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19 12:37 编辑
附:几句说清拗救论 诗律中,多有讲拗救的。何为拗?如何救?就以五言律句来说吧:
在五言律句中,只有以下四种基本句式及其特定变式,为律句。
①平平仄仄平,特定变式:平平平仄平(可救出句拗)、仄平平仄平(本句拗救,亦可救出句拗);
②平平平仄仄,特定变式:仄平平仄仄;
③仄仄仄平平,特定变式:平仄仄平平;
④仄仄平平仄,特定变式:平仄平平仄。
非以上四种句式的,则统称之为拗句。在五言拗句中,有一种句式:平平仄平仄,因在唐宋律诗中用得多(常见),故人们称之特拗句。在律诗中,特拗句是作为准律句用的,在平仄的理解上,视同平平平仄仄。
所以,五言律诗中,四个基本句为标律句,五个特定变式句为等律句,一个特拗句为准律句。合律的句式只有这十个。
在律诗中,最禁忌的是孤平句“仄平仄仄平”及三平调句“中仄平平平”。(注:有人统计过,在唐人诗中,犯孤平、三平调者占同类诗句的比例不到千分之二)
其它拗句,若犯小拗,则是可救可不救的。
若犯大拗(特拗除外),则是有救有不救。拗救方法是:若出句在该平的地方用了仄字,则在对句的相应位置补上一个平字。如出句:中仄仄平仄(A种拗)或中仄中仄仄(B种拗),则对句:中平平仄平。
注:七言律句,则是在五言律句前加两字,其中第一个字可平仄不论,后五字必需严格按五言律句式。知道这点即可,不需再展开讨论。 |