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28 03: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1-28 04:53 编辑
关于浮声切响,百度的解释可能有误,这点可从字义和四声的特性结合起来分析,所谓浮者,氾也,从水,汉字五行亦属水,其摇摆、不定之貌明显,所谓“平声平道 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 人声短促急收藏。”,平声是个中长调,不升不降谓之中,故曰平声平道莫低昂,浮声若是平声岂不是跟平声的特性相悖?而所谓切者,汉字五行属土,又或作砌,切有实在之义,其稳定之貌也是明显的,仄也者,不平也,上去入三声都是短声、促声,切响若是属仄声的话岂非又跟上去入三声的特性相违?浮或切,浮者不实,切者实在,这从水面漂物和土中定物的现象上是很容易就分别的,浮切,有如水土之别。
把切响简单当成只是音高可能是今人理解上的误区,刘勰曰,夫宫商响亮,徵羽声下,可见在刘勰看来平声是比仄声要响亮的,若依等韵学而言,四声中均含响亮的声音,如一东韵是一等洪大,它是四声中发音最为响亮的,这跟刘勰的观点是一致的,但今人把切响当作仄声却明显是与刘勰相悖的。
若前有浮声,后须切响,这和前面的句子一样是互文,声与响也自有区别,汉字五行声属金响属水,徐鍇曰:聲之外曰響。響猶怳也,怳怳然浮也。實而精者曰聲,朴而浮者曰響。響之附聲,如影之著形。可见,从质上而言,质精实的是声,质粗轻的是响,有如木石之别。另,響之附聲,如影之著形,无其声则无其响,有如无其形则无其影一个道理。
综上,把浮切简单理解成平仄是可榷的,浮切可能是音长短、高低、舒促、升降及清浊、轻重的统括,声响也是,理解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应回到互文上去为宜,在永明体中并不存在必然的句中呈双音节的音步特性,也不存在必然的句间、联间粘对特性,这也很难解释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即是前有平声后须仄声;浮切即平仄,聊备一说耳。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凡声有飞沉,响有双叠。双声隔字而每舛,迭韵杂句而必睽;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飏不还,并辘轳交往,逆鳞相比,迕其际会,则往蹇来连,其为疾病,亦文家之吃也。”沈约同时代的刘勰在理解上可能比今人深刻得多,可以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