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呼伦贝尔 于 2018-1-10 17:53 编辑
传刚发文《从买卖的反训看古代的实物交易》 徐先生在文章开头说道:“现代概念越来越趋向于准确明了。比如买和卖,出钱方为买,出物方为卖。”言为之意就是古人买卖不分,徐传刚说的现代概念是什么时候概念,宋代不会是现代吧。我认为徐的这个古人买卖不分观点是十分错误,理由如下:
第一、从造字角度看,繁体字买卖是这样写的 買賣 ,大篆也差不多这样的,是两个会意字。大篆字賣上面是的出字,后来演化成士字。就是说賣字由三个字组成,出、皿、贝。皿是是指卖东西时量器,或装商品盛具,贝是指贝币,一种贝壳做的钱币。出就是商品出去意思。从買字也有一个皿来看,皿是指是度量衡一种量器更可信。从面面看出上古时候文字就明确买卖意思,不存在买卖不分情况。
第二、从社会发展史角度看,私有制出现后很快就商品和货币以及买卖行为,与之相关词汇也是相应得出现了。就像现在社会一些新事物有相关词汇一样。也就说有了语言文字后,有了什么样事物就会有与之相应词汇。因此徐先生所谓词汇滞后事物观点是错误,滞后上千年以上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从思维方式角度看,先生搞训诂还有反训什么思维方式是错误的,是孤立片面静止看问题的方法,徐甚至都不联想常理,一味先入为主搞论证。心理学证明,心里想什么就是注意什么,脑袋里如果想一,就会看什么都是一,脑袋里如果想着二,就会看什么都是二。训诂是什么,就是说文解字,反训有点辩证法意思,而徐传刚却大搞形而上学,不联系实际,因此犯了错误是可以理解的。
第四、从论证方式角度看,传刚说中国古代人甚至宋代都买卖不分,找的一些古文都是模棱两可,有些可能古文理解错了,有些可能古文传抄错了等等,其实证明买卖分明古文有都是,徐确不找,用个别来证明整体,论证方法也是错误的。
第五、从一般常理角度看,买卖行为关于人类活动一些基本行为的基本的动词 ,这里都搞不清怎么能是五千年灿烂文明历史的古国,这话拿不到台面说,说不过去的。你看看清明上河图,买卖一条街怎么会买卖不分呢,就奇了怪了。说古人买卖不分是错误的,是十分错误的,而且低级错误,这话到那说都说不通。说的让人家笑话。 这个论坛吗各抒已见,提倡争鸣,对一些错误说法提出不同意见也是善意互动。尤其徐说中国古人买卖不分有贬低意思,应该指出他的错误。不要低估了古人,古人其实就是信息和工具不发达,总体来讲在心智方面跟现在人几乎一样,个别杰出人物仍然现在人无法逾越高峰。实际这些低级错误都没有必要反驳,就是有闲空不说不唠不热闹就跟着磨牙了。
贝币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