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针叶林

评三羊的发明“换联头”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9 07: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3-19 07:0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8 22:38
《携手曲》年代: 南北朝 作者: 沈约
舍辔下雕辂。更衣奉玉床。
斜簪映秋水。开镜比春妆。
所畏红颜促。君恩不可长。
鵁冠且容裔。岂吝桂枝亡。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南北朝: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关山月 二》年代: 南北朝 作者: 徐陵
月出柳城东。微云掩复通。
苍茫萦白晕。萧瑟带长风。
羌兵烧上郡。胡骑猎云中。
将军拥节起。战士夜鸣弓。
【咏雪应诏】初唐  上官仪
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
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
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齐梁到初唐的永明体诗律句大量使用,一联内多数对仗,只是两联之间没有粘的习惯。只有到沈宋时才执行了粘对律,近体诗也才定了型
【只有到沈宋时才执行了粘对律,近体诗也才定了型】,什么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9 07: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9 05:37
(齐梁)晴云【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妬栁绵飘。
故临飞阁度,欲入回波销【三平】。

针叶林,你连何为【永明体】都不懂,谈何【近体诗】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9 07: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9 06:01
沈约 《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
灵山纪地德。地险资岳灵。
终南表秦观。少室迩王城。失粘

失对,与失粘何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9 07: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9 05:37
(齐梁)晴云【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妬栁绵飘。
故临飞阁度,欲入回波销【三平】。

(齐梁)晴云【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妬栁绵飘。
故临飞阁度,欲入回波销。
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
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次句与末句上下不粘,只本句调】。

第八句,与哪句【不粘】?

点评

仔细阅读我的帖子,再来提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9 07: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07: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19 07:23
(齐梁)晴云【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妬栁绵飘。
故临飞阁度,欲入回波销。

仔细阅读我的帖子,再来提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9 07: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9 07:28
仔细阅读我的帖子,再来提问。

你的帖子,除却胡说就是胡勒!

点评

再教你真就把你教聪明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9 13: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3: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19 07:55
你的帖子,除却胡说就是胡勒!

再教你真就把你教聪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5: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粘”义的一点补充:
   石家庄方言“沾”,相当于英文yes、ok、can,来自于石家庄地方戏丝弦。丝弦唱的节奏和旋律如果和师父拉的弦子合拍了,那就叫沾弦了,否则就是不沾弦。沾是沾弦的进一步简化,相当于河南话的“中”。
   在对联评论中,“粘律”是指出句和对句在246位平仄相同了,也即“违律”。所以“粘”,在此并非赞扬的话。关键要看粘的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6: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3-19 16:27 编辑

粘律。
1,粘就是同。上下两句246位一处平仄相同,即为“粘律”。
2,两联前后紧挨着的两句2位平仄相同即“相粘”,如上一联的第二句(对句,下联)为“平平仄仄平”,下一联的第一句(出句,上联)是“平平平仄仄”。
     注意:这两句平仄是“相粘”,而不是全句相同,因为13位及韵脚平仄不同。这一规则保证了两联平仄变化不重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9 16: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9 16:20
粘律。
1,粘就是同。上下两句246位一处平仄相同,即为“粘律”。
2,两联前后紧挨着的两句2位平仄相同即“ ...

粘律。
1,粘就是同。上下两句246位一处平仄相同,即为“粘律”。
2,两联前后紧挨着的两句2位平仄相同即“相粘”,如上一联的第二句为“平平仄仄平”,下一联的第一句是“平平平仄仄”。
     注意:这两句平仄是“相粘”,而不是全句相同,因为韵脚平仄不同。这一规则保证了两联平仄变化不重复。
================
这中错误的说法,是你针叶林杜撰的吧?

点评

学不学在你。  发表于 2018-3-19 16: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9 16: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学不学在你
三羊见过很多评联资料,没见过你这样的说法!不学也罢!

点评

谢谢。最好离开这贴远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9 16: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6: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粘式律与对式律。
永明体向近体诗的转化的关键是粘对律的形成,即从混合律向粘式律的转化。混合律即是诗中联与联之间的接续关系有粘又有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6: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19 16:31
针叶林    学不学在你
三羊见过很多评联资料,没见过你这样的说法!不学也罢! ...

谢谢。最好离开这贴远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9 16: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9 16:32
粘式律与对式律。
永明体向近体诗的转化的关键是粘对律的形成,即从混合律向粘式律的转化。混合律即是诗中 ...

粘式律、对式律、粘对律,都是合律。
换头体,是主流;折腰体,是支流。
支流虽然不是主流,但也绝非逆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6: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沈约等永明体诗人创造了律句,也从理论上创造了粘对律,但没有实践。比如平头若被遵守,就会实现对式律,起码避免了失对的“粘律”。只有到沈宋时期,才实现了粘对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9 16: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9 16:34
谢谢。最好离开这贴远点。

既然明目张胆点名丑化三羊《评三羊的发明“换联头”》,还要剥夺反驳的权利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6: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式律的残留,形成了失粘的折腰现象。一些人将这些不规范的诗体进行了命名,叫变格,别体,实际是永明体的残留。
在唐代试帖诗中也有这种残留(失粘失对现象),甚至提倡齐梁体诗。直到晚唐李商隐也写齐梁体。
三羊将唐试帖诗当作唐近体代表,是他又一个误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9 16: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9 16:38
沈约等永明体诗人创造了律句,也从理论上创造了粘对律,但没有实践。比如平头若被遵守,就会实现对式律,起 ...

【沈约等永明体诗人创造了律句,也从理论上创造了粘对律】,又在胡编乱造啊!

点评

你是不会看懂的。  发表于 2018-3-19 16: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9 16: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9 16:44
对式律的残留,形成了失粘的折腰现象。一些人将这些不规范的诗体进行了命名,叫变格,别体,实际是永明体的 ...

唐试帖诗就是唐近体的标准!

点评

哈哈~~  发表于 2018-3-19 16: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9 16: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19 16:47
【沈约等永明体诗人创造了律句,也从理论上创造了粘对律】,又在胡编乱造啊! ...

你有理,只是嘴上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20 05: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6 06:06
律诗声律的粘对规则简单而明确。三羊却独出心裁发明了“换联头”的说法,“粘”不见了,全成了“对”了,于 ...

换头,包括:换【句头】和换【联头】的说法,始于蔡润田《“沈宋体”与律诗演变定型及其研究述略》:

一、对构成律诗的基本声律模式——粘对规则的重视和运用。
    “作为近体诗成熟定型关键的‘粘’即‘拈二’规则可能就就是由沈宋明确提出的”(聂永华《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253)五言律诗的第二字是律式构成的关键,“拈二”就是每句的第二字要符合粘对规则,(所谓“粘”,是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所谓“对”,是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拈二”是对“换头”(句首“头两字”或“第二字”),即对粘对律的细化。依照元兢的阐释看,不妨说,“换头”意味着句与联之间都须换前两字或第二字。即:就一联之内说,出、对句之间首二字或第二字换声(对),就两联之间说,联头即两联出句首二字或第二字也要换声(粘)。所以,元兢的换头法,实质是粘和对的规则,给句与句之间、联与联之间用声规范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点评

蔡润田的博客 “沈宋体”与律诗演变定型述略(初稿) (2013-09-15 22:26:10)一、对构成律诗的基本声律模式——粘对规则的重视和运用。 “作为近体诗成熟定型关键的‘粘’即‘拈二’规则可能就就是由沈宋明确提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0 06: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06: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3-20 06:47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8-3-20 05:29
换头,包括:换【句头】和换【联头】的说法,始于蔡润田《“沈宋体”与律诗演变定型及其研究述略》:

一 ...


蔡润田的博客
“沈宋体”与律诗演变定型述略(初稿)
(2013-09-15 22:26:10)一、对构成律诗的基本声律模式——粘对规则的重视和运用。
“作为近体诗成熟定型关键的‘粘’即‘拈二’规则可能就就是由沈宋明确提出的”(聂永华《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253)五言律诗的第二字是律式构成的关键,“拈二”就是每句的第二字要符合粘对规则,(所谓“粘”,是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所谓“对”,是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拈二”是对“换头”(句首“头两字”或“第二字”),即对粘对律的细化。依照元竞的阐释看,不妨说,“换头”意味着句与联之间都须换前两字或第二字。即:就一联之内说,出、对句之间首二字或第二字换声(对),就两联之间说,联头即两联出句首二字或第二字也要换声(粘)。所以,元兢的换头法,实质是粘和对的规则,给句与句之间、联与联之间用声规范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而其中的第二字至关重要(有时第一字可同为平声),所以“拈二”“换头”是构成律诗的重要法则。
------本人没注意过这一博文,故认为“换联头”是三羊的发明。当时本人就问过三羊,但三羊回答是“是本人发明又如何呢?”故作为三羊专利发文批驳。就此改正为“蔡润田”的发明。但此问题的发生是因三羊引用别人观点不加注解所致哦。如果引用别人观点加以注解,就不会产生此等误会,请三羊先生以后注意版权。

搜狗截图18年03月20日0636_4.png

搜狗截图18年03月20日0636_5.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06: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换联头”说法的批驳对蔡润田博文同样适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20 07: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20 06:15
蔡润田的博客
“沈宋体”与律诗演变定型述略(初稿)
(2013-09-15 22:26:10)一、对构成律诗的基本声律模 ...

你不知道不是三羊的吗?!看看你自己的帖子吧!


38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诗论国学纵横特邀评论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威望101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贡献1064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钱1200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板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在下三羊认为,蔡润田理解换头的说法,简单明了。换头,包括粘和对:
邻联之间,两个【联头】平仄声调的不同,是【粘】;
每联之间,两个【句头】平仄声调的不同,是【对】。
格律诗的粘对替,统一都是声调的不同。
【粘】与【不粘】的唯一参照物,就是两个【联头】!

------平仄声调的“不同”也是“粘”--------糊涂虫的混话!





点评

那问你的根据你怎么说是你的发明创造呢?(见你的回帖截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0 07: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20 07: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20 06:20
我对“换联头”说法的批驳对蔡润田博文同样适用。

笑话!又来瞎编乱造啊!

点评

你最好先把专利权归谁弄明白再来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0 07: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07: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20 07:33
你不知道不是三羊的吗?!看看你自己的帖子吧!

栏目顾问诗论国学纵横特邀评论员 威望1019 点 贡献10649 ...

那问你的根据你怎么说是你的发明创造呢?(见你的回帖截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07: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20 07:34
笑话!又来瞎编乱造啊!

你最好先把专利权归谁弄明白再来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20 07: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20 07:35
那问你的根据你怎么说是你的发明创造呢?(见你的回帖截图)

没有啊!截图也没有啊!

点评

见82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0 0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07: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20 07:38
没有啊!截图也没有啊!

见82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20 07: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82楼也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5 17: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