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言哉

崔灏黄鹤楼非拗律诗

[复制链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戾戾曙风急,团团明月阴。
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千龄犹旦夕,万世更浮沉。

富贵如浮云。金玉不为宝。

白露淹庭树。秋风吹罗衣。

暂试武帝貌。一见李后灵。

荣光河雒出。白云苍梧来。
侍御多贤圣。升降有羣才。
四时有变化。盛明不徘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宵月辉西极。女圭映东海。
佳丽多异色。芬葩在奇采。

时寒原野旷。风急霜露多。

落叶纵横起。飞鸟时相过。

朝生舆马间。夕死衢路滨。
藜藿应见弃。势位乃为亲。
华屋争结绶。朱门竞弹巾。
徒羡草木利。不爱金碧身。

翩翩征鸟翼。萧萧松柏阴。

寒暑更进退。金石有终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的对仗真不少,脸都打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0 21: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10 21:28
乱弹琴。律句,自有它的节奏感。这不用我教你!

律句,有节奏感,非律句,难道没有节奏感?
五七律的句子,有节奏感,难道五七古的句子,没有节奏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10 22: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10 21:46
律句,有节奏感,非律句,难道没有节奏感?
五七律的句子,有节奏感,难道五七古的句子,没有节奏感? ...

呵呵,五言律句的节奏与你所提那句不同吧。你自己去体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0 22: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10 22:45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10 22:26
呵呵,五言律句的节奏与你所提那句不同吧。你自己去体会吧。

节奏不同,节奏感当然不同,但是,你不能说,只有五七律句才有节奏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10 22: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10 22:33
节奏不同,节奏感当然不同,但是,你不能说,只有律句才有节奏感

你的那句不合五言律句的节奏。但作古风句,或词句,或曲句中,倒是可以的。作一领四字句,但作为领字的多为去声。偶用上声,用平声的,难得一见。
当然,近代也有诗中用过的,好象胡适用过,但毕竟不美——他写得也不是律诗,而是白话自由体。只不过借个形式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0 22: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10 22:43
你的那句不合五言律句的节奏。但作古风句,或词句,或曲句中,倒是可以的。作一领四字句,但作为领字的多 ...

这充分说明,王力单纯强调五字句是不严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10 23: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10 22:55
这充分说明,王力单纯强调五字句是不严谨的!

哎。我们学的人,也不要完全按他的,合理的吸收,不合理的舍弃就可以了。带着自己的理解去学,或可好点。我喜欢较真,所以才不会王力王力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1 00: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11 01:12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10 23:00
哎。我们学的人,也不要完全按他的,合理的吸收,不合理的舍弃就可以了。带着自己的理解去学,或可好点。 ...

探索唐宋的声律,你还未找到正路。因为,你不知道王力的说法是错误的。王力所谓的近体诗4个基本声律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的确是无根之本,无源之水。没有任何理论体系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11 05: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8-11 05:50 编辑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11 00:58
探索唐宋的声律,你还未找到正路。因为,你不知道王力的说法是错误的。王力所谓的近体诗4个基本声律格式, ...

呵呵。写诗的还是多认可这个。我也认可。从五言律诗选中,这四种句式最多的吧。其它句式,也是这四句变化而来的。
在理论问题上,我即不想盲目听从。也不想为反对而反对。还是自己比较一翻才来的踏实。

点评

句式只有四种,大家认可才有讨论的基础,启功先生有列表,鄙人实践中深谙其理。哪位欲推翻恐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律诗格律而言,其间有许多“为什么”有待回答,如:为嘛“平起”“仄起”要看第二个字?为嘛不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4 09:50
呵呵。写诗的还是多认可这个。我也认可。从五言律诗选中,这四种句式最多的吧。其它句式,也是这四句变化而来的。 在理论问题上,我即不想盲目听从。也不想为反对而反对。还是自己比较一翻才来的踏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1 06: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1 06: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11 08:14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11 05:46
呵呵。写诗的还是多认可这个。我也认可。从五言律诗选中,这四种句式最多的吧。其它句式,也是这四句变化而来的。
在理论问题上,我即不想盲目听从。也不想为反对而反对。还是自己比较一翻才来的踏实。

是否和合律,并不是以多少而论的。
科举试律,一处失律,便要出局!科举试律,没有少数服从多数的臆断臆想!
在下三羊敢说:在史料可见的唐朝科举试律诗里,你能找不到不合如下格式的诗例或句例!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可以同仄,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


由此可见:不管是【〇平〇平仄、〇仄〇仄仄、〇平〇平平、〇仄〇仄平】,不管是【〇平〇仄仄、〇仄〇平仄、〇平〇仄平、〇仄〇平平】,都是【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〇仄〇〇仄、〇平〇〇平】的部分。你效颦王力以部分论整体,才是货真价实的以偏盖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0

帖子

5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6
贡献
130
金钱
226
发表于 2016-8-12 11: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崔颢的黄鹤楼不是拗体七律,鄙人在“再谈律诗格律解析”一文中有述。文中用“篇式判定公式”(笔者称其为启功公式)和笔者提出的“句式判定公式”明确地(定量地)给出了答案。敬希不吝一阅。

点评

把你的发现具体贴出样式句来,不要看什么ABCD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4 17:52
你用启功平仄声律理论,如何解读黄鹤楼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2 1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2 11: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乐屋主 发表于 2016-8-12 11:01
崔颢的黄鹤楼不是拗体七律,鄙人在“再谈律诗格律解析”一文中有述。文中用“篇式判定公式”(笔者称其为启 ...

你用启功平仄声律理论,如何解读黄鹤楼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0

帖子

5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6
贡献
130
金钱
226
发表于 2016-8-12 11: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能只通晓格律而会诗,正如学会了语法就是作家,格律公式化可帮你分析。

点评

这与会写诗何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20:28
具体说说看,恐怕你也讲不明白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2 18: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2 18: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乐屋主 发表于 2016-8-12 11:14
不可能只通晓格律而会诗,正如学会了语法就是作家,格律公式化可帮你分析。 ...

具体说说看,恐怕你也讲不明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0

帖子

5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6
贡献
130
金钱
226
发表于 2016-8-13 17: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篇式,句式,概念很重要,篇式不符合“启功公式”的就是拗体,无可争议。

点评

不一定!启功的句式,不能解读试律诗! 1、开元(713—741)为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29年。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崔曙 状元殿试帖《奉试明堂火珠》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七虞】 夜来双月满,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18: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3 18: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乐屋主 发表于 2016-8-13 17:57
篇式,句式,概念很重要,篇式不符合“启功公式”的就是拗体,无可争议。 ...

不一定!启功的句式,不能解读试律诗!

1、开元(713—741)为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29年。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崔曙 状元殿试帖《奉试明堂火珠》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七虞】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七虞】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七虞】
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七虞】

〇去平平入,〇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去仄平平。
〇去平平入,〇平仄仄平;
〇平仄平仄,〇仄仄平平。

【遥知太平代,平平仄平仄】=================不合24分明1


2、【天宝(742-756)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15年】

唐天宝四年(745)殷寅 状元殿试帖《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

应历生周日,修祠表汉年。复兹秦岭上,更似霍山前。
昔赞神功启,今符圣祚延。已题金简字,仍访玉堂仙。
睿祖光元始,曾孙体又玄。言因六梦接,庆叶九龄传。
北阙心超矣,南山寿固然。无由同拜庆,窃抃贺陶甄。

〇入平平去,〇平仄仄平;〇平〇〇仄,〇仄仄平平。
〇去平平上,〇平仄仄平;〇平〇〇仄,〇仄仄平平。
〇上平平去,〇平仄仄平;〇平〇〇仄,〇仄仄平平。
〇入平平上,〇平仄仄平;〇平〇〇仄,〇仄仄平平。


3、上元(674-676)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唐上元二年(761)张濯 状元殿试帖《迎春东郊》

颛顼时初谢,句芒令复陈。飞灰将应节,宾日已知春。
考历明三统,迎祥受万人。衣冠宵执玉,坛墠晓清尘。
肃穆来东道,回环拱北辰。仗前花待发,旂处柳疑新。
云敛黄山际,冰开素浐滨。圣朝多庆赏,希为荐沈沦。

〇入平平去,〇平仄仄平;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〇去平平上,〇平仄仄平;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〇入平平去,〇平仄仄平;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〇上平平去,〇平仄仄平;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4、唐大历年间(766―779)

唐大历十年(775)丁泽 状元殿试帖《龟负图》

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五方行有配,八卦义宁孤。
作瑞旌君德,披文协帝谟。乘流喜得路,逢圣幸存躯。
莲叶池通泛,桃花水自浮。还寻九江去,安肯曳泥途。

〇入〇〇上,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〇去〇〇入,〇平〇〇平;〇平上〇仄,〇仄上〇平。
〇入〇〇上,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还寻九江去,平平仄平仄】==========================2


5、
唐大历十四年(779)王储 状元殿试帖《花发上林》

东陆和风至,先开上苑花。秾枝藏宿鸟,香蕊拂行车。
散白怜晴日,舒红爱晚霞。桃间留御马,梅处入胡笳。
城郭连增媚,楼台映转华。岂同幽谷草,春至发犹赊。

平入平平去,平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〇入平平去,平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〇入平平去,平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6、
唐贞元八年(792)贾棱 状元殿试帖《御沟新柳诗》

御苑阳和早,章沟柳色新。托根偏近日,布叶乍迎春。
秀质方含翠,清阴欲庇人。轻云度斜景,多露滴行尘。
袅袅堪离赠,依依独望频。王孙如可赏,攀折在芳辰。

〇去〇〇上,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〇入〇〇去,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〇上〇〇去,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轻云度斜景,平平仄平仄】=================不合24分明3


《御沟新柳诗》陈羽【榜眼】

宛宛如丝柳,含黄一望新。未成沟上暗,且向日边春。
嫋娜方遮水,低迷欲醉人。託空芳郁郁,逐溜影鳞鳞。
弄色滋宵露,垂枝染夕尘。夹堤连太液,还似映天津。

〇去〇〇上,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〇上〇〇入,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〇入〇〇去,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7、
唐贞元十年(794)陈讽 状元殿试帖《冬日可爱诗》

寒日临清昼,寮天一望时。未销埋径雪,先暖读书帷。
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
散采宁偏照,流音信不追。余辉如可就,回烛幸无私。

〇入〇〇去,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〇去〇〇上,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〇上〇〇去,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8、
唐贞元十二年(796)李程 状元殿试帖《春台晴望》
曲台送春目,景物丽新晴。霭霭烟收翠,忻忻木向荣。
静看迟日上,闲爱野云平。风慢游丝转,天开远水明。
登高尘虑息,观徼道心清。更有迁乔意,翩翩出谷莺。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曲台送春目,仄平仄平仄】======================不合24分明【4】


9、
唐贞元十五年(799)孟绅 状元帖《行不由径》
欲速意何成,康庄欲砥平。天衢皆利往,吾道泰方行。
不复由莱径,无由见蒋生。三条遵广达,九轨尚安贞。
紫陌悠悠去,芳尘步步清。澹台千载后,公正有遗名。

仄入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入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入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10、
唐元和五年(810)陈彦博 状元帖《恩赐》:
阿衡随逝水,池馆主他人。天意能酬德,云孙喜庇身。
生前由直道,殁后振芳尘。雨露新恩日,芝兰旧里春。
勋庸留十代,光彩映诸邻。共贺升平日,从兹得谏臣。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11
唐开成二年(837)李肱 状元帖《省试霓裳羽衣曲》——折腰体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统摇曳。宴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平平仄平平?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上?仄上平平去?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去?
平平仄仄上?平入平平去?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去?

【开元太平时,平平仄平平】======================不合24分明【5】
【霞衣统摇曳,平平仄平去】======================不合24分明【6】
【宴罢水殿空,仄仄仄仄平】======================不合24分明【7】


12、
唐会昌三年(843)卢肇 状元帖《风不鸣条》:
习习和风至,过条不自鸣。暗通青律起,远傍白蘋生。
拂树花仍落,经林鸟自惊。几牵萝蔓动,潜惹柳丝轻。
入谷迷松响,开窗失竹声。薰弦方在御,万国仰皇情。

仄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通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仄入平平上?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0

帖子

5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6
贡献
130
金钱
226
发表于 2016-8-13 18: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句式只有abcd四种,工整的篇式也只四种。句式拗可以救,篇式拗必然是拗体诗。

点评

唐朝试律诗的大拗不救! 183 《亚父碎玉斗》何儒亮 【省试帖】==================【大拗不救】 嬴女昔解网,楚王有遗躅。破关既定秦,碎首闻献玉。 贞姿应刃散,清响因风续。匪徇切泥功,将明怀璧辱。 莫量汉祖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18: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3 18: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乐屋主 发表于 2016-8-13 18:07
句式只有abcd四种,工整的篇式也只四种。句式拗可以救,篇式拗必然是拗体诗。 ...

唐朝试律诗的大拗不救!

183
《亚父碎玉斗》何儒亮 【省试帖】==================【大拗不救】
嬴女昔解网,楚王有遗躅。破关既定秦,碎首闻献玉。
贞姿应刃散,清响因风续。匪徇切泥功,将明怀璧辱。
莫量汉祖德,空受项君勖。事去见前心,千秋渭水绿。

平去仄仄上?仄平仄平入?仄平仄仄平?仄上平仄入?
平平平仄仄?平上平平入?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入?
仄平仄仄仄?平去仄平入?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入。

【嬴女昔解网,楚王有遗躅。平去仄仄上,仄平仄平入】


《帖经日试宫池产瑞莲》王贞白 【省试帖】==================【大拗不救】
雨露【去】及万物【入】,嘉祥有瑞莲。香飘鸡树近,荣占凤池先。
驿日【入】临双丽【去】,恩波照并妍。愿同指佞草,生向帝尧前。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唐·郑  谷(851年—910)
《试春涨曲江池》========【试帖诗】========【大拗不救】

王泽尚通津,恩波此日新。深疑一夜雨,宛似五湖春。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翠低孤屿柳,香失半汀苹。
凤辇寻佳境,龙舟命近臣。桂花如入手,愿作从游人。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上平仄入,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仄上平仄去?平平仄仄平】



徐州试反舌无声(唐·张籍)=====【试帖诗】==================【大拗不救】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
竹外天空晓,溪头雨自晴。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
入雾暗相失,当风闲易惊。来年上林苑,知尔最先鸣。

仄入平仄上?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去仄平入?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0

帖子

5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6
贡献
130
金钱
226
发表于 2016-8-13 18: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乐屋主 于 2016-8-13 18:32 编辑

五,七言句式各有abcd四种,一个句子属哪种,只须看其第二和第末两字的平仄组合,(鄙人文中有列表,笔者称之为句式判定公式)。王力先生强调第二字的平仄很重要,道理在此。

点评

王力强调的是第24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18: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3 18: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乐屋主 发表于 2016-8-13 18:28
五,七言句式各有abcd四种,一个句子属哪种,只须看其第二和第末两字的平仄组合,(鄙人文中有列表,笔者称 ...

王力和启功都强调的是第24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3 20: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乐屋主 发表于 2016-8-12 11:14
不可能只通晓格律而会诗,正如学会了语法就是作家,格律公式化可帮你分析。 ...

这与会写诗何干?

点评

没说透:分析格律是个技术活,无需诗人或作家的上岗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5 15: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0

帖子

5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6
贡献
130
金钱
226
发表于 2016-8-15 15: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乐屋主 于 2016-8-15 15:31 编辑

没说透:分析格律是个技术活,无需诗人或作家的上岗证。

点评

对啊! 声律问题,是要寻求古人的声律理论。而不是用今人总结或估计的说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5 16: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15 16: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乐屋主 发表于 2016-8-15 15:26
没说透:分析格律是个技术活,无需诗人或作家的上岗证。

对啊!
声律问题,是要寻求古人的声律理论。而不是用今人总结或估计的说法。

点评

还是启功先生说的好:“不必跟着那些揣测的话旋转”  发表于 2016-9-20 21:15
缪也,古人的理论之伟大在于那是探索中理论,师古不可无分析地法古,什么"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紐,正紐"你能弄清楚吗?还是启功先.....   发表于 2016-9-20 2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337

帖子

13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2
贡献
330
金钱
486
发表于 2016-8-16 20: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上本无烦恼,只是庸人自扰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0

帖子

5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6
贡献
130
金钱
226
发表于 2016-9-4 09: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11 05:46
呵呵。写诗的还是多认可这个。我也认可。从五言律诗选中,这四种句式最多的吧。其它句式,也是这四 ...

句式只有四种,大家认可才有讨论的基础,启功先生有列表,鄙人实践中深谙其理。哪位欲推翻恐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律诗格律而言,其间有许多“为什么”有待回答,如:为嘛“平起”“仄起”要看第二个字?为嘛不能犯孤平?。。愿共共勉之。。

点评

严格说律句只有abcd四种句式,平仄不合于此者谓非律句。此外有常用的特定句式俩种(参见鄙人“律诗格律浅析公式”一文),其中C句式中之特定句式Ct是王力先生指出的,其中B句式中的Bt是鄙人在大量唐宋诗中发现的,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4 17:32
【句式只有四种】 这四种从何而来?有理论依据吗? 声调谱或声调格式,是有依据的! 你的四个句式,有理论依据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4 10: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8

帖子

28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11
贡献
87
金钱
99
发表于 2016-9-4 10: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乐屋主 发表于 2016-9-4 09:50
句式只有四种,大家认可才有讨论的基础,启功先生有列表,鄙人实践中深谙其理。哪位欲推翻恐难。中华文化 ...

【句式只有四种】
这四种从何而来?有理论依据吗?
声调谱或声调格式,是有依据的!

你的四个句式,有理论依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0

帖子

5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6
贡献
130
金钱
226
发表于 2016-9-4 17: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乐屋主 于 2016-9-4 17:36 编辑
长乐屋主 发表于 2016-9-4 09:50
句式只有四种,大家认可才有讨论的基础,启功先生有列表,鄙人实践中深谙其理。哪位欲推翻恐难。中华文化 ...

严格说律句只有abcd四种句式,平仄不合于此者谓非律句。此外有常用的特定句式俩种(参见鄙人“律诗格律浅析公式化”一文),其中C句式中之特定句式Ct是王力先生指出的,其中B句式中的Bt是鄙人在大量唐宋诗中发现的,或还有,有待后来者发掘(参见上文)。窃以为,各种语法皆有特殊变化,律诗的律也不例外。

点评

〇平〇平仄,〇仄〇仄仄。 唐朝的科举试律诗和宫廷应制诗中都有诗人的实用! 特拗句和大拗句合律的理由, 是二五的交替,不是诗人的实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4 18: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4 17: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乐屋主 发表于 2016-8-12 11:01
崔颢的黄鹤楼不是拗体七律,鄙人在“再谈律诗格律解析”一文中有述。文中用“篇式判定公式”(笔者称其为启 ...

把你的发现具体贴出样式句来,不要看什么ABC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6 22: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