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44|回复: 108

略指孤平他救之谬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17 09: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18 01:20 编辑

略指孤平他救之谬


在潭州雨梦的拗救新论中,有用出句孤仄救对句孤平之说的。这引起一些争论,甚至有攻击性的言论。攻击,非我所欲也。下面就引用我的跟贴,来略指下孤平他救的谬误。


老针,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有不同观点,可以来反驳的吗。但不能用攻击的语言,是不是?对于孤平他救论,我也不接受,是因为这个他救的次序乱了。从认识上讲,是先有问题,再来解决的吧。哪里有问题还没有出现,就开始解决的?——是未病先治才治出病来的吗?呵呵。这既不值得效仿,更不能让人接受。但理论就是理论——歪理也是理论,是要靠理去反驳的,而不是靠相互攻击。你说是不是?我的解释,是不是要比你这个攻击言论强点呢?呵呵。


对于谭州雨梦的理论,我们可以驳;但对于他为此作出的努力,我们应该尊重。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6-9-17 09:26: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观点会得到老金三羊的赞称。
老针大概也是受讽刺后的反应,搞理论的都有点清高孤傲,如能多用点“商椎”,“质疑”之类探讨客套语,冲突会减少。

拗救作用是调声,调平仄,不是蜂腰鹤膝之类不可救只可避的声病,但孤平他救是个新说。

点评

略指孤平他救之谬 在谭州雨梦的拗救新论中,有用出句孤仄救对句孤平之说的。这引起一些争论,甚至有攻击性的言论。攻击,非我所欲也。下面就引用我的跟贴,来略指下孤平他救的谬误。 ------------- 一直以来,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7 09: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09: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9-17 09:26
你这观点会得到老金三羊的赞称。
老针大概也是受讽刺后的反应,搞理论的都有点清高孤傲,如能多用点“商椎 ...

是的。在反驳他人时,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就算将心比心一番,如果他人也是用攻击性言论来对付自己,自己的感受会怎样?问好你。

点评

是谁攻击,低智商的误解你也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7 1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7 09: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9-17 09:26
你这观点会得到老金三羊的赞称。
老针大概也是受讽刺后的反应,搞理论的都有点清高孤傲,如能多用点“商椎 ...

略指孤平他救之谬


在谭州雨梦的拗救新论中,有用出句孤仄救对句孤平之说的。这引起一些争论,甚至有攻击性的言论。攻击,非我所欲也。下面就引用我的跟贴,来略指下孤平他救的谬误。

-------------
一直以来,我对这位晓风轻送先生的话总是莫名其妙!他很喜欢说,好像什么都懂,但又不知他倒底想说什么!他除了纠缠着吟者评他的诗这一点很明确外,其余的发言真不知他要表达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10: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17 12:07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17 09:51
略指孤平他救之谬

老金,没看明白吗。“对于孤平他救论,我也不接受,是因为这个他救的次序乱了。从认识上讲,是先有问题,再来解决的吧。哪里有问题还没有出现,就开始解决的?——是未病先治才治出病来的吗?呵呵。这既不值得效仿,更不能让人接受。”——呵呵。这难道不是反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9-17 13: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6-9-17 13:22 编辑

这种说法未免机械,多数人写诗是要从各方面反复修改的。写时未发觉,写后重审再作修改是不是发觉问题后修改。有因字改句,有因句改全篇,怎么可那么偏执地认为诗都是一气呵成的呢?且特拗句式不少人认为第四字拗了,修改第三字以救仄声双音节的孤仄,称之为四拗三救句。不是因后字拗,改前字来救吗?
平平一仄一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7 13:17: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卅腐梦"拗救新论"主要谬误在于"孤仄句要用孤平句相救",根据是日本《作文大体",並找了49个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7 13:2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杜甫626首383句孤仄出句的对句证明了潭卅雨梦的谬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13: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7 13:20
我用杜甫626首383句孤仄出句的对句证明了潭卅雨梦的谬论。

孤仄既然可以不救,干吗要用孤平去救?难道一个人生病了,还非得另一个也陪着生病?呵呵。

点评

孤平救孤仄不是重点,己声明孤仄可救可不救了。重点在阐明孤仄可以他救孤平。且这种他救法并非孤仄都在前面。这叫以毒攻毒,互救而己,你的比喻并非原创,是一顿瞎比。王力的小拗(启.功指的孤平)过去已说过小拗可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7 17: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13: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7 13:11
这种说法未免机械,多数人写诗是要从各方面反复修改的。写时未发觉,写后重审再作修改是不是发觉问题后修改 ...

用后救前可以理解,但用前救后,是不能让人信服的。问好。

点评

拗救谬论鼻祖,就是后拗前救! 四拗三救:平平仄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7 2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9-17 13: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泼惯断章取义。我在文中已说明,平韵诗对孤仄相对宽容,属可救可不救。你劳神费力举那么多例,想证明什么呢,谁说了孤仄必救了?我看是白费力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9-17 13: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连.尚书或应字的平仄都搞不伸抖,好意思在此现丑!

点评

关于尚书的尚字,平水韵中只列仄声。故有些如你之浅薄者会纠缠,故特别提出存疑准备讨论。我的观点已经在原帖中表明应读平,非孤平句。不同意者可以辩解。这位日本人粉丝连这都没看懂,不是真正献丑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7 2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7 13:11
这种说法未免机械,多数人写诗是要从各方面反复修改的。写时未发觉,写后重审再作修改是不是发觉问题后修改 ...

特拗句式,也有人认为是第四字救三字拗的。然此说更为不通。三字拗还是小拗,四字拗为大拗。哪里有用大拗来调整小拗的道理?特拗说,只能从用的人多这点上理解,作特殊拗句言——特拗的意义也在此吧。在平仄粘对上,特拗句从来都是按平平平仄仄来理解的,所以才没有违反粘对的说法。遥握。

点评

既然不能用大拗调整小拗,而特拗句违反二四原则,即非律句,等等,这么句话你说反了,正确的说法应是:三拗四救说是大拗救三字小拗;而四拗三救说是小拗救四字大拗。如此,你看那个说法可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7 13: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13: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17 13:39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7 13:31
你连.尚书或应字的平仄都搞不伸抖,好意思在此现丑!

理论争认,与你这种言论攻击是不相容的。你的理论要想让人理解,只能用理来让人信服。而不是用此种刻薄言论。这与你的理论会越来越远的。人不能学刻薄,不然你会很难堪的!我也劝针不要对你攻击。相互攻击只能两败俱伤。让大家看笑话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9-17 13: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17 13:33
特拗句式,也有人认为是第四字救三字拗的。然此说更为不通。三字拗还是小拗,四字拗为大拗。哪里有用大拗 ...

既然不能用大拗调整小拗,而特拗句违反二四原则,即非律句,等等,这么句话你说反了,正确的说法应是:三拗四救说是大拗救三字小拗;而四拗三救说是小拗救四字大拗。如此,你看那个说法可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14: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7 13:43
既然不能用大拗调整小拗,而特拗句违反二四原则,即非律句,等等,这么句话你说反了,正确的说法应是:三 ...

对于此句,已经是约定俗成的句子,最好不要再作其它的理解好些。为何作特拗,首先是承认了拗这个事实,为何说特殊,是因为用的多即常用,视同准律句,故称特拗。以此理解,即不会与前人解释发生冲突,又作为后人,这类东东,再去弄点什么来补充的,既浪费时间,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当然,你的努力,还是值得敬佩的。

点评

只能说先救后或大救小在此无法自圆其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7 16: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7 14:06: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特拗句不是因为救谁而产生的,而是迈体诗传承了永明体中常用的一个句型而已。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而不是让诗词服从于某一理论。说某人创造的"孤平救孤仄"所谓拗救新论所以错误,正因违背了唐诗实际情况,是根据日本人一句错误言论而创生的谬论。据此还说是王力"疏漏"”无知”,更是颠倒是非。

点评

针某此说毫无根据,你需知二十个字错二字的机率是百万分之一。当然,弱智如你,也许一次就能错成这样。 在此还要郑重地提醒你,不要老是纠缠在日本人身上,有里通外国之嫌。 诗谱唐宋文献均不见,并不是说没有,而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7 17: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7 14:32: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卅雨梦应该也不是小岁数的人了,怎么开口吐脏呢?一口一个针泼,是继承祖业用吗?

点评

这次是你骂在先,不要象一个嫁不出去的大姑娘做媒,只会有咀说别人,无咀说自己。自己去看7楼留言好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7 16: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7 14:5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你若再称呼别人是泼,只能理解成你称呼你祖上也是称潭泼养成的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9-17 16: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7 14:32
潭卅雨梦应该也不是小岁数的人了,怎么开口吐脏呢?一口一个针泼,是继承祖业用吗? ...

这次是你骂在先,不要象一个嫁不出去的大姑娘做媒,只会有咀说别人,无咀说自己。自己去看7楼留言好了。

点评

回顾与你交流的所有帖子(以前从没交流过)我对他回复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二字。这点谭某人你承认吧?而你怎么回复的?是你的肮脏骂语“狗屁不通”招致了对你的反感!其后你模仿网上骂将的口吻一口一个“针泼”等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7 2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9-17 16: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17 14:01
对于此句,已经是约定俗成的句子,最好不要再作其它的理解好些。为何作特拗,首先是承认了拗这个事实,为 ...

只能说先救后或大救小在此无法自圆其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9-17 17: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6-9-17 17:12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7 14:06
所谓特拗句不是因为救谁而产生的,而是迈体诗传承了永明体中常用的一个句型而已。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而不是 ...

针某此说毫无根据,你需知二十个字错二字的机率是百万分之一。当然,弱智如你,也许一次就能错成这样。
在此还要郑重地提醒你,不要老是纠缠在日本人身上,有里通外国之嫌。
诗谱唐宋文献均不见,并不是说没有,而是佚失了。作文大体是日本留学生的学习笔记,真实地记录了祖国精华,而并非日本人所创。邻国人现好和我国争什么首创,日人若奉你为圭臬,自可称格律诗为日人首创,有日人的《作文大体》为证,中国呃,拿得出比此更早的文献吗?你将何颜以对国民?世人将莫不詈你为国贼,今世之大汉奸。君自三思,不要讨此恶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17: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17 17:20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7 16:49
只能说先救后或大救小在此无法自圆其说。

在拗救上,因为有小拗可救可不救,大拗有救有不救的问题,拗救说的本身就已经否定了自己。那么如何理解呢。按王力他们的说法,是唐人多救(但非必救),到宋诗中已经不再强调要救了。故到了今天,拗救说应该抛弃了,那么对于近体律诗的拗句的理解,只能转向从容忍度上理解了。我是按容忍度上理解的。如一首绝句,偶有一句拗,但因律句多(三句),还是可以作为近体绝句看的,不要认定为古绝——这是诗词曲例纲要上解释。

点评

王力晚期《诗词格律概要》,明确提出: 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 大拗:〇仄〇仄仄 小拗:仄仄仄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7 22:12
那你的容忍度还不够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7 17:37
不救者则为烂诗,因平仄失调,极大地损害了音韵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7 17: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9-17 17: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17 13:25
孤仄既然可以不救,干吗要用孤平去救?难道一个人生病了,还非得另一个也陪着生病?呵呵。 ...

孤平救孤仄不是重点,己声明孤仄可救可不救了。重点在阐明孤仄可以他救孤平。且这种他救法并非孤仄都在前面。这叫以毒攻毒,互救而己,你的比喻并非原创,是一顿瞎比。王力的小拗(启.功指的孤平)过去已说过小拗可救可不救。但是现在我在他的著作中已找不到此句了。因为所谓小拗大多是救了的。不要强调有些没救,王力说法就成立。那大拗必救呢,可以负责地告诉你,大拗不救的句子不下百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7 17:32: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漂某:你也不用因你祖上有作文大体就骑傲或骂中国学者无知。当年你们抄去那点玩意並非秘芨真传,真正的技艺一是口口相传秘不示外人,一是留存在诗作中靠后人的悟性去体会。似你一未得真传二无悟性,怎能不出错?比如:孤仄需要孤平救吗?仄声出句有孤平之大忌吗?律句包括拗句吗?“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律句吗?证明你连诗词最基本知识都不具备,你有何资格说王力“无知l"?

点评

还在喷臭,又恶意的乱写潭字。实在不可理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7 22: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9-17 17: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17 17:19
在拗救上,因为有小拗可救可不救,大拗有救有不救的问题,拗救说的本身就已经否定了自己。那么如何理解呢 ...

不救者则为烂诗,因平仄失调,极大地损害了音韵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9-17 17: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17 17:19
在拗救上,因为有小拗可救可不救,大拗有救有不救的问题,拗救说的本身就已经否定了自己。那么如何理解呢 ...

那你的容忍度还不够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6-9-17 17: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17 09:30
是的。在反驳他人时,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就算将心比心一番,如果他人也是用攻击性言论来对付自己,自己的 ...

是谁攻击,低智商的误解你也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17: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7 17:28
孤平救孤仄不是重点,己声明孤仄可救可不救了。重点在阐明孤仄可以他救孤平。且这种他救法并非孤仄都在前 ...

呵呵。因为孤平现象本来就很少,作为禁忌已经是约定俗成之事,对于这类孤平现象,用例外就可解释了。故对此研究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难道你愿意人们按你所说的去做吗?我想你也不会。毕竟不要犯孤平最好吧。既是犯也该是本句自救才好吧,是不是?因为你的那种孤平他救的比例显然是不能与本句自救的比例来比的。但你既然化了这么多的时间去比对过,那这般功夫也是绝不会白化的,毕竟在杜诗的欣赏上,你会比其它人有更多的理解,而且对你的诗艺也会大有好处的。这点是要恭喜你的。

点评

王力诗论发表后,同样遭不明究理的人攻击,他无可奈何表白,他的诗一论观点并非首创,而是来自古人。雨梦亦不敢大言己创,只是多读了,并读懂了古人的他救理论罢了。.这本书是日本来中国留学的学者文献,决不要象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7 23: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17: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7 17:35
不救者则为烂诗,因平仄失调,极大地损害了音韵美。

所以一首诗中,最好不要有什么大拗句类,即使有了最多也只能一二句。不然,真得不能作为近体看的。但只要诗意好,不是近体又有什么关系呢?拗律诗也很多佳作的。诗以意胜,以律害意不值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2 02: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