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针叶林

“撞韵”“挤韵”与诗的音乐性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1 14: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8-1-11 13:12
虽不等于【二四平仄相对】,但为平仄相间打好了基础,由自然遵守到有意规划有一个过程,正如格律唐初已成 ...

看不懂你要说什么!

点评

看不懂就算了  发表于 2018-1-11 15: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1 14: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 13:24
二四异声包含了二四平仄相对,有专家统计过,齐梁以后二四平仄相对的比例达百分之八九十,律句逐渐形成, ...

唐近体的定型,是初唐,不是初唐以后!
唐近体依旧大量存在【二四同平句】和【二四同仄句】,我们能说这是【二四平仄对立】吗?

点评

唐近体的定型,是初唐,不是初唐以后!-------有的书也是你这样说。不对呢。是: 唐近体的形成,是初唐,不是初唐以后!唐近体的定型,是中晚唐,不是初唐。近几年已经有相当多的学者教授是这样定的,我所见还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 19:38
这要看比例各占多少,初盛唐不大守律,中晚唐宋以后才严格遵守,不能因有个别人不遵守就说规则不存在,好比交通规则行人靠右行,不能因发现有人逆行就说规则不存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 18: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1-11 18:17: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1 14:56
唐近体的定型,是初唐,不是初唐以后!
唐近体依旧大量存在【二四同平句】和【二四同仄句】,我们能说这 ...

这要看比例各占多少,初盛唐不大守律,中晚唐宋以后才严格遵守,不能因有个别人不遵守就说规则不存在,好比交通规则行人靠右行,不能因发现有人逆行就说规则不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8-1-11 19: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1 14:56
唐近体的定型,是初唐,不是初唐以后!
唐近体依旧大量存在【二四同平句】和【二四同仄句】,我们能说这 ...

唐近体的定型,是初唐,不是初唐以后!-------有的书也是你这样说。不对呢。是:     唐近体的形成,是初唐,不是初唐以后!唐近体的定型,是中晚唐,不是初唐。近几年已经有相当多的学者教授是这样定的,我所见还没反对者。

点评

关于定型,不知怎么定义。定型不等于刻板单一才叫定型。律诗从来就没有刻板单一过。只是主流确定了就应该算定型。所以我认为律诗定型时间应该是沈宋时期,即初唐盛唐之交的810年前后。那时标准的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3 03: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1 20: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 18:17
这要看比例各占多少,初盛唐不大守律,中晚唐宋以后才严格遵守,不能因有个别人不遵守就说规则不存在,好 ...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唐的声律一样的,没有什么不同!
都是25四声律,而不是平仄24律。
唐朝是这样,宋朝元朝也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1 20: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1 20:50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8-1-11 19:38
唐近体的定型,是初唐,不是初唐以后!-------有的书也是你这样说。不对呢。是:唐近体的形成,是初唐,不是初唐以后!唐近体的定型,是中晚唐,不是初唐。近几年已经有相当多的学者教授是这样定的,我所见还没反对者。

唐近体声律的【25四声律】,从初唐定型之后,一直到宋朝元朝,就没有改变。
直到明朝,才有了【24平仄律】。也即才有了【135不论,246分明】的律句理论!

点评

看来三羊的理论迄今没有修正,还是原来那一套,特立独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3 04: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12
贡献
24424
金钱
26930
发表于 2018-1-11 22:34: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人对撞韵、挤韵当作问题提出来,是诗歌精细化的体现。近体诗一联一押韵,使得张驰有度,节奏感更强。这是撞韵有所猜忌的原因。而挤韵也是一样,句中若有字音与韵脚相同,就如同人缺了门牙,提前漏气了,在缺少回还呼应的情况下,只会削弱韵脚的谐音效果,特别是该字处在音步点上时。不说吟唱,自己朗诵一遍自然可以感觉得到。因些,尽量避免撞韵挤韵还是有意义的。不欠雕琢器乃工。

点评

同意此论。我认为沈约真是天才,他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四声八病规则的成败,而在于开拓了声韵理论。他在追求诗韵的完美,尽管是难以做到的,但退出了一个模式:有规律又有多样性的变化,这说明诗是要尽善尽美的,无论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3 04: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2 09: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1 08:53
理论上的争论,各说各的,就事论是,不管针叶林怎么说此版都欢迎。但欢迎不等于同意他的观点,反驳也是正常 ...

鹊巢鸠占或鸠占鹊巢,整个成语还搞错

合版之事,先嚷嚷着要合版的是他们,真合版了又反过来嚷嚷鸠占鹊巢,颠颠倒倒倒倒颠颠,本领真强

点评

感谢参加讨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3 04: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03: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8-1-11 19:38
唐近体的定型,是初唐,不是初唐以后!-------有的书也是你这样说。不对呢。是:     唐近体的形成,是初 ...

关于定型,不知怎么定义。定型不等于刻板单一才叫定型。律诗从来就没有刻板单一过。只是主流确定了就应该算定型。所以我认为律诗定型时间应该是沈宋时期,即初唐盛唐之交的810年前后。那时标准的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已经占据了当时诗人作品的大部,已经明显的可以确定近体诗的格律了,所以可以叫定型了。到了李杜特别是杜甫时代,律诗更是大行于世了。
变体律诗何时都有。但总是少数。王力谓之古风式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04: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18-1-11 22:34
后人对撞韵、挤韵当作问题提出来,是诗歌精细化的体现。近体诗一联一押韵,使得张驰有度,节奏感更强。这是 ...

同意此论。我认为沈约真是天才,他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四声八病规则的成败,而在于开拓了声韵理论。他在追求诗韵的完美,尽管是难以做到的,但退出了一个模式:有规律又有多样性的变化,这说明诗是要尽善尽美的,无论声律还是文字。后来唐诗的格律用事实证明了沈约理论的正确。
挤韵撞韵的提出我认为也是今人对沈约理论的一种应用,有实际价值。沈约声病论多数无法执行了,但有合理的内核。在关系到押韵问题上的韵纽论述还是有意义的,尽管也难以实现。但方向是正确的,大家应该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04: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1 20:46
唐近体声律的【25四声律】,从初唐定型之后,一直到宋朝元朝,就没有改变。
直到明朝,才有了【24平仄律】 ...

看来三羊的理论迄今没有修正,还是原来那一套,特立独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04: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1-12 09:48
鹊巢鸠占或鸠占鹊巢,整个成语还搞错

合版之事,先嚷嚷着要合版的是他们,真合版了又反过来嚷嚷鸠占鹊 ...

感谢参加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3 06: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3 06:55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3 03:54
关于定型,不知怎么定义。定型不等于刻板单一才叫定型。律诗从来就没有刻板单一过。只是主流确定了就应该算定型。所以我认为律诗定型时间应该是沈宋时期,即初唐盛唐之交的810年前后。那时标准的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已经占据了当时诗人作品的大部,已经明显的可以确定近体诗的格律了,所以可以叫定型了。到了李杜特别是杜甫时代,律诗更是大行于世了。
变体律诗何时都有。但总是少数。王力谓之古风式律诗。
你的认为,有时间的误差!沈佺期(约656 - 约715)

点评

三羊对了。应该是710年前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3 07: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3 0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3 04:13
看来三羊的理论迄今没有修正,还是原来那一套,特立独行~~

你没有依据!
《文镜秘府论》或《诗髓脑》有依据,白纸黑字、铁证如山!

你针叶林再有能耐,也不能篡改史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3 07: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3 07:07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3 04:05
同意此论。我认为沈约真是天才,他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四声八病规则的成败,而在于开拓了声韵理论。他在追求诗韵的完美,尽管是难以做到的,但退出了一个模式:有规律又有多样性的变化,这说明诗是要尽善尽美的,无论声律还是文字。后来唐诗的格律用事实证明了沈约理论的正确。
挤韵撞韵的提出我认为也是今人对沈约理论的一种应用,有实际价值。沈约声病论多数无法执行了,但有合理的内核。在关系到押韵问题上的韵纽论述还是有意义的,尽管也难以实现。但方向是正确的,大家应该理解。
沈约哪里失败了?
《南史·陆厥传》云:
"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彀。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07: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3 06:53
你的认为,有时间的误差!沈佺期(约656 - 约715)

三羊对了。应该是710年前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3 07: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3 07:25
三羊对了。应该是710年前后~

你这不是考证,而是在【捉迷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3 07: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3 07:25
三羊对了。应该是710年前后~

近体诗的定型,是在于武则天的科举试律!
永隆二年(681)八月朝廷颁布《条流明经进士诏》,诏令云:“自今已后,考功试人,明经每经帖试,录十帖得六已上者,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然后并令试策。”

点评

近体诗的定型和武则天的科举试律没有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3 07: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07: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3 07:34
近体诗的定型,是在于武则天的科举试律!
永隆二年(681)八月朝廷颁布《条流明经进士诏》,诏令云:“自 ...

近体诗的定型和武则天的科举试律没有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3 08: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3 07:56
近体诗的定型和武则天的科举试律没有关系。

科举的试律,难道没有格律方案吗?
诗赋取士的科举,难道没有格律规矩吗?

点评

诗律的定型和试律诗也没有关系。你从试律诗找格律,路子也走错了。元兢诗髓脑也非近体诗格律。你研究方向和方法都大有偏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3 08: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08: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3 08:01
科举的试律,难道没有格律方案吗?
诗赋取士的科举,难道没有格律规矩吗? ...

诗律的定型和试律诗也没有关系。你从试律诗找格律,路子也走错了。元兢诗髓脑也非近体诗格律。你研究方向和方法都大有偏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3 08: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3 08:13
诗律的定型和试律诗也没有关系。你从试律诗找格律,路子也走错了。元兢诗髓脑也非近体诗格律。你研究方向 ...

试律诗,就是近体诗,并且是唯一被官方认可的近体诗!
【元兢诗髓脑也非近体诗格律】,纯属胡来!

点评

还在犟。你你自己举过许多古风“试律诗”的例子。怎么忘了?唐代试律诗有排律,也有齐梁体(永明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3 11: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1: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3 08:22
试律诗,就是近体诗,并且是唯一被官方认可的近体诗!
【元兢诗髓脑也非近体诗格律】,纯属胡来! ...

还在犟。你你自己举过许多古风“试律诗”的例子。怎么忘了?唐代试律诗有排律,也有齐梁体(永明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3 11: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3 11:52
还在犟。你你自己举过许多古风“试律诗”的例子。怎么忘了?唐代试律诗有排律,也有齐梁体(永明体)。 ...

科举的试律诗,就是近体诗。哪里有【齐梁体(永明体)】呢?

点评

你健忘啊? 省试霓裳羽衣曲 李肱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宴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这是近体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3 12: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2: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3 11:58
科举的试律诗,就是近体诗。哪里有【齐梁体(永明体)】呢?

你健忘啊?
省试霓裳羽衣曲        李肱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宴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这是近体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3 12: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3 12:10
你健忘啊?
省试霓裳羽衣曲        李肱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不是近体诗,还不是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1 07: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