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精华45
注册时间2017-4-29
威望3377
金钱29162
贡献22225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威望- 3377 点
贡献- 22225 次
金钱- 29162 枚
 
|
发表于 2018-4-2 10: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问题提得好。任何一个诗体,在没定型前非常活跃,这是它的优点,古风格律皆如此。但大家感到它杂乱无章,于是加以规范,规范后有模有样,方式方法都有遵循的目标。这是它的优点,但恶果也出来了,它越来越僵化,戴枷套镣,思想意境都难以表现。后人又不断地增加约束,于是这种诗体离死就不远了。
汉朝的古风无任何限制,平仄混押也可以,转韵不转韵都不在乎。永明开始整理,出现以四声为基础的押韵要求和八病说,到唐朝,各种转韵模式都出来了。今天我们说古风,其实是以唐朝为准绳的,不是永明体为准绳。
我以为遵守了这些个规矩弊大于利。但问题是规矩定下后不遵守便要有唾面自干的勇气,还要有昂扬的斗志。所以只好循规循矩。像我辈奇诗派人便走偏锋,各创新体自己走自己的路,虽然很多人不喜欢这些“文字游戏”,但也不会有很多的唾沫。看看我们这版就清楚,为了规矩谁也不服谁,都在自惹麻烦又惹别人的麻烦,这就是规则的苦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