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龙家小院

六月读老师的文章《究一究赋比兴》

[复制链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1: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者之比,既是从“月光”兴来,又是对“月光”的比喻,后者之比,既无从言兴,又与兴有着异曲同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1: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方面,比可以突然生发,通过反转而有兴的效果,进而通过联想或想象而形成比,这个过程既是对兴的反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1: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作者虽然不在现场,却亦如身临其境,想象出“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场景,于是把“钟山”比喻成“风雨”之地,进而形成“苍黄”之景这进一步的比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1: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因此,“钟山”才可作为起的对象,为比的兴起来提 供了契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1: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在对兴的化用或反用的过程中,本体和喻体都不一定属于移情和寄托的对象,也不一定有移情和寄托意义,而主要是为了取得一定的烘托、渲染、说明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开头的移情和寄托,因而用起来也就需要因势利导,灵活多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1: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比和兴在用法上的异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1: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二者异在使用意义有别:兴用在开头,便于移情和寄托,比可用于全过程,便于引出联想或想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1: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兴是写诗的一个基本手段和策略,比是写诗灵活机动的方法和技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1: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它们手法样式相似:都是从一物到另一物,同属于技术范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1: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二者实际是难以割裂的,很多情况下是你可以成我,我可以成你的,这正是给创作带来丰富多彩艺术手法的用武之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1: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1: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三句虽只能有一句做开头,但又都可看做起,无外乎是起的持续和重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1: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三句的特点,不在于用于诗里还是词曲里,而是这三个句子具有同等渲染意境的地位,不过是为了营造意境而罗列意象多一些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1: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起,犹如把几个诗句变成了一个很长的句子,表达同一个意思,完成同一个任务,除了让人看出有意选择移情和寄托对象这种理性意识,便都是创作过程中的感性形象,甚至到了第四句也不好看做不是起,亦感性十足,让人不知作者要说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1: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曲作,只有最后一句方好看做兴,而兴里又连用了两个比喻,恰说明了比和兴二者间的错综关系和复杂联 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1: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在“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都不见”这首诗中,最后一句也还是用到了比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1: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和兴用于写诗的好处,在于以感性的面貌出现,就不能不借助于一定的事物形象,也就是意象,来营造一定的场景、环境和氛围,也就是意境,这样就易于给人以直观印象来体会诗的美及相应内容、情感和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2: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因为这样写诗,更有利于创作者凸显触景生情睹物生感的冲动和激情,且历史以来这样的作品占大多数,处上风位置,往往又给人留下了非此便不像写诗的直觉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2: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写诗从感性出发之所以多,一方面,这样写诗使人欣赏起来更容易,只要不刻意雕琢语言,不过度运用联想或想象来炫耀技巧,不故意硬塞一些自以为深奥的东西,都是童叟可喜闻乐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2: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这样写诗依赖形象思维多一些,况且感性的东西人人能有,既容易写,又容易引起共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2: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之所以容易引起共鸣,这好理解,因为人人首先有感性才能走向理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2: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容易写,是因为接受外界刺激人人会,感性的东西好有抓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2: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从达到会写诗这一步讲,几乎随便逮到一个形象就可以起兴吟诗,更何况达到这一程度也不需要太多的理性,有点智力上的知学便足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2: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理性强大的人写起感性的东西来,就更不在话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做如此说,也不能以为,说感性的东西容易写,就在贬低写形象感强、讲究意境的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2: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分析和判断,意在从思维和创作关系上做客观对比,目的是找出写诗实践的具体规律,不涉及具体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2: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价是另一回事,也不以这个来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2: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什么是赋法
以上对比着分析了比和兴,剩下一个就是“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2: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赋,本来指古代散文和所有韵文,这就知道它的容纳性注定是强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6
贡献
101839
金钱
1150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写散文就明白,散文无所不包,创作方式多种多样,不仅仅可以写故事、写情感,还可以发议论,甚至通篇皆可,也就不一定要把比和兴放在第一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5 23: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