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许传刚

我谈中华新韵

[复制链接]

1299

主题

4784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71
贡献
4474
金钱
8136
发表于 2017-4-10 13: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者 发表于 2017-4-10 12:12
谢谢窝人兄!这就是说《诗韵新编》的底稿版本,是《佩文新韵》对吧?
民国的《中华新韵》与今天说的《中 ...

《佩文新韵》《诗韵新编》都保留入声,分18韵部。
民国的《中华新韵》与今天说的《中华新韵》不是同一部韵书。民国的《中华新韵》即《佩文新韵》《诗韵新编》一脉相承,今天的《中华新韵》与之没有联系,属既不是古韵也非普通话声韵的四不像。

点评

俺去查了《佩文新韵》,入声派入三声,加标注,附于相应韵部。 民国的《中华新韵》,是《佩文新韵》的改名,想来也是如此,那么看来,就很难说今天的《中华新韵》不是民国的《中华新韵》的重修订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0 22: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4-10 14:29: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4-9 12:53
我会讲吴语方言,自然对用旧韵有更多的理解。同时对用新韵写的并不反对,我自己就有新韵写的。但对十四韵确 ...

同感。要么按旧韵,要么纯粹一点,按拼音韵。一和稀泥,两头都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4-10 17: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4-10 17:43 编辑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4-10 14:29
同感。要么按旧韵,要么纯粹一点,按拼音韵。一和稀泥,两头都不是。

谢谢。十四韵的四不象,主要是由一些不知当今语音是如何传承变化来的人编的。在中国,就是怪事多,总是无知更是有趣吧,所以才会生出十四韵这种怪胎来。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4-10 17:47: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4-10 17:35
新韵争议最多的是对入声的处理,普通话里没有入声,但除北京等少数地区外,其它区域方音里仍保留入声。怎样 ...

新韵已无入声,你生硬照顾,岂能不乱。我用新韵从不去看新韵书,直接按拼音取韵。什么ong,ing,eng通押,完全不理会。

点评

新韵十四韵就是以普通话发音为基准,与新华词典是一至的,也无所谓新韵书,用起来很方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0 23:11
这点我与你一样。但介母与主元音还是要注意的  发表于 2017-4-10 18: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1779

帖子

7761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537
贡献
2124
金钱
2729
发表于 2017-4-10 22: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7-4-10 13:55
《佩文新韵》《诗韵新编》都保留入声,分18韵部。
民国的《中华新韵》与今天说的《中华新韵》不是同一部 ...

俺去查了《佩文新韵》,入声派入三声,加标注,附于相应韵部。
民国的《中华新韵》,是《佩文新韵》的改名,想来也是如此,那么看来,就很难说今天的《中华新韵》不是民国的《中华新韵》的重修订了。

点评

民国的《中华新韵》是不是《佩文新韵》我没去查,但我所知道的民国时期的新韵是18韵部,保留入声的,而中华诗词学会赵京战先生编辑出版的《中华新韵》是十四韵部,以前有个《十三辙》我是有的,用于戏曲可以,用于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0 23: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40

帖子

15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8
贡献
370
金钱
608
发表于 2017-4-10 23: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4-10 17:47
新韵已无入声,你生硬照顾,岂能不乱。我用新韵从不去看新韵书,直接按拼音取韵。什么ong,ing,eng通押, ...

新韵十四韵就是以普通话发音为基准,与新华词典是一至的,也无所谓新韵书,用起来很方便。

点评

中华新韵十四韵的问题: 1,不该合并为一韵的合并为一韵: 衣和鱼,平水韵列为两韵,十四韵却列为一韵; 中和争,平水韵列为两韵,十四韵却列为一韵; 2,该合并为一韵的却分为两韵部: 十二齐 i和十三支 -i(零韵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1 0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9

主题

4784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71
贡献
4474
金钱
8136
发表于 2017-4-10 23: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者 发表于 2017-4-10 22:56
俺去查了《佩文新韵》,入声派入三声,加标注,附于相应韵部。
民国的《中华新韵》,是《佩文新韵》的改 ...

民国的《中华新韵》是不是《佩文新韵》我没去查,但我所知道的民国时期的新韵是18韵部,保留入声的,而中华诗词学会赵京战先生编辑出版的《中华新韵》是十四韵部,以前有个《十三辙》我是有的,用于戏曲可以,用于诗词是不行的,十四韵很接近十三辙,属于四不像,用作诗词韵书,是很不严肃遗患无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4-11 01: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以前的十三辙?
-----
十三辙的问题(与十八韵的不同)  有如十四韵:
1,中争不分(都在(十三)中东部)
2,衣鱼不分(都在(五)一七部)

点评

中华新韵十四韵的问题: 1,不该合并为一韵的合并为一韵: 衣和鱼,平水韵列为两韵,十四韵却列为一韵; 中和争,平水韵列为两韵,十四韵却列为一韵; 2,该合并为一韵的却分为两韵部: 支和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1 0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4-11 01: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4-11 01:14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4-11 01:02
是不是以前的十三辙?
-----
十三辙的问题(与十八韵的不同)  有如十四韵:

中华新韵十四韵的问题:
1,不该合并为一韵的合并为一韵:
衣和鱼,平水韵列为两韵,十四韵却列为一韵;
中和争,平水韵列为两韵,十四韵却列为一韵;
2,该合并为一韵的却分为两韵部:
十二齐 i和十三支 -i(零韵母支和齐)

十四姑 u和十六居 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4-11 01: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邂逅 发表于 2017-4-10 23:11
新韵十四韵就是以普通话发音为基准,与新华词典是一至的,也无所谓新韵书,用起来很方便。 ...

中华新韵十四韵的问题:
1,不该合并为一韵的合并为一韵:
衣和鱼,平水韵列为两韵,十四韵却列为一韵;
中和争,平水韵列为两韵,十四韵却列为一韵;
2,该合并为一韵的却分为两韵部:
十二齐 i和十三支 -i(零韵母支和齐)
十四姑 u和十六居 ü

点评

古韵新韵各有优势与不足,双轨制不是很好吗,兼容并蓄,岂能剑拔弩张,应该客观理性认识。 但是,平仄格律与押韵应新、古分明,不能混用,这是原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1 23: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4-11 08:42: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4-11 08:13
新韵能否得以推行,取决于旧体诗的功用有没有改变,比如作为官员升迁考核内容之一,列为高考题目等等;如 ...

有人用就不会死亡,旧韵是这样,新韵也是这样。自由诗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一直是政治的新宠,但它代替古典诗词了吗?诗歌的生命力在于群众,体裁是这样,声韵也是这样。

点评

平水韵不会死亡,再怎样统一用新韵,也有人用平水韵,过一百年,也会有人偏爱平水韵的,就如清朝用平水韵也照样有人用中原音韵一样。我搞杂体,有时也要用平水韵,偶尔还非用平水韵不可。只是说用新韵是主流,是不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1 15: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5: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4-11 08:42
有人用就不会死亡,旧韵是这样,新韵也是这样。自由诗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一直是政治的新宠,但它代替古典诗 ...

平水韵不会死亡,再怎样统一用新韵,也有人用平水韵,过一百年,也会有人偏爱平水韵的,就如清朝用平水韵也照样有人用中原音韵一样。我搞杂体,有时也要用平水韵,偶尔还非用平水韵不可。只是说用新韵是主流,是不可抗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40

帖子

15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8
贡献
370
金钱
608
发表于 2017-4-11 23: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4-11 01:15
中华新韵十四韵的问题:
1,不该合并为一韵的合并为一韵:
衣和鱼,平水韵列为两韵,十四韵却列为一韵;

古韵新韵各有优势与不足,双轨制不是很好吗,兼容并蓄,岂能剑拔弩张,应该客观理性认识。
但是,平仄格律与押韵应新、古分明,不能混用,这是原则!

点评

同意。个人爱用什么韵就用什么韵。也可以发表用什么韵好的建议。因为人们总希望伸张个人主张嘛。只要不恶语相向就好。即使吟者,只要文明用语,发表他当新韵皇帝的幻想,未尝不是一件趣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2 14: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4-12 07: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4-11 15:26
平水韵不会死亡,再怎样统一用新韵,也有人用平水韵,过一百年,也会有人偏爱平水韵的,就如清朝用平水韵 ...

呵呵。什么是主流?主流要看当今写诗词的,是用旧韵的人多,还是用新韵的人多。从你对二言诗等的考证看,你该是个严谨之人。然在用韵争议上,你却又是个感情用事之人啊。
对于新旧韵之争,大家大可谈谈用新韵或旧韵的好处,但请不要相互攻击。我们应该清楚,无论是用新韵还是旧韵,也都有其不足之处。遥握。

点评

我早已出离了凭情感说话的年纪,我现在不管说什么都只凭数据,专家学者说的话都不足为凭,我只相信我自己收集的数据,因此许多诗体的研究,我的结论都与著作等身的专家相左。如果有错,就出在数据上,便重新收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2 13:53
我没攻击任何人,是别人攻击我,我可不是好好先生,任人攻击。俗话说一礼还一拜,谁不收手,我也决不吃素。  发表于 2017-4-12 08:07
你现在去各网站的诗词版认真调查一下,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十年前你说得对,现在我说得对。现在用新韵的人多。  发表于 2017-4-12 08: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13: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4-12 13:55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4-12 07:59
呵呵。什么是主流?主流要看当今写诗词的,是用旧韵的人多,还是用新韵的人多。从你对二言诗等的考证看, ...

我早已出离了凭情感说话的年纪,已是典型的冷血动物。我现在不管说什么都只凭数据,专家学者说的话都不足为凭,我只相信我自己收集的数据,因此许多诗体的研究,我的结论都与著作等身的专家相左。如果有错,就出在数据上,便重新收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4-12 14: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邂逅 发表于 2017-4-11 23:08
古韵新韵各有优势与不足,双轨制不是很好吗,兼容并蓄,岂能剑拔弩张,应该客观理性认识。
但是,平仄格 ...

同意。个人爱用什么韵就用什么韵。也可以发表用什么韵好的建议。因为人们总希望伸张个人主张嘛。只要不恶语相向就好。即使吟者,只要文明用语,发表他当新韵皇帝的幻想,未尝不是一件趣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4-12 17: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4-12 17:29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4-12 13:53
我早已出离了凭情感说话的年纪,已是典型的冷血动物。我现在不管说什么都只凭数据,专家学者说的话都不足 ...

要看到,当今的十四韵确是个次品。用旧韵写诗,更多的是音韵传承的习惯使然,当然在当今会读旧音的人不多(懂旧韵拟音的人不多呗),更不用说一般的受众能听懂了——如我吴语方言,大约有十之六可与旧韵相合,十之二模糊可辨,但还有十之二是明显不合的,这是旧韵在当今的局限性,即没有任何一个方言能与旧韵完全相合。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旧韵与各地方言有最多的相合,能让各地普遍接受。对于旧韵诗词,各教科书,或有声读物,早就做出了榜样,即对于古典诗词,都按今音来读,只是对于今读出韵出律的,才给予特别的说明。在当今,若想要发展新韵,首要的是要有用新韵写出好诗词来,而不是靠攻击旧韵有用的。我从不攻击新韵,我自己就有用新韵写的诗。但对于吟者之流的无聊,以诗韵争义来博取眼球这点,实为不耻!遥握。

点评

唐诗的优点就在不论你用何种方言读,都会感到音调铿锵,韵律优美。虽然平仄与方言并不吻合,但节奏感和押韵音乐感依旧明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2 2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4-12 21: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4-12 21:13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4-12 17:26
要看到,当今的十四韵确是个次品。用旧韵写诗,更多的是音韵传承的习惯使然,当然在当今会读旧音的人不多 ...


唐诗的优点就在不论你用何种方言读,都会感到音调铿锵,韵律优美。虽然平仄与方言并不吻合,但节奏感和押韵音乐感依旧明显。可见读的音准不准实在无关紧要。吟者继续纠缠能不能读准古音实在没有多大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4-12 21: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4-12 21:06
唐诗的优点就在不论你用何种方言读,都会感到音调铿锵,韵律优美。虽然平仄与方言并不吻合,但节奏感和押 ...

用方言读也有不合韵律的,与其这样,就用普通话读也一样的。对于出韵出律之处,予以指出即可。当然,我们自己个人在读,或者在一个小圈子里读时,用旧韵读倒是更有韵味。感觉旧韵难学的,多是些不懂本地方言的人。只要是懂得自己方言的拟音,再对照一下广韵的拟音,其异同处比较一下,也就八九不离十了。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504

帖子

6249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974
贡献
1277
金钱
2455
发表于 2017-4-12 21: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城子 于 2017-4-12 21:48 编辑

许先生,我个人认为还是旧韵好,平水韵是结合全国各的方言制定的,当时兼顾的范围较广。由于建国后,国家采用普通话,这对汉字中许多字的读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造成许多汉字的读音已经几乎失传。学校的教学是以普通话为基础,我们日常的言语交流也是以普通话为基础,汉字古声读法已经失传。有一些汉字的古音读法,尚可在一些地方的方言中继续存在。
谈到《中华新韵》本人也是持不同意见的,一是无入声部,假如我们填词,有一些词牌规定是用入声部韵,用中华新韵来填,就满足不了了。如《念奴娇》、《满江红》、《疏影》、《暗香》都是用入声部韵。二是中华新韵韵幅太宽,也造成押韵不和谐的现象。三是中华新韵是以当今的北方语音为基础,具体是按京音为基础的,忽略全国各地的语系,所以至《中华新韵》公布后,反对的人越来越多。再说,中华新韵是当初几个人在北京搞出来的,公布上也存在合法性。
许先生,我就谈这一些,不对之处,尽可批评。

点评

反对的人越来越多----------是个人想象,还是有数据或民意调查?  发表于 2017-4-12 2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504

帖子

6249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974
贡献
1277
金钱
2455
发表于 2017-4-13 19: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城子 发表于 2017-4-12 21:46
许先生,我个人认为还是旧韵好,平水韵是结合全国各的方言制定的,当时兼顾的范围较广。由于建国后,国家采 ...

我说的反对者越来越多,是有根据的,不是随便说的。首先我就是一个不支持诗词用中华新韵。过去学习中华新韵的人,现在很多人都改学习平水韵了。中华新韵的颁布本身就不是合法的,这个新韵是几个所谓的学者在北京自己编制的,然后通过中华诗词学会颁布,一个诗词学会没有权利颁布的。中国任何一种文字改革,必须有国务院文字改革委员会颁布才有合法性。中华新韵首先在颁布就不合法,如何推广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11: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