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潭州雨梦

戏批歪评之一

[复制链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1-26 10: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26 10:06
上举例选自拙文。所选例诗绝非无名小辈之作,乃宋代名家。

这类诗的押韵属于“邻韵通押”(或“邻韵混押”),除了你说的苏东坡、杨万里,还有苏曼殊、龚自珍、鲁迅、郭沫若、毛泽东,他们都有这类混押诗,估计这位马莹莹见了会气昏死过去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1-26 10: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18-1-26 08:53
这段话说的比较清楚。在别人不大了解,却又不是请教,而是辩论的情况下,我主张回避。如果是请教,则细说 ...

那你就去梅花山交流吧,老朽不打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1-26 11: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26 10:26
清明诗若将明字用在其它韵脚,我是反对的,包括用在尾韵,即孤雁入群格我也不取,为什么呢?古无先例。但庚 ...

我也基本上是这观点,但我还更进一步,主张推广到孤雁入群,既然孤雁出群可以,那么孤雁入群也没啥不可。另外,既然格律诗可以庚侵相押,那么古风就更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6 12: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8-1-26 14:10 编辑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1-26 10:10
先整理一下你的意思:
(一)古韵可通转者分为四部,分别是:
1)东、冬、江、阳、庚、青、蒸

那四类是四个大类,1为后鼻韵,2为阴声韵,3为前鼻韵,4为闭口韵,你的第二的理解是不对的,暂不论

回答1,通转是通转上古音,如江转东、麻转歌,因上古它们本属同韵,通转是古风中的通韵,余不赘
2,是的
3,是的,最好能尾音相同,否则就隔就有可能被视为出韵,具体的就略过吧
4,庚和侵,理论上来说衬韵是不适合的,不过既然有前人诗例,偶尔一用也无大碍【说明一点,前贤也偶尔会出错,我们不能以其错作我们的理论依据,王力先生的大意是这些前人有这样的现象,这现象又不在邻韵之属,故姑称为衬,就是这么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6 12: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1-26 11:08
我也基本上是这观点,但我还更进一步,主张推广到孤雁入群,既然孤雁出群可以,那么孤雁入群也没啥不可。 ...

谁说了庚侵可以相押,雨梦会认同庚侵相押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6 12: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26 10:00
拙作在改写后仍保留明字作侵韵诗的衬韵,这在莹莹及山人似乎认作大逆不道。但实在无讨论的价值。因为认为不 ...

哪跟哪了,我不是也认同这样的衬么,只是绝谷先生把衬也当成了韵就不对了

点评

好!认同这样的衬,我举例也仅为证明此。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6 16: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6 12: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26 10:03
2.7.通韵三韵通押诗
例:
次韵答宝觉 苏轼

你的这些邻韵通押是有道理的,这跟赵京战针叶林们的所谓宽韵有着本质的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6 12: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26 10:03
2.7.通韵三韵通押诗
例:
次韵答宝觉 苏轼

你的这些邻韵通押是有道理的,这跟赵京战针叶林们的所谓宽韵有着本质的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6 12: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26 10:16
论家评主席长征诗出韵,确实,依平水韵闲和颜与难丸寒不在一个韵部。辯之者言主席用新韵,这是闹穿越的笑话 ...

毛此诗并不一定以平水韵为凭,也可能用十八韵或方言,五四之后的用韵情况比较复杂,可参看汉语诗律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6 12: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26 10:16
论家评主席长征诗出韵,确实,依平水韵闲和颜与难丸寒不在一个韵部。辯之者言主席用新韵,这是闹穿越的笑话 ...

毛此诗并不一定以平水韵为凭,也可能用十八韵或方言,五四之后的用韵情况比较复杂,可参看汉语诗律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1-26 14: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1-26 12:02
那四类是四个大类,1为后鼻韵,2为阴声韵,3为前鼻韵,4为闭口韵,你的第二的理解是不对的,暂不论

回答1 ...

谢谢梅花版主答疑,感谢!
这样说来,这4个通转部就相当于是4个“衬韵部”,每个衬韵部里的韵可以部内互相衬韵。那么细看第1部,东和蒸同部,难道也可以用东衬蒸?细看第4部,侵、咸也同部,那么用咸衬侵也行?吴丈蜀曾说蒸、侵独用,现在看来它们的衬韵还不少,独用一说似乎有些武断了。
再次感谢山人,令老朽获益不少。

点评

不是吴丈蜀说错了,是您老会错了意,侵部作为韵部来说从来都是独用的,衬韵之衬即非韵,是一种比首句用邻韵协韵更宽乏的用韵方式,这种方式说白点就是投机取巧,不能把它们当作相通和互为邻韵去理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6 16: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16: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1-26 12:11
哪跟哪了,我不是也认同这样的衬么,只是绝谷先生把衬也当成了韵就不对了 ...

好!认同这样的衬,我举例也仅为证明此。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6 16: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1-26 14:32
谢谢梅花版主答疑,感谢!
这样说来,这4个通转部就相当于是4个“衬韵部”,每个衬韵部里的韵可以 ...

不是吴丈蜀说错了,是您老会错了意,侵部作为韵部来说从来都是独用的,衬韵之衬即非韵,是一种比首句用邻韵协韵更宽乏的用韵方式,这种方式说白点就是投机取巧,不能把它们当作相通和互为邻韵去理解

点评

明白了,谢谢,捧茶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6 16: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1-26 16: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1-26 16:06
不是吴丈蜀说错了,是您老会错了意,侵部作为韵部来说从来都是独用的,衬韵之衬即非韵,是一种比首句用邻 ...

明白了,谢谢,捧茶问好!

点评

衬韵之类虽允许,但也可以说是弊法不足学也,沈德潜论曰,‘’律诗起句,可不用韵,故宋人以来,有入别韵者。然必于通韵中借入,如冬韵诗起句入东,支韵诗起句入微,豪韵诗起句入萧、肴是也。若庚、青韵诗,起句入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7 02:36
衬韵之类虽允许,但也可以说是弊法不足学也,沈德潜论曰,‘’律诗起句,可不用韵,故宋人以来,有入别韵者。然必于通韵中借入,如冬韵诗起句入东,支韵诗起句入微,豪韵诗起句入萧、肴是也。若庚、青韵诗,起句入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7 02: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16: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5·20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以下的结论:
  (一)近体诗不得通韵,仅首句可用邻韵;现代诗人作律绝任意通韵者,不合唐宋诗人的格律。
  (二)首句用邻韵,仅以本节所举同类之韵为限;现代诗人真庚通押,删咸通押之类,纵然用于首句,亦不合于唐宋诗人的旧规。
王力此观点未免绝对。可以找出不少反证。
庚侵非邻韵,偶用作首句衬韵可,(但不可用于其它韵脚。)这与第二条不合,却合宋诗人的旧规。
而王力承认的邻韵亦有非用于首韵的,估计王力当时查阅资料不如现在方便,见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16: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1-26 16:32 编辑

通韵处在首联偶句
例: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押先韵]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元韵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
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押寒韵]
闽国扬帆后,蟾蜍亏复圆。[先韵]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
向晚  李商隐 [微韵]
当风横去幰,临水卷空帷。[支韵]
北土秋千罢,南朝祓禊归。
花情羞脉脉,柳意怅微微。
莫叹佳期晚,佳期自古稀。
...
少年 李商隐 [东韵]
外戚平羌第一功,生年二十有重封。[冬韵]
直登宣室螭头上,横过甘泉豹尾中。
别馆觉来云雨梦,后门归去蕙兰丛。
灞陵夜猎随田窦,不识寒郊自转蓬。
...
无题二首  李商隐 [东韵]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冬韵]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
茂陵  李商隐 [萧韵]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肴韵]
内苑只知含凤觜, 属车无复插鸡翘。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
偶题二首  李商隐
小亭闲眠微醉消,[萧韵]
山榴海柏枝相交。[肴韵]
水文簟上琥珀枕,
傍有堕钗双翠翘。[萧韵]

。。。
傅尧俞济源草堂   苏轼[押虞韵]
微官共有田园兴,老罢方寻隐退庐。[鱼韵]
栽种成阴十年事,仓黄求买万金无。
先生卜筑临清济,乔木如今似画图。
邻里亦知偏爱竹,春来相与护龙雏。
...
燕京杂诗   宁调元[押先韵]
求田问舍亦徒然,来日无憀去日闲。[删韵]
为鬼为蜮将一世,不飞不鸣已三年。
巴蛇渐长期吞象,蜀帝从今定化鹃。
容易河阳丝两鬓,妇人醇酒未应怜。
...
晚泊梁子湖   宋教仁[押眞韵]
日落浦风急,天低野树昏。[元韵]
孤舟依浅渚,秋月照征人。
家国嗟何在,乾坤渺一身。
夜阑不成寐,抚剑独怆神。
...
闻万福华义士刺虏臣王之春不中,感赋 柳亚子[押萧韵]
君权无上侠魂销,
荆聂芳踪黯不豪。[豪韵]
如此江山寥落甚,
有人呼起大风潮。
...
住西湖白云禅院 苏曼殊[押冬韵]
白云深处拥雷峰,
几树寒梅带雪红。[东韵]
斋罢垂垂浑入定,
庵前潭影落疏钟。
...
吴门一 苏曼殊[元韵]
江南花草尽愁根,
惹得吴娃笑语频。[真韵]
独有伤心驴背客,
暮烟疏雨过阊门。
...
2.2.通韵处在首联单偶句
例:
茂陵   李商隐[押萧韵]
汉家天马出蒲梢,[肴韵]
苜蓿榴花遍近郊。[肴韵]
内苑只知含凤觜,
属车无复插鸡翘。
玉桃偷得怜方朔,
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
茂陵松柏雨萧萧。
...
茂陵   李商隐[押萧韵]
汉家天马出蒲梢,[肴韵]
苜蓿榴花遍近郊。[肴韵]
内苑只知含凤嘴,
属车无复插鸡翘。
玉桃偷得怜方朔,
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
茂陵松柏雨萧萧。
...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欧阳修 [押冬韵]
绕郭云烟匝几重,[东韵]
昔人曾此感怀嵩。[东韵]
霜林落后山争出,
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
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乖醉携嘉客,
踏雪来看群玉峰。
...
2.3.通韵处在颔联
例:
听胡人吹笛   李白[押庚韵]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
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青 ]
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
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
...
泊南井口期任遵圣长官到晚不及见复来  苏轼[押佳韵]
江上有微径,深榛烟雨埋。
崎岖欲取别,不见又重来。[灰韵]
下马未及语,固已慰长怀。
江湖涉浩渺,安得与之偕。
...
2.4.通韵处在颈联
例:
客旧馆   杜甫[押青韵]
陈迹随人事,初秋别此亭。
重来梨叶赤,依旧竹林青。
风幔何时卷,寒砧昨夜声。[庚韵]
无由出江汉,愁绪月冥冥。
...
垂柳  李商隐[东韵]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冬韵]
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
再逢英公有感[宋·郭忠恕][押冬韵]
伊余行止住飘蓬,与世乖违不可容。
青眼交知长忆念,白云踪迹又相逢。
风骚共会名何盛,篆隶同勤法转功。[东韵]
口口羡师超彼岸,琉璃钵里看降龙。
...
失题 [明]陈嘉谋[押眞韵]
施氏山前旧有人,吴王宫殿几重新。
年来绿树村边月,夜半清溪梦里身。
衰草尽随眉黛落,飞花长逐杜鹃声。[庚韵]
西家女侠今何在?白苎轻萝谢四邻。
......
2.5.通韵处在首句及尾联
例:
贡馀秘色茶盏 徐夤
捩碧融青瑞色新,[真韵]
陶成先得贡吾君。[文韵]
巧剜明月染春水,
轻施薄冰盛绿云。[文韵]
古镜破苔当席上,
嫩荷涵露别江滨。[文韵]
中山竹叶香初发,
多病那堪中十分。[真韵]
......
2.6.通韵仅二韵通押诗
柳枝五首 其五唐·李商隐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江韵]
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阳韵]

例:
次韵子由岐下诗 李   苏轼
不及梨英软,应惭梅萼红。[东韵]
西园有千叶,淡伫更纤浓。[冬韵]
......
2.7.通韵三韵通押诗
例:
次韵答宝觉 苏轼
芒鞋竹杖布行缠,先韵
遮莫千山又万山。删韵
从来无脚不解滑,
谁信石头行路难。寒韵
...
   闻莺  杨万里
晓寒顾影惜金衣,微韵
着意听时不肯啼。齐韵
飞入柳阴深处去,
数声只有落花知。支韵
...
小憩玉坊镇新店 杨万里
下轿逢新店,排门得小轩。[元韵]
中间一棐儿,相对两蒲团。 [寒韵]
椽竹青留节,檐茅白带根。 [元韵]
明窗有遗恨,接处纸痕班。 [删韵]
......
2.8.通韵处在首尾联
例:
草宿同党沛家 聂绀弩
成百英雄方夜战,一双老小稍清闲。[删韵]
眠于软软茅堆里,暖过熊熊篝火边。[先韵]
高士何需刘秀榻?东风不揭少陵椽。[先韵]
清晨哨响犹贪睡,伸出头来雪满山。[删韵]
...
2.9近韵通押
实际上,有些诗人不仅邻韵通押,连不是邻韵的相近的韵部也通用起来。[此处依表一,侵蒸为独用。而第二表认为侵蒸有邻韵。]
例:
灯夕(宋·陈梦庚)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人生能看几番灯,十蒸
强倚灯花听竹声。
玉管吹残梅外雪,
星毬撰出雨边晴。
人行香雾不知夜,
儿傲饥雷看到明。
梦破春风感留滞,
老书移就短长檠。

元宵(宋·陈杰)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老去何心说看灯,十蒸
一年还要此宵晴。
暖风忽断檐间溜,
繁吹初过枕上声。
谁变惨悽成笑语,
定回离乱作清平。
不应淡薄梅花月,
偏照诗人白发生。

答彭守鲍叔轲郎中(宋·赵抃)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白云东向日瞻凝,十蒸
连掞封章写至诚。
八十亲高思就养,
二千石贵退辞荣。
兰陔得志趋吴分,
棠芾留阴在蜀城。
腰印还乡人子乐,
锦衣光动綵衣明。

再和元夕(宋·熊瑞)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落梅香影放华灯,十蒸
快我来寻采若盟。
花醉羽觞金谷酒,
莲开蜡炬锦官城。
家家珠翠成群戏,
处处笙箫簇队行。
惟有天津桥上月,
无人能复记新声。

开河毕功喜而有作(宋·吴芾)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污河积水困薰蒸,十蒸
开凿那知不日成。
野水尽从檐下过,
客舟还傍市中行。
江山自昔天然秀,
人物从今分外清。
本为此邦开眼目,
老夫双目亦增明。

次韵徽州胡推官旅中遇雪且约同登雨花台三首其三 周必大[孤雁出群格]
天女来参彼上人,[真韵]
逆知君动雨花心。[侵韵]
故令六出缤纷下,
免使荒台更重临。[侵韵]
...
和择之赋泉声[宋·张栻][孤雁出群格] 
试问今宵涧底声,[庚韵]
何如三叹有馀音。[侵韵]
堂中衲子还知否,
月白风清底处寻。[侵韵]
...
赠山庵高士[宋·邵棠][孤雁出群格]
山带寒流无俗声,[庚韵]
通樵一径锁清阴。[侵韵]
幽人饱卧西风里,
并午醒来黄叶深。[侵韵]
...
送倪尚书归霅川(宋·华岳)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笔麟图凤久无声,[庚韵]
何事权舆复见今。
鲁祭不因夫子肉,
齐卿难夺孟轲心。
我公去就何为重,
吾道兴亡所系深。
安得斯文天未丧,
载歌狼跋继遗音。
...
五月闻蛩有感(宋·李曾伯)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南风先自作秋声,[庚韵]
蛩尔何知亦早吟。
慵妇机边重到耳,
征人塞上顿惊心。
索裘应解寒将晚,
彻土须乘天未阴。
闻此休将儿戏看,
盍图远略备当今。
...

自和(宋·李曾伯)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才听鸣蜩叶底声,[庚韵]
倏闻振羽草根吟。
物情感我千丝鬓,
时事萦人一片心。
读易床头新课业,
回文机上旧光阴。
客怀休用嗟畴昔,
更老那知得似今。
...

迓金国聘使舟中逢玉簪花(宋·袁说友)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扁舟伊轧乱秋声,[庚韵]
花下新凉暑不侵。
浓叶衬成螺展髻,
芳苞拆尽玉垂簪。
谁将茉莉评高下,
未必清香较浅深。
把酒问花花不语,
微吟空伴小蛩吟。
......
雨梦按:古人靠写诗求取功名或应付升职考核,于韵多有钻研。考核诗中,不允许通押。然亦有误者,故乡贤曾有联讥友:”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之戏。今人写诗,绝大多数为游戏笔墨,舒情消遣而已。正是:不为无益之事,怎遣有涯之生?故于韵多未细考,率心而出,哪里那么麻烦?故多有近韵相押者。近韵相押非限于南音,川滇黔属北方语系,亦如斯耶。

点评

潭州先生竟然列举出如此之多的邻韵、近韵通押诗,真是饱学鸿儒,老朽佩服之至,学习了,捧茶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6 16: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16: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引诗例排除
1.孤雁出群格--即用在第一句
2.孤雁入群格--即用在第末句
3.大小韵
4.进退韵
5.辘轳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1-26 16: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26 16:23
通韵处在首联偶句
例: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押先韵]

潭州先生竟然列举出如此之多的邻韵、近韵通押诗,真是饱学鸿儒,老朽佩服之至,学习了,捧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19: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1-26 16:43
潭州先生竟然列举出如此之多的邻韵、近韵通押诗,真是饱学鸿儒,老朽佩服之至,学习了,捧茶问好!:stron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7 02: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1-26 16:11
明白了,谢谢,捧茶问好!

衬韵之类虽允许,但也可以说是弊法不足学也,沈德潜论曰,‘’律诗起句,可不用韵,故宋人以来,有入别韵者。然必于通韵中借入,如冬韵诗起句入东,支韵诗起句入微,豪韵诗起句入萧、肴是也。若庚、青韵诗,起句入真、文、 寒、删、先韵诗,起句入覃、盐、咸,乱杂不可为训。‘’,仅供参考

点评

青韵诗首句用了侵韵,可视同押了方音。毕竟闭口音的消失以及前后鼻音不分,在某些方音中是存在的。前后鼻音不分,据说是上古音的遗留。问好梅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8 2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7 02: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1-26 16:11
明白了,谢谢,捧茶问好!

衬韵之类虽允许,但也可以说是弊法不足学也,沈德潜论曰,‘’律诗起句,可不用韵,故宋人以来,有入别韵者。然必于通韵中借入,如冬韵诗起句入东,支韵诗起句入微,豪韵诗起句入萧、肴是也。若庚、青韵诗,起句入真、文、 寒、删、先韵诗,起句入覃、盐、咸,乱杂不可为训。‘’,仅供参考

点评

(首句)衬韵之类,可以说是弊法不足学也。  发表于 2018-1-27 07: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1-27 02: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1-27 02:36
衬韵之类虽允许,但也可以说是弊法不足学也,沈德潜论曰,‘’律诗起句,可不用韵,故宋人以来,有入别韵 ...

点评

不客气,从上面的讨论中很容易明白近体的首句用韵问题,本韵为佳,邻韵次之,衬韵次而下之,越界则属落韵【如东韵杂支或歌韵杂庚】,用入声和仄声则是本分不属越界 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7 03: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7 03: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8-1-27 03:27 编辑

不客气,从上面的讨论中很容易明白近体的首句用韵问题,本韵为佳,邻韵次之,衬韵次而下之,越界则属落韵【如东韵杂支或歌韵杂真、侵】,用入声和仄声则是本分不属越界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7 09: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8-1-27 07:37
宋代四川诗人阳声韵及异调通押中的方音现象
作者:刘晓南 罗雪梅
古汉语研究 2007年04期

四川方言比较复杂,清代曾发生过瘟疫,故有移湖广填四川之说,但总的来说四川属西南官话语系,我接触过不少川人,知道有双唇音的遗存,如三不读san读sam,金不读jin读kim,南不读nan读nam,不知格帮主会不会这样的发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7 09: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8-1-27 07:37
宋代四川诗人阳声韵及异调通押中的方音现象
作者:刘晓南 罗雪梅
古汉语研究 2007年04期

四川方言比较复杂,清代曾发生过瘟疫,故有移湖广填四川之说,但总的来说四川属西南官话语系,我接触过不少川人,知道有双唇音的遗存,如三不读san读sam,金不读jin读kim,南不读nan读nam,不知格帮主会不会这样的发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7 10: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8-1-27 10:01
这是理论依据。充分说明了一点:语言是活的,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多变。 ...

这点不否认,真侵古通也不是难以理解,从你所介绍的那篇文章来看,四川方言的双唇鼻音在明代已大部流变,实际音读中也象客家话一样存在个别仄音平读和平音仄读的现象,这也就比较好理解绝谷先生为什么会平仄通押和前后鼻音闭口韵不分了

古风韵宽,近体韵紧声密,今人网络作诗还是不能以方音为凭为好,否则难于沟通,造成鸡同鸭讲的乱象而成天吵个没完没了也没意思,对吧

点评

近体韵紧声密??比渔家傲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7 1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76

帖子

2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2
贡献
800
金钱
966
发表于 2018-1-27 10: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1-27 10:24
这点不否认,真侵古通也不是难以理解,从你所介绍的那篇文章来看,四川方言的双唇鼻音在明代已大部流变, ...

近体韵紧声密??比渔家傲如何?

点评

渔家傲是词,词跟诗不同,诗分平仄,而词尚有阴阳清浊轻重及代平等说法,所以变体颇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7 1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7 10: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人已活 发表于 2018-1-27 10:26
近体韵紧声密??比渔家傲如何?

渔家傲是词,词跟诗不同,诗分平仄,而词尚有阴阳清浊轻重及代平等说法,所以变体颇多

点评

用韵只看声律效果,两句一韵就是适中,四句三韵才能算密,八句五韵已经算不得了。句句用韵的诗体最可称为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7 10: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76

帖子

2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2
贡献
800
金钱
966
发表于 2018-1-27 10: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1-27 10:31
渔家傲是词,词跟诗不同,诗分平仄,而词尚有阴阳清浊轻重及代平等说法,所以变体颇多 ...

用韵只看声律效果,两句一韵就是适中,四句三韵才能算密,八句五韵已经算不得了。句句用韵的诗体最可称为密。

点评

这个紧是跟宽相对的,换个词来说是严,可能是我用词不慎让你会错意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7 10: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18-1-27 10: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8-1-27 09:59
在四川方言中,-m尾很早就有混于-n尾的趋势。早在西汉,蜀郡作家扬雄、王褒的作品中就已出现 (罗常培、 ...

总算看到格老也一点有用的东西。mn分析不错,en/eng虽例多,不合原理,说明这种进化失败。成功失败在于看当今有没有继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01: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