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491|回复: 136

从汇江鸡诗说开去

 关闭 [复制链接]

1191

主题

421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954
贡献
4963
金钱
10084
发表于 2020-11-10 22: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之达 于 2020-11-11 17:53 编辑

        从鸡诗说开去

       这是我在汇江鸡诗里的即席小议,涉及谈诗,已在国学单发。
      近两年我上网很少,偶尔到一些论坛。因为在国学纵横、上海诗苑和清莲雅居有老熟人,来这里我基本在这几个栏目发发涂鸦,相对在国学纵横较多一点。
      所以,汇江在《诗词理论》邀我谈谈他的鸡诗的帖子,系我刚才无意点击《诗词理论》,才看到。
      既然邀请,那我先把我当时读贴的原话移来如下。因为时间已晚,其他明天再说。     (2020-11-10晚22时)
      
      鸡诗在寄意与语言上,都还应再推敲。借题多说几句。
      诗讽诗刺,中国传统诗歌的一个内容。
      现代诗歌理论称之谓讽刺或鞭挞。
      思无邪以至人民文学中的所讽所鞭挞,面对的是野蛮专制和黑暗,指向的是假恶丑伪劣,乃一种对国家社会人民的道义感和责任感。有诗以来,这样的好诗每每适时而出,卒章显志,留下了无数深刻与淋漓,已成为中国诗歌的一个匕首和传统。     
      网上诗词论坛这些年,确把传统诗歌捡起来了。写者多了,网上诗者爱好者习作者十万几十万之众,盛况空前;作品多了,日发表量数以万计甚至十几万计,超唐迈宋,这是旧体继承的蔚为大观。
      但也应该看到,盛况空前里的佳作上乘之作,还是沧海拾粟。泛泛多见,病诗多见,这也是传承过程难免,不可苛求。
      不可忽视的,亦是目下网上诗者习作者往往热衷的,是不少所谓的“讽”而实际是“骂”,这已经在网上俯拾即是,以至甚嚣网上,已经成为网上诗词涂鸦的一个流弊,成为一些诗者习作者的一个乖僻,自然也形成了网上的一种垃圾,这也确是一种前无古人。
      如果把网上管理和讨论的异见者视为敌对、把诗词写作与诗词理论的批评者视为另类、把媚俗媚势盲目跟风作为惯性、甚至把人云亦云和搬弄是非作为常规而去或射骂或泼骂,用美好的文雅的旧体作为一泄狭隘低劣的载体,且不以为耻,虫穿蚁蚀,蚊奔猪突,乌烟瘴气,这其实已经严重亵渎了旧体与中国诗歌的温文尔雅与厚德载物,这也无疑是对中国诗风诗教的一种背叛,且把传统讽喻沦为牛二耍横泼妇骂街的层次,这应该是一种堕落和悲哀。
      诗还当高洁远大。置身高处,放开眼量,敞开胸襟,须臾不离传统诗歌之思无邪之载道言志,俯仰家国、拥抱人民、紧粘时代、发能正事、歌向道义,离开琐细、离开纠结、离开小家子气、更远离小文人的痞气,发正气、豪气、灵气、青气、玉气,止俗气、浊气、邪气、戾气、瘴气——惟如此,旧诗新生才有希望才有未来,旧体吟者才有出息才有意思,已经被时代和人民忽略的文学尤其诗歌才会重新被待见——至少可以不让人们再说:“那是垃圾”。
      而即便就是玩就是消遣,也要玩出消遣出个雅致。
      无聊不是真豪杰,狂癫如何大丈夫?   
    (2020-11-05)

      回复汇江
      
       汇江在诗词理论版“邀”我说点什么,现在回答汇江几句,答卷不知能否及格,姑妄言之。不当见谅,讨论起来好:
       一、我以为汇江不该在诗词理论版发这主贴。      
       汇江鸡贴诗是发在国学的,而我的小议也是跟发国学。离开事发地移师别处人们会不知所云,也不便交流;发国学合情合理、有始有终。至少,你或者把鸡诗发在诗词理论,或者把这再议贴同时发在国学。如此,才是有谱、有信。
       二、我在鸡诗帖的议论出于鸡诗又不止于鸡诗。
       行吟诗草在汇江邀请帖里的解读善矣!但行吟诗草或许手误,即我在汇江鸡贴里,并非与鸡诗者“意气”。我与汇江不熟悉,基本没有什么交流,更无理论或诗词之交锋纠葛。所以,我完全不认为汇江鸡诗系骂我,我只是从诗歌理论或文学理论角度出发,从旧体一个时期以来的骂诗恣意现实考虑,从旧体如何健康发展着眼,从国学中庸敦厚考量,发挥议论了几句,出于公道,如此而已。               

       三、汇江鸡诗问题应该蛮大。
       我在鸡诗只一笔带过汇江鸡诗问题,然后便说旧体整体说怎样继承旧体,这也应该是爱好文学理论或研究诗词理论的关注所在和本应关注。
       有关寄意。寄意,即寄托心意、心志、心爱等等也即立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作品要表达什么,写什么,用通常人们说的,就是你啥意思?鸡诗要表达什么?啥意思?汇江应该清楚,读者也一目了然。当下大多水平的诗作一经发出,其实谁都明白,巧饰徒劳,所有的辩解只能证明诗品与人品的高下。汇江鸡诗立意搭眼可识,联系的看,环境的看,知人论诗的看,具体的看,汇江不是通常咏物,不在典型化寄意,不为理性摹鸡。而是明显有专指,系为一泄一己情绪,这个寄意,是寄托心诀、心癔、心病。古人说立意在先,鸡诗这种立意,过低过俗以至粗鄙,为旧体者当戒!我不认为汇江骂我,因为我与汇江往日无仇(如果汇江是我几年前的辩论者汇江应该放下)近日无隙(我很少上网来此不多与汇江没有理论和诗词交流除林金建与任何人没有理论争辩)。有说汇江听了搬弄或按谁意旨骂我,我不大信汇江会如此轻薄低劣。但不管骂谁,汇江的这骂,都露出个鲁迅说的那“小”,鸡诗及其类似一出,此前所有的高大上都被拉低了,得不偿失,被人侧目,此后当打住。
      有关语言。旧体尤其讲究语言,奉诗家语,就是凝练、形象、含蓄、跳跃而语言构成搭配大别于散文······诗家语表现在成熟且有成就的诗人身上,又因为经历、性格、学养、喜好等因素显示个性化,诗仙与诗圣不同,王安石与苏东坡各异,郁达夫与聂绀弩大相径庭······但不论诗者之间语言存在怎样的个性化差别,旧体语言的含蓄、礼仪特点没有变也不能变。汇江鸡诗在语言上,显而易见不能用通俗口语来解释,因为它已远离旧体语言应有的风格与色彩,全篇是陋妄、蛮野甚至謭劣的。“吃屎”,是鸡诗木桶的最低档,粗鄙不堪。
      四、看了一些诗友交流绝大部分意见我非常赞同。
      1)讽诗与骂诗是有性质不同的。讽是讽喻、讽谏、讽劝、讽戒,是理在情中情理交融,是善意,乃为公为道,是诗;骂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是粗陋的,而用心在于攻击和侮辱,乃出于阴邪低劣和泄恨,不是诗。两者区别,行吟诗草诗友解释的准确精到。为了继承和捍卫旧体的传统,每一位旧体的爱好者、习作者和诗者,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每一首诗做起,为旧体的纯粹和健康而努力。
       2)旧体讽诗是有中国文化基因的。从孔子的“温柔敦厚思无邪止乎于礼”,到刘勰的“兴治济身”,再到鲁迅的“辱骂不是战斗,从毛泽东的”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直至习近平的“跟上时代取法于上远离低级有容乃大”,这些都是中国文艺的基因传承,都是文学的最高和必须遵从······离此,都不是中国的都不是正途的也都不是良知善意的。
       鲁迅在致文学月报一封信里,对一个诗者的诗作评价说:“你的诗有辱骂有恐吓还有无聊的攻击,这是大可不必的······辱骂不是战斗”。
       3)不知不评不碍不讽有话好说讲究职业道德。
        对理论,一般说来应该是知无不言畅所欲言坦率直言讲究认真,在交流中求真知或捍卫真知。对人,则应该传承古人厚德,慎言或不论。尤其在诗词论坛,大家为诗而聚,明智的正事的淡泊的,应该尽力回避和杜绝人际纠结,来此主旨是写诗或议诗,搞人际既影响正事又容易生矛盾还没一点意义。
       锅碗瓢盆在一起难免相撞,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是旷达与宽容,因为网上事大都鸡毛蒜皮。因讨论而生隙、因观点有异急眼、因神经兮兮对号入座而沉不住气、因过往旧隙耿耿而搬弄,都为下策,皆不可取,此一点亢龙有悔诗友说的中肯持正。对人,用自己的眼睛,不受流言,不知不评,文质彬彬,和谐尊重,不走轻薄,不失底线。一不高兴,或看不顺眼,或生疑心,便取左道旁门,动辄用所谓的诗来讥讽、攻讦或谩骂,这是对诗的亵渎,是缺乏职业道德(准确说是诗歌操守)。这与泼妇贱用自己的嘴,流氓暴挥自己的拳,贪官滥用手中的权,何异?
       高高兴兴写诗论诗,和和善善以诗会友,何乐而不为?    (2020-11-11)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1-11 00: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鸡诗在寄意与语言上,都还应再推敲。--这话已经很含蓄了,只是未能引起鸡诗作者的自省也算是一个憾事了。

不可忽视的,亦是目下网上诗者习作者往往热衷的,是不少所谓的“讽”而实际是“骂”,这已经在网上俯拾即是,以至甚嚣网上,已经成为网上诗词涂鸦的一个流弊,成为一些诗者习作者的一个乖僻,自然也形成了网上的一种垃圾,这也确是一种前无古人。--这段虽不一定是就鸡诗而论,但也算说得不错,以“讽”为“骂”、形“讽”而实“骂”也确是值得为诗者警觉。

“讽”与“骂”是有着本质性区别的,这点不论是为诗者还是为论者都是值得注意的

点评

行吟兄善解! 我之所议,不对哪个人,系对网上这一现象的感发,以为此类不良,是学习、写作、继承旧体的一个弊端,当认识,应回避,取正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1 09: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1-11 00: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行吟诗草 于 2020-11-11 02:30 编辑

讽刺是一个汉语词语,
拼音:fěng cì,
指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
引证解释
1、以婉言隐语相讥刺。


基本释义
1.用粗野或恶意的话侮辱人:

简单地比较可知,语言上,讽是用婉言、隐语,其文辞雅,骂则是用粗野或恶意的话,其文辞俗;手法上,讽多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曲折去表达,而骂多直白去表达,即便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手段上都多以猪、狗、乌龟、王八这些本是骂人的话为喻体;本质上,讽是本着真、善、美而对假、丑、恶的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而骂则是侮辱人,这个侮辱自身便已流于假、丑、恶;审美上,讽虽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但其目的却是在进谏,它是本着真情善意的,所以其在审美上是具有美感的,其情怀、趣味、品位是高雅的,而骂恰好相反,因为骂的目的在于侮辱,所以其情是假的其意是恶的,其在审美上则是不具有美感甚至是丑陋感的、令人作呕的,其情怀、趣味、品位则是低下的,一言以蔽之:“那是垃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1-11 01: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行吟诗草 于 2020-11-11 03:17 编辑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毛大序的这段话是很值得为诗者为论者再三认真品味的,诗发乎情,止乎礼义,讽的要义在于主文而谲谏,谲是其手段,谏是其目的,只有主文而谲谏才能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无论是谁,论诗最好不要象国学版那样过多地涉及政治--尤其是国家政体,其余不多说了

点评

吟兄两段一讽骂区别一古体六义(文化基因)绍介,精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1 09: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61
发表于 2020-11-11 05:58: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值得一看,更宜深思。

点评

谢雄关诗友错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1 0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493

帖子

2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555
金钱
706
发表于 2020-11-11 09: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1

主题

421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954
贡献
4963
金钱
1008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09: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吟诗草 发表于 2020-11-11 00:16
鸡诗在寄意与语言上,都还应再推敲。--这话已经很含蓄了,只是未能引起鸡诗作者的自省也算是一个憾事了。

...

行吟兄善解!
我之所议,不对哪个人,系对网上这一现象的感发,以为此类不良,是学习、写作、继承旧体的一个弊端,当认识,应回避,取正道!

点评

简而言之,诗本审美而不是相反的审丑,为诗者为论者均应从美的角度出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1 1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1

主题

421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954
贡献
4963
金钱
1008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09: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吟诗草 发表于 2020-11-11 01:00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 ...

吟兄两段一讽骂区别一古体六义(文化基因)绍介,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1

主题

421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954
贡献
4963
金钱
1008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09: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0-11-11 05:58
好文章值得一看,更宜深思。

谢雄关诗友错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1

主题

421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954
贡献
4963
金钱
1008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09: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1

主题

421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954
贡献
4963
金钱
1008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09: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亢龙有悔 发表于 2020-11-11 09:07
特别同意主贴及各位跟帖网友的观点。
有问题就该摆到桌面上,大家讨论,即使争的面红耳赤,也是在讨论问题 ...

谢亢龙兄中肯之论,我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1-11 10: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亢龙有悔 发表于 2020-11-11 09:07
特别同意主贴及各位跟帖网友的观点。
有问题就该摆到桌面上,大家讨论,即使争的面红耳赤,也是在讨论问题 ...

说得不错,尤喜末段。
中华诗教温柔敦厚,中华文化的核心即有个厚德载物,仅从这两点上都是可以简单地判断以诗的形式讽或骂。

诗教是温柔敦厚的,诗却是或芳心缈缈或激情澎湃的抒情言志,因讽诗本是对假丑恶的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故言辞无忌犀利,但总的应不失其厚德载物,‘’至于以诗的形式搞阴谋、放冷箭,在阴暗心理的驱使下,气急败坏的谩骂、诋毁‘’之类是失之于厚德的,本质上是跟中华文化的核心相悖的。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文化因受儒家思想二千多年的浸淫整体上也是儒雅的,讽诗虽无忌言辞犀利,但总的来说其实也是温柔敦厚的,这便是主文而谲谏,诗经中讽喻之作甚多,细心的诗友可以认真去考察一诗经的风格、言辞

点评

讽喻是讽喻,谩骂是谩骂,是一种最无能的表现。 诗经中讽喻作品很多,有谩骂的作品吗? 同意行吟的以上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1 17: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1

主题

421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954
贡献
4963
金钱
1008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10: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11-11 10:33
诗既是由情感所催发,那么自然是因情生诗而不是为诗生情。诗所抒发的情感乃内心所不得不发者,无一丝勉强, ...

诗要真要纯,须有赤子之情是对的。但这真或纯,靠的不是空空如也大白一个,更不是信马由缰无所羁绊。靠的是中庸、温柔敦厚在先决,没有这,非野即邪。
举凡做任何事情,在方向以至前行的路上,既不可求全打杀,又不可放弃总结修正盲人瞎马——这是人类的聪明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1-11 10: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之达 发表于 2020-11-11 09:43
行吟兄善解!
我之所议,不对哪个人,系对网上这一现象的感发,以为此类不良,是学习、写作、继承 ...

简而言之,诗本审美而不是相反的审丑,为诗者为论者均应从美的角度出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0-11-11 16: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无邪】是古典诗词理论的开山纲领。

《漢語大詞典》:无邪(無邪)  拼音:wú xié

(1).谓无邪僻,无邪曲。《礼记·乐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史记·李斯列传》:“臣无邪,则天下安;天下安,则主严尊。” 宋 朱熹 《恕斋记》:“盖饰不过侈,而简不至陋;起居便适,而视听无邪。” 巴金 《灭亡》第六章:“她刚要猜想这是什么事,但另一个念头立刻捉着了她,她底美丽的脸上又出现了无邪的娇笑。”


(2).我国古代诗教的一种观点。谓诗的最高标准是中和雅正,谓之“无邪”。《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诗者,持也,持人性情。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文献通考·经籍五》:“盖知诗人之意者,莫如 孔 孟 ;虑学者读《诗》而不得其意者,亦莫如 孔 孟 ,是以有‘无邪’之训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如 中国 之诗, 舜 云言志,而后贤立説,乃云持人性情,三百之旨,无邪所蔽。”


(3).指物体中分没有偏差。《周礼·考工记·弓人》:“凡为弓……析干必伦,析角无邪。” 郑玄 注:“亦正也。”

点评

是的!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1 17: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1

主题

421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954
贡献
4963
金钱
1008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17: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词 发表于 2020-11-11 16:45
【诗无邪】是古典诗词理论的开山纲领。

《漢語大詞典》:无邪(無邪)  拼音:wú xié

是的!谢谢!

点评

其实,正确的是【诗言志】才是古典诗词理论的开山纲领。 俺这里【移花接木】,配合一下先生的论述而已。抱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1 17: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1

主题

421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954
贡献
4963
金钱
1008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17: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11-11 12:11
汇江此首,可以当作杂诗欣赏,前人不也有谐谑诗嘛。

不私不偏,持以公道,前后一致不自相矛盾,方可议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0-11-11 17: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正确的是【诗言志】才是古典诗词理论的开山纲领。

俺这里【移花接木】,配合一下先生的论述而已。抱歉。

点评

诗言志,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是诗的目的即诗要干什么写什么。 而中庸温柔敦厚,是诗的灵魂精髓,即诗要怎么写要传承什么秉依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1 17: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1

主题

421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954
贡献
4963
金钱
1008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17: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之达 于 2020-11-11 17:57 编辑

回复汇江
      
       汇江在诗词理论版“邀”我说点什么,现在回答汇江几句,答卷不知能否及格,姑妄言之。不当见谅,讨论起来好:
       一、我以为汇江不该在诗词理论版发这主贴。      
       汇江鸡贴诗是发在国学的,而我的小议也是跟发国学。离开事发地移师别处人们会不知所云,也不便交流;发国学合情合理、有始有终。至少,你或者把鸡诗发在诗词理论,或者把这再议贴同时发在国学。如此,才是有谱、有信。
       二、我在鸡诗帖的议论出于鸡诗又不止于鸡诗。
       行吟诗草在汇江邀请帖里的解读善矣!但行吟诗草或许手误,即我在汇江鸡贴里,并非与鸡诗者“意气”。我与汇江不熟悉,基本没有什么交流,更无理论或诗词之交锋纠葛。所以,我完全不认为汇江鸡诗系骂我,我只是从诗歌理论或文学理论角度出发,从旧体一个时期以来的骂诗恣意现实考虑,从旧体如何健康发展着眼,从国学中庸敦厚考量,发挥议论了几句,出于公道,如此而已。      
       三、汇江鸡诗问题应该蛮大。
       我在鸡诗只一笔带过汇江鸡诗问题,然后便说旧体整体说怎样继承旧体,这也应该是爱好文学理论或研究诗词理论的关注所在和本应关注。
       有关寄意。寄意,即寄托心意、心志、心爱等等也即立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作品要表达什么,写什么,用通常人们说的,就是你啥意思?鸡诗要表达什么?啥意思?汇江应该清楚,读者也一目了然。当下大多水平的诗作一经发出,其实谁都明白,巧饰徒劳,所有的辩解只能证明诗品与人品的高下。汇江鸡诗立意搭眼可识,联系的看,环境的看,知人论诗的看,具体的看,汇江不是通常咏物,不在典型化寄意,不为理性摹鸡。而是明显有专指,系为一泄一己情绪,这个寄意,是寄托心诀、心癔、心病。古人说立意在先,鸡诗这种立意,过低过俗以至粗鄙,为旧体者当戒!我不认为汇江骂我,因为我与汇江往日无仇(如果汇江是我几年前的辩论者汇江应该放下)近日无隙(我很少上网来此不多与汇江没有理论和诗词交流除林金建与任何人没有理论争辩)。有说汇江听了搬弄或按谁意旨骂我,我不大信汇江会如此轻薄低劣。但不管骂谁,汇江的这骂,都露出个鲁迅说的那“小”,鸡诗及其类似一出,此前所有的高大上都被拉低了,得不偿失,被人侧目,此后当打住。
      有关语言。旧体尤其讲究语言,奉诗家语,就是凝练、形象、含蓄、跳跃而语言构成搭配大别于散文······诗家语表现在成熟且有成就的诗人身上,又因为经历、性格、学养、喜好等因素显示个性化,诗仙与诗圣不同,王安石与苏东坡各异,郁达夫与聂绀弩大相径庭······但不论诗者之间语言存在怎样的个性化差别,旧体语言的含蓄、礼仪特点没有变也不能变。汇江鸡诗在语言上,显而易见不能用通俗口语来解释,因为它已远离旧体语言应有的风格与色彩,全篇是陋妄、蛮野甚至謭劣的。“吃屎”,是鸡诗木桶的最低档,粗鄙不堪。
      四、看了一些诗友交流绝大部分意见我非常赞同。
      1)讽诗与骂诗是有性质不同的。讽是讽喻、讽谏、讽劝、讽戒,是理在情中情理交融,是善意,乃为公为道,是诗;骂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是粗陋的,而用心在于攻击和侮辱,乃出于阴邪低劣和泄恨,不是诗。两者区别,行吟诗草诗友解释的准确精到。为了继承和捍卫旧体的传统,每一位旧体的爱好者、习作者和诗者,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每一首诗做起,为旧体的纯粹和健康而努力。
       2)旧体讽诗是有中国文化基因的。从孔子的“温柔敦厚思无邪止乎于礼”,到刘勰的“兴治济身”,再到鲁迅的“辱骂不是战斗,从毛泽东的”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直至习近平的“跟上时代取法于上远离低级有容乃大”,这些都是中国文艺的基因传承,都是文学的最高和必须遵从······离此,都不是中国的都不是正途的也都不是良知善意的。
       鲁迅在致文学月报一封信里,对一个诗者的诗作评价说:“你的诗有辱骂有恐吓还有无聊的攻击,这是大可不必的······辱骂不是战斗”。
       3)不知不评不碍不讽有话好说讲究职业道德。
        对理论,一般说来应该是知无不言畅所欲言坦率直言讲究认真,在交流中求真知或捍卫真知。对人,则应该传承古人厚德,慎言或不论。尤其在诗词论坛,大家为诗而聚,明智的正事的淡泊的,应该尽力回避和杜绝人际纠结,来此主旨是写诗或议诗,搞人际既影响正事又容易生矛盾还没一点意义。
       锅碗瓢盆在一起难免相撞,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是旷达与宽容,因为网上事大都鸡毛蒜皮。因讨论而生隙、因观点有异急眼、因神经兮兮对号入座而沉不住气、因过往旧隙耿耿而搬弄,都为下策,皆不可取,这一点我非常赞同亢龙有悔诗友的中肯持正。对人,用自己的眼睛,不受流言,不知不评,文质彬彬,和谐尊重,不走轻薄,不失底线。一不高兴,或看不顺眼,或生疑心,便取左道旁门,动辄用所谓的诗来讥讽、攻讦或谩骂,这是对诗的亵渎,是缺乏职业道德。这与泼妇贱用自己的嘴,流氓暴挥自己的拳,贪官滥用手中的权,何异?
       高高兴兴写诗论诗,和和善善以诗会友,何乐而不为?




点评

那帖最后附有链接,大致可推事情的原委,也没说你意气,其实是汇江对包括你的批论诸评颇有不服之意气 遇批评或遇删帖不无原因,所谓三省吾身,先自省一下也是应该的,自身不加检点以意气用事完全责怨他人甚而以诗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1 18:09
同意并点赞文中观点,持论平和公允,行文也急缓相当,论点明确, 论据实在。是一片与人为善为宗旨的好文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1 17: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1

主题

421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954
贡献
4963
金钱
1008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17: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词 发表于 2020-11-11 17:08
其实,正确的是【诗言志】才是古典诗词理论的开山纲领。

俺这里【移花接木】,配合一下先生的论述而 ...

诗言志,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是诗的目的即诗要干什么写什么。
而中庸温柔敦厚,是诗的灵魂精髓,即诗要怎么写要传承什么秉依什么。

点评

先生所言,确是正统诗论。古典诗词有儒家思想传统,比如江西诗派,尊杜甫为祖,杜甫就是儒家思想为主。文以载道,忧民爱国,家国情怀,人文关怀,这些都与儒家思想联系的。 论诗,评论者也是读者。读者与作者的交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1 1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493

帖子

2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555
金钱
706
发表于 2020-11-11 17: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493

帖子

2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555
金钱
706
发表于 2020-11-11 17: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0-11-11 17: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之达 发表于 2020-11-11 17:23
诗言志,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是诗的目的即诗要干什么写什么。
而中庸温柔敦厚,是诗的灵魂精髓,即诗要怎 ...

先生所言,确是正统诗论。古典诗词有儒家思想传统,比如江西诗派,尊杜甫为祖,杜甫就是儒家思想为主。文以载道,忧民爱国,家国情怀,人文关怀,这些都与儒家思想联系的。

论诗,评论者也是读者。读者与作者的交流,应当是良性的双向的交流启迪学习,而不是恶意的单向的诋毁攻击责难。

点评

说得好!赞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1 17: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1

主题

421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954
贡献
4963
金钱
1008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17: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词 发表于 2020-11-11 17:39
先生所言,确是正统诗论。古典诗词有儒家思想传统,比如江西诗派,尊杜甫为祖,杜甫就是儒家思想为主。文 ...

说得好!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1

主题

421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954
贡献
4963
金钱
1008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17: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亢龙有悔 发表于 2020-11-11 17:38
这是谐谑诗吗?奇怪。

先生问得好!谑是玩笑诙谐,虐是敌意暴力。谑当不虐,虐而非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493

帖子

2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0
贡献
555
金钱
706
发表于 2020-11-11 17: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1

主题

421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954
贡献
4963
金钱
1008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17: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亢龙有悔 发表于 2020-11-11 17:36
同意并点赞文中观点,持论平和公允,行文也急缓相当,论点明确,
论据实在。是一片与人为善为宗旨的好文 ...

谢亢龙诗友首肯,顺祝冬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1-11 18: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之达 发表于 2020-11-11 17:18
回复汇江
      
       汇江在诗词理论版“邀”我说点什么,现在回答汇江几句,答卷不知能否及格,姑妄言 ...

那帖最后附有链接,大致可推事情的原委,也没说你意气,其实是汇江对包括你的批论诸评颇有不服之意气,
遇批评或遇删帖不无原因,所谓三省吾身,先自省一下也是应该的,自身不加检点以意气用事完全责怨他人甚而以诗怼之,往往就会把事越闹越大,也往往会招人不齿甚至不点名地谓之垃圾,作为一个版主是负有一定的版块形象之责的,在其它版块活动也勿忘此点,汇江的某些言行已经给理论版块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点尤该检讨

形讽而实骂,鸡诗后来的步韵怼诗尤须检讨,意气用事只能给理论版块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个人觉得,汇江当放下意气,检讨自身,谦虚谨慎

点评

汇江有些阅历(书本),一些诗着眼较大,看过他写志愿军长津湖牺牲冰雕的诗,还是不错的。 其在国学发的一些东西和一些所谓的讽诗,确不能苟同。不知不评,有意见可以交流,动辄诗攻,这习惯不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1 18: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1

主题

421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954
贡献
4963
金钱
1008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18: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之达 于 2020-11-11 18:48 编辑
行吟诗草 发表于 2020-11-11 18:09
那帖最后附有链接,大致可推事情的原委,也没说你意气,其实是汇江对包括你的批论诸评颇有不服之意气,
遇 ...

汇江有些阅历(书本),一些诗着眼较大,看过他写志愿军长津湖牺牲冰雕的诗,还是不错的。
其在国学发的一些东西和一些所谓的讽诗,确不能苟同。不知不评,有意见可以交流,把异见者或批评者做敌视,动辄诗攻,让子弹乱飞,这习惯不好!

点评

不否认他的某些才气,不过,才气不是意气资本,长年在诗坛活动的诗友谁还不会写两首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1 18: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1-11 18: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之达 发表于 2020-11-11 18:45
汇江有些阅历(书本),一些诗着眼较大,看过他写志愿军长津湖牺牲冰雕的诗,还是不错的。
其在国 ...

不否认他的某些才气,不过,才气不是意气的资本,长年在诗坛活动的诗友谁还不会写两首么

点评

胸无点墨,北山如何拜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1 2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12: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