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精华2
注册时间2021-7-1
威望1328
金钱11006
贡献8374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威望- 1328 点
贡献- 8374 次
金钱- 11006 枚
|
发表于 2023-5-5 20: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5-5 21:34 编辑
长老的逻辑基础是四声分浮声切响,浮声切响即是平仄。
这里有几个问题,1,长老根本就没有永明时代平仄分类的文献依据;2,也没有浮声切响即是平仄的文献依据。3,即便推论都无法推导出浮声切响即是平仄来。
浮声切响来自于沈氏《宋书》《谢灵运传》云:“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故使宫羽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子建函谷之作,仲宣霸岸之篇,子荆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怀,非傍经史,正以音律调韵,取高前式。”
宫羽相变与低昂舛节是一个关系,前有浮声与后须切响是一个关系,此与下面的轻重也是一个关系;理解上宫羽即低昂大体上是对的,不过,所谓沈隐候求宫声而不得,沈约自己都不知道宫声到底对应的是什么声,长老就更不可能知道了,这部分先从略;浮声与切响对应于轻重这也应该没问题,浮者轻也,轻对重这也是对的,问题是这轻重真的是对应于平仄吗?
其实不是,轻重所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其属于等韵学方面,四声都含轻重,如一等音东、同便是强音,如四等之音齐、三等音微便是弱音,又如一等音的屋是强音,三等音的福却是弱音了,这还怎么能推导出平声是强音仄声是弱音或反之呢?
即从四声的特性也不能完全推导出低、沉、抑是平声,昂、飞、扬是仄声来,譬如平声是中平调,所谓不升不降谓之中,又如上声是个升调,而去声却是高降调,可见,四声就难分出什么低昂、抑扬、飞沉、浮切来,长老的言之凿凿地说浮声切响即是平仄又如何站得住脚呢?
逻辑基础都崩溃了,理论的基础也就崩溃了,其后面的东西就不问都可知是随着崩溃的。
调声术中言【律调其言,言无相妨,以字轻重清浊间之须稳。至如有轻重者,有轻中重,重中轻,当韵即见。且庄字全轻,霜字轻中重,疮字重中轻,床字全重,如清字全轻,青字全浊。诗上句第二字重中轻,不与下句第二字同声为一管。】,可见,从永明体到初唐的调声术除了声调上的四声碎用外还明显涉及到清浊这些声母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估计长老这些所谓格律派恐怕会到下辈子都弄不明白,唐近体又如何需要去管这些轻重、清浊呢?可见,只管说不管论不管证的他们想把唐近体等同于永明、齐梁之体或者说把唐近体往前几百年推之举无异于痴人说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