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65|回复: 226

人类文明的三大基石……唐尧

 关闭 [复制链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9-26 11: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7-9-30 07:56 编辑

人类文明的三大基石……唐尧
文明的三大标志第一是人口的多少。所谓文明,是人的文明,人类的文明。人从自然界产生出来,首先是取得生存、发展、壮大。那个人,那一批人,最能适应自然,征服自然,取得生存、发展和壮大。这批人就是最文明最先进的人类。人口多的民族就是最文明先进的民族。没有人,人口基数很少,谈何人类文明。综上,人口的多少是决定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和第一位的要素。注意,大自然给了人类一个地球,大自然是公平的,对所有的人是一样。大自然对所有的生灵都一样,存亡在你自己手里。

第二是进入农耕文明。人类产生后,首先从自然界获取现成的食物,如动物的肉,植物的果实和叶、根、茎等。但自然的食物是不多的,为了生存,怎么办?人类就必然要进一步征服自然,文明的脚步就走进了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开拓了极其巨大的生存发展壮大空间。同时也使人口增加发展壮大了。毫无疑问,那一个民族先进入农耕文明时代,那一个民族就是最文明最先进的民族。
第三是姓氏文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代换一代。是通过两性相配来生育后代。现代科学证明,血缘的远近决定下一代的优劣。在古代怎么样来区分血缘关系的远和近呢?先进文明的民族就首先发明了“姓”这个古老而实用的人的身份标志。以同一血缘为同一个姓,同姓不能通婚,从而杜绝了近亲繁殖的可能。产生了人伦道德规范。使人类彻底同动物界区分开。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人类文明的核心……人的大脑文明进化提供了更加优化的物质基础。姓氏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综上所述,三大文明的标志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基石。那个民族最先奠定这三块基石並延续至今,这个民族的文明就是最先进的。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小吉仙版主欣赏鼓励!这篇文章虽短,但是中国人首次提出人类文明的三大标志。以前都是西方学者的文明标淮。实际上也没有真正的标准。按他们的价值观就事论事。这三大标志从人,从人类的角度来定。没有人,谈何人类文明?考古实物是为了证明这三大文明,並不是文明标准。是为三大文明标准服务的。

点评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对比了么?肉食、谷食孕育人类的优劣对比了么?把李约瑟的东西收起一些干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8 07:01
请你谈谈姓氏文明吧,我在这方面诗很有研究的。我曾经研究了十二支原始大姓,写成了一本《炎黄姓氏源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1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27 10: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7-9-27 10:14
谢谢小吉仙版主欣赏鼓励!这篇文章虽短,但是中国人首次提出人类文明的三大标志。以前都是西方学者的文明 ...

请你谈谈姓氏文明吧,我在这方面是很有研究的。我曾经研究了十二支原始大姓,写成了一本《炎黄姓氏源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11: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27 10:44
请你谈谈姓氏文明吧,我在这方面是很有研究的。我曾经研究了十二支原始大姓,写成了一本《炎黄姓氏源流》 ...

许老师好,谢谢支持欣赏!我在这方面根本没有研究。但我认为姓氏文明对人类文明来说,其作用和重要性可列入三大文明基石。尤其对人类文明的核心文明……大脑文明进化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类文明是建筑在大脑文明进化的基楚上的。你如认同这个观点,可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研究,对人类姓氏文明的排位和比较得失作出科学分析。我的观点是一个大方向,正确与否,理论实践,全部空白。

点评

但我认为姓氏文明对人类文明来说,其作用和重要性可列入三大文明基石。----很对,姓氏的历史和宗谱史是中国历史的补充和参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12: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12: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7-9-27 20:59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27 10:44
请你谈谈姓氏文明吧,我在这方面是很有研究的。我曾经研究了十二支原始大姓,写成了一本《炎黄姓氏源流》 ...

小时候就听大人讲,同姓不准通婚。在书上看到,中国在周朝前就认识到同姓通婚,子孙不蕃。这个思想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后来进行观察,在考上本科的大学生里不同姓生的孩子占绝对多数,同姓同村的孩子则极少考上。在日常的各方面来看,也不如异姓婚生孩子。在异姓孩子里,地域越远同优秀成正比。我国现在规定三代血亲不准通婚,但没有规定同姓
不许通婚是否太宽松了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27 12: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廢話連篇!!!

查一查 "王"姓起源有五。看看第五源流,結了 "同姓" 婚姻又如何,說不定IQ、EQ 都高上幾十分呢!

出自少数民族有王姓或改王姓。①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②隋代的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契丹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③鲜卑族可频氏。北魏孝文帝时把国都从代北平城迁到这里很多代北鲜卑人也跟随到了这里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死后也要埋在洛阳北面的邙山把姓氏改为汉姓。可频氏改威王氏。

④羌族钳耳氏。羌族钳耳氏 隋唐之际的钳耳宗、钳耳干兄弟。他们两个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以王后兄弟并改姓王氏。”钳耳兄弟成为王后的兄弟是从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论起的。萧氏的从妹曾嫁给羌人钳耳氏按辈份可能钳耳兄弟与萧皇后同辈。

⑤高丽人。营州地区的高丽人改姓王氏在北朝至隋唐时屡见不鲜。《周书》卷二十《王盟传》记载“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旧唐书》卷一百一十《王思礼传》记载“王思礼营州城傍高丽人也”。同书卷一百六《王毛仲传》也说霍国公王毛仲“本高丽人也”。王毛仲是不是营州地区的高丽人不得而知但他为高丽人改姓王氏则确定无疑。

⑥回纥人。安东都护府是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设置的在归属安东都护府的回纥人中有一支姓阿布思的是回纥大姓之一。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个叫五哥之的人投到了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帐下被李宝臣的裨将王武俊收为养子从此改姓王氏。

⑦匈奴族。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战国时期就在燕、赵、秦以北地区游牧。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既有兵戎相见的战争也有温情脉脉的和亲。公元48年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发生了大分裂北匈奴留居漠北南匈奴南下降附汉朝形成了匈奴与中原汉朝交往的第一次高潮。三国西晋十六国时期大批匈奴人进一步南进中原并先后建立过几个政权。匈奴人进入中原在与汉族的交往中也有不少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王姓。

⑧契丹族。据《新唐书》《旧唐书》记载前面所说的回纥人王廷凑的养父王武俊是契丹怒皆部人他的祖父、父亲、儿子、孙子、曾孙等六代人在唐和五代时期都地位显贵。至两宗时期契丹人建立辽国其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姓王氏。

⑨女真族。女真族曾在两宋时期建立金朝。金朝皇族完颜氏在金亡国后也有改姓王的。《王思孝墓志》载王思孝的祖先出于金宗室完颜氏世居磁州今河北磁县。王思孝的父亲完颜远任金统军使。思孝年幼时便逢丧乱流居大名、濮阳等地改姓王氏。

⑩出自元朝王室。成吉思汗第六子为逃避因夺位引起的迫害、追杀逃往中原。因身为王爷为显示身份改姓王。

今苗族、羌族、彝族、傣族、侗族、佤族、景颇族、哈尼族、土家族、裕固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黎族、高山族、京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王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王氏世代相传至今。

除了一些原来是王氏的外有大量的姓氏改为王姓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中都有曾经为王、称王、做官、称帝的 、称帝的人和后代把自己的本来姓氏不是王姓的姓改为王姓也有做上大官和有当官、称王、称帝意图、王族、皇族、被赐姓王的人把本姓改为王姓王姓的由来很复杂。

点评

王 来源很多,大抵为王者之后。 1、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因建立魏国,被秦灭后,子孙有的为王氏。 又,周平王的太子 父的儿子赤的后代。 又,周灵王沁心的儿子王子晋,因谏父而废为庶民,居住在琅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13:08
正因为姓氏来源非常复杂,所以研究起来有困难。古代姓氏分姓和氏,你说的王姓都是不同的氏,查族谱,它们的姓都是清清楚楚的。当然有的氏存在冒充情况,那就很难查清了,还有过继、抱养,情况复杂。FF谈的是一般情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13:00
又查 姓陳的及姓田的,宗族源流同一。弄個 "陳田聯婚",那遺傳缺陷風險是不是比 "王王聯姻" 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12: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27 12: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9-27 12:46
廢話連篇!!!

查一查 "王"姓起源有五。看看第五源流,結了 "同姓" 婚姻又如何,說不定IQ、EQ 都高 ...

又查 姓 "陳" 的及姓 "田" 的,宗族源流同一。弄個 "陳田聯婚",那遺傳缺陷風險是不是比 "王王聯姻" 高?

点评

放心,春秋时陈国内乱,陈公子逃到齐国,陈在齐读田音,因此索性以田为氏,已隔两千多年,通婚有何不可。如果按你这样推算则陈的祖宗为妫姓,那不是与妫姓及妫姓分出的姓也不能通婚。说不定你夫妻二人也许是同姓姻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15:30
"令狐" 與 "張" 聯婚又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1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27 12: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9-27 12:48
又查 姓 "陳" 的及姓 "田" 的,宗族源流同一。弄個 "陳田聯婚",那遺傳缺陷風險是不是比 "王王聯姻" 高?: ...

"令狐"  與 "張" 聯婚又如何?

点评

FF 全是廢話,以偏蓋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1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27 12: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7-9-27 11:37
许老师好,谢谢支持欣赏!我在这方面根本没有研究。但我认为姓氏文明对人类文明来说,其作用和重要性可列 ...

但我认为姓氏文明对人类文明来说,其作用和重要性可列入三大文明基石。----很对,姓氏的历史和宗谱史是中国历史的补充和参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27 12: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9-27 12:49
"令狐"  與 "張" 聯婚又如何?

FF 全是廢話,以偏蓋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27 13: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9-27 12:46
廢話連篇!!!

查一查 "王"姓起源有五。看看第五源流,結了 "同姓" 婚姻又如何,說不定IQ、EQ 都高 ...

正因为姓氏来源非常复杂,所以研究起来有困难。古代姓氏分姓和氏,你说的王姓都是不同的氏,查族谱,它们的姓都是清清楚楚的。当然有的氏存在冒充情况,那就很难查清了,还有过继、抱养,情况复杂。FF谈的是一般情况。原始社会中虽然婚姻是杂交,但已认识到优选法,为了“蕃”,同族不通婚。周朝规定很严格,但春秋时代便有许多人不遵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27 13: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9-27 12:46
廢話連篇!!!

查一查 "王"姓起源有五。看看第五源流,結了 "同姓" 婚姻又如何,說不定IQ、EQ 都高 ...

王  来源很多,大抵为王者之后。
1、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因建立魏国,被秦灭后,子孙有的为王氏。
又,周平王的太子  父的儿子赤的后代。
又,周灵王沁心的儿子王子晋,因谏父而废为庶民,居住在琅琊(今山东胶南县带),当地人称他们为王家,遂为王氏。
2、妫姓。战国的田氏齐国(田氏即陈氏),为舜的后裔,被秦灭后,子孙有的为王氏。
3、子姓。商朝王子比干因谏侄子纣王被杀,其后遂有王氏。
4、出自少数民族的部族首领、政权君王的后代。如隋末的王世充,祖籍西域,改姓王,曾建国号郑。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乌丸族,属鲜卑族。蒙古高原克烈部酋长脱翰里勒汗,被完颜氏金朝封为王,故改名为王罕。还有阿史布、阿布恩、可频氏、钳耳族、高丽都有王氏。
5、赠姓的王氏。齐王建的七世孙王莽篡权,建立新朝,赠战国时燕太子丹的后裔姓王。明朝曾赠许多元朝蒙古人姓王,如默色特利曰王鳞,阿辽纳曰王美音,济布答曰王德忠。
6、复姓而来的王氏。如王子、王孙、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牙王。
——————我编的《百家姓源流》
王姓是百家姓中最杂的,三大姓,五分支,加上少数民族八九个,再加上赠姓,复姓简称,真的说不清。但因为最杂,研究起来更有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27 13: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7-9-27 16:13 编辑

反過來,表兄妹的近親結算婚,對 "遺傳缺陷" 更有危害險性。表兄、表妹的遺傳有一半來自他們的父母親,把原本是 "隱性" 的遺傳疾病變成為 "顯性",表面見到的如六指、兔唇等,看不到的如子宮癌、血癌、地中海貧血等。表親通婚的禍害比之同姓更大,偏就這現象在民初、清朝以前大行其道,這存科學性嗎?

現時,國家法對同姓婚姻,沒有鼓勵也沒有制止;反之,對於表親聯姻,卻是明文壓止,這才是依照科學分析結果相應的做法。"王王聯婚"、"陳陳相姻" 是屢見證不鮮。

点评

我们算不错,还分了表妹堂妹,英国这表堂都不分,所以莎剧本中有堂兄妹结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15:35
有云: 信你一成,双目失明 信你两成,跌落泥泞 信你三成,事业无成 信你四成,生吞白鲸 信你五成,痾屎唔停 信你六成,实变畸型 信你七成,智商变零 信你八成,死因不明 FF 的胡說歪理有三,禁同姓通婚是其一,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13: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27 13: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9-27 13:23
反過來,表兄妹的近親結算婚,對 "遺傳缺陷" 更有危害險性。表兄、表妹的遺傳有一半來自他們的父母親,把原 ...

有云:

信你一成,双目失明
信你两成,跌落泥泞
信你三成,事业无成
信你四成,生吞白鲸
信你五成,痾屎唔停
信你六成,实变畸型
信你七成,智商变零
信你八成,死因不明

FF 的胡說歪理有三,禁同姓通婚是其一,佔全篇33%左右,"信你三成,事业无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27 15: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9-27 12:48
又查 姓 "陳" 的及姓 "田" 的,宗族源流同一。弄個 "陳田聯婚",那遺傳缺陷風險是不是比 "王王聯姻" 高?: ...

放心,春秋时陈国内乱,陈公子逃到齐国,陈在齐读田音,因此索性以田为氏,已隔两千多年,通婚有何不可。如果按你这样推算则陈的祖宗为妫姓,那不是与妫姓及妫姓分出的姓也不能通婚。说不定你夫妻二人也许是同姓姻缘呢,有兴趣拿来给我算算

点评

早就認定了, 洛陽人與穎川人的後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16:15
早就認定了, 洛陽人與穎川人的後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16: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27 15: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9-27 13:23
反過來,表兄妹的近親結算婚,對 "遺傳缺陷" 更有危害險性。表兄、表妹的遺傳有一半來自他們的父母親,把原 ...

我们算不错,还分了表妹堂妹,英国这表堂都不分,所以莎剧本中有堂兄妹结婚

点评

英國人的姻親名稱是沒有我們分別得清楚,如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指祖父母、外祖父母 uncle--- 指伯父、叔父、舅父aunt---- 指姑母、姨母、舅母 nephew--- 姪兒、外甥、姨甥 Father-in-law, mother-in-law-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16: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27 16: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7-9-27 16:38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27 15:35
我们算不错,还分了表妹堂妹,英国这表堂都不分,所以莎剧本中有堂兄妹结婚 ...

英國人的姻親名稱是沒有我們分別得清楚,如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指祖父母、外祖父母
uncle--- 指伯父、叔父、舅父
aunt---- 指姑母、姨母、舅母
nephew--- 姪兒、外甥、姨甥
Father-in-law, mother-in-law----- 指翁姑、岳父母
brother-in-law, sister-in-law----指另一半的兄弟姊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27 16: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7-9-27 16:18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27 15:30
放心,春秋时陈国内乱,陈公子逃到齐国,陈在齐读田音,因此索性以田为氏,已隔两千多年,通婚有何不可。 ...

早就認定了, 瑯琊人與穎川人的後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27 16: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7-9-27 16:37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27 15:30
放心,春秋时陈国内乱標識,陈公子逃到齐国,陈在齐读田音,因此索性以田为氏,已隔两千多年,通婚有何不可。 ...

点评

紫钿先生莫发言。不希望同姓通婚的唐尧猘君先生,你已对他的论点进行批驳。不要被绕进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16: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394

帖子

1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5
贡献
535
金钱
677
发表于 2017-9-27 16:4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9-27 16:15

紫钿先生莫发言。不希望同姓通婚的唐尧猘君先生,你已对他的论点进行批驳。不要被绕进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27 17: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9-27 17:36 编辑

禁同姓通婚有一定道理,不要一棍子乱扫,扫晕了FF同学我会伤心的。
1.原始社会,血统较纯,遗传因子很重要,母氏社会很重视部落的强盛,抢婚也好偷婚也好野交也好,同族不婚是铁律
2.奴律社会初期,分封诸侯,贵族有了“氏”(表示地位高低的姓叫氏),为了保持氏的纯洁于是分出姓管婚姻,氏管门第。同姓不婚。但随着氏的增多,年代的久远,到春秋时一礼崩乐坏。霸主晋国君主多有同姓结婚的,照样兴隆。重耳就是同姓婚姻所生,而且确实长相受影响,所以叫重耳,而且鸡胸。但国家子孙照样兴隆。
3.民间重五服,同姓五服内是不能结婚的,我看很有道理。
孔夫子的父亲说不定也是近亲所生。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圣人孔夫子竟然是野合生出来的。老大是他的异母兄弟,瘸子,名叫孟皮,字伯尼。伯尼天生残缺,不良于行。皮,就是跛字。孔夫子是老二,头顶内陷,所以名丘。画像中也可看出

点评

俄国沙皇时代,皇室与英国皇室通婚,这称政治婚姻 (中国古迹代早已进行)。 第一代的异国皇室通婚,当然没有什么DNA遗传因子的缺陷,但当第二代的 "表亲联婚",引致第三代表亲遗传因子编排越拉越近,到了N代,那些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18: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27 18: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7-9-28 11:17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27 17:32
禁同姓通婚有一定道理,不要一棍子乱扫,扫晕了FF同学我会伤心的。
1.原始社会,血统较纯,遗传因子很重 ...

俄国沙皇时代,皇室与英国皇室通婚,这称政治婚姻 (中国古代早已进行)。

第一代的异国皇室通婚,当然没有什么DNA遗传因子的缺陷,但当第二代的 "表亲联婚",引致第三代表亲遗传因子编排越拉越近,到了N代,那些血统的缺陷越生明显,如末代沙皇是瘸足的,现在英国的皇子皇室孙都有脱发烦恼。

点评

是的  发表于 2017-9-27 18: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18: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7-9-27 18:49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27 12:50
但我认为姓氏文明对人类文明来说,其作用和重要性可列入三大文明基石。----很对,姓氏的历史和宗谱史是中 ...

姓氏是人类血统的身份证。血缘的远近决定了人类文明的芯片一一人的大脑的进化。在三大文明基石里,姓氏处于中心的位置。外国科学家对人的脑进化这方面有很多研究。许老师可从姓氏的产生和同姓不准通婚这二点出发,进行世界性的调查研究来证明血缘对人脑智商的影响。人种没有天生优劣,而是后天的婚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上帝创造人是同一的。
叧外某些人用一些个例和个案来讨论,显然是不懂绝对和相对、抽象和具体、普遍和特殊、全局和局部、战略和战术等常理。是否考虑旁听一下再发言。

点评

今朝尚称对姓氏的知识是空白,现在却教刚刚老师在姓氏的那哪两点上击败对手。姓、氏、氏族,你教得了刚刚老师?我没有挑动的意思,传刚老师和发紫钿先生刚才所论,不过是“姓氏源流"和“人类遗传学",讲着讲着,是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20:00
“今天外国的科学家…………”。从唐先生口中说出,就不是“洋奴”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19:41
今天唐先生口中的“上帝”,又不是三天前口中的“杂七杂八”拼凑出来的文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19:38
唐先生的意思是:当人类决定只用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而称自己为“人"之前,优先决定了自身的“姓氏"才决定自身的进化方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19:34
要承认中国人种的优选法是世界最先掌握的。日本人一直到百年前都不行,所以很矮。到明治维新后才开始重视。 在古代,准确的说,应该是姓是人类血统的身份证。氏是家族地位的身份证。现在姓氏不分家了,说姓氏是人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18: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18: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7-9-27 19:00 编辑

姓氏产生人伦道德规范。父系血统和母系血统亲属之间的关系得到清晰的区分。

点评

姓氏的產生,不是為道德範圍而設,如晉文公重耳為近親繁衍、齊桓公小白收了他的姊姊入後遺症宮便有是,當時時他殺們早已有姓有氏... 一出口便知 FF 的料彈, NAIVE!!!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9 06: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27 18: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7-9-27 18:38
姓氏是人类血统的身份证。血缘的远近决定了人类文明的芯片一一人的大脑的进化。在三大文明基石里,姓氏处 ...

要承认中国人种的优选法是世界最先掌握的。日本人一直到百年前都不行,所以很矮。到明治维新后才开始重视。
在古代,准确的说,应该是姓是人类血统的身份证。氏是家族地位的身份证。现在姓氏不分家了,说姓氏是人类血统的身份证也可以了。
研究姓氏应普遍与特殊相结合,以偏代全只会引起争论。
日本人姓氏非常多,可是与血缘无关系。他们以前无姓氏的,维新后朝廷要求所有的人都要有姓氏,于是大家见到什么就以什么为姓,什么古怪好笑的姓都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19: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1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7-9-27 19:45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27 18:51
要承认中国人种的优选法是世界最先掌握的。日本人一直到百年前都不行,所以很矮。到明治维新后才开始重视 ...

英国人,日本人这种情况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不可思议。

点评

你懂多少? 井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9 06: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19: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7-9-27 19:58 编辑

劳动创造人是不科学的。是外因论。应该是人的血缘基因的配伍创造了人。在现时代,姓作为血缘的代表已经很模糊了。相信不久的将来,人类会以基因为姓进行新的洗牌。

点评

何止,FF 的說話也糢糢糊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9 06: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394

帖子

1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5
贡献
535
金钱
677
发表于 2017-9-27 19:34: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7-9-27 18:38
姓氏是人类血统的身份证。血缘的远近决定了人类文明的芯片一一人的大脑的进化。在三大文明基石里,姓氏处 ...

唐先生的意思是:当人类决定只用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而称自己为“人"之前,优先决定了自身的“姓氏"才决定自身的进化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394

帖子

1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5
贡献
535
金钱
677
发表于 2017-9-27 19:38: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7-9-27 18:38
姓氏是人类血统的身份证。血缘的远近决定了人类文明的芯片一一人的大脑的进化。在三大文明基石里,姓氏处 ...

今天唐先生口中的“上帝”,又不是三天前口中的“杂七杂八”拼凑出来的文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0 05: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