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5-14 16: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5-14 16:43 编辑
在弘扬国粹问题上不存在洋为中用
------评梅花山人的“深刻认识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重要意义 ”
近见有一些人士出于宣扬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目的,在不分场合地鼓吹“双百方针”,在对待国粹问题上也要"洋为中用和古为今用",这是以极左面目出现的不合时宜的歪论,是别有用心的。
唐诗宋词以及唐之前的古风,包括诗经三百篇,楚辞,汉赋等是国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不存在需要摈弃的“封建的毒素”。在当今学习或写作古诗时,要强调“修旧如旧”,并非政治上的“因循守旧”,正如传承京剧,地方戏,必须保持古腔古调,原滋原味,才是传承民族文化,这里不像科学技术一样,不是宣传交通坐牛车,印刷书籍用毛笔手工书写,生活上仍然住草房,烧秸秆。科技与古文学是两码事。不能动则对近体诗也讲改革,
讲什么洋为中用。洋为中用主要指科技上。绝非在文化上也西化洋化。现在一些人感兴趣引进国门的不是西方先进的科技,而是西方的一些糟粕,他们的目的是体制上鼓吹西方的宪政,欣赏的是颜色的多样性,他们是西方带路党人。我们对他们在诗词论坛鼓吹“洋为中用”的真实目的,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做强做大自己的经济和技术,强国强军,实现中国梦。在古诗词文学上要讲究弘扬国粹,不能让西方自由主义任意纵横。比如那个曾经宣扬并全文转发柏杨“丑陋的中国人”,资中筠的“反对颂圣六十年”等文章的人,现在鼓吹双百方针,是不合时宜的,尽管表面是转发国内某些报刊文章做掩护,实际是别有用心的。他们利用版主权限发帖立刻锁帖的手法,自己谈政治却不准别人批驳的作法,是用心险恶的,手段是卑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