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晓风轻送

学会欣赏律诗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0 09: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0 09:29
谢谢。我是按诗韵——平水韵言的,基本符合唐时读音。至于古音如何读,我未去查找资料呢,但你的资料能够 ...

作诗依据平水韵,纯属无稽之谈。
平水韵的字数太少,用于作诗远远不够用,更别说用于考证了!

本网站有【搜韵】,很好用。
就在本版页面的上端的横条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0 09: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宋诗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提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崔颢的《黄鹤楼》,随有“唐人七律,崔颢第一”的盛名,从此广为流传,至今千年不衰。

    崔颢的大作《黄鹤楼》,是符合元兢体系的律诗。既不是“古风”,也不是“古诗”;既不是“古风式的律诗”,更不是“入律式的古风”。至于“一半古风,一半律诗”的说法,则为一本似是而非的糊涂账。

    所谓“唐人七律,崔颢第一”,既不是“声律”第一,也不是“意境”第一。声律,是硬指标;意境,是软指标。声律,有合律不合律之分,没有第一或第二之说;意境,分优美不优美的相对表述,意境没有第一或第二的绝对说法。

    崔颢的《黄鹤楼》,频繁使用修辞手法,仅从【双声、叠韵、重字、叠词】来论,因修辞所牵连的字数高达30个。修辞的字数,是非修辞字数的1.2倍。不管是从盛唐来说,也不管从大唐来论;不管是从古风来说,也不管从律诗来论;不管是从崔前来说,也不管从崔后来论。崔颢可谓,空前绝后,无人超越。尤其前句一二三,字字围绕黄鹤间。三扣主题《黄鹤楼》,堪称今古第一流!

    解读崔颢七律《黄鹤楼》,重要环节有三:一是,“已乘”的“乘”字,音读“去”声,意作“记载”;二是,“一去”的“去”字,音读“平”声,意作“疾走”;三是,使用元兢四声25法,七言则是四声247法。崔颢七律《黄鹤楼》:

昔人【平】已】黄鹤去【上】,
此地【去】空馀【平】黄鹤楼【平】。

黄鹤【入】一】不复返【上】,
白云【平】千载【上】空悠悠【平】。

晴川【平】历历【入】汉阳树【去】,
春草【上】萋萋【平】鹦鹉洲【平】。

日暮【去】乡关【平】何处是【去】,
烟波【平】江上【去】使人愁【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0: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0 09:55
作诗依据平水韵,纯属无稽之谈。
平水韵的字数太少,用于作诗远远不够用,更别说用于考证了!

谢谢。欣赏你。但今人更不会如你所言去考证了。怎么办?还是撇开声律论好点。正律也好,傲律也罢,平仄不违者作正律看,平仄有违者当傲律言,不是更好吗。再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0: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0 09:55
作诗依据平水韵,纯属无稽之谈。
平水韵的字数太少,用于作诗远远不够用,更别说用于考证了!

查搜韵,去读平声时,同驱。然诗中该字意,会是驱意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0 11: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0 10:57
查搜韵,去读平声时,同驱。然诗中该字意,会是驱意吗?!

你比三羊还笨!

【去】:
《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魚韻)
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鳥鼠攸,君子攸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1: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5-10 11:46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6-5-10 11:15
你比三羊还笨!

【去】:

我看了, 疾走,同驱。问题是诗中去字会是疾走之意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2: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0 11:15
你比三羊还笨!

【去】:

又三羊不笨,比三羊笨是很正常的哦。欣赏你,三羊的认真精神,值得肯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0 14: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0 11:25
我看了, 疾走,同驱。问题是诗中去字会是疾走之意吗?!

【去】:
《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魚韻)
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鼠攸,君子攸芋。

鳥,可疾走。黄鹤,也可疾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4: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0 14:23
【去】:
《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魚韻)
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鳥鼠攸去,君子攸芋 ...

欣赏你的不懈精神,但字意应该在语句中体现。牵强的解释,不会有好的效果。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0 14: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0 11:25
我看了, 疾走,同驱。问题是诗中去字会是疾走之意吗?!

即便【去】字,不作【平】,用【去】也可以!
黄鹤【入】一去【去】不复返【上】
黄鹤【入】一去【平】不复返【上】
【去】字,【平、去】两种标注,都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0 14: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0 14:49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0 14:43
欣赏你的不懈精神,但字意应该在语句中体现。牵强的解释,不会有好的效果。谢谢。 ...

如何强强,说说你的看法。
【疾走】基本解释:
1.快速离去;快步走﹐快跑。 2.急速奔向。


黄鹤一去不复返。【去】,作【快速离去】义,不知有何不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5: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0 14:47
如何强强,说说你的看法。
【疾走】基本解释:
1.快速离去;快步走﹐快跑。 2.急速奔向。

这种解释,不感觉的别扭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5: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0 14:47
如何强强,说说你的看法。
【疾走】基本解释:
1.快速离去;快步走﹐快跑。 2.急速奔向。

从一去言,能说此处去字意如你之解释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0 15: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0 15:27
这种解释,不感觉的别扭吗!

如何别扭之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0 15: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1 06:39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0 15:28
从一去言,能说此处去字意如你之解释的吗。

是的!不这样,还有更好的解释吗?
当然,也可以:
黄鹤【入】一去【去】不复返【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7: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0 15:35
如何别扭之说呢?

在一去不复返的语境下,将去作疾走解释,还不别扭吗。不要为了一个理论,去作任何的曲解。这也是我所说的,首先要能自圆其说。为什么在我指出半对后,管管就不再提问?——因这管管知道,从宽泛的角度理解,半对是存在的!好些名对联也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7: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0 15:36
是的!不这样,还有根号的解释吗?
当然,也可以:
黄鹤【入】一去【去】不复返【上】!

首先你要明白,在一定的语境下,作何理解对诗意的表达更好!再从字的意义上去判断读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0 19: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1 06:41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0 17:42
在一去不复返的语境下,将去作疾走解释,还不别扭吗。不要为了一个理论,去作任何的曲解。这也是我所说的,首先要能自圆其说。为什么在我指出半对后,管管就不再提问?——因这管管知道,从宽泛的角度理解,半对是存在的!好些名对联也如此。

在一去不复返的语境下,将去作疾走解释,还不别扭吗。不要为了一个理论,去作任何的曲解。这也是我所说的,首先要能自圆其说。
三羊回复: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以下两种比较,定会有不同的感觉。【一去】的【去】,作【快速离去】的解义,不但不别扭,反而增加了诗味的浓度。

三种译文的比较:
1、黄鹤一去不会复返。
2、黄鹤一经离去不会复返。
3、黄鹤一经快速离去不会复返。
两种速度的比较较:
1、黄鹤快速地离去
2、黄鹤慢慢地离去
为什么在我指出半对后,管管就不再提问?——因这管管知道,从宽泛的角度理解,半对是存在的!好些名对联也如此。
三羊回复:这只是你的自我感觉而已,很难说与穿越梅嶺【不再提问】必定吻合。在下三羊,竟然不知【好些名对联】也存在【半对】的实况,不妨拿来一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0 19: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0 17:46
首先你要明白,在一定的语境下,作何理解对诗意的表达更好!再从字的意义上去判断读音吧。 ...

谢谢你的教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9: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5-10 19:42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6-5-10 19:25
在一去不复返的语境下,将去作疾走解释,还不别扭吗。不要为了一个理论,去作任何的曲解。这也是我所说的 ...

所谓的例子,网上有的是,自己可以去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0 19: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0 19:36
所谓的例子,网上有的是,自己可以去找。

即便【网上有的是】,何不举手之劳,贴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20: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0 19:58
即便【网上有的是】,何不举手之劳,贴来看看?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20: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完整型的宽对。指两句之间并不逐字相对,包括个别词性不同,结构不一致等情况,但意义基本相对。允许局部不对,也就是半对半不对。
如毛泽东的《吊罗荣桓同志》的颈联:“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长征'与'战锦'对,'不是'与'方为'对,但'难堪日'与'大问题',虽同是名词,却不逐字相对。又如《和柳亚子先生》颔联“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三十一年'与'落花时节',除'年'与'节'同属时令门类,字面相对外,其余三字都不相对,但四字都属时间概念,意义相对。有人把这种上下两句中一些字虽不合对偶的条件,但是意思是对称的,叫'意对'。也可以叫做半对半不对。下面再举一些例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李白《渡荆门送别》首联)。
“杂虏横戈数,功臣甲第高”(杜甫《收京》颈联)。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陈子昂《送魏大从军》首联)。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汉》首联)。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颔联)。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颔联)。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颔联)。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颔联)。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杜牧《题扬州禅智寺》颔联)。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蝉》颔联)。
“以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王维《送孟六归襄阳》颔联)。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王维《终南别业》颔联)。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杜甫《春宿左省》颈联)。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颈联)。
“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刘威《游东湖》颔联)。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杜甫《秋兴八首之八》颈联)。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颈联)。
“管乐有才终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李商隐《筹笔驿》颈联)。
“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王维《敕赐百官樱桃》尾联)
“车中顾马空能数,海上逢鸥想见亲”(宋庠《寄子京》颈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0 20: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0 20:40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
看不出【半对】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0 20: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0 20:46
不完整型的宽对。指两句之间并不逐字相对,包括个别词性不同,结构不一致等情况,但意义基本相对。允许局部 ...

王力,纯属胡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21: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0 20:54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

三十一与落花时能对吗?!愁失水能对与高秋吗?!

点评

  一日/无心/出;   群峰/不敢/高。(泰山绝顶联)   定主  状  谓   做到“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主语对主语……”就是词语上的“工对”。曾有人说“心是名词,敢是动词,词类对仗不当”,谬之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0 21: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21: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0 20:58
王力,纯属胡来!

不能总说人家胡来。总之,对古人之诗,以相对宽泛的态度去看,会好点。

点评

【相对宽泛的态度】,并不等于就是可以【胡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0 21: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0 21: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0 21:27
三十一与落花时能对吗?!愁失水能对与高秋吗?!

  一日/无心/出;
  群峰/不敢/高。(泰山绝顶联)

  定主  状  谓

  做到“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主语对主语……”就是词语上的“工对”。曾有人说“心是名词,敢是动词,词类对仗不当”,谬之千里矣!
============================以上摘抄网络无名氏的《对联三十六忌》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三十一年】对【落花时节】,是【状语】对【状语】,如何是半对?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愁失水】与【与高秋】,看不出不对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0 21: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0 21:28
不能总说人家胡来。总之,对古人之诗,以相对宽泛的态度去看,会好点。 ...

【相对宽泛的态度】,并不等于就是可以【胡来】的!

点评

太服你了!王力的理论我并不照单全收,但其合理的部分还是要承认的。当人们以宽泛的态度看古诗或他人的诗时,就会更多的从诗之意境去理解,而不会是你的声律说去理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0 22: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21: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对仗:从整体言可对,但从对应字言不可对!这也一种半对!

点评

没见过如上说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0 2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9 14: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