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5
1万
6万
论坛元老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0 15:10 针叶林说,挤撞既然出自沈约是八病说,那三羊举的排律正好出自沈约时代,怎么又不认帳了!难道沈约的八病 ...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羊 发表于 2018-1-9 11:09 1 《主上元日夣王母献白玉环》丁 泽 夣中朝上日,阙下拜天顔。彷佛瞻王母,分明献玉环。
3187
7万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0 15:35 排律难道不是出在沈约时代?是唐人新造的形式?沈约们自己都不怕挤撞,唐人、特别是今人倒更怕挤撞了?! ...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0 15:42 你的问题是: 那三羊举的排律正好出自沈约时代,怎么又不认帳了!难道沈约的八病说是为两百年后的唐人准 ...
211
4791
金牌会员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0 19:35 在最近进行的关于什么是挤韵撞韵的辩论中,两位伪理论家出尽了洋相。首先是那位移民华人发出挤韵是押韵的 ...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0 15:48 是你自已用沈约的八病说在解释唐人的近体与排律呀?!难道沈约的八病只是为唐人准备的?! ...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0 16:04 切韵音系和《切韵》韵书不是一回事。音韵学界把汉语语音划分为两个音系:以平上去入四声为切韵音系,阴阳上 ...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0 19:25 [国学纵横] 似是而非是伪理论家的共同特征 [复制链接] 针叶林
265
3966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1-10 19:51 我也只能呵呵了 或曰,许传刚先生太天真了
许传刚 发表于 2018-1-10 21:15 这又关我什么事?一脑袋浆糊了。我都没看你们争论啥,只关心争论中是否文明,就怕你们冤家路窄又吵起来, ...
136
4107
2万
刚刚 发表于 2018-1-9 19:17 永明体不是沈约一个人,是一个集体,不断补充修改形成的,有的内容未必是沈约提出的。 对永明体的研究并 ...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0 22:17 挤韵,撞韵虽是后人发明,其源在八病的大韵和正纽,针先生说的是对的,八病的后四病在齐梁时代是只须知道, ...
547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0 22:17 挤韵,撞韵虽是后人发明,其源在八病的大韵和正纽,针先生说的是对的,八病的后四病在齐梁时代是只须知道,不必避忌的,八病的前四病基本被近体诗格律继承了,后四病当然也对近体诗有效力,以尽量避为好,不避也不算违律。齐梁时提出八病,齐梁人未必尽能遵守,到唐代的律诗实际上是对八病的改良,并不是抛弃,今人过度放大挤韵,撞韵的重要性,上升为格律,是不应该的,但无全无视,只能说不拘声病。 另撞韵是同韵母不同声调,而正纽是同声母韵母而不同声调,两者不完全一样。
三羊 发表于 2018-1-10 22:42 【八病的前四病基本被近体诗格律继承了】?能否具体说明以下!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 08:31 八病前四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平头即近体诗律的第二字平仄相对,上尾即近体诗律最后一字平仄相对,鹤膝有的人是讲究的,如杜甫。蜂腰病因“轻于上尾、鹤膝,均于平头,”,又轻于二四平仄相对,近体诗律中发生几率又小,基本不讲了。
三羊 发表于 2018-1-11 11:53 【上尾即近体诗律最后一字平仄相对】? 平韵诗可以说成是平仄相对,仄韵诗难道也要平仄相对吗?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 12:17 梁大同时刘滔说过:‘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 ...
三羊 发表于 2018-1-11 12:57 梁大同时刘滔说过:‘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 刘韬【第二字与第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中坚诗友勋章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敬业首版勋章
特别贡献奖
为论坛建设作出过较大贡献的荣誉诗友
|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1 07: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