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74|回复: 149

戏批歪评之一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8-1-24 13: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1-24 13:59 编辑

戏批歪评之一2018.01.24
拙文【戏评旧作】发表,我全攵谈的是四十多年前的一首旧作,用韵一诗五韵五部,自觉为笑柄。(现在学旧体不少,用韵常有出韵现象。故我常言,押韵,至简也,偶得佳句,查其所属韵部,依其韵字就是;又云:押韵,至难也,若依口语入诗,难免不落韵。故绝对不可太过于自信,必仔细检则也。)
今评家蜂起,然多偏移主题而言他,权且搁下,先批针叶林先生之歪评:
评的有道理。五韵确实不能让通押。另改作中(八庚)与(十二侵)也不是邻韵。估计当时作者对律并不熟悉。---针叶林
这里有明知而发难,因为我认为针于诗及理和数学不至于那么低下,只是故意找茬,结朵砸砖砸了自己的脚.
还有一点是针非想象那么有学识,甚至小学算术题都成问题,其表现如下:
1.我在自批中讲明了诗犯五韵五部,而改诗只改了三韵,则未改韵肯定还存在通押现象,怎么就得出估计当时作者对律并不熟悉的高论呢?
2.明字八庚处在首句,古人是不把它算在韵句之內,故律诗多称四韵.但首句平收若不入韵,则犯上尾病,故应入韵,宽至邻韵.即“心”十二侵,首句平声可选
十二侵以外的韵.
3.首句入韵称之衬韵,论文多认为应采取邻韵,但什么叫邻韵呢?王力先生有表指明,不过他也捏拿不准,搞了二个不统一的表不说.但他是认为庚侵非邻韵
4.王力拿什么理由说谁是邻韵,谁非邻韵呢?应是以古诗作为例证,而事实上证明他有疏漏,今人更不可以今音来分别.且看古人诗例:
逍遥咏其十四(宋·赵炅)七言律诗 押侵韵  
水精宫殿月华明,白玉为墙火不侵。八境风高骈羽驾,九重天上绛霞深。
物情晃朗无遮隔,非是凡间比类寻。汗漫真游谁得到,桂花香洁影森森。
此诗首句即明字,八庚也
。。。
厌厌(宋·许月卿)
厌厌夜饮忘更深,客不来辞主有情。僮仆触屏成蝶梦,姬姜压笛作蝉声。
月如有待行行慢,风不生嗔细细清。萍散人生何可料,婵娟千里共交盟。
。。。
挽陆君实其一(宋·尹应许)
谁使权奸酿祸深,末流无复救危枰。君臣霄壤难同死,社稷丘墟可再生。
叔宝井中空大辱,鲁连海上特虚名。一家骨肉俱鱼腹,留得丹心万古明。
。。。
清明(宋末元初·黄庚)
清明时节已春深,白发萧疏忽满簪。萍梗一生孤客恨,松楸千里故乡心。
浸花窗下分红影,插柳檐前借绿阴。幸有故人同笑语,不妨沽酒共清吟。
。。。
春归(宋·王柏)
春来春去果何心,静坐焚香细细评。太极流行千古事,一元发育四时情。
黄堆稼穑谁勋业,绿到桑麻已老成。舒惨荣枯人自异,此中生意本分明。
。。。
捣药岩世传昔人炼丹得道今隐于此山下土中时得丹粒服之愈疾(宋·李复)
超世犹存救世心,深山相遇不知名。岩前时得丹砂粒,云里尝闻玉杵声。
汩汩流光愁易促,冥冥浊劫苦难清。如何为我开灵鼎,遍使苍生病骨轻。
。。。
龙池春兴(金·党怀英)
三十馀年惜别心,重来独兴此登临。佳人何在暮云合,游子不归春草深。
曲槛凭栏花羃羃,扁舟系岸柳阴阴。避人白鸟忽惊去,双影飞翻明翠岑。
。。
上列六首深,心为十二侵,而全诗押庚韵.
。。。
下查声字(庚韵)入侵韵诗如下
和择之赋泉声[宋·张栻][孤雁出群格] 
试问今宵涧底声,[庚韵]
何如三叹有馀音。[侵韵]
堂中衲子还知否,
月白风清底处寻。[侵韵]
...
赠山庵高士[宋·邵棠][孤雁出群格]
山带寒流无俗声,[庚韵]
通樵一径锁清阴。[侵韵]
幽人饱卧西风里,
并午醒来黄叶深。[侵韵]
...
送倪尚书归霅川(宋·华岳)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笔麟图凤久无声,[庚韵]
何事权舆复见今。
鲁祭不因夫子肉,
齐卿难夺孟轲心。
我公去就何为重,
吾道兴亡所系深。
安得斯文天未丧,
载歌狼跋继遗音。
...
五月闻蛩有感(宋·李曾伯)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南风先自作秋声,[庚韵]
蛩尔何知亦早吟。
慵妇机边重到耳,
征人塞上顿惊心。
索裘应解寒将晚,
彻土须乘天未阴。
闻此休将儿戏看,
盍图远略备当今。
...
自和(宋·李曾伯)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才听鸣蜩叶底声,[庚韵]
倏闻振羽草根吟。
物情感我千丝鬓,
时事萦人一片心。
读易床头新课业,
回文机上旧光阴。
客怀休用嗟畴昔,
更老那知得似今。
...
迓金国聘使舟中逢玉簪花(宋·袁说友)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扁舟伊轧乱秋声,[庚韵]
花下新凉暑不侵。
浓叶衬成螺展髻,
芳苞拆尽玉垂簪。
谁将茉莉评高下,
未必清香较浅深。
把酒问花花不语,
微吟空伴小蛩吟。
。。。。。。。。
综上所述,针先生不是夹嫌诬评即无知歪评.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18-1-24 15: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评的有道理。五韵确实不能让通押。另改作中’明’(八庚)与’心’(十二侵)也不是邻韵。估计当时作者对律并不熟悉。”---针叶林

雨梦先生,这不光是针叶林的看法。前两天我就碰到类似的事,我写的一首诗,押的是一先,首句用了十四盐。朋友说是[孤雁出群格],但后来我自己感到不行,因为一先韵尾为n,十四盐韵尾为m,古代是不可能相通的,只有用《词林正韵》中才行得通。那是后代m尾已成n尾,现在只在客家话和粤语中还保留着m尾。
八庚与十二侵是后鼻音与前鼻音,古今都不可能相通。你举的例子当然不假,但古人错误多的很,这不合声律原则的邻韵通押我感到难于接受。
供你参考。希望不要因为一向是意见不合者便以为人家是歪评,还是静下心考虑人家说的有没有道理,就事论事,不要因人而反感。不过我感到这里确实也是有一批为反对而反对者,这样难免使人心情烦躁,所以也希望那些与人作对为痛快的人,能做到就事论事,消除隔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18-1-24 15: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梦先生,给你讲个南方人用错韵的故事。
 盛唐之时,有一位名叫孙逖的诗人住宿在浙江绍兴境内云门寺阁,写了一首《宿云门寺阁》的感怀诗。诗曰: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一千多年后,根据孙逖这首诗中的一句话编拟的科举诗题,竟让一位饱学之士、举人、进士,止步于状元门外,留下了“平身双四等,该死十三元”的千古话题。
这人名叫高心夔(1835~1883),原名高梦汉,字伯足,号碧湄,又号陶堂、东蠡,是我江西湖口县人。他出身书香门弟,自幼好学不倦,颖悟异常。咸丰元年(1851)举人。咸丰九年进士。
 咸丰九年(1859),高心夔应会试并进入前10名。然而到殿试时,鬼使神差,竟将命题律诗限押的十二“文”韵误入十三“元”韵,遂不与三甲之列,列为四等。状元衔就这样与他擦肩而过。
  次年会试,高心夔入了二甲。殿试之前,肃顺神通广大,居然在考前一日探听到诗题为“纱窗宿斗牛得门字”,出处为唐人孙逖的《夜宿云门寺》。肃顺立即把心夔叫来,嘱咐他连夜赶做。第二日入场,果然是这个题目。当时殿试场中三百多人,几乎没有知道此题出处的。心夔大喜,自命不作第二人想。匆匆写就,出来就找肃顺报喜。肃顺接过诗稿一看,顿足捶胸,大呼“完了!完了!”原来,高心夔记错了韵部,不知“门”字在“平水韵”中属于“十三元”韵,结果押到了“十一真”韵。考试出韵,内容再好也要被淘汰,榜下,心夔又列四等。
  同时落选的王闿运幸灾乐祸,送他一幅对仗工整的对联:“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4 15: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18-1-24 15:21
“评的有道理。五韵确实不能让通押。另改作中’明’(八庚)与’心’(十二侵)也不是邻韵。估计当时作者对 ...

这个叫首句衬韵,并不作为侵庚通韵的依据,王力有专文论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18-1-24 15: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1-24 15:33
这个叫首句衬韵,并不作为侵庚通韵的依据,王力有专文论述

哦。您是大行家。我不知还有衬韵说法,难道不属于首句押韵用邻韵通押?请详细解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18-1-24 15: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莹莹 于 2018-1-24 15:43 编辑

衬韵也叫借韵,是指格律诗的首句不压本韵,而用邻近它韵的现象。借就是通。古汉语中通假、通借一回事,通、假、借同义。
这只是个术语,仍然是首句押韵问题。还是邻韵通押问题。因此庚侵不是邻韵,不能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4 15: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18-1-24 15:37
哦。您是大行家。我不知还有衬韵说法,难道不属于首句押韵用邻韵通押?请详细解说。 ...

邻韵有邻韵的归类,侵韵从来都是独用的,没有邻韵可言,衬韵可以理解为绿叶衬红花吧,因首句向来可押可不押,押也不计韵数,故借其它平声而衬托韵,是投机取巧的一种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1-24 16: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丈蜀也说过,侵和蒸没有邻韵,一般独用(不过王力举了蒸侵互押的例子,但说明是特殊个例)。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曾写了一首诗:
百战归来酒尚温,繁霜侵鬓转消沉。
金戈铁马当年恨,辜负梅花一片心。
该诗押侵韵,但首句却用了元韵而非侵韵,故受到很多诗评家批评。
潭州先生能举出这么多庚侵互押的例子,不仅说明侵韵不一定独用,还说明前后鼻音可以邻韵互押(即in,en可与ing,eng互押),确实令人佩服。老朽早年曾写过一首诗:
醉里寻花数十春,铁鞋踏破路酸辛。
老来且忆前尘事,独坐寒轩听雨声。
有人就告诉我辛是前鼻音(in),声是后鼻音(eng),二者不能押韵。但改也不好改,令老朽很是苦恼也。不过后来老朽也发现了前人有前后鼻音互押(即真庚互押)的例子,如苏曼苏和龚自珍就有,才心中稍慰也。
不过学术探讨应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找到反驳例子就称对方是“无知歪评”,此非交流之道也,希望潭州先生能改掉这一容易得罪朋友的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51

帖子

9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4
贡献
231
金钱
361
发表于 2018-1-24 16: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古人诗第一句可认为是借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6: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18-1-24 15:31
雨梦先生,给你讲个南方人用错韵的故事。
 盛唐之时,有一位名叫孙逖的诗人住宿在浙江绍兴境内云门寺阁, ...

此典早知,言假的可轮性比较大,不讨论他了,我多年前就写个该死十三元一文。
高之诗未传,也不知他混押在何处。且高诗应是试帖诗之类,在平仄和押韵极严,不允许用邻韵,名落孙山是不言而喻的。但民间用韵不见那么高要求,若是错得离谱,诗不可能流传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6: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1-24 16:56 编辑
马莹莹 发表于 2018-1-24 15:31
雨梦先生,给你讲个南方人用错韵的故事。
 盛唐之时,有一位名叫孙逖的诗人住宿在浙江绍兴境内云门寺阁, ...

此典早知,言假的可能性比较大,不讨论他了,我多年前就写个该死十三元一文。
高之诗未传,也不知他混押在何处。且高诗应是试帖诗之类,在平仄和押韵极严,不允许用邻韵,名落孙山是不言而喻的。但民间用韵不见得那么高要求,若是错得离谱,诗不可能流传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6: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1-24 16:02
吴丈蜀也说过,侵和蒸没有邻韵,一般独用(不过王力举了蒸侵互押的例子,但说明是特殊个例)。武侠小说作家 ...

我与针某从不是朋友,也不是诤友。他的文我早已不再看,不再评。今是因他评我诗的反评而已。
无知歪评是对他的恰当评语。无知是他把王力合他意的捧为为圣旨,反针及反王的帽子铺天盖地,(王力说侵韵为独押,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文只谈庚韵可否作侵韵的借韵,故未引蒸韵入侵韵例。如果庚侵不能互作衬韵,那凡此皆属不合格作品,难道古人合格作品那少,要拿“烂鱼“充数?)
既然无知,岂有正确的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1-24 17: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24 16:55
我与针某从不是朋友,也不是诤友。他的文我早已不再看,不再评。今是因他评我诗的反评而已。
无知歪评是 ...

老先生火气太大了,多保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7: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1-24 17:14
老先生火气太大了,多保重。

先生不知来龙去脉。不摆,以免又起风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18-1-24 17: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1-24 16:02
吴丈蜀也说过,侵和蒸没有邻韵,一般独用(不过王力举了蒸侵互押的例子,但说明是特殊个例)。武侠小说作家 ...

哈哈,老先生,不能找借口寻解脱。南方人前后鼻音分不来,属于错误,不能因为我错了(我还真的常错,现在好多了),所以你也可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4 17: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近体诗的用韵
  4.1我们在导言(1.5–6.)里说过,唐宋诗人用韵所根据的韵书是《切韵》或《唐韵》,凡韵书中注明“同用”的韵就可以认为同韵;到了元末,索性把同用的韵归并起来,稍加变通,成为一百零六个韵。这一百零六个韵就是后代所谓《平水韵》,也就是明清时代普通所谓“诗韵”。由此看来,若说唐宋诗人用韵是依照《平水韵》的,虽然在历史上说不过去,而在韵部上却大致不差。现在我们就把这一百零六个韵列表如下,并附注着《唐韵》原来的韵目:
  平声
  上平一东东二冬冬钟三江江四支支脂之五微微
  六鱼鱼七虞虞模八齐齐九佳佳皆十灰灰
  十一真真谆臻十二文文欣十三元元魂痕十四寒寒十五删删山
  下平声一先仙二萧萧宵三肴肴四豪豪五歌歌戈
  六麻麻七阳阳唐八庚庚耕清九青青十蒸蒸登
  十一尤尤侯幽十二侵侵十三覃覃谈十四盐添岩十五咸咸凡
  上声
  一董董二肿肿三讲讲四纸纸旨止五尾尾
  六语语七麌麌姥八荠荠九蟹蟹骇十贿贿海
  十一轸轸准十二吻吻十三阮阮混很十四旱旱缓十五潸潸产
  十六铣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
  廿一马廿二养廿三梗廿四迥廿五有
  廿六寝廿七感廿八俭廿九豏
  去声
  一送二宋三绛四置五未
  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
  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十五翰
  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
  廿一个廿二祃廿三漾廿四敬廿五径
  廿六宥廿七沁廿八勘廿九艳三十陷
  入声
  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
  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
  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十五合
  十六叶十七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4 17: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4.2关于某字归某韵,现在除了硬记之外,没有妥善的辨证法可以知道。但是,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记忆,就是记取字的声符(谐声偏旁)。譬如你知道了“今”字在侵部,那么,凡是从“今”字得声的字,如“吟、琴、衾”等,也该都在“侵”部。由此类推,咱们可以知道,“饥”“饥”不同韵:因为从“儿”得声的“肌”在支韵,所以“饥”也该在支韵,因为从“几”得声的“机、矶”在“微”饮,所以“饥”该在“微”韵。不过这种类推法也不能百发百中,譬如“庐、驴”在“鱼”韵,而“卢、炉、泸、轳”在“虞”韵;“才、财、孩、该”在灰韵而“豺、骸”在佳韵,这些仍旧是要靠硬记的。
  4.3《广韵》里的“蒸登”相配的上声“拯等”被后人并入“迥”韵,去声“证瞪”被并入“径”韵,这是很不合理的。但是,因为近体诗很少用仄韵,所以没有太大关系。只与平声“欣”韵,在《唐韵》里本来注明是独用的,并未认为可以与“文”韵同用。(这是依照戴东原的考证,现在我们看见的广韵则注为同用。)中唐以前(约在公元七八零年以前),诗人因为“欣”韵字少,大约又因为它的声音和真韵较近,所以往往把它和真韵同用。(注意,当时并不和文韵同用。)欣韵常用字有“欣、殷、勤、芹、斤、筋、垠”等,试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崔氏东山草堂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答前篇刘禹锡
  小儿弄笔不能嗔,涴壁书窗且当勤。
  闻彼梦熊犹未兆,女中谁是卫夫人。
  大约在晚唐以后,欣韵渐渐游移于真文之间,最后由于《广韵》里的次序是欣近于文,就混入文韵了。
  4.4近体诗的用韵甚严,无论绝句、律诗、排律,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通韵。第四节至第六节里所举诸例,都可以作为证明。各韵所包括的字数很不相称,有些韵宽,有些韵窄。宽韵可以很自由,窄韵就会令人受窘;但是,有文才的人有时侯却故意用窄韵来显本领。依宽窄的程度而论,诗韵大约可分为四类,如下(举平韵以包括窄韵):
  (1)宽韵:
  支先阳庚尤东真
  (2)中韵:
  元寒鱼萧侵冬灰齐歌麻豪
  (3)窄韵:
  微文删青蒸覃
  (4)险韵:
  江佳肴咸
  4.5这种分类自然带有多少武断性,未必能得人人的同意。再者,像微文删三韵,字数虽少,却是非常的合用,所以诗人很喜欢用它们。
  4.6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宁可避免险韵,决不能让它出韵。《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说:
  探春隔窗笑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
  从前的人确受这种严格的拘束。科场中,诗出了韵(又称“落韵”),无论诗意怎样高超,只好算是不及格。现在我们试举几个险韵诗的例子:险韵也不能出韵,其他的韵可想而知了。例如:
  (一)江韵
  季秋苏五弟江楼夜宴杜甫
  对月那无酒,登楼况有江。
  听歌惊白鬓,笑舞拓秋窗。
  尊蚁添相续,沙鸥并一双。
  尽怜君醉倒,更觉片心降。
  答刘连州邦字柳宗元
  连璧本难双,分符刺小邦。
  崩云下漓水,劈箭上浔江。
  负弩啼寒狖,鸣枹惊夜狵。
  遥怜郡山好,谢守但临窗。
  (注意:勿与阳韵混。)
  (二)佳韵
  和李仆射雨中寄卢严二给事张籍
  郊原飞雨至,城阙湿云埋。
  迸点时穿牖,浮沤欲上阶。
  偏滋解箨竹,并洒落花槐。
  晚润生琴匣,新凉满药斋。
  从容朝务退,放旷掖曹乖。
  尽日无来客,闲吟感此怀。
  襄阳为卢窦纪事元稹
  风弄花枝月照阶,醉和春睡倚香怀。
  依稀似觉双环动,潜被萧郎卸玉钗。
  谴悲怀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拨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宅。
  (注意:勿与灰韵混。)
  (三)肴韵
  堂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陪诸公上白帝城头宴越公堂之作杜甫
  此堂存古制,城上俯江郊。落构垂云雨,荒阶蔓草茅。
  柱穿蜂溜蜜,栈缺燕添巢。坐接春杯气,心伤艳蕊梢。
  英灵如过隙,宴衎愿投胶。莫问东流水,生涯未即抛。
  江边四十韵元稹
  官借江边宅,天生地势坳。欹危饶坏构,迢递接长郊。
  怪鵩频栖息,跳蛙颇混淆。总无篱缴绕,尤怕虎咆哮。
  停潦鱼招獭,空仓鼠敌猫。土虚烦穴蚁,柱朽畏藏蛟。
  蛇虺吞檐雀,豺狼逐野麃。犬惊狂浩浩,鸡乱响嘐嘐。
  濩落贫甘守,荒凉秽尽包。断帘飞熠耀,当户网蟏蛸。
  曲突翻成沼,行廊却代庖。桥横老颠枿,马病裛刍茭。
  一一床头点,连连砌下泡。辱泥疑在绛,避雨想经崤。
  相顾忧为鳖,谁能复系匏。誓心来利往,卜食过安爻。
  何计逃昏垫,移文报旧交。栋梁存伐木,苫盖愧分茅。
  金琯排黄荻,琅玕袅翠梢。花砖水面斗,鸳瓦玉声敲。
  方础荆山采,修掾郢匠铇。隐锥雷震蛰,破竹箭鸣骹。
  正寝初停午,频眠欲转胞。囷圆收薄禄,厨敝备嘉肴。
  各各人宁宇,双双燕贺巢。高门受车辙,华厩称蒲捎。
  尺寸皆随用,毫厘敢浪抛。篾馀笼白鹤,枝剩架青。
  制榻容筐篚,施关拒斗筲。栏干防汲井,密室待持胶。
  庭草佣工薙,园蔬稚子掊。本图闲种植,那要择肥硗。
  绿柚勤勤数,红榴个个抄。池清漉螃蟹,瓜蠹拾螌蟊。
  晒篆看沙鸟,磨刀绽海鲛。罗灰修药灶,筑垛阅弓弰。
  散诞都由习,童蒙剩懒教。最便陶静饮,还作解愁嘲。
  近浦闻归楫,遥城罢晓铙。王孙如有问,须为并挥鞘。
  (四)咸韵
  送孙逸归庐山得帆字刘长卿
  炉峰绝顶楚云衔,楚客东归栖此岩。
  彭蠡湖边香橘柚,浔阳郭外暗枫杉。
  青山不断三湘道,飞鸟空随万里帆。
  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伫开缄。
  送王校书韦应物
  同宿高换时节,共看移石复栽杉。
  送君江浦已惆怅,更上西楼看远帆。
  (注意:原则上咸韵不应与覃盐相通;至于元寒删先四韵,则绝对不能与咸同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4 18: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4.7盛唐(约在公元七一三至七七九)以前,除上面所说欣韵的情形之外,近体诗绝对不出韵[注五];中唐(约在公元七八零至八四零)以后,偶然不免有出韵的情形。例如:
  茂陵李商隐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内苑只知含凤嘴,属车无复插鸡翘。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梢、郊属肴,翘、娇、萧属萧。)
  贞元中侍郎舅氏刘禹锡
  曾作关中客,频经伏毒岩。
  晴烟沙苑树,晚日渭川帆。
  昔是青春貌,今悲白雪髯。
  郡楼空一望,含意卷高帘。
  (前半首用咸韵;后半首用盐韵。)
  4.8其他如杜牧《题木兰庙》以“儿、眉、妃”为韵(支微),李商隐《无题》以“重、蓬、通、红、风”为韵(冬东),李远《游故王驸马池亭》以“珑、通、风、红、浓”为韵(东冬),曹唐《小游仙诗》以“飞、稀、诗”为韵(微支),崔钰《水精枕》以“冰、胜、簪、凝、襟”为韵(蒸侵),司空图《杨柳枝寿宫词》以“帘、函、衫”(盐覃)为韵,刘兼《蜀都春晚感怀》以“披、追、泥、堤、啼”为韵(支齐)。宋人也偶然有出韵的例子:
  怀嵩楼新开南轩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後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乖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重、浓、松、峰属冬韵,而嵩却属东韵。)
  傅尧俞济源草堂苏轼
  微官共有田园兴,老罢方寻隐退庐。
  栽种成阴十年事,仓黄求买万金无。
  先生卜筑临清济,乔木如今似画图。
  邻里亦知偏爱竹,春来相与护龙雏。
  (无、图、雏属虞韵,而庐却属鱼韵。)
  这还可以说是用“古风“的宽韵来写律诗(苏轼这首诗可认为古风式的律诗);至于像下面这两首的用韵,就嫌太离绳墨了:
  燕昭王墓罗隐(晚唐)
  战国苍茫难重寻,此中踪迹想知音。
  强停别骑山花晓,欲吊遗魂野草深。
  浮世近来轻骏骨,高台何处有黄金?
  思量郭隗平生事,不殉昭王是负恩。
  (寻、音、深、金都属侵韵,而恩却属元韵。)
  雨陈与义(宋)
  霏霏三日雨,蔼蔼一园春。
  雾泽含元气,风花过洞庭。
  地偏寒浩荡,春半客竛竮。
  多少人间事,天涯醉又醒。
  (庭、竮、醒属青韵,而春却属真韵。)
  4.9自唐至清,近体诗固然限用本韵,古体诗也不过偶用邻韵。除了“先“韵可认为“元寒删”的邻韵,又“江”可勉强认为“阳”的邻韵外,上平声和下平声绝对没有相通之理(仄声依平声类推)。譬如依照现代北方话,侵可通真,覃可通寒,盐可通先,依照西南官话,真可通庚青蒸,依照皖湘滇方言,阳可同寒,依照吴语,歌可通虞,(一部分字如蒲、孤、都等),诸如此类,非但和近体诗的规律不相容,而且和古体诗的规律也是不合的。
  4.10总之,宋代以前,近体诗之出韵者,千首中难见一二首[注六],自然不可为训。何况千数百年来,传抄难免有误。例如上文第二节所举白居易的百韵排律,中有一联是:荏苒星霜换,回环节侯推。“推”一本作“催”,当为传抄之误,因为决没有能用九十九支韵字。而偏让一个字出韵的道理。又如杜甫《偶题》中有一联是: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碑”字一本作词,也是错的。杜甫时代,《唐韵》中的支韵尚未与脂之相混,此诗中连用知、垂、斯、为、规、疲、奇、儿、亏、碑、易、枝、危、卑、池、麾、支、宜等二十二个韵字都是支韵字,决没有插进一个之韵的“词”字的道理。这些都是后人所擅改,不可不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4 18: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节       首句用韵问题
  5.1上节郑重地说明,近体诗必须一韵到底,不得通韵;但是,凡读过中晚唐的诗尤其是宋诗的人,都会注意到好些诗似乎通韵的近体诗,看起来好象是邻韵可以同用似的。其实借用邻韵只限于首句。钱大昕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在《十驾齐养新录》里说:五七言近体第一句,借用旁韵,谓之借韵。现在我们来谈一谈首句用韵的问题。
  5.2原来诗的首句本可不用韵,其首句入韵是多余的。所以古人称五七律为四韵诗,排律则有十韵二十韵等,即使首句入韵,也不把它算在韵数之内。诗人们往往从这么多余的韵脚上讨取多少的自由,所以有偶然借用邻韵的办法。盛唐以前,比例甚少(下面只举李颀、杜甫、刘长卿、王维各一首)[注八],中晚唐较多。谁知这一来,竟成了一种风气!宋人的首句用邻韵似乎是有意的,几乎可说是一种时髦,越来越多了。现在我们依照某韵与某韵为邻韵,分成若干种,然后依类举例于下。在这些例子中,首句虽入韵而不同韵,只可谓之“衬韵”,录引时就不必独自为一行了。
  5.3(一)东韵与冬韵
  (甲)以冬衬东
  送李回李颀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
  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
  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
  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
  牡丹韩琮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阴成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寓意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沧浪怀贯之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钱塘上元夜祥符寺曾巩
  月明如画露叶浓,锦帐名郎笑语同。
  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
  红云灯火浮沧海,碧水楼太侵远空。
  白发蹉跎欢意少,强颜犹入少年丛。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司马光
  原上烟芜淡复浓,寂寥佳节思无穷。
  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
  尽日解鞍山店雨,晚天回首酒旗风。
  遥知幕府清明饮,应笑弛驱羁旅中。
  夏日梦伯兄寄江南黄庭坚
  故园相见略雍容,睡起南窗日射红。
  诗酒一言谈笑隔,江山千里梦魂通。
  河天月晕鱼分子,槲叶风微鹿养茸。
  几度白砂青影里,审听嘶马自搘筇。
  霰杨万里
  雪花遣霰作前锋,势破张皇欲暗空。
  筛瓦巧寻疏处漏,跳阶误到暖边融。
  寒声带雨山难白,冷气侵人火失红。
  方讶一冬暄较甚,今宵敢叹卧如弓。
  三峡歌陆游
  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明月中。
  宫词王建
  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
  每遍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
  (乙)以东衬冬
  深宫李商隐
  金殿销香闭绮栊,玉壶传点咽铜龙。
  狂飙不惜萝阴薄,清露偏知桂叶浓。
  斑竹岭边无限泪,景阳宫里及时钟。
  岂知为雨为云处,只有高唐十二峰。
  独游辋川苏舜钦
  行穿翠霭中,绝涧落疏钟。
  数里踏乱石,一川环碧峰。
  暗林麋养角,当路虎留踪。
  隐逸何曾见?孤吟对古松。
  成都杨亿
  五丁力尽蜀山通,千古成都绿酎醲。
  白帝仓空蛙在井,青天路险剑为峰。
  漫传西汉祠神马,已见南阳起卧龙。
  张载勒铭堪作戒,莫矜函谷一丸封。
  城上彭汝砺
  孤城纵目尽南东,山转溪回翠万重。
  云际静浮滨汉水,林端清送上方钟。
  今时汉北无雏凤,当日襄南有卧龙。
  万事废兴无足问,登临吾乐正从容。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寄李渤张籍
  五度溪头踯躅红,嵩阳寺里讲时钟。
  春山处处行应好,一月看花到几峰。
  宫词王建
  灯前飞入玉阶虫,未卧常闻半夜钟。
  看着中元斋日到,自盘金线绣真容。
  5.4(二)江韵与阳韵
  寄献润州赵舍人王禹偁
  南徐城古树苍苍,衙府楼台尽枕江。
  甘露钟声清醉榻,海门山色滴吟窗。
  直庐久负题红药,出镇何妨拥碧幢。
  闻说秋来自高尚,道装筇竹鹤成双。
  泛吴凇江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意:盛唐时江阳绝不相通,虽在首句,亦不能用为邻韵。晚唐以后江阳相通之例亦颇罕见。)
  5.5(三)支韵与微韵
  (甲)以微衬支
  广宣上人以诗贺放榜和谢王涯
  延英面奉如春闱,亦选功夫亦选奇。
  在冶只求金不耗,用心空学秤无私。
  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
  独喜至公谁是证,弥天上人与新诗。
  题宫门沈亚之
  君王多感放束归,从此秦宫不复期。
  春景自伤秦丧主,落花如雨泪胭脂。
  侍宴韩偓
  蜂黄蝶粉两依依,狎宴临春日正迟。
  密旨不教江令醉,丽华微笑认皇慈。
  梦张剑州王安石
  万里怜君蜀道归,相逢似喜语还悲。
  江淮别业依前处,日月新阡卜几时。
  自说曲阿犹未稳,即寻湓水去犹疑。
  茫然却是陈桥梦,昨日春风马上思。
  八月十六玩月孔平仲
  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
  只恐月光无好恶,自怜人意有盈亏。
  风摩露洗非常洁,地阔天高是处宜。
  百尺曹亭吾独有,更教玉笛倚栏吹。
  (乙)以支衬微
  题魏将军庙许浑
  武牢关下护龙旗,挟槊弯弧马上飞。
  汉业未兴王霸在,秦军才散鲁连归。
  坟穿大泽埋金剑,庙枕长溪挂铁衣。
  欲奠忠魂何处问,苇花枫叶雨霏霏。
  答鄜时友同宿见示马戴
  为客自堪悲,风尘日满衣。
  承明无计入,旧隐但怀归。
  雪积孤城暗,灯残晓角微。
  相逢喜同宿,此地故人稀。
  云朔逢山友张蠙
  会面却生疑,居然似梦归。
  塞深行客少,家远识人稀。
  战马分旗牧,惊禽曳箭飞。
  将军虽异礼,难便脱麻衣。
  倡女词张籍
  轻鬓从梳阔扫眉,为嫌风日小楼稀。
  画罗金缕难相称,故著寻常淡薄衣。
  郊行即事程伯子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乌江东乡往返马上作贺铸
  悠悠东去欲何之?草草西还可是归。
  残日雨竿荒戍远,青山满眼故园非。
  江田经雨菰将熟,石路无风蛾蠓飞。
  回羡耕夫闲胜我,早收鸡犬闭柴扉。
  九日登天湖朱熹
  去岁潇湘重九时。满城寒雨客思归。
  故山此日还佳节,黄菊清罇更晚晖。
  短发无多休落帽,长风不断且吹衣。
  相看下视人实小,只合从今老翠微。
  5.6(四)鱼韵与虞韵
  (甲)以虞衬鱼
  秋野杜甫
  秋野日疏芜,寒江动碧虚。
  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
  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
  盘飨老夫食,分减及溪鱼。
  忆故州张籍
  叠石为山伴野夫,自收灵药读仙书。
  如今身是他乡客,每见青山忆旧居。
  游庐山次韵章传道苏轼
  尘容已似服辕驹,野性犹同纵壑鱼。
  出入岩峦千仞表,较量筋力十年初。
  虽无窈窕驱前马,还有鸱夷挂后车。
  莫笑吟诗淡生活,当令阿买为君书。
  题湖边庄王十朋
  十里青山荫碧湖,湖边风物画难如。
  夕阳茅舍客沽酒,明月小桥人钓鱼。
  旧卜草庄临水竹,来寻野叟问耕锄。
  他年待挂衣冠后,乘兴扁舟取次居。
  (乙)以鱼衬虞
  悟真院王安石
  野水从横漱屋除,午窗残梦鸟相呼。
  春风日日吹香草,山北山南路欲无。
  5.7齐韵与支韵
  (甲)以支衬齐
  题古寺刘沧
  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长天月影高窗过,疏树寒鸦半夜啼。
  池水竭来龙已去,老松枯处鹤犹栖。
  伤心可惜从前事,寥落朱廊堕粉泥。
  和周廉彦张耒
  天光不动晚云垂,芳草初长衬马蹄。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花开有客时携酒,门冷无车出畏泥。
  修禊洛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绿浮堤。
  (乙)以齐衬支
  登岳阳楼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丙)以齐衬微
  春近黄庭坚
  小雪晴沙不作泥,疏帘红日弄朝晖。
  年华已伴梅稍晚,春色先从柳阴归。
  春日山行王庭硅
  缓鞚青丝马不嘶,春山草长静柴扉。
  迸林新笋斑斑出,隔水幽禽款款飞。
  雨过泉声鸣岭背,日长花气扑人衣。
  雲藏遠岫茶煙起,知有僧居在翠微。
  5.8佳韵与灰韵
  内直晨出便赴奉慈斋欧阳修
  凌晨更直九门开,驱马悠悠望禁街。
  霜後楼台明晓日,天寒烟雾著宫櫰。
  山林未去犹贪宠,罐酒何时共放怀。
  已觉萧条悲晚岁,更怜衰病怯清斋。
  5.9(七)真韵与文韵
  (甲)以文衬真
  湖上言事方千
  吟霜与吟云,此兴亦甘贫。
  吹箭落翠羽,垂丝牵锦鳞。
  满湖风撼月,半日雨藏春。
  却笑萦簪组,劳心字远人。
  次韵曹辅寄壑泉试新芽苏轼
  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试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乙)以真衬文
  送孙莹京监擢第归蜀觐省刘长卿
  适贺一枝新,旋惊万里分。
  礼闱称独步,太学许能文。
  征马望春草,行人看暮云。
  遥知倚门处,江树正氛氲。
  牡丹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韦庄
  雕阴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熏。
  肠断入城芳草路,淡红香白一群群。
  酬薛奉礼姚合
  楼楼沧海一耕人,诏遗江边作使君。
  山顶雨余青到地,涛头风起白连云。
  诗成客见书墙和,药熟僧来就鼎分。
  珍重来章相借问,芳名未识已曾闻。
  送辛幼安周孚
  西风掠面不胜尘,老欲从君自濯薰。
  两意未成还忤俗,一饥相迫又离群。
  只今参佐须孙楚,何日公卿属范云?
  节物关心那可别?断红疏绿正春分!
  赴文德殿听嘛仍拜表杨万里
  苍龙观阙启槐宸,白玉阶除振鹭群。
  仗外诸峰献松雪,霜前一雁度宫云。
  舍人就日宣麻制,丞相瞻天进表文。
  夙退自欣还自笑,素餐便当策殊勋。
  5.10(八)元韵与真文
  (甲)以真衬元
  故衫白居易
  暗淡绯衫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
  残色过梅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
  有示陆龟蒙
  相对莫辞贫,蓬蒿任寒门。
  无情是金玉,不报主人恩。
  (乙)以元衬真
  出近村归偶作陆游
  朝骑小蹇出烟村,拥路争看八十身。
  似我犹为一好汉,问君曾见几闲人?
  杨梅线紫开园晚,蓴菜丝长入市新。
  莫笑坚顽推不倒,天教日日享常珍。
  (丙)以文衬元
  思京口戏周器之王令
  江南别日醉方醺,贪爱青天带水痕。
  忘却碧山归路直,误投浮世俗尘昏。
  终期散发江边钓,当有渔舟日系门。
  但恨故人犹喜仕,他时胸腹未堪论。
  (丁)以元衬文
  感秋别怨卢仝
  霜秋自断魂,楚调怨离分。
  魄散瑶台月,心随巫峡云。
  蛾眉谁共画,凤曲不同闻。
  莫似湘妃泪,斑斑点翠裙。
  5·11(九)删韵与元寒
  (甲)以元衬删。
  又行次作欧阳修
  秋色满郊原,人行禾黍间。
  雉飞横断涧,烧响入空山。
  野水苍烟起,平林夕鸟还。
  嵩风久不见,寒碧更孱颜。
  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苏轼
  娟娟云月稍侵轩,潋潋星河半隐山。
  鱼纶未收清夜永,凤箫犹在翠微间。
  凄风瑟缩经弦柱,香露凄迷着髻鬟。
  共喜使群能鼓乐,万人争看火城还。
  (乙)以寒衬删。
  甘露上方杨蟠
  沧江万景对朱栏,白鸟群飞去复还。
  云捧楼如出天上,风飘钟磬落人间。
  银河倒泻分双月,锦水西来转几山。
  今古冥冥难借问,且持玉爵破愁颜。
  暮春上塘道中范成大
  店舍无烟野水寒,竞船人醉鼓阑珊。
  石门柳绿清明市,洞口桃红上已山。
  飞絮著人春共老,片云将梦晚俱还。
  明朝遮日长安道,惭愧江湖钓手闲。
  九月十三日始就郊墅拜宝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岳珂
  槐影西清舞翠鸾,竹宫高接五云环。
  职陪温洛图书地,名在元封卜祝间。
  昼访未承龙阁问,晨香犹而羽衣班。
  祠官到处无公事,且听松声老此山。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青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丙)以删衬寒
  哭李商隐崔珏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西行孔平仲
  缭绕西行入乱山,白云深处据征鞍。
  荞花着雨相争秀,枣类迎阳一半丹。
  鞅掌未能逃物役,乾坤何处托身安。
  莒台东响情无限,那更秋风作暮寒。
  次韵林冲和筠庄李弥逊
  叠叠重得两岸山,钩连秀色上琅千。
  孤亭四壁面烟雨,人与白鸥分暮寒。
  5·12(十)先韵与删寒元
  (甲)以删衬先
  雨后独行洛北欧阳修
  北阙望南山,明岚杂紫烟。
  归云向嵩岭,残雨过伊川。
  树绕芳堤外,桥横落照前。
  依依半荒苑,行处独闻蝉。
  寒食王禹
  今年寒食在西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穿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作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乙)以先衬删
  伊川独游欧阳修
  绿树遶伊川,人行乱石间,
  寒云依晚日,白鸟向青山。
  路转香林出,僧归野渡闲。
  岩阿谁可访,兴尽复空还。
  送谢希深学士北使欧阳修
  汉使入幽燕,风烟两国间。山河持节远,亭障出疆闲。
  征马闻笳跃,雕弓向月弯。御寒低便面,赠客解刀环。
  鼓角云中垒,牛羊雪外山。穹庐鸣朔吹,冻酒发朱颜。
  塞草生侵碛,春榆绿满关。应须鴈北向,方值使南还。
  (丙)以寒衬先
  寄题曾子与竞秀亭杨万里
  老夫上下蓼花滩,每过君家辄系船。
  尊酒灯前山入座,孤鸿月底水连天。
  暄凉书问二千里,场屋声名三十年。
  竞秀主人文似豹,不应雾隐万峰边。
  (丁)以先衬寒
  内直对月寄子华舍人持国廷评欧阳修
  禁署沉沉玉漏传,月华云表溢金盘。
  纤埃不隔光初满,万物无声夜向阑。
  莲烛烧残愁梦断,薰炉薰歇觉衣单。
  水精宫锁黄金阙,故比人间分外寒。
  望湖楼醉书苏轼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戊)以先衬元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竹阁苏轼
  海山兜率两茫然,古寺无人竹满轩。
  白鹤不留归后语,苍龙犹是种时孙。
  两丛恰似萧郎笔,十亩空怀渭上村。
  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
  田家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5·13(十一)萧韵与豪韵
  偕陈调公翁龙山买舟待夜潮发苏过
  来逢春雨长鱼苗,去见秋风擘角螯。
  久矣归心到乡国,依然水宿伴渔舠。
  一天如许皆明月,二客所须惟浊醪。
  今夜四更潮有信,更须留眼看银涛。
  5·14(十二)麻韵与佳韵
  三日赴宴口占欧阳修
  赐饮初逢禊节佳,昆池新涨碧无涯。
  九门寒食多游骑,三月春阴正养花。
  共喜流觞修故事,自怜双鬓惜年华。
  凤城残照归鞍晚,禁御无风柳自斜。
  (按,佳字与麻韵通押,唐人即有之,例如杜甫喜晴及刘禹锡送蕲州李郎中赴任。但除佳字外,佳韵其他的字未见有与麻通押者,由此看来,也许佳字本是分属佳麻两韵,麻与佳是否应认为邻韵,颇成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4 18: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8-1-24 18:09 编辑
马莹莹 发表于 2018-1-24 15:40
衬韵也叫借韵,是指格律诗的首句不压本韵,而用邻近它韵的现象。借就是通。古汉语中通假、通借一回事,通、 ...

5·15(十三)庚与青蒸。
  (甲)以青衬庚
  送极少府贬郴州王维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酬朗州崔员外刘禹锡
  昔日居邻招屈亭,枫林橘树鹧鸪声。
  一辞御苑青门去,十见蛮江白芷生。
  自此曾沾宣室召,如今又守阖闾城。
  何人万里能相忆,同舍仙郎与外兄。
  春游罗邺
  絮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路一时连。
  年年点简人间事,唯有春负不世情。
  成都喜事陆游
  大城小城柳已青,东台西台雪正晴。
  莺花又作新年梦,丝竹常闻静夜声。
  废苑烟芜迎马动,清江春涨拍堤平。
  尊中酒满身强健,未恨飘零过此生。
  春晴怀故园海棠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和孔密州东栏梨花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二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小放歌行陈师道
  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
  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
  水口行舟韩偓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题决两山相对鸣。
  (乙)以庚衬青
  八月六日作韩偓
  簪裾皆是汉公卿,尽作锋铓剑血醒。
  显负旧恩归乱主,难教新国用轻刑。
  穴中狡兔终须尽,井上婴儿岂自宁。
  底事亦疑惩未了,更应书罪在泉扃。
  桐柏观赵师秀
  山深地忽平,缥缈见殊庭。
  瀑近春风湿,松多晓日青。
  石坛遗鹳羽,粉壁剥龙形。
  道士玉灵宝,轻强满百龄。
  (丙)以庚衬蒸
  边将马戴
  玉榼酒频倾,论功笑李陵。
  红缰跑骏马,金镞掣秋鹰。
  塞迥连天雪,河深彻底冰。
  谁言提一剑,勤苦事中兴。
  病告中怀子华原父欧阳修
  狂来有意与春争,老去心情渐不能。
  世味惟存诗淡泊,生涯半为病侵陵。
  花明晓日繁如锦,酒拨浮醅绿似渑。
  自是少年豪横过,而今疑钝若寒蝇。
  5·16(十四)蒸韵与侵韵
  拟杜子美峡中意宋祁
  天入虚楼倚百层,四方遥谢此登临。
  惊风借壑为寒籁,落日容云作暝阴。
  岘井北抛王粲宅,楚衣南逐女媭砧。
  十年不识长安道,九签宸开紫气深。
  (按以蒸衬侵之例颇为罕见)
  5·17覃韵与盐咸
  (甲)以覃衬盐
  别张自疆王铚
  燕子低飞入坏檐,柳条轻拂绿毵毵。
  故园更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
  万古愁多凭浊酒,九原事往落清谈。
  都门别恨终难写,满眼风光思不堪。
  (乙)以咸衬覃
  垂虹亭米芾
  断云一叶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
  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5·18上面所举首句用邻韵的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与排律),其作者除王维,李颀,刘长卿,杜甫是盛唐的人,韩琮,王建,李商隐,张籍,王涯,沈亚之,韩偓,许浑,马戴,张蟠,刘沧,方干,姚合,韦庄,白居易,崔珏,罗邺是中唐或晚唐的人外,其余都是宋代的人,可以证明此风始于盛唐,到中晚唐逐渐成为风气,到了宋代更是变本加厉了。
  5·19所谓邻韵,除江与阳,佳与麻,蒸与侵为罕见的特例之外,大约总依诗韵的次序,以排列相近而音相似的韵认为邻韵,所谓相近,不因上平声和下平声的界限而有所间隔,这样,我们可以把相近的韵分为八类如下:
  (一)东冬为一类
  (二)支微齐为一类,支与微较近,它们与齐较远。
  (三)鱼虞一类
  (四)佳灰为一类
  (五)真文元寒删六韵为一类,真与文近,元与文近,寒与删近,删与先近,先又与元近,真与元,寒与先,元与删较远,到于真与寒,寒与元,文与删先,先与真文则原则上不能认为邻韵。
  (六)萧肴豪为一类
  (七)庚青蒸三韵为一类庚与青较近,它们与蒸较远。
  (八)覃盐咸为一类。
  5·20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以下的结论:
  (一)近体诗不得通韵,仅首句可用邻韵;现代诗人作律绝任意通韵者,不合唐宋诗人的格律。
  (二)首句用邻韵,仅以本节所举同类之韵为限;现代诗人真庚通押,删咸通押之类,纵然用于首句,亦不合于唐宋诗人的旧规。

把王力的汉语诗律学有关近体的用韵转了过来,我也懒得跟人理论了,有的人喜欢不论诗体,不论历史用韵而把个别偶然的错误当成宝成天鼓弄什么宽韵、无韵之格律,没办法的事,随他们去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18-1-24 18: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24 16:55
我与针某从不是朋友,也不是诤友。他的文我早已不再看,不再评。今是因他评我诗的反评而已。
无知歪评是 ...

侵韵为独押,我也不赞成。但古人错误多却不必粉饰。原因很简单,宋后文化政治经济中心南移,诗人多为南人,写诗时谁会拿着本韵书对照,我就懒得对照的,由于南方方言有很多与北方不一样,很自然的会夹杂方音,尤其是晚清人的诗及小说中的诗,这种情况多得很,可以用两种解释解决,一是夹杂方言的诗,二是落韵。真的不必为古人辩护。当然硬要为古人辩护,那是个人的自由,但由此也这样写诗,只要发出来,你就不能叫别人不评论,自惹麻烦何苦呢。所以我从不写这种惹火烧身的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18-1-24 18: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莹莹 于 2018-1-24 18:14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1-24 18:04
5·15(十三)庚与青蒸。
  (甲)以青衬庚
  送极少府贬郴州王维

哈哈,这些都是正确的,大家公认的。古代还只是借,当代已是一家亲啦“现代诗人作律绝任意通韵者,不合唐宋诗人的格律。”今人为什么要合“唐宋诗人的格律”?你以为宋人合唐人的格律?我写的三江就是铁证,宋人与唐人不一样。您音韵方面的学问相当不错,可惜吃亏在保守上,脱不出牢笼,缚手缚脚,就不会辩证的看问题,就做不出真学问。恕我直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4 18: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18-1-24 18:08
哈哈,这些都是正确的,大家公认的。古代还只是借,当代已是一家亲啦

当代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硬要跟平上去入一家亲,你又能如何,天天跟人吵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4 18: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18-1-24 18:05
侵韵为独押,我也不赞成。但古人错误多却不必粉饰。原因很简单,宋后文化政治经济中心南移,诗人多为南人 ...

4.7盛唐(约在公元七一三至七七九)以前,除上面所说欣韵的情形之外,近体诗绝对不出韵[注五];中唐(约在公元七八零至八四零)以后,偶然不免有出韵的情形。例如:
  茂陵李商隐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内苑只知含凤嘴,属车无复插鸡翘。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梢、郊属肴,翘、娇、萧属萧。)
  贞元中侍郎舅氏刘禹锡
  曾作关中客,频经伏毒岩。
  晴烟沙苑树,晚日渭川帆。
  昔是青春貌,今悲白雪髯。
  郡楼空一望,含意卷高帘。
  (前半首用咸韵;后半首用盐韵。)

王力所举的例子,干脆给他们做理论依据好了,这世界本也就是这鸟样子,有的人就是喜欢奉臭为香,奉错为理,恁不知前修未密,后出转精之理

宽韵有理,落韵有据,嗯嗯,大家都思想大解放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4 18: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1-24 18:18
4.7盛唐(约在公元七一三至七七九)以前,除上面所说欣韵的情形之外,近体诗绝对不出韵[注五];中唐(约 ...

接上,把偶然当成必然,把特例当成普适,大家都不想、不愿承认错误,都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找些偶然性的东西来建立所谓的理论,这世界,还有人会象王力一样穷毕生之力去建立普适性的学问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18-1-24 18: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1-24 18:18
4.7盛唐(约在公元七一三至七七九)以前,除上面所说欣韵的情形之外,近体诗绝对不出韵[注五];中唐(约 ...

赞同。不必为古人讳,也不必为名人讳。错就是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8: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18-1-24 18:05
侵韵为独押,我也不赞成。但古人错误多却不必粉饰。原因很简单,宋后文化政治经济中心南移,诗人多为南人 ...

我不认为是这样,所有例证绝大多数都是出现在首句上。即知道可以将“大致相近的韵”(鲁迅语)当邻韵用在首句。而不可等同邻韵偶尓也可放在非首韵上。推想他们必认为非首韵即为落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4 21: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18-1-24 18:36
赞同。不必为古人讳,也不必为名人讳。错就是错。

其实我不是保守,今人以词韵为诗韵,以普通话写近体我就从不反对,但谈押韵就应该回到押韵的原理上来,不能以今人大多不会读闭口韵了就放言不必分,这个不分,哪个不论,哪还谈什么格律呢

近体就有近体的平仄、押韵、对仗规则,又想学近体又不想遵守近体的规则,这叫偷懒,这叫乱套,一如我们又想开车上高速,又不想考驾照不想学交通规则一样,想停就停想逆行便逆行,不撞个头破血流就不知规则之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4 21: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8-1-24 21:50 编辑
马莹莹 发表于 2018-1-24 18:36
赞同。不必为古人讳,也不必为名人讳。错就是错。

其实我不是保守,今人以词韵为诗韵,以普通话写近体我就从不反对,但谈押韵就应该回到押韵的原理上来,不能以今人大多不会读闭口韵了就放言不必分,这个不分,哪个不论,哪还谈什么格律呢

近体就有近体的平仄、押韵、对仗规则,又想学近体又不想遵守近体的规则,这叫偷懒,这叫乱套,一如我们又想开车上高速,又不想考驾照不想学交通规则一样,想停就停想逆行便逆行,不撞个头破血流就不知规则之重要
赵京战不懂闭口音而以今音去篡改古音,把真侵、真文元寒删先覃咸盐混为一谈,不懂入声又把入声全弄在了一块美其名曰宽韵,不客气地说,是宽而无韵

本网懒人既云宽韵又懒于查找,雨梦所找之诗例,恰好又是被王力所论之衬论,从原理上来说不过也就是古人诗惯于于韵数言体之取巧之法耳,其于押韵之基本原理是不符的,也不符于邻韵之义,更不符合近体历史用韵之普适规则

(一)近体诗不得通韵,仅首句可用邻韵;现代诗人作律绝任意通韵者,不合唐宋诗人的格律。
(二)首句用邻韵,仅以本节所举同类之韵为限;现代诗人真庚通押,删咸通押之类,纵然用于首句,亦不合于唐宋诗人的旧规。

此即近体之普适规则,补充一下,麻、歌、尤、侵等从来都是独立的,没有邻韵,硬要把上古之歌麻一部,真侵、江东通转等移到近体来的那叫扯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21: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18-1-24 17:53
哈哈,老先生,不能找借口寻解脱。南方人前后鼻音分不来,属于错误,不能因为我错了(我还真的常错,现在 ...

我现在依韵书,难得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01: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