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精华23
注册时间2018-11-28
威望3294
金钱16134
贡献7790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威望- 3294 点
贡献- 7790 次
金钱- 16134 枚
 
|
发表于 2023-2-22 12: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3-2-22 12:25 编辑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就是说,第一,第三,第五个字等要以平声为准则,如果是仄声字,也是作平声处理的,并非说仄声字不可用。第二,第四,第六字以仄声为准则,最大限度地在每一种切音间进行有效变换。切音也有平声,但不能造成拗口的现象。因此说,平和仄之有无,只是虚实之间的区别。所谓“虚实”就相当于音乐中的“强弱”。反和切之间的转换,只是读音轻重之间的区别。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朝代】唐译文对照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一去不复返,246皆为仄声,应算律句。
昔人已乘黄鹤去 从以下一段话来看,也难说就不是律句。
平对仄,仄对平,反切要分明。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上去入音为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白云千载空悠悠。三平尾,有争议。
“一三五”“二四六”只是标准平仄格式,并非是一例通用,是作为参照而存在。实际操作运用中是有所差异和灵活变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