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刚刚

押韵分类表

[复制链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7
贡献
22225
金钱
2916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14: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4-28 14:38 编辑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4-28 11:48
前人作品中似乎未见所谓抱韵诗(抱韵词可能有),将抱韵用于诗,估计是今人的旁门左道用韵法,已非正途, ...

对于所谓“借用”,尤其是全句照搬一字不改,老朽是很不以为然的,与剽窃无异,老朽不会认为这是啥修辞方法。-------对于“ 老朽”不以为然,早在想象当中,你的历来评说,大家早也知道你的斤两,只是希望说话要通过大脑,别留下过多的笑话。我劝你静下心来,多学些东西,相信以后的发言能有金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4-28 14: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4-28 12:52
诗经·周颂·思文
思文后稷(职部) ●,克配彼天(真部) △。
立我烝民(真部) △,莫匪尔极(职部) ●。

请问唐宋以来有哪位名家写过抱韵诗乎?
你仅写四句,就已犯多病,遑论写长篇古风了,按你的说法,管中窥豹,已可见你那套旁门左道理论的不切实际了,奉劝你还是及早回头吧。正是:
山人挥笔古风奇,细看原来乃病诗。
左道旁门留笑柄,回头是岸莫迟疑。

点评

说你屁事不懂你还真笑纳,抱韵,哪跟哪押你都搞不懂还在这干嚎 诗经开始就有抱韵,你不如再干嚎几句,诗经也是旁门左道,老休不认的都是旁门左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8 16: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7
贡献
22225
金钱
2916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14: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4-28 15:24 编辑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4-28 14:38
请问唐宋以来有哪位名家写过抱韵诗乎?
你仅写四句,就已犯多病,遑论写长篇古风了,按你的说法,管中窥 ...
梅花山人的帖子还不相信?去看望里的吧,说的很详细。在瑶韵帖中我已专门补了一个抱韵帖,说得比王力还清楚,例子也多,你没看?如果看了,你对你这个无知的帖子会感到脸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7
贡献
22225
金钱
2916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14: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4-28 14:54 编辑

我再补发这个抱韵帖,希望绝老看完后能好好反省,能正确认识的话,仍然是个好同志


抱韵
抱韵:一章诗中,中间数句押某韵,前后数句用另一韵,这是一种包围韵式。此韵式为“abba ”式。诗章的首尾共押一韵,而中间所夹数句共押另一韵,被首尾的另一韵句怀抱,故称“抱韵”,又叫怀韵、抢韵。与掺韵相似,只是怀韵抱在两头,掺韵(掺韵诗 指一首诗中交错运用两个以上韵尾。其中有—韵贯穿全篇.其余韵则掺杂其间。)除了两头,还插在中央。
转韵中的抱韵有非句句押韵的,也有句句押韵的,抱韵例子非常多,这里收集的多是句句押韵的抱韵(排韵抱韵体)。
“抱韵”起源亦甚久远。

《诗经•终南》第一章“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即是首尾句的有、袭同韵。将中间梅、止韵句怀抱其中。词牌酒泉子就是用抱韵。

小雅•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诗中的谷,木属屋部,被耕部韵字“丁、嘤、鸣、声、声、生、听、平”所包围。

诗经•周颂•思文
思文后稷(职部) ●,克配彼天(真部) △。
立我烝民(真部) △,莫匪尔极(职部) ●。

相见欢    南唐后主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其中“楼、钩、秋、愁、头”属词韵第十二部平声,“断、乱”属词韵第七部去声,词则平声韵抱仄声韵。

西江月有抱韵一格,不需同部切换的,且后段首句作七字句,或名壶天晓。
西江月  壶天晓    五代•欧阳炯
月映长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
浅沙河上白云多△,雪散几丛芦苇●。
扁舟倒影寒潭里●,烟光远罩轻波△。
笛声何处响渔歌△,两岸频香暗起●。
水上鸳鸯比翼●,巧将绣作罗衣〇。
镜中重画远山眉〇,春睡起来无力●。
细雀稳簪云髻●,含羞时想佳期〇。
脸边红艳对花枝〇,犹占凤楼春色●。
由四组抱韵组成。
作者简介  欧阳炯生于唐昭宗乾宁三年,卒于宋太祖开宝四年,年七十六岁。少事前蜀王衍,为中书舍人。蜀亡,归后唐,为秦州从事。孟知详镇蜀替号,又为中书舍人。广政十二年,(公元九四九年)除翰林学士。累拜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盐修国史。后随孟昶归宁,历翰林学士,转左散骑常待。又善长笛,太祖曾召他在偏殿吹奏。后因事罢职。以本官分司西京卒。炯性好诗歌,尝拟白居易讽谏诗五十篇。所作词今四十八篇。见《唐五代词》又为赵崇祚所编花间集作序。

酒泉子    五代•李珣
秋月蝉娟,皎洁碧纱窗外△。残花穿竹冷沉沉〇,印池心〇。凝露滴、砌蛩吟〇,惊觉谢娘残梦:夜深斜傍枕前来△,影徘徊△。
此词首尾的外与来、徊同韵,中间的沉、心、吟三韵则被环抱于首尾之间。抱韵既有韵步异常感,又有首尾的遥相呼应感,而各种感觉都来源于这种“韵中套韵”的韵步结构。

酒泉子    温庭筠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酒泉子    潘阆(十之二)
长忆钱塘△,临水傍山三百寺。僧房携杖遍曾游〇。闲话觉忘忧〇。    栴檀楼阁云霞畔●。钟梵清宵彻天汉●。别来遥礼只焚香△。便恐是西方△。

酒泉子    潘阆(十之六)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〇。三伏似清秋〇。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酒泉子    潘阆(十之七)
长忆高峰△,峰上塔高尘世外。昔年独上最高层△。月出见觚棱△。
举头咫尺疑天汉●。星斗分明在身畔●。别来无翼可飞腾△。何日得重登△。
宋以后词曲常见此体。
梅花引•苏小小墓   朱彝尊
小溪澄△,小桥横△,小小坟前松柏声△。
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时,香车油壁轻△。
溪流飞遍红襟鸟●,桥头生遍红心草●。
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骢不忍行△。
中间的“鸟、草”即被包围在横、声、澄和晴、行中间。

读小元和鹑衣子传戏题转韵    清•纪昀
声声鶗鴂东风急●,瞥眼飞红觅不及●。
蝶衣粉褪碎褵褷,香魂犹抱空枝泣●。
斜阳芳草谁长吟△,别鹤一曲伤春心△。
手中尺半铁绰板,铸成曾费千黄金△。
可怜破衲重重补■,不是寻常春线缕■。
柔情宛转引成丝,百折千回无处数■。
缠头十万酣春风〇,倾家买笑宁惟公〇。
乞食落魄不自讳,嗟哉兀傲真英雄〇。
闻有丹青传好事●,吾虽未见知其意●。
绿惨红愁儿女情,天高地阔风云气●。

莲花山花儿:
青稞割倒麦子黄,  (A)
莲花山上相遇上,  (B)
好像百鸟朝凤凰。  (A)

杆两根,一根杆,  (C)
绳绳不堵心不愿,  (D)
缘故为唱莲花山。  (C)

点评

从你列举的例子来看,也未见唐宋以来有啥名家写过抱韵诗(都是抱韵词,不是诗),只有纪晓岚那首诗,但也看不出有什么抱韵(一四同韵、二三同韵)。 总之,抱韵用于诗,实非正道,学之有害无益,应抛弃以维护诗韵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8 15: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4-28 14: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4-28 14:19
你这些话说出来都有些丢人,你知识真的很浅薄,也因为如此你会感到很自得。
你对奇诗派根本不了解,本网除 ...

唐宋以来哪位大家整过你这“奇诗”?格那丁早就笑话你这奇诗派是旁门左道,非诗之正途,看来确实有其道理。写诗就要堂堂正正走正道,追求花里胡哨,只会走入死胡同,会害了诗词。老朽忠言逆耳,你自己静心想想吧,老朽告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4-28 14:5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8-4-28 14:54 编辑

1按照诗经的体系写五绝,感觉证据总是不大充分。2我们现在说的古风,一般是对古体诗的另外一个说法。而且一般很少特地拿永明体这种过渡型的出来抬杠,而所谓四声八病,主要是针对永明体。3化用借用剥皮之类,要么用来凑趣练手,不当做正经玩意,要么就得用心出新精炼,不说点铁成金,至少尽量不要坏了原句子的名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7
贡献
22225
金钱
2916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14: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经中例子很多,我是按例不三不立的原则选了三例便没继续找。希望绝老自己去诗经中找个五七例出来,自己使自己信服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7
贡献
22225
金钱
2916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15: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4-28 14:50
1按照诗经的体系写五绝,感觉证据总是不大充分。2我们现在说的古风,一般是对古体诗的另外一个说法。而且一 ...

1.五绝怎能按诗经体系写,南辕北辙啦
2.请你去看看专家们论唐初诗歌的文章,网上可以找到不少,你便会知道自己那些地方说错了。不是责怪你,几千年的东西每个人懂得的都很少,只是告诉你,你说的不对。
3.说明相当多的人对化用一知半解。有机会给大家做个讲座。有书可以先看看《修辞学》会大开脑洞的
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4-28 15: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18-4-28 15:30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8-4-28 14:48
我再补发这个抱韵帖,希望绝老看完后能好好反省,能正确认识的话,仍然是个好同志

从你列举的例子来看,也未见唐宋以来有啥名家写过抱韵诗(都是抱韵词,不是诗),只有纪晓岚那首诗,但也不是绝句的抱韵(是两头章节抱中间各章节)。
总之,抱韵用于诗,实非正道,学之有害无益,应抛弃以维护诗韵之正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7
贡献
22225
金钱
2916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15: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4-28 14:48
唐宋以来哪位大家整过你这“奇诗”?格那丁早就笑话你这奇诗派是旁门左道,非诗之正途,看来确实有其道理 ...

正因为大家没整过,所以我才是“ 大家 ”,当然我不是第一个,还有老教授出过大本的书。你不服也得服。不信你用百度,格律以外的各种诗体知识不管是文章还是引用大部分都是我奇诗派整理出来的。我最近修改《杂体大全》用百度搜索,搜来搜去,多是自己的,很少发现新鲜的东西。
你也真的只能告退,你实在不懂,却用无知来告诫人,使人羞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4-28 15:19: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8-4-28 15:23 编辑

古风,一定程度可以理解或者是比喻为古代的自由诗。现代的自由体我多少也接触过一些,如果也按照先生的这种研究方式,那就没法写了,比格律还格律。实际是有人这样做的,研究的一本正经,可是好的现代诗却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只能最多说是研究模拟其中一种的风格,绝对不可能以偏概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7
贡献
22225
金钱
2916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15: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况这些用韵知识是堂而皇之的古诗押韵知识,是历代 学者归纳整理出来的,与奇诗有多大的关系?自己不肯学,就不必错怪奇诗啦。自己还要坚持古风易写,你就坚持好了,只是劝不要误导青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7
贡献
22225
金钱
2916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15: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4-28 15:19
古风,一定程度可以理解或者是比喻为古代的自由诗。现代的自由体我多少也接触过一些,如果也按照先生的这种 ...

我告诉的正是今人“目前”无法写出古人所说的古风,但可以写出古人所说的格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7
贡献
22225
金钱
2916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15: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凡是第一个说宁写格律不写古风,因为今人写的古风都是假的。这个2000年前就中外网络上都有些名气的诗人没有深刻体会,便不敢这么说。我是被他这句话震动,才去研究古风的,结果发现果然如此。当然不是说那就不要去写古风了,而是说得认真学习些真正的古风知识,写出真正的古风,不要动辄以不管平仄便冒充古风去欺世盗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7
贡献
22225
金钱
2916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15: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4-28 15:50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4-28 10:44
用今人的框框去衡量古人的不足?

所有的研究都是在古人基础上进行的,我们从来不妄自评价的,我们只做归纳,辨析。你也没看过我们多少东西而凭空想象,不足为怪
无意犯是病,有意犯是体,是我对南北朝沈约他们八病说和200来种杂体的总结,没有一点今人批评古人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7
贡献
22225
金钱
2916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15: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4-28 15:12
从你列举的例子来看,也未见唐宋以来有啥名家写过抱韵诗(都是抱韵词,不是诗),只有纪晓岚那首诗,但也 ...

绝句、律诗能有抱韵吗?抱韵只用在古风与词、曲中。你又率尔发言了。
我只管举例,谁管是不是名家,但我知道他们都比你有名。我也知道你这种说法是强词夺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4-28 16: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8-4-28 16:43 编辑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4-28 14:38
请问唐宋以来有哪位名家写过抱韵诗乎?
你仅写四句,就已犯多病,遑论写长篇古风了,按你的说法,管中窥 ...

说你屁事不懂你还真笑纳,抱韵,哪跟哪押你都搞不懂还在这干嚎

诗经开始就有抱韵,你不如再干嚎几句,诗经也是旁门左道,老朽不认的都是旁门左道

点评

你那狗屁不通的歪诗也配和诗经相提并论?旁门左道而已,唐宋以来诗家根本不削为之,还沾沾自喜,自鸣得意,正是可悲可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8 16: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7
贡献
22225
金钱
2916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16: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4-28 16:02
说你屁事不懂你还真笑纳,抱韵,哪跟哪押你都搞不懂还在这干嚎

诗经开始就有抱韵,你不如再干嚎几句,诗 ...

无论是音韵表,还是遥韵、抱韵,我发的全是正而八百的古风格律的音韵知识,只是许多人知识太浅薄了,于是少见多怪,这本不算什么,却因为我是奇诗派人,便怪罪于奇诗派,把正经的知识说成邪说。这些人实在可笑。说实在话,正因为许多人反感杂体诗,所以我根本不在本版发杂体知识,戏说此版就是快餐文化。想不到的是格律古风本身的知识,这里的人也这么反感,实在令人失望,这叫什么诗论,说什么国学。不如改为诗词版得了

点评

抱韵不懂,化用不懂,还偏能诬人抄袭,一句老朽不认就全盘否定【我不认的知识就不是知识】,这是啥逻辑,神经病的逻辑--我不认识的字就不是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8 16: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4-28 16: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4-28 16:16
无论是音韵表,还是遥韵、抱韵,我发的全是正而八百的古风格律的音韵知识,只是许多人知识太浅薄了,于是 ...

抱韵不懂,化用不懂,还偏能诬人抄袭,一句老朽不认就全盘否定【我不认的知识就不是知识】,这是啥逻辑,神经病的逻辑--我不认识的字就不是字

点评

你偷窃伯虎大人之句变为己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人之无耻一至于斯,天理何在?至今不思悔改,还自鸣得意,可悲可叹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8 17: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4-28 16: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18-4-28 16:46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4-28 16:02
说你屁事不懂你还真笑纳,抱韵,哪跟哪押你都搞不懂还在这干嚎

诗经开始就有抱韵,你不如再干嚎几句,诗 ...

你那狗屁不通的歪诗也配和诗经相提并论?旁门左道而已,唐宋以来诗家根本不削为之,还沾沾自喜,自鸣得意,真是可悲可叹。

点评

你还读不懂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8 16: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4-28 16: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4-28 16:44
你那狗屁不通的歪诗也配和诗经相提并论?旁门左道而已,唐宋以来诗家根本不削为之,还沾沾自喜,自鸣得意 ...

你还读不懂呢

点评

写诗不走正道,只会玩一些投机取巧的把戏,还好意思和诗经去比,真是辱没了诗经名声。目前你已陷入魔道不能自拔,还是尽快回头,否则万劫不复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8 16: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4-28 16: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不走正道,只会玩一些投机取巧的把戏,还好意思和诗经去比,真是辱没了诗经名声。目前你已陷入魔道不能自拔,还是尽快回头,否则万劫不复也。

点评

我写的格律、古风多了去了,就是不会象你一样平仄不分、前后鼻韵不分、开口闭口不分胡乱用韵,用谁旁门左道还用说么 不懂就学,不丢人,不懂还干嚎,有个锤子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8 17: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4-28 16:57: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有两种概念……加上现在的”古典风格式新诗歌词”有三种了。分别是广义古体诗的统称和特指的狭义文学体裁,也就是歌行吟。许传刚先生在这里可能是说的狭义概念。对于古体诗或者狭义古风的用韵,甚至语气用字,与近体诗是有一定区别的。并不仅仅是宽松一些就算。这个是肯定的。初学者不懂可以理解,向学者可以深入研究一些。但最广义的古风,我们的外延是不是可以扩大到民谣民歌,是不是可以扩大到不用那么拘束?是不是可以抓住他的主要精神,就是相对自由,不用那么约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4-28 1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4-28 16:54
写诗不走正道,只会玩一些投机取巧的把戏,还好意思和诗经去比,真是辱没了诗经名声。目前你已陷入魔道不 ...

我写的格律、古风多了去了,就是不会象你一样平仄不分、前后鼻韵不分、开口闭口不分胡乱用韵,谁旁门左道还用说么

不懂就学,不丢人,不懂还干嚎,有个锤子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4-28 17: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4-28 16:38
抱韵不懂,化用不懂,还偏能诬人抄袭,一句老朽不认就全盘否定【我不认的知识就不是知识】,这是啥逻辑, ...

你偷窃伯虎大人之句变为己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人之无耻一至于斯,天理何在?至今不思悔改,还自鸣得意,可悲可叹也!

点评

老毛还偷窃李贺呢,陈毅还偷窃汪精卫呢,王安石偷窃就更多了,咋都全爱上了偷窃呢,懂了,狂人眼中的人都是疯子,先生深得鲁迅笔下人物之逻辑精髓,祝贺祝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8 17: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7
贡献
22225
金钱
2916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17: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4-28 16:57
古风有两种概念……加上现在的”古典风格式新诗歌词”有三种了。分别是广义古体诗的统称和特指的狭义文学体 ...

我是根据书本归纳为三个时期,汉魏、南北朝、唐朝,唐朝便应该是你说的特定的。但特定时期的押韵不是特定时期才有的,是永明体的发展和规范。至于你说到的扩大到民谣,唐前及唐没问题,应该包括在内。以后的我没把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4-28 17: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4-28 17:04
你偷窃伯虎大人之句变为己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人之无耻一至于斯,天理何在?至今不思悔改,还自鸣得意 ...

老毛还偷窃李贺呢,陈毅还偷窃汪精卫呢,王安石偷窃就更多了,咋都全爱上了偷窃呢,懂了,狂人眼中的人都是疯子,先生深得鲁迅笔下人物之逻辑精髓,祝贺祝贺

点评

偷用别人的东西总不是光彩事吧?老毛化用李贺之句尚遭人诟病,其他人盗用别人成果也一样不光彩,不管他是陈毅还是李毅,是王安石还是李安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不去学好的却尽去学坏,拿名人作挡箭牌,在老朽面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8 17: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7
贡献
22225
金钱
2916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17: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4-28 16:38
抱韵不懂,化用不懂,还偏能诬人抄袭,一句老朽不认就全盘否定【我不认的知识就不是知识】,这是啥逻辑, ...

希望大家端正思想,不要对古代知识抱排斥态度,口上却说捍卫国学,搞好古代文化的传承,这种南辕北辙的做法将一事无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4-28 17: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4-28 17:09
老毛还偷窃李贺呢,陈毅还偷窃汪精卫呢,王安石偷窃就更多了,咋都全爱上了偷窃呢,懂了,狂人眼中的人都 ...

偷用别人的东西总不是光彩事吧?老毛化用李贺之句尚遭人诟病,其他人盗用别人成果也一样不光彩,不管他是陈毅还是李毅,是王安石还是李安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不去学好的却尽去学坏,拿名人作挡箭牌,在老朽面前没用的。

点评

之前还敬你是个专家,现在发觉你从文就是个错误,跟你这川蛮子说不上话,你还真是又老又朽,颠三倒四就会老朽不认的知识就不是知识一个臭招,记得按时吃药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8 17: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7
贡献
22225
金钱
2916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17: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4-28 17:29 编辑

做一次百度将军,把“化用”炒一下,以正视听
“化用”,也称作“借用”、“套用”,所谓“化用”即将他人作品中的句、段或作品化解开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再重新组合,灵活运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作者对素材积累的浓缩与升华,是作者情感酝酿的奔突与发展。化用,是取我所需的一种重新整合形式,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现代与古代的界定,写作者似信手拈来,却深思熟虑。这既是语言的创新,又是思想的提升。

应用方法



“化用”和比喻、拟人、设问、用典等一样同属于文学修辞手法。但若沿着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路途一路走来,或仅作闲庭漫步,已不难发现它又堪称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常用大修辞。它的本质意义和使用的妙处,可从“师”、“造”、“新”三个层面来界定和把握。

所谓“化用”,就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化”,一是“用”。简而言之就是既借用前人的句子又经过自己的艺术改造。

从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角度看,它的结构意义和功用模式与孔子缔造的中国文化承传大法——“述作”法深相契舍;从个体创作心理结构的角度而言,它又是跨越时空艺术生命延续、文人实现精神对接的最佳载体形式。

   
应用举例


南宋词人辛弃疾作词喜好用典,更是化用前人诗句的高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云:“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读到这里,你自然会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改一字,就是辛弃疾的了。下片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志·刘备传》载,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天下英雄只有你与我了。《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大加发挥,也为后世的戏曲所本。曹操的原意本是试探刘备有无野心的,辛弃疾借用来歌颂孙权敢于与曹操、刘备这两位当世英雄分庭抗礼,鼎立而三。最后,更用曹操的原话“生子当如孙仲谋”直接夸赞孙权立足江南建功立业的雄才大略。这样化用,是暗里谴责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懦弱无能,借以表达自己的愤懑之情。

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滕王阁序》中还有“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句子,这是化用《后汉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还有“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等等,都是有出处、有来历的。王勃不愧为奇才、天才。

歌曲《涛声依旧》中的歌词“留下一盏渔火,让它停留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化用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题目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句。 穿越时空聆听张继落第失意的慨叹,感受当代人的离别愁绪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张晓风的文章《不朽的失眠》第九段,化用了“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意境,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如:“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环境描写如:“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鸟啼,粗嘎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干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绝凄绝。吴莺音歌曲《月落乌啼》,也化用了此名句.

毛主席诗词中也常化用古人诗句赋于新意,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表达作用。如《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正西风落叶下长安”,就是化用唐代诗人贾岛的“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形容了当时国际反华势力的末日来临。“秋风”“落叶”也形象生动,使人能产生联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可上九天揽月”也是化用李白诗“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些化用都创造出了新的形象和境界。

点评

化用重在化,要有变化,化出新意。梅花山人把别人的句子一字不改全句照抄,化在哪里?说他剽窃并不为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8 19:28
其实不用百度的,懂的人都懂,对于我不认识的字就不是字、老朽不认的知识就不是知识的人来说没意义 赏花赏月赏秋香,N年前的一个同题唱和,都得有这句,体式是学习唐寅的花月连珠体,同类的同题活动太多了,如一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8 18: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 00: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