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41|回复: 162

评三羊的发明“换联头”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16 05: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评“三羊”的发明“换联头”
    三羊在他的帖子《王力大师失粘说法之失误》中说:“元兢是换头,包括【换句头】和【换联头】两个内容。第1、2、3、4、5、6、7、8句的第二字,是【句头】;于此同时,第1、3、5、7句的第二字,又是【联头】。”“前联的【对句】与后联的【出句】并不对应,也就没有可比性。”
----三羊在此发明了新名词“换联头”,于是取消了“粘”的概念,制造了混乱,反而攻击王力是失误,真是颠倒了黑白。
    唐近体诗声律有“粘对规则”。即“句内平仄两两交替、一联内两句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上联的下句与下联的上句平仄相同)。”的关系。这在《文镜秘府论》中也有明确的论述(实际引自元兢《诗髓脑》):
调声之术,其例有三:一曰换头,二曰护腰,三曰相承。
一,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曰:
  飘摇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一联内两句)【对】
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平;      (联之间)【粘】
次句头两字又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    (联之间)【粘】
次句头两字又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平:  (联之间)【粘】
如此轮转,自初以终篇,名为双换头,是最善也。(以上是“双换头”)
若不可得如此,则如篇首第二字是平,下句第二字是用去上入;
次句第二字又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平:
如此轮转终篇,唯换第二字,其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用平不妨,此亦名为换头,然不及双换。(以上只换第二字的平仄)
(注: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说:“上去入”三字《眼心抄》作一侧字,下并同。)
------以上“调声术”举例说明了律诗中句句之间平仄相对和两联之间平仄相粘(相同)的“粘对规则”(文镜秘府论)。换头即换句头,并无“换联头”之谓。因为“换联头”会与“换句头”相混,对一首合律的律诗而言,联和联之间也成了“平仄相对”的关系,就取消了“粘”的概念,无所谓“粘”了。可见三羊因为不懂诗,就胡乱解释,反而指责王力,是颠倒是非。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06: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3-16 06:10 编辑

律诗声律的粘对规则简单而明确。三羊却独出心裁发明了“换联头”的说法,“粘”不见了,全成了“对”了,于是说“王力错了”。是你三羊思维混乱了还是“王力错了”?三羊真是笑料制造者,无知却无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06: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三羊认为,蔡润田理解换头的说法,简单明了。换头,包括粘和对:
邻联之间,两个【联头】平仄声调的不同,是【粘】;
每联之间,两个【句头】平仄声调的不同,是【对】。
格律诗的粘对替,统一都是声调的不同。
【粘】与【不粘】的唯一参照物,就是两个【联头】!

------平仄声调的“不同”也是“粘”--------糊涂虫的混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6 06: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6 06:06
律诗声律的粘对规则简单而明确。三羊却独出心裁发明了“换联头”的说法,“粘”不见了,全成了“对”了,于 ...

永明律诗的【平头】、【上尾】、【鹤膝】、【蜂腰】,是【浮切】法的四大项目,难道不是声调的不同吗(蜂腰同平除外)?
沈约的【前有浮声,后须切响】,难道不是要求不同声调的【相替、相对、相粘】的声调不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6 06: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6 06:27
在下三羊认为,蔡润田理解换头的说法,简单明了。换头,包括粘和对:
邻联之间,两个【联头】平仄声调的不 ...

  青溪【王维】

  言入黄花川,毎逐青溪水【律句】。随山将万转【律句】,趋途【不粘】无百里【律句】。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二句律粘】。漾漾泛菱荇【拗律句】,澄澄映葭苇【拗律句】。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拗律句】。请留盘石上【律句○上字仄,合下句便非律体】垂钓将已矣。
----------------------------------------以上摘自赵执信《声调谱》

针叶林,你睁开大眼看看【粘】在何处?【粘】是何意?

点评

三羊根本分不清古风和律诗,成天胡勒!  发表于 2018-3-16 15:51
首先要搞清楚这诗是不是近体诗,才可谈粘不粘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6 08: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2091

帖子

9140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589
贡献
2553
金钱
331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3-16 08: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16 06:38
  青溪【王维】

  言入黄花川,毎逐青溪水【律句】。随山将万转【律句】,趋途【不粘】无百里【律句 ...

首先要搞清楚这诗是不是近体诗,才可谈粘不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09:27: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至今连什么叫粘什么叫对都没搞请就指责王力,真令人发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6 13: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6 09:27
你至今连什么叫粘什么叫对都没搞请就指责王力,真令人发笑~

首联是【平,仄】,颔联是【仄,平】,颈联是【平,仄】,尾联是【仄,平】。

这不就是马蹄韵吗?
平仄之后是仄平,平仄之后是仄平。
马蹄韵应该是: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马蹄韵不该是: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点评

马蹄韵是今人余德泉总结的一条联律,意思是句中或多分句句尾平仄两两交换占大多数。如: 上联: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说法符合沈约前有浮声后有切响规则和唐诗格律,但太机械。比如不能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7 03:13
又扯到联律上去了!律诗的两联是一副对联的“出句”和“对句”的关系吗?你真是狗带嚼子----胡勒呀! 如此愚蠢的问题再见到不会回复。你先面壁去吧,别急着回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6 13: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13: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16 13:13
首联是【平,仄】,颔联是【仄,平】,颈联是【平,仄】,尾联是【仄,平】。

这不就是马蹄韵吗?

又扯到联律上去了!律诗的两联是一副对联的“出句”和“对句”的关系吗?你真是狗带嚼子----胡勒呀!
如此愚蠢的问题再见到不会回复。你先面壁去吧,别急着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6 13: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6 13:18
又扯到联律上去了!律诗的两联是一副对联的“出句”和“对句”的关系吗?你真是狗带嚼子----胡勒呀!
如 ...

三羊不厌其烦的再换一种说法!
首联【平】起,颔联【仄起】,颈联【平起】,尾联【仄起】

点评

律诗有平起仄起,没听说联也有平仄起。你发明联的平仄起的目的只是为了否定“粘”这一说法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6 16: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6 13: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6 13:18
又扯到联律上去了!律诗的两联是一副对联的“出句”和“对句”的关系吗?你真是狗带嚼子----胡勒呀!
如 ...


换头律诗的两联,就是一副对联的“出句”和“对句”的关系!

点评

你一联内的关系都搞不清,还两联两联的搞。算了吧!回去重读“文镜秘府论”十遍去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6 13: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591

帖子

22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682
金钱
803
发表于 2018-3-16 13: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先生值得尊重,但也允许质疑,相信没人是绝对正确的。

点评

要质疑王力,首先你要有起码的有关诗词联的知识吧?可是三羊说:“换头律诗的两联,就是一副对联的“出句”和“对句”的关系!” 1,“换头律诗”“换联头”是三羊自己的发明,等于胡说,没有任何根据。 2,律诗中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6 15: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13: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16 13:28
换头律诗的两联,就是一副对联的“出句”和“对句”的关系!

你一联内的关系都搞不清,还两联两联的搞。算了吧!回去重读“文镜秘府论”十遍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6 13: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6 13:36
你一联内的关系都搞不清,还两联两联的搞。算了吧!回去重读“文镜秘府论”十遍去吧!!! ...

一联之间平仄换【句头】,两联之间平仄换【联头】。

点评

三羊喜欢将元兢一些解说过度解读。曾经元兢解释的蜂腰当作“大唐二五交换律”,今又将其换头解读为换句头和“换联头”,皆过度得不着边际。 其实换头护腰相承这调声三书并不准确,尤其护腰和相承对律诗不全适用(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7 02:59
漏洞百出!什么叫“一联之间”?哪里有【联头】之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6 16:03
胡说八道!  发表于 2018-3-16 15: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15: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骚仔 发表于 2018-3-16 13:36
王力先生值得尊重,但也允许质疑,相信没人是绝对正确的。

要质疑王力,首先你要有起码的有关诗词联的知识吧?可是三羊说:“换头律诗的两联,就是一副对联的“出句”和“对句”的关系!”
1,“换头律诗”“换联头”是三羊自己的发明,等于胡说,没有任何根据。
2,律诗中的每一联,有出句(上句)和对句(下句)。任意两联之间,怎么也会“是一副对联的出句和对句的关系”?这不是狗带嚼子胡勒吗?两联之间,只有在首尾接续处有粘的关系,两联哪里会有“对”的关系?
-----三羊纯粹因为自己的杜撰而指责“王力失误”不是无知无畏是什么?
三羊缺乏起码的基本知识不说,长期以来缺乏学习的态度,对王力等学者谈不上起码的尊重。百分百的无理谩骂和攻击,这篇帖子又是一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16: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3-16 16:02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8-3-16 13:26
三羊不厌其烦的再换一种说法!
首联【平】起,颔联【仄起】,颈联【平起】,尾联【仄起】 ...


律诗有平起仄起,没听说联也有平仄起。你发明联的平仄起的目的只是为了否定“粘”这一说法吗?除制造混乱外还有什么别的意义?

点评

对联的马蹄韵与格律诗一样  发表于 2018-3-16 2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16: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16 13:44
一联之间平仄换【句头】,两联之间平仄换【联头】。

漏洞百出!什么叫“一联之间”?哪里有【联头】之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80
贡献
22229
金钱
2917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16 20: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应是古风吧,多处失粘失对,还有失间的(即大拗),还有一联没对偶

点评

咩咩也是一只光说不练的天桥大力丸推销员。他连诗歌体裁都没整明白,只会四处煽风点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6 2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3-16 20:43: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执信《声调谱》以近体声律去研究古风的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12
贡献
24424
金钱
26930
发表于 2018-3-16 22:35: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3-16 20:10
应是古风吧,多处失粘失对,还有失间的(即大拗),还有一联没对偶

咩咩也是一只光说不练的天桥大力丸推销员。他连诗歌体裁都没整明白,只会四处煽风点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02: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3-17 03:01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8-3-16 13:44
一联之间平仄换【句头】,两联之间平仄换【联头】。

三羊喜欢将元兢一些解说过度解读。曾经将元兢解释的蜂腰当作“大唐二五交换律”,今又将其换头解读为换句头和“换联头”,皆过度得不着边际。
其实换头护腰相承这调声三书并不准确,尤其护腰和相承对律诗不全适用(如相承术之三平尾)。拿换头来说只限于每句第二字,本身就不全面。
律句首先是平仄双换规则(这点有如余德泉马蹄韵),律诗中两句平仄相对规则,联间平仄相粘规则。并非仅仅“换头”。现在三羊又加上“换联头”之豹尾,将粘对规则破坏得面目全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03: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3-17 03:22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8-3-16 13:13
首联是【平,仄】,颔联是【仄,平】,颈联是【平,仄】,尾联是【仄,平】。

这不就是马蹄韵吗?

马蹄韵不是如三羊说的:仄平仄平仄。。。马蹄韵是今人余德泉总结的一条联律,意思是句中或多分句句尾平仄两两交换占大多数。如:
上联: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说法符合沈约前有浮声后有切响规则和唐诗格律,但太机械。比如不能解释标准律句而受批评:
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
事实上对联情况要复杂得多,上仄下平是基本规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3-17 06:18: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说的换联头,与王力说的粘,是一个意思,都是为了避免两联平仄相同。一三句平仄相异,叫换联头,二三句平仄相同,叫粘,三羊没理解了粘是怎么回事,作为研究诗律近十年的人,只究心文镜秘府论,却对当代诗律学名词不理解,太偏颇了。

点评

------我们来看看三羊的“换联头”能否和王力的“粘”是"一码事”。例如我们依照三羊“换联头”理论,分析一首诗是否“失粘”: 【凌晨早朝】虞世南 万瓦宵光曙,重檐夕雾收。 仄 玉花停夜烛,金壶送晓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7 07: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07: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3-17 07:20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3-17 06:18
三羊说的换联头,与王力说的粘,是一个意思,都是为了避免两联平仄相同。一三句平仄相异,叫换联头,二三句 ...

------我们来看看三羊的“换联头”能否和王力的“粘”是一码事。例如我们依照三羊“换联头”理论,分析一首诗是否“失粘”:

【凌晨早朝】虞世南
万瓦宵光曙,重檐夕雾收。
   仄
玉花停夜烛,金壶送晓筹。
   平
日晖青琐殿,霞生结绮楼。
   平
重门应启路,通籍引王侯。
   平
-----“联头”的平仄如所标。
第一联和第二联换了“联头”,但并没保证第二联与第一联平仄不同(对句相同):
第二联第三联第四联皆没“换联头”,但这三联之间的“粘”皆符合要求,全诗“粘”合乎格律,出问题的在于“对”。
由此证明三羊的“换联头”与王力的粘意思并不同,失去了正确判断“失粘”“失对”的能力,因此是错误的说法。

点评

你说的对,换联头表述不准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7 08: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07: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3-17 07:53 编辑

王力的“粘” 在于保证一首诗各联之间正确的首尾接续关系,而不是并列判断两联是否相对。三羊的错误产生原因在于只用“联头”来判断两联之间是否“相对”,他忘了每联是两句,用第一句的第二字代表不了全联的平仄,正因为律诗不仅要句内合声律,各句之间还要讲粘对。三羊将“粘”企图也用“联头”的“对”代替,就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三羊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误,和他不写诗有关。只从外观上看见律诗是并列的四联,而不懂是意境紧密相连的八句话。这叫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另外也和他长期蓄意挑王力王渔洋等的毛病的立场有关,原因不得而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3-17 08:4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7 07:14
------我们来看看三羊的“换联头”能否和王力的“粘”是一码事。例如我们依照三羊“换联头”理论,分析一 ...

你说的对,换联头表述不准确。

点评

谢谢北山。 每人都可以自立其说,但不可以随意否定别人,特别是大师级人物。三羊对自己的立论不加检验就发帖《王力大师失粘说法之失误》,太随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7 1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1: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3-17 08:40
你说的对,换联头表述不准确。

谢谢北山。
每人都可以自立其说,但不可以随意否定别人,特别是大师级人物。三羊对自己的立论不加检验就发帖《王力大师失粘说法之失误》,太随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1: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个比方。如果把诗比做一列火车,每句就是一节车厢,粘就是挂钩,律诗八节车厢按序前进的。而三羊的“换联头”相当于让四联齐头或叠架并进,是不可能的。

点评

这个比喻好  发表于 2018-3-20 07: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7 14: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3-17 14:11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7 07:14
------我们来看看三羊的“换联头”能否和王力的“粘”是一码事。例如我们依照三羊“换联头”理论,分析一首诗是否“失粘”:

【凌晨早朝】虞世南
万瓦宵光曙,重檐夕雾收。
   仄
玉花停夜烛,金壶送晓筹。
   平
日晖青琐殿,霞生结绮楼。
   平
重门应启路,通籍引王侯。
   平
-----“联头”的平仄如所标。
第一联和第二联换了“联头”,但并没保证第二联与第一联平仄不同(对句相同):
第二联第三联第四联皆没“换联头”,但这三联之间的“粘”皆符合要求,全诗“粘”合乎格律,出问题的在于“对”。
由此证明三羊的“换联头”与王力的粘意思并不同,失去了正确判断“失粘”“失对”的能力,因此是错误的说法。

又在胡说八道!这是一首格律诗吗?
万瓦宵光曙,重檐夕雾收。
玉花停夜烛,金壶送晓筹。
日晖青琐殿,霞生结绮楼。
重门应启路,通籍引王侯。

仄仄平平仄,通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通平通仄仄,平仄仄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7 14: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7 02:59
三羊喜欢将元兢一些解说过度解读。曾经将元兢解释的蜂腰当作“大唐二五交换律”,今又将其换头解读为换句 ...

你的不懂就不要乱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5 09: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