作文大体诗谱也符此论。
即上句平平,下句仄仄,双换头也
诗谱第三字皆平仄相对,不违护腰之论也。
此诗谱与清诗谱,近代诸家谱一脉相承,实不知误在哪里。
近人作诗均依此,难道都在瞎折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9: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0 19:02
《作文大全》,没有元兢的这种理论!

诗谱却体现这种理论。只是表述不同也。表述各取所喜,元竞换头论,亦即八病的平头论。

点评

即便表述不同,其理论并没有如此说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6-9-20 19: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20 19:13
诗谱却体现这种理论。只是表述不同也。表述各取所喜,元竞换头论,亦即八病的平头论。 ...

即便表述不同,其理论并没有如此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6 19: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