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279|回复: 232

学会欣赏律诗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5-6 07: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8-21 18:41 编辑

学会欣赏律诗
当看到一首四联八句且每句字数相同的押韵诗,首先要判断这是不是律诗(七律每句七字,五律每句五字)。凡律诗,一般中间二联要对仗(至少有一联对仗),能符合这一条件的就是律诗,不符合这一条件的便是古风。那又如何评判这首律诗的好坏呢?我不妨告诉大家一个方法,即给这首律诗打打分。
1.诗意60分,按每联15分计:诗以意为胜,上者(即出彩者)15分,中者(即意佳者)10分,下者(即平平者)5分。
2.意义10分:凡给他人看的诗,总是想让人共鸣的。能触动当时社会现实的佳作给10分,能引起较大共鸣的给5分。
3.承转10分,按每联5分计:律诗的中间二联应与上下联间有关联,关联好的给5分,半失者给2.5分。
4.对仗10分,按每联5分计:律诗的中间二联,一般是要求对仗的,工对者给5分,邻对者给4分,宽对者给3分。(注:一般应力求工对;当有好句时,就是半对也是可以的——给2分,即还是要“以意为胜”。)
5.粘对10分,按每联2.5分计:律诗是要讲平仄粘对的。犯小拗(不含孤平和三平调),扣1.25分;犯大拗(不含特拗)及犯孤平和三平调者扣2.5分。(此点甚次要,当有佳句时,完全可以忽视它,即“不以律害意”。)
当我们看到一首律诗时,首先不要管这是谁写的,就按照这个标准给打分。你就会看到,无论他是多么有名的一个人,也不见得写出的就是一篇好作品!诗以50—70分者为中品,高于70分者为上品,50分以下者为下品。写诗,上品者难得,能中下者(50—60分)已是相当不错了,不失中上者(60—70分)可以评优了。
又:诗词是情感的流露,好诗多为语出心间语。情与境合,喻体贴切,是一首好诗必须的要求。这不是一般造诗匠们造得出来的。当然,我的作品也就91年前写的如《五律(三桥溪行)》、《减兰(三桥溪行)》、《满江红(记六四)》、《七律(大水)》、《五律(冬莲语)》及99年写的《寂寞又忧愁》这几首还可看下——毕竟是有感而写的,其它的就当是垃圾吧——无论造的好与差!


开化县国税局:叶晓风
二〇一五年八月七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49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6-5-6 08: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1.诗意60分,按每联15分计:诗以意为胜,上者(即出彩者)15分,中者(即意佳者)10分,下者(即平平者)5分。
2.意义10分:凡给他人看的诗,总是想让人共鸣的。能触动当时社会现实的给10分,能引起较大共鸣的给5分。
3.承转10分,按每联5分计:律诗的中间二联应与上下联间有关联,关联好的给5分,半失者给3分。
4.对仗10分,按每联5分计:律诗的中间二联,一般是要求对仗的,工对者给5分,宽对者给3分。(注:一般应心量工对;当有好句时,就是半对也是可以的,即还是要“以意为胜”。)
5.粘对10分:律诗是要讲平仄粘对的,联中失对或联间失粘的每处扣2分。(此点甚次要,当有佳句时,完全可以忽视它,即“不以律害意”。)
当我们看到一首律诗时,首先不要管这是谁写的,就按照这个标准给打分。你就会看到,无论他是多么有名的一个人,也不见得写出的就是一篇好作品!诗以50—70分者为中品,高于70分者为上品,50分以下者为下品。写诗,上品者难得,能中下者(50—60分)已是相当不错了,不失中上者(60—70分)可以评优了。

用百分比来判断一首詩的優劣。這個方法竊以為不科學,一首好詩,是有多個因素構成的完美統一。

点评

谢谢。我这观点是诗以意胜呢。特别是要有出彩之句、佳句。如晚唐虽说少有佳篇,但因有佳句,也能入选唐诗三百首。为何?再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7 02:27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610

帖子

613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91
贡献
1775
金钱
2141

中坚诗友勋章

发表于 2016-5-6 15: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建议有误导之嫌,鉴赏一首诗,是很难以分类评分的原则去进行不,必竟这不是应试。

点评

评诗之人,从古数到今,似乎都没人说过合律的便是好诗吧? 每个人对诗的鉴赏,都有不同风格的喜好。这就是一诗有千家读千家味的原因吧。所以论诗,很难一足而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8 10:52
谢谢。若心中一点谱都没有,如何评一首诗的好坏?不能因为平平仄仄合律了,就是一首好诗吧。再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7 0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02: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6-5-6 08:22
1.诗意60分,按每联15分计:诗以意为胜,上者(即出彩者)15分,中者(即意佳者)10分,下者(即平平者)5 ...

谢谢。我这观点是诗以意胜呢。特别是要有出彩之句、佳句。如晚唐虽说少有佳篇,但因有佳句,也能入选唐诗三百首。为何?再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02: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砖 发表于 2016-5-6 15:25
这个建议有误导之嫌,鉴赏一首诗,是很难以分类评分的原则去进行不,必竟这不是应试。 ...

谢谢。若心中一点谱都没有,如何评一首诗的好坏?不能因为平平仄仄合律了,就是一首好诗吧。再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5-7 06:52: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山钓者 于 2016-5-7 08:35 编辑

律诗与古风的界限在那里?王力认为以平仄来区分,他在汉语诗律学里说:
     实际上,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界限是相当清楚的;但若不认清近体诗的主要条件,就把那界限泯没了。这主要条件就是那平仄的严格的规律。譬如古风也常有对仗,但若不依近体诗的平仄,就不能认为排律。
        当然这句话是针对排律,对于八句律诗,古人有过这样争论:
        常建《题破山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方回:“欧公喜此诗。三、四不必偶,乃自是一体。盖亦古诗、律诗之间。全篇自然。”冯舒:“古、律之分在声病,且不论平仄,何有于对与不对?万里全然不晓。”纪昀:“通体谐律,何得云古诗、律诗之间?然前八句不对之律诗,皆谓之古诗矣。”许印芳:“此五律中拗体。‘空’字平声。前半不用对偶,乃五律中散行格。又有通首不对者,孟襄阳、李青莲集中皆有之,李集尤多,五律格调之最高者也。虚谷不知五律原有此格,故凡八句不对之律诗皆不选取,学问之陋如此!”纪昀:“兴象深微,笔笔超妙,此为神来之候。‘自然’二字尚不足以尽之。”

点评

王力的这段说法,是与《诗词格律》律诗的定义,相矛盾的! 《诗词格律》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9 22:07
诗词理论,当多看几家。不要被一家之言搞矇了。 古风(题戈壁) (2009年于开化) 环顾绝花影, 亦无草木踪。 西来云一片, 何以抵秋风? 时见两三骨, 跳沙响若蛩。 古今多少事, 淹没此声中。 如以上我写的这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7 08:05
谢谢。律诗与古风的区别在于中间两联是否要对仗(至少第三联对仗)。平仄是否合律是正律与傲律的区别。如古人考试,要求写的无疑是正律。但我们平时写,如能合正律最好。但一切从还得以意境为胜,即不以律害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7 07: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07: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5-7 06:52
律诗与古风的界限在那里?王力认为以平仄来区分,他在汉语诗律学里说:
     实际上,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界限 ...

谢谢。律诗与古风的区别在于中间两联是否要对仗(至少第三联对仗)。平仄是否合律是正律与傲律的区别。如古人考试,要求写的无疑是正律。但我们平时写,如能合正律最好。但一切从还得以意境为胜,即不以律害意。——傲律也是不错的。唐诗三百篇中就有很多是傲体七律。再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07: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如你所说常建《题破山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因第三联对仗,便是七律无疑,非古风也。

点评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对仗不合格,理由是词性不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2 03: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08: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5-7 11:56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5-7 06:52
律诗与古风的界限在那里?王力认为以平仄来区分,他在汉语诗律学里说:
     实际上,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界限 ...

诗词理论,当多看几家。不要被一家之言搞矇了。
古风(题戈壁)
(2009年于开化)
环顾绝花影,
亦无草木踪。
西来云一片,
何以抵秋风?
时见两三骨,
跳沙响若蛩。
古今多少事,
淹没此声中。

如以上我写的这首,平仄上没有问题。但因中间两联不对仗,便是古风,不能硬说是七律呢。
平仄是形式而已,中两联是否对仗才是实质。再谢。

点评

诗词理论,当多看几家。不要被一家之言搞矇了。 古风(题戈壁) (2009年于开化) 环顾绝花影, 亦无草木踪。 西来云一片, 何以抵秋风? 时见两三骨, 跳沙响若蛩。 古今多少事, 淹没此声中。 如以上我写的这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2 07: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49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6-5-7 08: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的《夜泊牛渚懷古》四聯無一對仗,歷代選家都將之歸為七律
牛渚西江夜,靑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挂帆席,楓葉落紛紛。

点评

李白的《夜泊牛渚懷古》四聯無一對仗,歷代選家都將之歸為七律 牛渚西江夜,靑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挂帆席,楓葉落紛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2 06:50
如此说法对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9 21:59
谢谢。管管所言,其实反映的还是对对仗的看法。古人选诗,只要认为这是一首好诗,那么在对仗上就是宽对甚至于半对也是可以的。这也是我之所说的:一般应尽量工对;当有好句时,就是半对也是可以的,即还是要“以意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7 11:44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5-7 08:5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意六十分,平仄十分,对矫正当下诗坛只重平仄,不重诗意对仗的风气有好处。

点评

如此说法,错误极端。 假如,五七古与五七律混合评比,【平仄十分】无疑是对于五七古的不公平。假如五七古单独评比,则【平仄十分】就没有意义。假如,五七律单独评比,声调就不单单是10分的问题了,平仄不合,必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9 22:04
谢谢。版主言之有理。诗以意胜,这点其实大家都懂,然往往被平仄律所限,使得该有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7 1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11: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5-7 11:37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5-7 08:57
诗意六十分,平仄十分,对矫正当下诗坛只重平仄,不重诗意对仗的风气有好处。 ...

谢谢。版主言之有理。诗以意胜,这点其实大家都懂,然往往被平仄律所限,使得本是佳句,却硬被改得不值一看,真是得不偿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11: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6-5-7 08:05
李白的《夜泊牛渚懷古》四聯無一對仗,歷代選家都將之歸為七律
牛渚西江夜,靑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 ...

谢谢。管管所言,其实反映的还是对对仗的看法。古人选诗,只要认为这是一首好诗,那么在对仗上就是宽对甚至于半对也是可以的。这也是我之所说的:一般应尽量工对;当有好句时,就是半对也是可以的,即还是要“以意为胜”。再谢管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11: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5-7 12:38 编辑

又,因网络问题,多点了几次回复。其重复处,还请管管版版帮删除。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610

帖子

613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91
贡献
1775
金钱
2141

中坚诗友勋章

发表于 2016-5-8 10: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砖 发表于 2016-5-6 15:25
这个建议有误导之嫌,鉴赏一首诗,是很难以分类评分的原则去进行不,必竟这不是应试。 ...

评诗之人,从古数到今,似乎都没人说过合律的便是好诗吧?
每个人对诗的鉴赏,都有不同风格的喜好。这就是一诗有千家读千家味的原因吧。所以论诗,很难一足而论

点评

是的。所以我才说诗以意胜。好古风也比差律诗好多了。然律诗,今人多以正律要求,不知还有傲律存在。又诗之对仗,今人多要求工对,不知还有半对存在。古人选诗,其半对者,也能作为律待选入,为何?好诗当选也!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8 12: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2: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砖 发表于 2016-5-8 10:52
评诗之人,从古数到今,似乎都没人说过合律的便是好诗吧?
每个人对诗的鉴赏,都有不同风格的喜好。这就 ...

是的。所以我才说诗以意胜。好古风也比差律诗好多了。然律诗,今人多以正律要求,不知还有傲律存在。又诗之对仗,今人多要求工对,不知还有半对存在。古人选诗,其半对者,也能作为律待选入,为何?好诗当选也!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9 21: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6-5-7 08:05
李白的《夜泊牛渚懷古》四聯無一對仗,歷代選家都將之歸為七律
牛渚西江夜,靑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 ...

如此说法对头!

点评

你错了。这首诗二三两联是对仗的——半对。古人选诗对对仗的要求并没有一定要工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9 2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9 22: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5-7 08:57
诗意六十分,平仄十分,对矫正当下诗坛只重平仄,不重诗意对仗的风气有好处。 ...

如此说法,错误极端。
假如,五七古与五七律混合评比,【平仄十分】无疑是对于五七古的不公平。假如五七古单独评比,则【平仄十分】就没有意义。假如,五七律单独评比,声调就不单单是10分的问题了,平仄不合,必定斩立决,否则,就是对于讲究声律的作品不公了!

点评

谢谢。我这是对律诗言的。古风自然没有对仗十分、平仄十分这个问题。若评古风时,可将此地20分平分到每联的诗意分中,如上者(即出彩者)20分,中者(即意佳者)14分,下者(即平平者)7分。再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9 22: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9 22: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5-7 06:52
律诗与古风的界限在那里?王力认为以平仄来区分,他在汉语诗律学里说:
     实际上,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界限 ...

王力的这段说法,是与《诗词格律》律诗的定义,相矛盾的!
《诗词格律》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声韵;
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点评

谢谢。学说研究,首先需要能够自圆其说吧。王力先生在这个问题上的茅盾,正是我要指出的。即对于律,我们应该抱着相对宽泛的态度——在正律之外,还有傲律存在。只能这样,我们才能理解那些不合正律的佳作,为何被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9 22: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22: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9 22:04
如此说法,错误极端。
假如,五七古与五七律混合评比,【平仄十分】无疑是对于五七古的不公平。假如五七 ...

谢谢。我这是对律诗言的。古风自然没有对仗十分、平仄十分这个问题。若评古风时,可将此地20分平分到每联的诗意分中,如上者(即出彩者)20分,中者(即意佳者)14分,下者(即平平者)7分。再谢。

点评

针对律诗而言,平仄不合整篇0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9 22: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9 22: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9 22:20
谢谢。我这是对律诗言的。古风自然没有对仗十分、平仄十分这个问题。若评古风时,可将此地20分平分到每联 ...

针对律诗而言,平仄不合整篇0分。

点评

这你就不懂了。律有正律、傲律之分。难道傲律就不是律吗?古人应试时,那无疑是正律,但我们写作时,并没有一定要你写正律——还是要以意为胜才好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9 22: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22: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5-9 23:11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6-5-9 22:07
王力的这段说法,是与《诗词格律》律诗的定义,相矛盾的!
《诗词格律》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 ...

谢谢。学说研究,首先需要能够自圆其说吧。王力先生在这个问题上的茅盾,正是我要指出的。即对于律,我们应该抱着相对宽泛的态度——在正律之外,还有傲律存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那些不合正律的佳作,为何被当作律诗选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22: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5-9 22:42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6-5-9 22:26
针对律诗而言,平仄不合整篇0分。

这你就不懂了。律有正律、傲律之分。难道傲律就不是律吗?古人应试时,那无疑是正律,但我们写作时,并没有一定要你写正律——还是要以意为胜才好吧。再说若以声来辩律,那又如何解释名作《黄鹤楼》也是律诗呢。黄鹤一去不复返,可是一平六仄呢。解释 的通吗?!

点评

这你就不懂了。律有正律、傲律之分。难道傲律就不是律吗?古人应试时,那无疑是正律,但我们写作时,并没有一定要你写正律——还是要以意为胜才好吧。再说若以声来辩律,那又如何解释名作《黄鹤楼》也是律诗呢。黄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0 07:54
这你就不懂了。律有正律、傲律之分。难道傲律就不是律吗?古人应试时,那无疑是正律,但我们写作时,并没有一定要你写正律——还是要以意为胜才好吧。再说若以声来辩律,那又如何解释名作《黄鹤楼》也是律诗呢。黄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0 07:20
这你就不懂了。律有正律、傲律之分。难道傲律就不是律吗?古人应试时,那无疑是正律,但我们写作时,并没有一定要你写正律——还是要以意为胜才好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9 22: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9 22: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9 22:51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9 22:33
这你就不懂了。律有正律、傲律之分。难道傲律就不是律吗?古人应试时,那无疑是正律,但我们写作时,并没有一定要你写正律——还是要以意为胜才好吧。
律有正律、傲律之分?三羊不懂!请您具体说说!


点评

诗词格律说应该讲到的哦。你没看过吗?!对于你这认真的精神,我还是很喜欢的,很象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9 2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22: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9 21:59
如此说法对头!

你错了。这首诗二三两联是对仗的——半对。古人选诗对对仗的要求并没有一定要工对!

点评

律诗与对仗无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9 23: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22: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5-9 23:00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6-5-9 22:48
律有正律、傲律之分?三羊不懂!请您具体说说!

诗词格律说应该讲到的哦。你没看过吗?!对于你这认真的精神,我还是很喜欢的,很象我。

点评

三羊没有见到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9 23: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9 23: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9 22:51
你错了。这首诗二三两联是对仗的——半对。古人选诗对对仗的要求并没有一定要工对! ...

律诗与对仗无关!

点评

你错了。 对仗不对仗是律诗与古风的区别。所谓的平仄律只是形式罢了。在所有选入律诗的,其第三联都对仗!(无非有的是半对)你能找出一首律诗不对仗的吗!这也是我说的诗词理论需看多家,不要被一家之弄矇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9 23: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9 23: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9 22:55
诗词格律说应该讲到的哦。你没看过吗?!对于你这认真的精神,我还是很喜欢的,很象我。

...

三羊没有见到啊!

点评

傲律是相对于正律来说的。就如五律来说吧。其尾字的平仄是限定的,不可变。一三字处若违平仄,我们称之为小傲。其二四字处若违平仄,称之为大拗。犯小傲(除孤平须救外),我们依然可认为这是一首正律。但若犯了大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9 2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23: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9 23:14
律诗与对仗无关!

你错了。 对仗不对仗是律诗与古风的区别。所谓的平仄律只是形式罢了。在所有选入律诗的,其第三联都对仗!(无非有的是半对)你能找出一首律诗不对仗的吗!这也是我说的诗词理论需看多家,不要被一家之弄矇了。

点评

律诗与古风的界限在那里?王力认为以平仄来区分,他在汉语诗律学里说: 实际上,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界限是相当清楚的;但若不认清近体诗的主要条件,就把那界限泯没了。这主要条件就是那平仄的严格的规律。譬如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9 23:35
李白的《夜泊牛渚懷古》四聯無一對仗,歷代選家都將之歸為五律 牛渚西江夜,靑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挂帆席,楓葉落紛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9 2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23: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5-9 23:33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6-5-9 23:14
三羊没有见到啊!

傲律是相对于正律来说的。就如五律来说吧。其尾字的平仄是限定的,不可变。一三字处若违平仄,我们称之为小傲。其二四字处若违平仄,称之为大拗。犯小傲(除孤平须救外),我们依然可认为这是一首正律。但若犯了大傲,我们便称这是首傲格律诗。唐诗中就有许多这类的律诗,各家诗选中,也有很多这类的。总之一句话,诗以意胜,能够正律更好,但请不要以律害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8 05: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