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三羊

莫把【唐朝组诗】当作【转韵古诗】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5: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0-15 15:39
就变为好像两个以上的近体诗绝句

唐人的组诗,可以是两个以上古风,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律诗,也可以是古风与律诗的混杂!
王力说话,虽不严谨,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点评

王力说话,在这里很严谨,是你的理解不严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7: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5: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0-15 15:49
我说过诗词?它们都是诗。词不词的那是后人的事

你没说过,不等于《全唐诗》里没有!

点评

《全唐诗》有词。但你举的例子是后人当词牌用了,而且词谱中就把它们当词的例子用。你要分清,有的在唐诗中只是诗,后来才吸到词中去,有的在唐朝一出来便是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7: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0-15 15: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0-15 15:35
你的铁定,怕是出入很大!

反正我铁定。你不是说了吗。这个版的版主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除了苏版。我就是这样的

点评

这是要理由来证明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5: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5: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0-15 15:44
已有人注释了,说明作者忘了提示,而这些诗是明明白白的格律诗,而且内容相关,换做我,我也会给他提示。 ...

李世民,是否属于【忘记提示】之列?

点评

见上一帖子,专门分析。不是【忘记提示】其他都是古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8: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0-15 15: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0-15 15:44
【是同一个题目,或不同时期写的而已】,一首诗的判定标准,唯一条件就是韵律,不押韵的如何成为一首诗? ...

你不懂古风,不会去加餐一下吗

点评

你也够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5: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5: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0-15 15:51
反正我铁定。你不是说了吗。这个版的版主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除了苏版。我就是这样的 ...

这是要理由来证明的!

点评

任何理由都得你肯认账,否则,什么理由也不是理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8: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5: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0-15 15:52
你不懂古风,不会去加餐一下吗

你也够呛!

点评

我够呛在只要不懂的就没日没夜的把他搞懂,你若能像我一样,那对你不是刮目相待,而是剖目相送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7: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0-15 15: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0-15 17:20 编辑

王勃《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佩玉鸣鸾罢歌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古风

    以下是三羊节选王力《汉语诗律学》的相关章节,同时在王力的诗例里,加注了三羊组诗分解的看法。


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二十六节古体诗的用韵(下)——转韵

26.8
    仿古的古风与新式的古风之间没有截然的鸿沟。但是典型的新式古风须具有三个条件:(一)平仄多数入律;(二)四句一拘韵;(三)平仄韵递用。关于第一点,等到下文第二十九节再谈,大致说来,如果合于后两个条件的古风,多数是合于第一个条件的。但是,有些古风虽然四句一换韵,却非平仄韵递用;另有些古风虽然平仄韵递用,却非四句一换韵。这些都是介乎仿古的古风和新式的古风之间的。

26.9
下面是一些四句一换韵而并非全篇平仄韵递用的例子:

妾薄命李白【羊注:组诗4首】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四句一换韵,菜用屋鱼尤皓四韵,鱼尤平换平。)-------------古风

石壕吏杜甫【羊注:组诗6首】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程,独与老翁别。
四句一换韵,共用真虞纸元支屑六韵,虞纸以仄换仄,元支以平换平。)------古风如果注解中有“四句一换韵”字样的,百分百事古风。-----刚刚说的,铁定的
【羊注,门看,疑为“看门”之误】

平城下李贺【羊注:组诗4首】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

塞长连白空,遥见汉旗红。青帐吹短笛,烟雾湿画龙。

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

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惟愁裹尸妇,不惜倒戈死!-------古风
四句一换韵,共用月东马纸四韵,马纸以仄换仄。)
凡诗有失间的不可能是正格格律诗,包括特拗句。这种诗或说是别格格律诗、变式格律诗、古风式格律都可,但不可强奸格律诗。

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李白【羊注:组诗4首】
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
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
忽蒙白日回景光,
直上青云生羽翼。

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此骑为平声
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

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惟有君。
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古风
四句一换韵,共用删职虞文四韵,虞文以平换平。)
凡换韵的诗,只要作者没注明几首的,统统是古风,没有任何怀疑。至于这个“羊注”的组诗诗什么意思,值得研究,如果说是一组两组的组,那她的注释便是错误的。
下面是一些平仄韵递用然而并非全篇四句一换韵的例子:

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孟浩然【羊注:组诗3首】
桂水通百越,荆云蔽三巴。
扁舟期晓发,夕望不见家。
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

长沙饶瘴疠,胡为苦留滞。
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

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更是标准的古风,没有再组诗中两句另为一首诗的
(共用月麻霁尤四韵,月韵仅两句。)
【三羊疑为,第二、三句错位,现已互换】

拟古诗(其一)韦应物【羊注:组诗3首】
辞君远行迈,饮此长恨端。已谓道里远,如何中险艰。
流水赴大壑,孤云还暮山。无情尚有归,行子何独难。

驱车背乡园,朔风卷行迹。严冬霜断肌,日入不遑息

忧欢容发变,寒暑人事易。中心君讵知,冰玉徒贞白。(这两句抄错了吧。)两组为仄声韵(实为一组,古风中仄声韵似乎不严),仄声在当时定为古风。还有题目也透露了一点信息,“拟古”者多为古风。
(共用寒陌两韵,各八句。)

魏将军歌杜甫【羊注:存疑】
将军昔著从事衫,铁马驰突重两衔。
披坚执锐略西极,昆仑月窟东崭岩。
君门羽林万猛士,恶若哮虎子所监。
五年起家列霜戟,一日过海收风帆。
平生流辈徒蠢蠢,长安少年气欲尽。
魏侯骨耸精爽紧,华岳峰尖见秋隼。
星躔宝校金盘陀,夜骑天驷超天河。
欃枪荧惑不敢动,翠蕤云旓相荡摩。
吾为子起歌都护,酒阑插剑肝胆露。
钩陈苍苍风玄武,万岁千秋奉明主,
临江节士安足数。--------------------------这首更明显,格律句逢双,此单。有一组仄声韵。题目信息,“歌”者多古风,古风可歌可吟,格律只吟也。
(共用咸轸歌遇四韵,篇末可认为平仄通押。咸韵八句,轸韵四句,歌韵四句,遇韵五句。)

26.10
现在谈到新式的古风,在未举例以前,我们想先说明五古和七古的重要分别。五古上有所承,汉魏六朝的古诗差不多都是五言,所以唐人相率仿古;七古上无所承(参看上文导言),所以唐人除了柏梁体之外(参看下节),只好自开蹊径,不外两种办法:第一种是依照五古的声律,只在每句上面添加两个音,这样它的格调自古。李白和杜甫都喜欢这样做。第二种是依照律诗的格律。他们喜欢平仄入律,因为这样才近似律诗;他们喜欢四句一换韵,因为这样就等于把几首近体绝句集合为一首;他们喜欢平仄韵递用。因为这和句中的平仄相间是一贯的道理。王维喜欢这样做;盛唐和中晚唐的诗人们都喜欢跟着王维这样做。-----“七古上无所承”,所说不当,西汉末东汉初已出现七言。“唐人除了柏梁体之外(参看下节),只好自开蹊径”,更不对,南北朝七言多多,甚至符合唐朝格律要求的七言都不少,说明说者没有下功夫,只是想当然。“他们喜欢四句一换韵,因为这样就等于把几首近体绝句集合为一首”,前提已明确的说清是“新式的古风”,这里有说清只是“等于”,并不是真的。“他们喜欢平仄韵递用。因为这和句中的平仄相间是一贯的道理平仄相间是用于格律诗的句中,它则用于段中。

26.11
因为上述的道理,所以若就七古而论,新式的古风占了绝对的优势。再就盛唐的诗看来,新式的古风也只限于七古,五言只有仿古的一格,没有纯粹新式的一格。这因为五七古的来源不同,所以它们分道扬镳,在风格上也产生了根本的差异。

26.12
然而新式的古风并非盛唐才有的,齐梁及初唐已开其端,这因为五言律诗本来在齐梁就有了胚胎。(例如上文第四节所举瘐信和奉和山池),七言在未变为七律以前,已经先变了新式的古诗了。例如:-----------这说得太清楚了,是变成“新式的古诗”而不是组诗。因此我明白了“羊注:组诗5首”其实是“羊注:组成诗5段”。那么下面这部分就不必再点评了。

燕歌行梁元帝【羊注:组诗5首】
燕赵佳人本自多。辽东少妇学春歌。
黄龙戍北花如锦。玄菟城南月似蛾。
如何此时别夫婿。金羁翠毛往交河。

不闻入汉去燕营。怨妾愁心百恨生。
漫漫悠悠天未晓。遥遥夜夜听寒更。

自从异县同心别。偏恨同时成异节。
横波满脸万行啼。翠眉暂敛千里结。

并海连天合不开。那堪春日上春台。
乍见远舟如落叶。复看遥舸似行杯。

沙汀夜鹤啸羁雌。妾心无趣坐伤离。
翻嗟汉使音尘断。空伤贱妾燕南垂。

这诗虽不是全篇四句一换韵,但只有第一段六句,其余各段都是四句;虽然第一二两段和最后两段是以平换平,但其余各韵都是平仄递用。第一段极似三韵小律,其余各段都像今体绝句。又如:

长安古意卢照邻【羊注:组诗14首】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不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僧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延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色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这诗共用麻职先霰阳质齐文纸灰漾东贿鱼十四个韵,麻职齐各八句,恰是四句的一倍,其余各用四句。除齐文以平换平外,其余都是平仄韵递用。麻齐像平韵七律,职像仄韵七律,其余都像近体绝句。这样,它和盛唐以后的新式古风极为相近。多数诗论家都认为这是七古的正调;至于李杜的七古却是摆脱齐梁和初唐的作风。而欲直追汉晋的。

26.13
中唐以前,七古极少一韵到底的(柏梁体当然是例外),只有杜甫的七古有些是一韵到底。直到韩愈以后,一韵到底的七古才渐渐盛行。这样,就中唐以前的七古而论,转韵的七古才是最普通的一种,这也和仿古与否有关系。仿古的七言诗应该是一韵到底的,因为汉魏六朝的古诗大多数是一韵到底的;新式的七古应该是转韵的,律诗不转韵,七古可藉转韵与律诗有分别,否则平仄既多入律,就和七律或七言排律相混了。--------转韵只是古风的一个特点,不转韵也不奇怪,主要是在古风句式上(非格律句)区别,如果把非格律句也千方百计说成什么标准格律句或准格律句,那么唐朝的古风和格律就永远分不清。

26.14
下面诸例,完全合于四句一换韵而平仄韵递用的规矩:

夷门歌王维【羊注:组诗3首】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
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
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

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生命酬。
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欲之新乡答崔颢綦毋潜李颀【羊注:组诗4首】
数年作吏家屡空,谁道黑头成老翁。
男儿在世无产业,行子出门如转蓬。

吾属交欢此何夕,南家捣衣动归客。
铜炉将炙相欢饮,星宿纵横露华白。

寒风卷叶度滹沱,飞雪布地悲峨峨。
孤城日落见栖鸟,马上时闻渔者歌。

明朝东路把君手,腊日辞君期岁首。
自知寂寞无去思,敢望县人致牛酒。

古大梁行高适【羊注:组诗5首】
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杀人。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

忆昨雄都旧朝市,轩车照耀歌钟起。
军容带甲三十万,国步连营一千里。

全盛须臾那可论,高台曲池无复存。
遗墟但见狐狸迹,古地空馀草木根。

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
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

白璧黄金万户侯,宝刀骏马填山丘。
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有水东流。

送费子归武昌岑参【羊注:组诗6首】
汉阳归客悲秋草,旅舍叶飞愁不扫。
秋来倍忆武昌鱼,梦著只在巴陵道。

曾随上将过祁连,离家十年恒在边。
剑锋可惜虚用尽,马蹄无事今已穿。

知君开馆常爱客,樗蒱百金每一掷。
平生有钱将与人,江上故园空四壁。

吾观费子毛骨奇,广眉大口仍赤髭。
看君失路尚如此,人生贵饯那得知。

高秋八月归南楚,东门一壶聊出祖。
路指凤皇山北云,衣沾鹦鹉洲边雨。

勿叹蹉跎白发新,应须守道勿羞贫。
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却人。

七夕词崔颢【羊注:组诗2首】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客舍喜郑三见寄刘长卿【羊注:组诗3首】
客舍逢君未换衣,闭门愁见桃花飞。
遥想故园今已尔,家人应念行人归。

寂寞垂杨映深曲,长安日暮灵台宿。
穷巷无人鸟雀闲,空庭新雨莓苔绿。

北中分与故交疏,何幸仍回长者车,
十年未称平生意,好得辛勤谩读书。-------不管怎样“完全合于四句一换韵而平仄韵递用的规矩”,它们非格律句是不会欺骗我们的,能欺骗我们的是你自己的大脑。

26.15
但是,这些诗里还有少数句子的平仄不能完全入律。(关于古风之入律,参看下文第三十一节)至于像下面的几首,就完全入律了,于是就变为好像两个以上的近体诗绝句所合成的诗了:

故人张諲工诗善卜易兼能丹青王维【羊注:组诗3首】
不逐城东游侠儿。隐囊纱帽坐弹棋。
蜀中夫子时开卦。洛下书生解咏诗。

药阑花径衡门里。时复据梧聊隐几。
屏风误点惑孙郎。团扇草书轻内史。

故园高枕度三春。永日垂帷绝四邻。
自想蔡邕今已老。更将书籍与何人。

古从军行李颀【羊注:组诗3首】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孟浩然【羊注:组诗2首】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闲卧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洞庭一叶惊秋早,瓠落空嗟滞江岛。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卢龙塞行送韦掌记钱起【羊注:组诗2首】
雨雪纷纷黑山外,行人共指卢龙塞。
万里飞沙咽鼓鼙,三军杀气凝旌旆。

陈琳书记本翩翩,料敌张兵夺酒泉。
圣主好文兼好武,封侯莫比汉皇年。

送邬三落第还乡钱起【羊注:组诗3首】
郢客文章绝世稀,常嗟时命与心违。
十年失路谁知己,千里思亲独远归。

云帆春水将何适,日爱东南暮山碧。
关中新月对离尊,江上残花待归客。

名宦无媒自古迟,穷途此别不堪悲。
荷衣垂钓且安命,金马招贤会有时。

送客乡江东韩翃【羊注:组诗2首】
还家不落春风后,数日应沽越人酒。
池畔花深斗鸭栏,桥边雨洗藏鸦柳。

遥怜内舍著新衣,复向邻家醉落晖。
把手闲歌香橘下,空山一望鹧鸪飞。-----------这些诗仍然有“三失”现象,并不是“完全入律”。

26.16
上文说过,盛唐新式的古风只限于七古,至于五古,直到中唐以后才有纯粹新式的,而且数量很少。这里所谓纯粹新式,是包括平仄入律而言,因为如果专就四句一换韵及平仄韵递用而言,盛唐已经有了,例如王维的赠祖三咏(或云孟浩然作),孟浩然的采樵行,送魏郡李太守赴任,丘为的泛若耶溪等。关于纯粹新式的五古,现在只能举出中唐的一个例子:

送吉中孚归楚州旧山卢纶【羊注:组诗10首】
青袍芸阁郎,谈笑挹侯王。旧箓藏云穴,新诗满帝乡。

名高闲不得,到处人争识。谁知冰雪颜,已杂风尘色。

此去复如何,东皋岐路多。藉芳临紫陌,回首忆沧波。

年来倦萧索,但说淮南乐。并楫湖上游,连樯月中泊

沿溜入阊门,千灯夜市喧。喜逢邻舍伴,遥语问乡园。

下淮风自急,树杪分郊邑。送客随岸行,离人出帆立。

渔村绕水田,澹澹隔晴烟。欲就林中醉,先期石上眠。

林昏天未曙,但向云边去。暗入无路山,心知有花处。

登高日转明,下望见春城。洞里草空长,冢边人自耕。

寥寥行异境,过尽千峰影。露色凝古坛,泉声落寒井。

仙成不可期,多别自堪悲。为问桃源客,何人见乱时。

(全诗共四十四句,只有送客随岸行,暗人无路山,露色凝古坛,三句不入律,这三句的平仄是着意造成的,因为这样才和下面的平平仄平仄恰恰相对。除此之外,虽还稍有拗救,都是律诗里所容许的。)-------何止“三句不入律”,也不必强调什么“着意”不“着意”,不合就是不合,这才叫尊重事实。
最后总结:凡属于组诗的,有两个地方会提示,或题目中注明几首,或有小标题。其余的只要韵不同,都是古风的转韵,没有例外。谁要坚持说发现有组诗,那是他个人的看法,代表不了古诗的自有的特征。

点评

最后总结:凡属于组诗的,有两个地方会提示,或题目中注明几首,或有小标题。其余的只要韵不同,都是古风的转韵,没有例外。谁要坚持说发现有组诗,那是他个人的看法,代表不了古诗的自有的特征。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7:55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古风 ========================= 两韵是律诗,怎么就成了【古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6: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送瘟神》
泽东《送瘟神》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 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
假定,毛主席的《送瘟神》,不标注【其一】和【其二】,你能认为说成是一首【转韵的古风】吗?如下:
毛泽东《送瘟神》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 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点评

今人比古人聪明多了,除了明确说明组诗外,还有隔行,有一二三等,有其一其二等。如果不标示,黏在一起,会惹人笑话。古人如果不标示,我们可通过句子分析,他所有句子都是标准句,应该是两首,你就可以考证加注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8: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0-15 17: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0-15 15:49
唐人的组诗,可以是两个以上古风,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律诗,也可以是古风与律诗的混杂!
王力说话,虽不严 ...

王力说话,在这里很严谨,是你的理解不严谨

点评

你正好烦了怎么严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7: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0-15 17: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0-15 15:50
你没说过,不等于《全唐诗》里没有!

《全唐诗》有词。但你举的例子是后人当词牌用了,而且词谱中就把它们当词的例子用。你要分清,有的在唐诗中只是诗,后来才吸到词中去,有的在唐朝一出来便是词。

点评

这个在下明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7: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0-15 17: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够呛在只要不懂的就没日没夜的把他搞懂,你若能像我一样,那对你不是刮目相待,而是剖目相送了

点评

看到你可爱,不得不选择解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8:09
如果即使不了,你也可以选择不解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7: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7: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0-15 17:22
王力说话,在这里很严谨,是你的理解不严谨

你正好烦了怎么严谨?

点评

你今天用了我多少时间,把我计划全打乱了,能不烦?但只要你能接受我的一些观点,我还是很高兴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7: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0-15 17:27
《全唐诗》有词。但你举的例子是后人当词牌用了,而且词谱中就把它们当词的例子用。你要分清,有的在唐诗 ...

这个在下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7: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0-15 17:31
我够呛在只要不懂的就没日没夜的把他搞懂,你若能像我一样,那对你不是刮目相待,而是剖目相送了 ...

如果即使不了,你也可以选择不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0-15 17: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0-15 17:32
你正好烦了怎么严谨?

你今天用了我多少时间,把我计划全打乱了,能不烦?但只要你能接受我的一些观点,我还是很高兴的

点评

三羊无法接受谬论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7: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7: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0-15 15:56
王勃《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古风
=========================
两韵是律诗,怎么就成了【古风】?

点评

失粘,实际是古风式律诗,唐人从宽发落,定了个名叫折腰体。此名就证明他不是真正的格律诗,“腰都折断了”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8: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7: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0-15 17:39
你今天用了我多少时间,把我计划全打乱了,能不烦?但只要你能接受我的一些观点,我还是很高兴的 ...

三羊无法接受谬论啊!

点评

你是为己独尊的人,当然不会接受别人的“谬论”,你若爽快的接受别人的“谬论”,那不是因为地震,也是因为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8: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0-15 17: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0-15 18:01 编辑

【1】《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1

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
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
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2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
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
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3

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
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4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
何如肆辙迹,万里赏瑶池。5

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
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6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
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
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7

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
玉酒泛云罍,兰殽陈绮席。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
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8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
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
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9

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
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
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
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
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
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10--------不管它是格律还是古风,标了首数,就是组诗

【2】《饮马长城窟行》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1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吹,仄声,下句失粘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2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3---------古风

【3】《执契静三边》李世民
执契静三边,持衡临万姓。
玉彩辉关烛,金华流日镜。
无为宇宙清,有美璇玑正。
皎佩星连景,飘衣云结庆。1

戢武耀七德,升文辉九功。
烟波澄旧碧,尘火息前红。
霜野韬莲剑,关城罢月弓。
钱缀榆天合,新城柳塞空。2

花销葱岭雪,縠尽流沙雾。
秋驾转兢怀,春冰弥轸虑。
书绝龙庭羽,烽休凤穴戍。
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3

翦暴兴先废,除凶存昔亡。
圆盖归天壤,方舆入地荒。
孔海池京邑,双河沼帝乡。
循躬思励己,抚俗愧时康。4

元首伫盐梅,股肱惟辅弼。
羽贤崆岭四,翼圣襄城七。
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
已知隆至道,共欢区宇一。5---------古风


【4】《经破薛举战地》李世民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
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1

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灵。
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2

沉沙无故迹,灭灶有残痕。
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3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4---------古风

【5】《相和辞•饮马长城窟行》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1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吹,仄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2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云台凯歌入。3---------古风,题目有信息

点评

【不管它是格律还是古风,标了首数,就是组诗】,不标【首数】,就不是组诗? 不标【七律】,就不是【律诗】吗? 不标【五律】,就不是【律诗】吗? 不标【排律】,就不是【律诗】吗? 什么逻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8: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7: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0-15 15:56
王勃《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最后总结:凡属于组诗的,有两个地方会提示,或题目中注明几首,或有小标题。其余的只要韵不同,都是古风的转韵,没有例外。谁要坚持说发现有组诗,那是他个人的看法,代表不了古诗的自有的特征。
================================
【古风的转韵】的说法,难道还不是唐宋以后的好事者弄混了!如王力等人。

点评

不是的,别冤枉人了,你以为他躺在地下不会与你争辩,你就可欺负他了?这是事实,只要你看看魏晋南北朝的诗就清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8: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0-15 18: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0-15 15:52
李世民,是否属于【忘记提示】之列?

见上一帖子,专门分析。不是【忘记提示】其他都是古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0-15 18: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0-15 15:54
这是要理由来证明的!

任何理由都得你肯认账,否则,什么理由也不是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0-15 18: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0-15 16:12
​毛泽东《送瘟神》
泽东《送瘟神》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 ...

今人比古人聪明多了,除了明确说明组诗外,还有隔行,有一二三等,有其一其二等。如果不标示,黏在一起,会惹人笑话。古人如果不标示,我们可通过句子分析,他所有句子都是标准句,应该是两首,你就可以考证加注了。

点评

王勃《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没有提示【首数】,也是两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8: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0-15 18: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0-15 17:31
我够呛在只要不懂的就没日没夜的把他搞懂,你若能像我一样,那对你不是刮目相待,而是剖目相送了 ...

看到你可爱,不得不选择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0-15 17:42
【1】《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

【不管它是格律还是古风,标了首数,就是组诗】,不标【首数】,就不是组诗?
不标【七律】,就不是【律诗】吗?
不标【五律】,就不是【律诗】吗?
不标【排律】,就不是【律诗】吗?
什么逻辑?

点评

我说了吗?我只说了不标首数就不是组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8: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8: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0-15 18:08
今人比古人聪明多了,除了明确说明组诗外,还有隔行,有一二三等,有其一其二等。如果不标示,黏在一起,会惹人笑话。古人如果不标示,我们可通过句子分析,他所有句子都是标准句,应该是两首,你就可以考证加注了。

王勃《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佩玉鸣鸾罢歌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没有提示【首数】,也是两首!

点评

一首。两首是你说的,我不认账。除非你拿出证据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8: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0-15 18: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0-15 17:39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古风
============ ...

失粘,实际是古风式律诗,唐人从宽发落,定了个名叫折腰体。此名就证明他不是真正的格律诗,“腰都折断了”了

点评

拿证据来,朝廷肯定它是正格格律诗?拗句朝廷也允许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8:26
不要耸人听闻! 唐朝科举的唐近体,照样存在折腰体!只是数量不多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8: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8: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0-15 18:13
失粘,实际是古风式律诗,唐人从宽发落,定了个名叫折腰体。此名就证明他不是真正的格律诗,“腰都折断了 ...

不要耸人听闻!
唐朝科举的唐近体,照样存在折腰体!只是数量不多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0-15 18: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0-15 17:40
三羊无法接受谬论啊!

你是为己独尊的人,当然不会接受别人的“谬论”,你若爽快的接受别人的“谬论”,那不是因为地震,也是因为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点评

探索和研究唐朝声律,不依唐人说,难道依据清人说,启功说、王力说、刚刚说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8: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0-15 18: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0-15 17:55
最后总结:凡属于组诗的,有两个地方会提示,或题目中注明几首,或有小标题。其余的只要韵不同,都是古风 ...

不是的,别冤枉人了,你以为他躺在地下不会与你争辩,你就可欺负他了?这是事实,只要你看看魏晋南北朝的诗就清楚。

点评

三羊旗杆欺负九泉之下人?! 【只要你看看魏晋南北朝的诗就清楚】,清楚神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8: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9 13: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