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7-10-13 01:53 编辑
诸葛亮写 "出师表" 时,虽然已有东西 "两汉",因汉光武帝是汉高祖后人,时人不以前汉、后汉分之,统称之为 "汉";甚至 "蜀汉",刘备亦以汉中山靖王之后作招徕,以云 "正统"。
因那时还未分两汉, 并无 "东西"、"前后" 之分,故 "出师表" 所说 "先汉" 不是纯指刘邦的 "西汉" 而是 "东汉、西汉" 作一整体, 两汉有 "文景之治" 及 "明章之治",失败原因都是 "外戚或宦官之祸"。或有另说单指刘秀的 "东汉" 也可。 "后汉" 作 "汉朝后期" 解。
东汉时班固亦已写成《汉书》记载西汉的历史,到了南朝刘宋时的范晔着了一本《后汉书》记载东汉的历史。时人才将班固的《汉书》 改称作《前汉书》以资识别。那时虽然有蜀汉、汉赵、成汉等国家出现,分別还不困难。
到了五代十国时,又多了 "南汉"、"北汉" 及刘知远的 "后汉", 称呼易混淆,故史学家将刘邦的 "前汉" 以及刘秀的 "后汉" 改称作 "西汉、东汉",盖 "蜀汉、成汉、南汉、北汉、后汉" 比东汉更后出现。
至于此番改名始于何时?现时手上无资料。或者,将这任务交与许传刚。:1_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