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9
4784
2万
金牌会员
行者 发表于 2017-4-10 12:12 谢谢窝人兄!这就是说《诗韵新编》的底稿版本,是《佩文新韵》对吧? 民国的《中华新韵》与今天说的《中 ...
使用道具 举报
27
3802
1万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4-9 12:53 我会讲吴语方言,自然对用旧韵有更多的理解。同时对用新韵写的并不反对,我自己就有新韵写的。但对十四韵确 ...
321
9348
3万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4-10 14:29 同感。要么按旧韵,要么纯粹一点,按拼音韵。一和稀泥,两头都不是。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4-10 17:35 新韵争议最多的是对入声的处理,普通话里没有入声,但除北京等少数地区外,其它区域方音里仍保留入声。怎样 ...
119
1779
7761
栏目嘉宾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7-4-10 13:55 《佩文新韵》《诗韵新编》都保留入声,分18韵部。 民国的《中华新韵》与今天说的《中华新韵》不是同一部 ...
14
240
1534
高级会员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4-10 17:47 新韵已无入声,你生硬照顾,岂能不乱。我用新韵从不去看新韵书,直接按拼音取韵。什么ong,ing,eng通押, ...
行者 发表于 2017-4-10 22:56 俺去查了《佩文新韵》,入声派入三声,加标注,附于相应韵部。 民国的《中华新韵》,是《佩文新韵》的改 ...
685
6万
论坛元老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4-11 01:02 是不是以前的十三辙? ----- 十三辙的问题(与十八韵的不同) 有如十四韵:
邂逅 发表于 2017-4-10 23:11 新韵十四韵就是以普通话发音为基准,与新华词典是一至的,也无所谓新韵书,用起来很方便。 ...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4-11 08:13 新韵能否得以推行,取决于旧体诗的功用有没有改变,比如作为官员升迁考核内容之一,列为高考题目等等;如 ...
265
3966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4-11 08:42 有人用就不会死亡,旧韵是这样,新韵也是这样。自由诗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一直是政治的新宠,但它代替古典诗 ...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4-11 01:15 中华新韵十四韵的问题: 1,不该合并为一韵的合并为一韵: 衣和鱼,平水韵列为两韵,十四韵却列为一韵;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4-11 15:26 平水韵不会死亡,再怎样统一用新韵,也有人用平水韵,过一百年,也会有人偏爱平水韵的,就如清朝用平水韵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4-12 07:59 呵呵。什么是主流?主流要看当今写诗词的,是用旧韵的人多,还是用新韵的人多。从你对二言诗等的考证看, ...
邂逅 发表于 2017-4-11 23:08 古韵新韵各有优势与不足,双轨制不是很好吗,兼容并蓄,岂能剑拔弩张,应该客观理性认识。 但是,平仄格 ...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4-12 13:53 我早已出离了凭情感说话的年纪,已是典型的冷血动物。我现在不管说什么都只凭数据,专家学者说的话都不足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4-12 17:26 要看到,当今的十四韵确是个次品。用旧韵写诗,更多的是音韵传承的习惯使然,当然在当今会读旧音的人不多 ...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4-12 21:06 唐诗的优点就在不论你用何种方言读,都会感到音调铿锵,韵律优美。虽然平仄与方言并不吻合,但节奏感和押 ...
121
504
6249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江城子 发表于 2017-4-12 21:46 许先生,我个人认为还是旧韵好,平水韵是结合全国各的方言制定的,当时兼顾的范围较广。由于建国后,国家采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中坚诗友勋章
勤勉版主勋章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敬业首版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4 20: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