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如观

诗词的唯一核心要素是韵律,批驳一些人的谬论

[复制链接]

203

主题

264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55
贡献
2893
金钱
4490
发表于 2020-6-30 17: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20-6-30 16:38
如观说李白写艳诗。我这有一联,请评之:
师姑田里挑禾上;美女堂前抱绣裁。(沈石田对祝枝山)上联为祝枝 ...

有道理,断句如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30 18: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6-30 09:01
佛道是你挑起的话题,是你站在佛教的角度否定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 ...

从教科书上摈弃李白诗文是国家层面的事情,估计应该是如观还健在的时候就会实现。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应该怎么办呢?可以以个人名义发表一个决裂声明即可,如下:

本人,身为一名炎黄子孙及一名中华诗人,愿意遵循孔孟之教诲,并尊孔子为诗祖,尊大唐太宗李世民及大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为诗圣二皇。并誓与李杜之颓风决裂,今生永不反悔,永不违背此誓言。

                                                                                                           宣誓人:如观     


只有如此这般才可赎回正朔之身。所以不用再管别人,因为实在是管不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7-1 16: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莹莹 于 2020-7-1 16:50 编辑

批一下“诗词的唯一核心要素是韵律。此也为终极理论之一。”
按如观观点,那柏梁体诗、独木桥诗岂不是最好的诗了?它们句句押韵,最遵守韵律呀。但我们知道柏梁体诗是比较粗糙的诗体,难有好诗,就是它的其他特色决定它成不了好诗,因此韵律不是诗的唯一核心。
独木桥诗基本上就是文字游戏诗,好诗虽有,数量极少。好诗少的原因偏偏是它的韵律把它枷死了。
即使都是独木桥诗,写得好坏也与作者的其他水平有关。我总说道诗强过佛诗,佛诗是浪费时间的诗,就拿独木桥诗来做个比较吧。
偈五首  宋•释志璇
休去歇去。一念万年去。
寒灰枯木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

不休去,不歇去,
业识忙忙去,七颠八倒去,
十字街头闹浩浩地声色里坐卧去,
三家村里盈衢寒路荆棘里游戏去,
刀山剑树劈腹剜心镬汤炉炭皮穿骨烂去。
作者简介  释志璇,不清。

爇心香    元•王重阳
坐杀王风,立杀扶风,只因伊贪恋家风。争如猛舍认取清风,好同行好同坐共携风。
我即真风,你即佯风,小春天总赖温风。将来雪下怎奈寒风,窗儿里门儿外两般风。

爇心香    王重阳
谑号王风,实有仙风,性通禅释贯儒风,清谈吐玉落笔如风,解著长篇挥短句古诗风。
襟运成风,鹏化博风,恣云游列御乘风,冬寒闭户念见高风,更坐无炉眠无被任霜风。


谁强谁弱,恐怕不要我点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64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55
贡献
2893
金钱
4490
发表于 2020-7-1 17: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20-7-1 16:40
批一下“诗词的唯一核心要素是韵律。此也为终极理论之一。”
按如观观点,那柏梁体诗、独木桥诗岂不是最好 ...

出世诗,需要悟。槛内人莫枉论之,阿弥陀佛,无量天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76

帖子

11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8
贡献
318
金钱
407
发表于 2020-7-1 17: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淬叶之声 发表于 2020-6-28 22:48
诗有韵的和谐要求。写诗干什么?因为诗不是议论文,不是说明文。诗曾是文学塔尖。

诗要表达的不是怎么去 ...

老干体都押韵啊,老干体都讲平仄啊。那么问题来了,老干体是诗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1

主题

8839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10
贡献
9215
金钱
1373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7-1 19: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鹤渡萍踪 发表于 2020-7-1 17:33
老干体都押韵啊,老干体都讲平仄啊。那么问题来了,老干体是诗吗?

诗是文学高端。
诗用体,诗押韵,但用诗体填的文笔、押韵的也不都是诗。比如如观的一些作品,那就不叫诗。若想成为诗人,愿望可钦,但要作很多功夫:让大家读了感到有诗味之后,在杆头再进一步,就有希望成为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7-1 19: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莹莹 于 2020-7-1 19:48 编辑
门外汉 发表于 2020-7-1 17:02
出世诗,需要悟。槛内人莫枉论之,阿弥陀佛,无量天尊。


论诗不论信仰,有什么悟不悟的。诗是不能挂羊头卖狗肉的,否则是对诗的侮辱。等于把月经带当领带,把裹脚带当围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7-1 19: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淬叶之声 发表于 2020-7-1 19:15
诗是文学高端。
诗用体,诗押韵,但用诗体填的文笔、押韵的也不都是诗。比如如观的一些作品,那就不叫诗 ...

“押韵的也不都是诗”,有有的统称“韵文”,因此,韵是韵文的共性,但不是诗的精髓,如观正好把精髓和共性搞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1 21: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0-7-1 23:08 编辑

柏梁体一韵到底,不知阴阳之调。古风多以仄韵收尾,久用使人委靡。永明四声八病虽声律考究,然太过繁琐。因而唐人才集前朝各类诗体之优创制近体,可视为韵律之终极,于世俗无法超越。

凡带有韵律者皆为诗,韵文亦属广义之诗。凡合近体之格律者均为近体诗。

如观上述诗律之论亦堪称终极,无可辩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1 21: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0-7-1 22:35 编辑

诸君,虽唐人呕心沥血,取前朝各诗体之精要而创制近体,旨在既重阴阳之调,又凸显高亢,以振我华夏之国风,扬我华夏之国威,佑我华夏之国运。

然至中唐偏另生枝节。有李杜等徒因个人失意,便重推魏晋南北朝之靡靡之音,承继石崇等金谷乱徒之颓风。诗文宣扬及时行乐、奢侈糜烂、酗酒纵欲、低沉哀叹。致使前人创近体重唤中华高亢奋进、自强不息雄风之努力付之东流。故李杜等徒难辞其咎。虽有后世如王安石等高士欲力挽狂澜而登高一呼,然终因诗坛被其迷乱,颓势难遏。

今有如观粗研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著作十余载,入释门参究佛典二十余载。实被浩瀚中华文化所折服,方顿悟猛醒,知其诗风之颓非诗门一家之事,乃是关系到国风、国运之大事。

故此,如观方立尊儒门、摈李杜颓风之誓,望能唤醒当代学人共襄盛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1 22: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0-7-1 22:30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7-1 22:15
王维是释、是禅宗;李白是道、是老庄;杜甫是儒家、是孔孟。你对这三人都否定,那就等于否定儒、释、道三 ...

问题是这三人不能代表儒释道,要是能代表了如观当然没意见。

从其诗文及其言行就可分析出,这三人分别对儒释道所研并不深,就是连其皮毛恐怕都达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7-2 06: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7-1 21:10
柏梁体一韵到底,不知阴阳之调。古风多以仄韵收尾,久用使人委靡。永明四声八病虽声律考究,然太过繁琐。因 ...


凡带有韵律者皆为诗,韵文亦属广义之诗。--------不能严肃定义,很难做出学问的,或者基本无学问可言。考试如此,0分等待,起码我对学生打分就是这样的,毫不客气。
如观,刚刚今天发了一副对联,我来试试你读的能力如何,请你读与释义。如果能分析联法当然更好。
朝云朝朝朝朝朝朝朝退;(原出句)巷水巷巷巷巷巷巷巷淹。(刚刚对句)可用于近期的温州及沿海村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7-2 06: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一些“诗”
1.言说心志、抒发情感的押韵文字。
2.《国语·鲁语》: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
3.说文解字【第三上】【言部】诗,志也。
4.诗,志也。《释名》:之也,志之所之也。《书·舜典》:诗言志。《传》:心之所之谓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诗言志”。
5.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这是当代的定义)孤鹤认为基本上达到精炼的概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7-2 07: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志的正确解释:诗言志的志是动词,即记。心有所思所感便把它记下来(不是用散文形式,而是用有韵有律的文字)。《传》:心之所之谓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诗言志”。后人歪曲了“志”,把动词志改为名词志,于是有诗言志词言情,把志往微言大义方面拉,这样把诗的本质(言说心志、抒发情感)也歪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12: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20-7-2 07:07
志的正确解释:诗言志的志是动词,即记。心有所思所感便把它记下来(不是用散文形式,而是用有韵有律的文字 ...

“诗言志”、“诗言情”。这都是诗的特征,不是诗的概念。

诗是带有韵律的文章。这种定义是唯一的,充要的、不可替代的。

“诗言志”、“诗言情”。是描述诗的部分特征的,并且没有概全。诗不仅可以言志、言情。还可以叙事、写景。可以应制。它的特征有很多。

你是把诗的概念与诗的特征相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13: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20-7-2 06:40
凡带有韵律者皆为诗,韵文亦属广义之诗。--------不能严肃定义,很难做出学问的,或者基本无学问可言。考 ...

对联我没有研究过,因此不懂。

孔子不问农事。孔子是中华礼制、礼运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不可能事必躬亲。

如观是负责剪枝的,是要负责保障树的主干的健康的,防止虫蛀、防止因分支过于庞大而失重导致整树被风刮倒。既使是秃干,它却是健康的,遇到阳光雨露的沐浴它就会迅速地生长。

你和刚刚是负责使树的枝叶茂盛的,但是区分病枝与健康枝叶的能力就不见得很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13: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20-7-2 07:07
志的正确解释:诗言志的志是动词,即记。心有所思所感便把它记下来(不是用散文形式,而是用有韵有律的文字 ...

现在诗门的问题是什么呢?兴,观,群,怨。

是“怨”的这个分支过于庞大,并且还有病虫害。一些害虫都集中在这个病枝上。风一刮这颗大树就容易因失重被刮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13: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20-7-2 07:07
志的正确解释:诗言志的志是动词,即记。心有所思所感便把它记下来(不是用散文形式,而是用有韵有律的文字 ...

杯子:圆柱体上面敞口中空的器具。

杯子的特征:主要是盛液体,如水,饮料,茶,酒,液体药物。个别情况下也可以用来装固体的食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1

主题

8839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10
贡献
9215
金钱
1373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7-2 23: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7-2 12:56
“诗言志”、“诗言情”。这都是诗的特征,不是诗的概念。

诗是带有韵律的文章。这种定义是唯一的,充要 ...

诗是带有韵律的文章。

若这句为诗定义,那么“文章”是主席位。“带有韵律的”是修饰语。那个是“主”?如观,你颠倒主辅了,是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1

主题

8839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10
贡献
9215
金钱
1373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7-2 23: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7-2 13:36
杯子:圆柱体上面敞口中空的器具。

杯子的特征:主要是盛液体,如水,饮料,茶,酒,液体药物。个别情况 ...

韵律是文章的一种形式特征,且不是形式的全部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7-3 06: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20-7-2 06:40
凡带有韵律者皆为诗,韵文亦属广义之诗。--------不能严肃定义,很难做出学问的,或者基本无学问可言。考 ...


解答
朝云朝朝朝朝朝朝朝退;(原出句)巷水巷巷巷巷巷巷巷淹。(刚刚对句)○上句借朝为潮。巷,有矿下的巷(hàng)道与小巷(xiàng)两种音义,都是名词。2020年水灾严重,许多地方被淹,于是刚刚对出下句,巷(hàng)借为沆(hàng),齐人谓湖曰沆。(郭缘生《述征记》)读音:朝云朝潮朝朝朝朝朝朝退;Zhāo yún cháo zhāo zhāo cháo zhāo cháo zhāo tùi巷水巷巷巷巷巷巷巷淹。xiàng shǔi hàng xiàng xiàng hàng xiàng hàng xiàng yān.此联可用于温州及沿海村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3 11: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0-7-3 11:35 编辑
马莹莹 发表于 2020-7-3 06:38
解答
朝云朝朝朝朝朝朝朝退;(原出句)巷水巷巷巷巷巷巷巷淹。(刚刚对句)○上句借朝为潮。巷,有矿下 ...

复兴传统文化,乍暖还寒。我们这一代人注定是付出的一代。所以要甘于寂寞。

正脉要梳理,病枝要剪除,锯除。但是一些冷门也是不可或缺,不能让他断了传承。

刚刚不仅长于楹联,还应更好地发挥出能量。所以建专栏希望他不要再矜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7-3 16: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7-3 15:18
看看这一对联:

天为补贫偏于健

上联“于”字有二错,一平仄不当;二为介词,下比的称是动词,按古代的字对也只能为宽对,按今严格则词性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11: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7-3 16:07
这你就没读懂了,诗人不能等同于僧人,他们对于佛禅的态度不能按佛教信徒的标准来严格要求。比如白居易, ...

你贴的这首是谤僧诗,重罪。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目的,也许只是想调侃一下某个出家师、甚至是在家居士,这也是不允许的。不议僧过,不议佛之四众过。

不是释门霸道,佛法是了义之法。议论僧过会使世人轻慢佛法,阻碍正法的传播。“不议僧过“,”破戒僧犹胜过外道众”,这些都有据可查的。

不仅是释门,儒门也是如此。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父亲如有小的过失,子女也要为其遮掩,必要时替父受罚,这样做才是孝道。



点评

全是胡说八道。不许在这儿宣传这种无稽之谈,老老实实谈诗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4 22: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51
贡献
14005
金钱
17086
发表于 2020-7-4 11:40: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如观又玩“扩大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11: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7-3 16:07
这你就没读懂了,诗人不能等同于僧人,他们对于佛禅的态度不能按佛教信徒的标准来严格要求。比如白居易, ...

首先说佛教就不允许写诗。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诗以攀缘性居多,写诗障碍悟道。

佛法用词考究,写诗经常为了合格律要经常替换词汇,难免经常导致表义不精确、不如法。

佛法是究竟、了义之法,世间一切相不可用来作比拟物,无法比兴。

宣法不仅要如法,还要圆满。不圆满也是属于谤法。诗歌文体要求以短小为主,难以展现佛法全貌。在诗文中只言片语地介绍佛法会使人生误解、生歧义。

所以,佛门不允许写诗。写诗也是为了与世俗结缘所用,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趣入正法。

如观来诗坛必须要写诗,研诗。否则诗友就会对如观生起轻慢,认为你的水平这样差,有什么资格提及摈弃李杜?

凡如观写的诗除了了义诗都要至少加上“随喜”二字,意思是有不如法之处,是为了结缘才写的。是怕诗友生厌才取消掉的,这一点特别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4 16: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看下来,可见诸位涉猎内容广泛,讨论颇为深入。受益甚多。但因立场不同,话题相隔原来越远,是难以统一的。我认为诗词理论专栏的意义,往大处说,是学习中华优秀国粹,传承诗词文化,正本清源。往实际些的用途说,是学习古诗词,诗友间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而已。
所以,对古代诗词基本态度应摆平心态:虚心学习,而不是批判古人。因为我们学习的只是古诗人的诗艺而已,而不是考古或评价诸位古诗人的。比如我们学习的唐近体诗是唐初沈宋定型的。难道我们学习沈宋的近体诗还要学习宋之问的为人吗?同样道理,不仅现在的学诗者,历代的诗人推崇学习李杜,也是学其诗艺,并非学其嗜酒如命,学杜牧也并非学其十年一觉扬州梦。所以不用担心跟着李白学坏。学诗扯上政治,谈什么政治上的正统,似乎就扯远了,偏离了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4 16: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4 16:59 编辑

楼主提出的问题很好:诗词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我认为实际是指诗词的主要特点。诗词实际就是以简练的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表达诗人真实的感情。这种感情往往是很多人经常会有但只有诗者给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并能取得一些人的共鸣,就是好诗。这些感情或回忆,或赞叹,或赞美,或鞭笞,或释道,都会让读者点头称是,获得同感或美感。例: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其二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21: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4 16:15
一路看下来,可见诸位涉猎内容广泛,讨论颇为深入。受益甚多。但因立场不同,话题相隔原来越远,是难以统一 ...

如果把汪精卫、秦桧、和珅的诗选入教科书,不知道能有多少人会同意?

如果把“睡遍大半个中国”和“摸乳”那两首诗选入教科书,不知道能有多少人会同意?

如果有人把“摸乳”改为“摸粉桃”,但是也能让人意会或联想到是“摸乳”,把它编入教科书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同意?

如果把“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朝共琅玕之绮食,暮宿鸳鸯之锦衾”。“秋草秋蝶飞,相思愁落晖。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等诗句选入教科书,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同意?

如果把一位先烈的“老干体”与和珅非常有“文采”的诗作,只能二选一地编入教科书,你们会选择哪首?

诗人群体同意的比例会高一些,因为他们当中情感战胜理智的人比例本身就高。但是,诗风影响国风,这应是全体国民的事情,不应只是诗人的事情。

我们当今的道德底线到底在哪里?通过上面的测试就可以评估出来。


点评

同意你的这些观点。这是大是大非问题,不能含糊。 只是选诗词正统中,李世民的诗和乾隆的诗都够不上顶级水平,这都是尚须再酌的问题。李杜是自古历代认可的诗仙诗圣,其地位难以撼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5 09: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21: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4 16:15
一路看下来,可见诸位涉猎内容广泛,讨论颇为深入。受益甚多。但因立场不同,话题相隔原来越远,是难以统一 ...

我只能自己做自己的主,立誓表明自己的立场并脱离干系即可。至于有没有人能够认同并愿意跟进那就是你们的事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1 05: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