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8-6-22 15:48 编辑
杀父杀兄仇必报,昭关亡命路无逃。 白头一夜苍天赐,鞭打平王恨未消!
——唐尧
一夜白头拜天赐,昭关脱去遽归吴。 有仇必报真君子,掘墓鞭尸小丈夫! ——格老也:
一夜白头天赐予,昭关脱去遽归吴。 有仇必报真君子,掘墓鞭尸不丈夫。 ——风清扬 ************************************************************* 我的看法: 1、从选材和表现的主题来看:以上三首诗选的是同一材料,发表的是对历史人物伍子胥鞭尸的不同看法。原作者唐尧的“鞭打平王恨未消”是通过主人翁伍子胥本身的直接感受来间接表达作者完全赞同“鞭尸”的行为;格老也的改作一“掘墓鞭尸小丈夫”是作者直接表达不完全赞同主人翁“鞭尸”的行为;风清扬的改作二“掘墓鞭尸不丈夫”是作者直接表达完全不赞同主人翁“鞭尸”的行为(“不丈夫”和“无毒不丈夫”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从材料内容的选择以及所表现的主题来看,只不过是看法的角度不同而已,没有高低之别。 2、从结构来看:原作者的前三句都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叙述,同时在每句中都将自己的看法揉了进去,也无可厚非,但我觉得不如后两首的起承转合来的干脆利落。虽少了“杀父杀兄”的起因交代,但略有文学底子的人一见“一夜白头”的典故就会自然联想到起因,所以也可不交代。更何况在后句还交代了“遽归吴”呢。 3、从词句来看: “苍天赐”的“苍”可有可无,略输于“拜天赐”或“天赐予”。 “拜天赐”的“天”是被动者;“天赐予”的“天”是主动者。无高低之别。 “昭关脱去”的后面已有“遽归吴”,“脱去”可以略去,因此觉得略输于“昭关亡命”。 “有仇必报真君子”不如引用现成的“有仇不报非君子”句子。 “掘墓鞭尸”虽然“鞭尸”不一定就要“掘墓”才行,但在这首诗的背景里不交代“掘墓”读者也完全联想得到,所以“掘墓”可以不要。 4、从韵律来看:原作和改作二完全符合律绝的要求;改作一的“一夜白头拜天赐”是大拗句,出律。 据此,我也借此诗发表自己对“伍子胥鞭尸”的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夜白头天赐予,昭关亡命遽归吴。 有仇不报非君子,纵是鞭尸亦丈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