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理论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16-5-6
威望1246
金钱5024
贡献3597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威望- 1246 点
贡献- 3597 次
金钱- 5024 枚
|
发表于 2021-1-27 22: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1-1-27 22:27 编辑
山有:1)但调声若为王昌龄遗作的话则还不能认定为初唐在近体的声律上便已经形成了雏型,从日本的作文大体所辑录的‘天宝集曰,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之,又下避三同声病’及白氏‘二四不同,二六对避之,又下避三连’云云看其四声碎用的迹象都还很明显,2)所以理论上还无法认定初唐声律变刘滔的二四异声为二四平仄异声这点是成立的,也就仅仅是推导上的是对的罢了。
苏回:1)元兢 在说明 调声之术时,同时也举了一个诗例:一,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曰: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通过分析其例,就可以补充说明的不足,就可以正确知道初唐 在声律上是否 形成了雏型。2)同时也可以知道,刘滔的二四异声,是否 进化到 平仄异声。我的详细解释如下,我觉得,加上我前面的帖,山有 先生是会明白其中含义的。
诗 名:《于蓬州野望》 作 者:若兢 诗 式:五言律诗 首句平起不入平韵式 第一式 入韵部:010上平十灰 (平水韵)
:01 :飘摇宕渠域, (域,入声十三职 )
:○◎●○▲ --2,*,4,1,5,
:b00011 <---带字母数字行表示标准平仄格式分别为:0 平声,1 仄声。
:piao2 yao24 dang4 qu-ju1 yu5 <---数字 1,2,3,4,5 顺次表示为 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五声。
:失对 b句式变形(特拗)
:02 :旷望蜀门隈, (隈,上平十灰 )
:●◎▲○○ --4,*,5,1,1,
:B11100 (韵)
:kuang4 wang24 shu5 men1 wei1
:
:03 :水共三巴远, (远,上声十三阮,去声十四愿 )
:●◎◎○● --3,*,*,2,*,
:a11001
:shui3 gong14 san24 ba2 yuan34
:
:04 :山随八阵开。 (开,上平十灰 )
:○○▲●○ --1,1,5,4,1,
:A00110 (韵)
:shan1 sui1 ba5 zhen4 kai1
:
:05 :桥形疑汉接, (接,入声十六叶 )
:○○○●▲ --2,2,1,4,5,
:b00011
:qiao2 xing2 yi-ning1 han4 xie-sha-jie-cha5
:
:06 :石势似烟回。 (回,上平十灰 )
:▲●●○○ --5,4,3,2,1,
:B11100 (韵)
:shi-dan5 shi4 si-shi3 yan-yin2 hui1
:
:07 :欲下他乡泪, (泪,去声四寘 )
:▲●○○● --5,*,2,2,4,
:a11001
:yu5 xia34 tuo-ta2 xiang2 lei4
:
:08 :猿声几处催。 (催,上平十灰 )
:○○◎●○ --1,2,*,*,1,
:A00110 (韵)
:yuan1 sheng-qing2 ji13 chu34 cui1
:
本诗里出现相同字是: 0
说明:1)诗文下面○●▲◎符号,分别是代表此字的平、仄、入、多声属性。
2)数字 1,2,3,4,5 顺次表示为 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五声。
3)带字母数字行表示标准平仄格式分别为:0 平声,1 仄声。
4)空白行如有文字,即为简略出律评价内容。但可平可仄◎处,不予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